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地确权培训 PPT课件

土地确权培训 PPT课件
11
农村土地确权案例解读
12
1、部分农户在2005年因土地撂荒2年以上,被发包方收 回,现要求返还
处理该问题的依据:一是《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承包经营耕地的单 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 的耕地”。二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 承包地。三是《立法法》第八十三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 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四是《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五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要 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以欠缴税费和土 地撂荒为由收回农户的承包地,已收回的要立即纠正,予以退还。 ”
6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
1978 ~2008年,家庭承包经营阶 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开 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开始成为中 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改革始 于农村,核心就是土地政策。以人 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 营制度全面解体,新的以“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 体制确立。30 年以来,中国的农 村土地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变迁主要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图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 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 契约。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
1949~1953 年,农民土地私有阶 段
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 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使 土地由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生产经营的现 状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认 为必须提倡将农民“组织起来”,发 展农民互助合作,引导农民走上共 向富裕的道路,改变农业的落后面 貌。同时也强调,在农村开展互助 合作运动,不能挫伤农民个体经营 的积极性。 1951 年9月9日《中共 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ppt课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研究的意义和议题
• 意义:土地是稀缺的生产要素,是农业最 基本的生产要素,研究土地制度的根本目 的是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 议题:现行农地制度——家庭承包制 • 怎样产生的? • 为什么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 • 为什么需要发展完善? • 发展完善的方向?
对前所未有的创举,方向是正确的。
合作化后期犯了“左”的错误: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背离了自愿 原则,留下了很多遗留问题。
公有制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公有制实现形式 的选择(集体统一经营)则是错误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人民公社的计量和监督问题
农业劳动质量显现的滞后性使每一个生产 环节上的劳动者均具有“偷懒”的激励。
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监督非常困难 “工分”不能准确反映劳动的质量和数量,
必然导致“出工不出力”。 结局:人民公社的计量和监督困难,必然
使“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泛滥。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依据 把私人农业转变为集体农业,是社会主义革
命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土改后不久,贫苦农
民出卖土地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 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建立在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强大的 农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史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史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以取代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和劳动力平均分配给 农户经营,农民向集体承包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
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 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土地资源 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水平。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 多样化
除传统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外,探索 新的流转方式,如土地入股、土地信托等,满足不 同主体的需求。
政府角色转变
政府应从主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提供服 务和支持转变,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 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流转。
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推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推广
随着改革的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成效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流转,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农业生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 。
要点二
产业结构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影 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土地产权 的归属。例如,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 量土地资源支撑,可能会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和使 用方式。
社会因素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和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土地所有权的观念和认知 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课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课件

05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指通过扩大农业生 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规模化经营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向 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将逐渐集中到少 数人手中,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农 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市场化改革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农业市场化将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农业国际化将成为未来 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具有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
02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核心概念
农业土地制度
土地处置权
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土地进行 处置的权利,包括土地转让、抵押等。
农业土地制度
是指农业用地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 产权分配关系,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
农业支持政策
农业支持政策
财政补贴
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 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金融支持等。
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对农业生产者给 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024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pptx

2024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pptx
第三章交易范围及方式
第十条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入市流转交易,流转交易的方式、期限和流转交易后的开发利用 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修订相应交易品种。法律有限制但中央、省已经部署实施改 革试点的品种,仅限于在中央或省批准的改革试点区域范围内,严格按照改革试点方案进行。现阶段流转交易品种 主要包括:
(二)有损于转出方、受让方进行公平交易的;
(三)法律、法规、政策等禁止的相关其他行为。
第六章交易权益保障
第二十三条为体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公益性市场化取向、扶持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对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和农民免收交易服务费用;对其他交易主体的竞买方按规定收取相关费用,包括流转交易和竞价交易服务费、鉴 证及工本费、社会化服务费,其中交易服务费与鉴证及工本费收费标准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并公示。
1.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耕地、草地、养殖水面等经营权,可以采取出租、入股等 方式流转交易,流转期限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协商确定。
.林权。是指集体林地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可以采取出租、转让、入 股、作价出资或合作等方式流转交易,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和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一)经县农交中心审核通过资格确认的意向受让方,在规定时限内向县农交中心交纳交易保证金(以到达指定 账户为准)后获得参与交易资格。逾期未缴纳保证金的,视为放弃受让意向。
(二)产权交易双方签订农村产权交易合同后,受让方依据合同约定将交易价款交付至指定账户。交易双方凭 交易合同办理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交易双方凭产权交易鉴证书办理标的交割、权证过户、变更登记、租赁交接等手 续。
,可以采取出租、转让、入股、作价出资或合作等方式流转交易,但流转的具体经营内容和期限须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

