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及对策———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及对策———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王几哈许叶萍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对振兴民族经济和协调民族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出发,分析了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同时对其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制约因素对策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要想推动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就必须努力朝着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模式发展。这需要加强凉山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用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转换替代物质资本和资源资本优势,从而提高整个州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1.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从就业人口来看,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层次人才的比例较低,从每100名劳动力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看,仅有7﹪,从科技人员数量看,仅占四川省总量的0.3﹪,各行业之间文化程度悬殊,科教文卫部门和金融部门人口文化素质高于工业、建筑业及交通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亟待提高。此外,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批人才纷纷涌向东南沿海地区,而这种情况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观。民族地区大量人才的外流,不仅使民族地区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这对于民族地区消除贫困、发展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地制约作用。
2.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我国教育经费绝对数小,增长幅度也远未达到财政收支增长的同等水平。而民族地区因贫困面广、贫困人口相对密度大、返贫率高、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发展程度低等多种原因,教育投入更是严重不足。作为内陆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同样存在教育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学校设施破烂不堪,教___________学条件相当落后,濒临停教停学的处境,师资力量缺乏,有文化的老师都不愿意去乡村教学,当地政府也无能为力。
3.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缺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在冲动、能力和机制,知识、技术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功能弱化。加之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艰苦,不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当地少数民族所学知识实用性不强,实用科技推广运用不力、受益不多。民族教育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吸引力,也加剧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
二、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1.思想意识制约:劳动者观念陈旧落后,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缺乏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由于经济的封闭性和自然经济的影响,使我们看不到自身的
经济差距,意识不到自己生活水平的低下,生产经营保守,按陈规办事;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活动局限于血缘关系构筑的经济圈中,视野狭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害怕承担风险。这种农耕文化造成人们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等、靠、要”心理严重。在贫富得失、权衡义利等问题上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价值观念相去甚远,市场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对传统的本位文化有着执着的偏爱,使得他们对于外来文化、新文化产生一种由来已久的隔膜和排斥。同时,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各地区依然比较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
而把人力资本的投入放在被动从属的地位。
2.体制制约:用工制度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发育滞后。凉山地区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经济文化落后,可供发展生产门路不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比较困难,广大劳动者的生产长期停留在以手工劳动力为基础、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经营上,商品经济迟迟发展不起来。通过资源开发,吸收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力,促进当地生产由传统向现代生产转化,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___________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这本来是打破西部民族地区封闭状态、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好机会,但是由于传统用工制度,使得这些机会丧失了,他们只好流向发达地区务工。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人才进入和退出的行政壁垒森严,人才流动受到人为因素
的制约,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
3.机制制约: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首先,在人才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倾向”,抑制中青年人才创新活动。
其次,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不完善,对科技人员工作绩效不能公正评价。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开发重在对口的实用技术,没有市场承认,不能转化为商品,再多的理论,再多的成果对西部开发起不了任何实际作用。另外,由于西部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产权激励和拉大工资差距等激励方法和东部相比差距很大。
三、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1.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使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人力资源文化及科技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之一。人们常说“治贫先治愚”,可见,教育对于缓解贫困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育水平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水平的提高给处于贫困状态中的人们赋予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如参与劳动力市场等。第二,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贫困地区的人文发展,让贫困人群通过受教育而获得文化知识本身就是人文发展的主要体现。第三,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2.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凉山地区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使劳动者进入需
要他(她)们的产业、行业、地区和企业的动态过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就是使劳动者进入最需要他(她)们、最能发挥他(她)们价值的产业、行业、地区和企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针对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笔者认为,优化凉山州人力资源的配置,一___________方面要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在总量上平衡;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3.健全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以管理出效益,保证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西部地区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才在西部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力量,至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大量人才外流。而如何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我们人才管理机制的关键。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而东部在人才的经济待遇、工作条件及家属安置等方面显示了相当优厚条件的这种现状,我们在倡导“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用人制度,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还要正确对待外来人才和本地人才,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要一视同仁。重点是建立适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建立多层次、多内容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结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凉山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实际的主张和建议,期望通过这些拙见,能够缓解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