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详细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详细介绍
德国企业文化体现出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企业对员工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责任,尤其是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工作岗位或生产环节的责任。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
德国企业非常注重实际,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务实的态度和忠诚的敬业精神进行经营。
学创新
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在其所著《隐形冠军》一书中曾经以大篇幅介绍过德国企业对创新的重视:
首先,几乎所有的德国企业对创新研发普遍都很重视,特别是那些隐形冠军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为6%,这个数字是世界上1000家研发最强企业的1.66倍。
其次,德国企业不是传统印象中的“技术狂人”,而是有着清晰的商业头脑。德国企业创新的方向由技术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例如99岁的宝马在几年前预测到“搭车”的趋势,就开发了DriveNow(即时出行)业务,在美国和英国推广,现在客户数量已经突破50万。
第三,德国企业强调内部小团队创新作业,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提升效率。例如德国软件业巨头SAP有一个五个人的团队开发出一款app,希望将大量涌入德国的移民申请难民身份的流程从6到9个月降至4个月,帮助难民更快地投入新生活。
第四,高层管理者亲自挂帅创新工作,并参与到所有开发的细节。
如何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向追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模式,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行业被动接受者角色转向掌
握主导权角色,将是中国企业要向德国企业好好学习的重要命题。
学服务
如果创新是德国企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服务则是德国企业的生命线。
德国企业的服务精神首先体现在对客户的重视。例如西门子公司提出的经营理念是“我们希望顾客回来,不希望产品回来”。因此,他们努力满足客户的每一个要求。生产卫生洁具的凯乐玛公司的服
务也非常有特色。他们常把客户请到公司,倾听客户的意见,并按
客户的要求设计产品,基于良好的客户服务,尽管凯乐玛公司的产
品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30%,但还是牢牢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服务精神也在逐渐复兴。种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认识到市场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技术竞争走向了服务竞争。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服务精神也能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标签。
学管理
在企业管理界,德美之争从未停歇。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源地,德国的企业管理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的气质,其核心有三点:职业
培训模式、职工共决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熏陶。
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具有完善的职业培训和职工广泛参与管理机制。其法律规定的职业培训有三项:
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
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德国重视职业培训教育,企业员
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
德企员工的忠诚度举世闻名,而在此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德国企业文化。几乎所有的德国企业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例
如宝马“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西门
子公司的“过去总是开头,挑战在后头”。尽管表述可能千变万化,但离不开一个核心理念——以员工为中心。一次对德国中小企业的
调查中,企业在评价自身的“内在力量”时,79.5%将之归于职工的
忠诚,72.9%为职工的技能素质,72.7%为职工的动机,58.4%为灵活性,55.3%为工作环境。可见,德国企业所注重的要素,全是和职工
相关的。
向德国企业学管理,首先要认识到国情不同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异中求同,吸收德国管理理念中的精华部分——例如关注
员工的发展;建立围绕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的培训制度;管理层级降维,实行扁平化管理;将企业文化管理落到实处等等。
学耐心
曾经有一篇刷屏热文里将德国企业比喻成“稳重而充满活力的中年人”——“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稳定而专注地在一个领域
发展。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甚至还可能看起来是
笨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
这种气质尽管看起来显得与目前追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商业环境格格不入,但却是中国企业必须仔细琢磨和领悟的。
二是注重产品品质。在日益急功近利的中国企业界,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慢公司”的出现,愿意沉下心来认真做事,把用户的体
验做到趋于完美。它们能向人们证明,商界并非只有“同质化复制+
资本驱动+市场运营=IPO”这一固定模式。那些经得住诱惑,信念坚
定的企业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价值的路径和方法,虽朴实无华,但可厚积薄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