土地法学ppt课件

土地法学ppt课件
➢ (二)土地法学的研究目的: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土 地在开发、利用、保护、改造过程中,一切对土地的作 为或不作为都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土地 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以实现社会经 济和土地的可持续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土地法学的研究特点
➢ 特点之一:防患于未然 ➢ 特点之二: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幸福 ➢ 特点之三:从事物现状分析其自身矛盾确
➢二、我国立法权限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 ➢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 法律。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限 ➢ 制定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也就是说制定除刑法、民法、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 本法律有权进行部分的修改和补充;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有 权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有关 的决定、命令等。
❖ 一、宪法 ❖ 二、法律 ❖ 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 四、国务院所属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 ❖ 五、地方法规 ❖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七、其他法的渊源
返回
第五节 土地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 一、土地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属于第一层次;而 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则属于宪法以下的第 二层次的基本法。
二、各级政府在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方面 承担的责任
➢ (一)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 ➢ (二)确保本辖区内耕地总量不减少是省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 (三)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 (四)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五)非农业建设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 ➢ (六)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造中、

土地产权制度PPT课件

土地产权制度PPT课件
27
四、永佃权
永佃权是由永佃权人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 金,为耕作和放牧的需要长期或永久使用 土地,并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
永佃权实质上是土地用益权,是他物权的 一种。中国从唐朝开始出现的田面权类似 于永佃权。
28
五、地上权
地上权是指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在他人土地上设 定建筑房屋、种植竹木等项权利。地上权是一种 用益物权。
所有这些契约都必须在行政主管机关登记 才具有法律效力。
16
第四节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一、建立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一)土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二)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三)土地利用的社会性
17
二、土地国家管理的内容、目 的、任务和手段
(一)土地国家管理的基本内容 1. 土地权属管理 2.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发展权就是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之权,如农地 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或使土地原有的使用强度 升高。
当今世界各国对土地发展权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和处理方式,一种观点认为,土地发展权同地上 权、抵押权等一样,首先自动归属于原土地所有 权人。另一种观点认为,土地发展权一开始就属 于国家,如果土地所有者要改变土地用途或提高 土地使用强度,必须先向政府购买土地发展权。
11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
一、土地使用制的概念 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
形式的制度规定,是土地财产制度的另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 定土地进行占有、使用并取得部分土地收 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
12
二、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制 的关系
在整个土地财产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 着土地使用制。
24
(二)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
1.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2.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 3.土地所有权的恒久性 4.土地所有权的归一性 5.土地所有权的社会性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课件(PPT73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课件(PPT73页)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省农业厅政策与法规处 孙力 2017.11
1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背景意义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第三部分 如何推动改革 第四部分 注意问题 第五部分 推进部署
一、背景意义
❖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 革的关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 在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按照股份 合作的原则,将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折股量化 到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 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实现农民按份享 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PPT73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PPT73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PPT73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1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PPT73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三、如何推动改革
❖ (一)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是改革的基 础和前提
1、工作目的:摸清家底,防止流失。
2、工作思路:村级自查为主,群众民主参与, 县乡督促审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概论(PPT73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简单说,就是将集体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改为成员按 份共有的产权制度形式。
3
一、背景意义
❖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 革的关系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PPT课件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PPT课件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性质的两种说法: 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使用权:承包权是集体让 渡给该集体成员的使用权 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在现 实中演变为两部分,当发生农地流转时,所有权、 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其承包权本身就具有所 有权性质。
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局限性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具体归结为以下三个问题: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 尽管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制订了诸 多法律法规,但破坏土地承包期等已是司空见惯。说明有 法不依的情况在农村已是相当严重,同时也说明执法机关 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 无法可依。 2005年3月1日起农业部施行《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作 出了规范,在这个管理办法形成以前 有关农地承包经营权 的买卖以及地役权的界定和实施规则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 规的。 法律法规内容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农业法》规定了 土地承包权可以在发包方同意的条件下有偿转让,但如何 转让没有具体规定,实际操作有很大的随意性。 总结:局限性为:承包经营权的不完整性、法律法规的无 效性。
1949——1978年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
1、土地农民个人使用制的建立与实施(1949-1952)
通过土地改革,农民个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 ,调 动积极性 ,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2、土地集体使用制的建立与实施(1953-1978):将农民个 人所有的土地制度转为集体所有和统一经营与使用的土地制 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产权流转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也是资源有 效配置的保障。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因有国家用途管制规定, 其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市场机制难以 充分发挥作用。 在用途管制条件下,土地产权不能充分流 转,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难 以达到最优配置。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ppt20140825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ppt20140825
目录
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 村经济合作社股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及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土地流转登记颁证程序及相关政策解读
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
• 流程图
• 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 的实施方案 • 操作步骤
准备阶段
• • • • • • • • 1、乡镇(街道)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股改分工和工作任务 2、乡镇(街道)村股改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拟订计划,研究部署工作任 务。 3、对村干部、党员、社员代表政策宣传召开村干部、党员、社员代表参加的 政策学习会;掌握村民思想动态和思想顾虑,统一思想。 4、广泛宣传,走访座谈 5、村级制订股改实施计划明确股改各阶段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要求 6、召开社员代表会议,启动股改工作形成改革决议,村级建立改革领导小组 :下设政策宣传组、三资清查组、人员排摸组、确权量化组。 7、改革决议上报乡镇(街道)批复核准村上报启动改革请示,乡镇(街道) 核准批复;张贴股改公告和发放公开信。 8、召开动员会议党员、社员代表、村干部参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 任务
土地确权登记 委托测绘公司通过GPS等方式指界上图,明确四至、面积,公示核实无误
确权后颁证 由县人民政府转经营权合同
申请颁证 流入方填写申请表,逐级审核、公示
颁证 由县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流农 转村 )土 登地 记承 颁包 证经 流营 程权 图(
土地流转政策解读
景宁县三农改革交流群
• 欢迎各位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分享经验携手前进 • 群名:景宁县三农改革交流群 • 群号:385145331
– 谢 谢!
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落实地块、面积、合同、权 证四到户
落实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农村宅基地制度PPT课件

农村宅基地制度PPT课件
13
农民所有制 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合一
使用权自由流转 私人自治管理
集体所有制 两权分离 限制性流转 乡村理
14
二、农村宅基地的突出问题
取得权得不到保障 利用粗放与过度利用并存 财产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 违法现象较为普遍
15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缺陷分析
一)“一户一宅”政策缺陷 二)使用权限制流转制度缺陷 三)无偿无限期制度缺陷 四)产权保障不够,产权体系和权能不完善 五)管理不到位,政府管理职能缺位和错位 六)管理体制存在障碍 七)管理方面的立法滞后,不适应当前城乡一体化 过程中宅基地管理需求
11
流转限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第四阶段(1997-至今):宅基地属于 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审批权限上收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998年《土地管理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 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规定农村村民建住 宅,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农用地的,还 需报省级人民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沿革 与制度缺陷
崔曼曼
1
一、农村宅基地的沿革与变迁 二、农村宅基地的突出问题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缺陷分析
2
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是指已建房屋、建过房屋 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 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而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 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8
第三阶段(1982~1997年):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 所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1982年《宪法》第10条 第2款原则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 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集体所 有。” 1986年《民法通则》第74条、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 第8条第1款、第2款均明确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农村三资管理讲座PPT演示课件

农村三资管理讲座PPT演示课件

2020/5/24
11
(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专利权、商标、商誉等无 形资产;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捐赠、资助等形成的资产; (八)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资产。
成员权利:占有、收益、出售、退出、担保、继承的权 利。
村委会应按资产类别建立资产台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 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对涉农补贴款、民政优抚款、村干部报酬、农户拆迁及 土地征用补偿费等涉及个人款项,由中心按有关规定直 达个人账户;
对“一事一议”项目等专项建设资金由“三资”监管代 理中心根据施工合同、项目预决算报告及验收相关情况 直达施工单位或个人。
2020/5/24
8
(六)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 备用金额度限制:3000元至10000元之间
村级报账员任职条件:村委会指定一名具有一定会计专 业知识的成员;可聘请群众公认并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 识的成员担任。(原则上要求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实行“签审”制度。事由说明、经手人、证明人----------财务主管签字-----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 章、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入账
2020/5/24
4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
1.收入和支出 农村集体主要收入包括经营、发包、租赁、投资、
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 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集资 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 农村集体主要支出包括经营性支出、管理费用以及 公益事业支出、福利性支出、投资项目支出等.
大额支出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审核通过, 并报乡镇政府批准,同时履行审批程序。
2020/5部报酬、办公经费、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及 其它支出。

第十讲-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的产权改革PPT课件

第十讲-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的产权改革PPT课件

2020/2/22
可编辑
14
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环节
I、 农用土地的 农户经营与转让
II、 农地转非 (征地制度)
III、 城市土地市场
2020/2/22
可编辑
15
现行“农地转用”体制
土地“农转非”的约束条件:
合乎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行政审批; 除农村和农民自用的部分外、土地“农转非”必须
同时完成“从集体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权” 基本的合法形式:征地
可编辑
5
理解人民公社制度
什么是“集体经济”?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 不以私产为基础的公产 谁是最终所有者?
国家工业化与按人口平分地租 剥夺农民私产与国家制造的私人产权
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三种土地私产制
集体经济的管理:用行政等级替代剩余索取权 “效率问题”
2020/2/22
可编辑
2020/2/22
可编辑
7
2020/2/22
可编辑
8
包产到户改革
第二次国家退却:1978年休养生息政策 的由来 底层改革:无心插柳柳成荫 土地私有化的困难
为什么无法“土地回老家”?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 效果
分权决策 地方“合成”中央政策:1980年75号文件 分步推进与模着石头过河
第10讲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 村的产权改革
上讲小结 制度变迁理论 农村改革:早期的经验 从农地承包到转让 非农用地制度的现状与变革 小结
2020/2/22
可编辑
1
上讲小结
交易费用与公司理论 公司的合约性质
从合约研究商业组织 重点是合约的限制条件
关于公司的历史 企业家理论 市场里的公司和企业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9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20148
37572 27780
4517
2000年 全社会(元/人)
84437
38297
52810 51788
55373
57403
9095
15588
2005年
2008年
一产业(元/人)
二产业(元/人)
30
2.536
2.557
2.657
2.638
2.552
2.533
2.607
2.632
2.614
20
10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人口城市化率(%) 精选PPT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
7
2.围绕农村产权改革而系统设计、整 体推进的配套改革
三产业(元/人)
精选PPT
5
图表3成都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城市、农村分类)
18000
16943
16000
14849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7649
8128
8972Βιβλιοθήκη 964110394
11359
12789
3016
3178
3377
3655
4072
4485
4905
5642
收入差距扩大
2.“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 3.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破解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精选PPT
3
图表1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财政收入
4500
4000
3900.98
3500
3324.17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322.05 1156.79
1488.76
1705.27
—— 耕地保护基金 —— 村级治理机制 —— 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 —— “六个一体化”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在探索的难点
—— “确权固化”和“长久不变”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确认和固化
(公共选择和集体行动的成本)
精选PPT
8
4.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工作现状
至2009年3月底,238个乡镇、1945个村、 140.9万户进行了确权颁证,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 产权交易所,农地产权流转3.8万宗,交易额17.6 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确权林地 265.1万亩,确权到户53.1万户,核发林权证40.8 万份,累计流转林地7500宗。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成都 试验区的实践
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 陈家泽
精选PPT
1
一、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 变迁
1.由发展战略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
2.计划经济体制对城乡土地制度二元 化的放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改革
精选PPT
2
二、增长方式的局限与科学发展
观的产生
1.增长方式的局限
—— 资源的约束 —— 环境的承载能力 —— 城市偏向型的公共资源配置 —— 国民财富的极大提高与城乡
6481
2000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精)选PPT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
图表4成都市人口城市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
60
53.5
54.4
51.8
50.3
50
42.8
40
34.1
34.8
35.5
37.0
2031.07
2370.76
2750.48
118.61
145.32
181.98
216.12
275.15
365.78
489.08
996.61
1132.3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地区生产总值GD精P(选亿元P)PT
财政收入(亿元)
4
图表2成都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一二三产业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