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闸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防洪闸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防洪闸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防洪闸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单项名称:防洪闸

计算:

校核:

审查:

(第 1 册共 1 册)

第一节闸室整体稳定计算

一、荷载统计

1、启闭机房

(1)屋面板

屋面现浇板(h=150):25×0.15=3.75 KN/m2

板底粉刷层(h=20): 17×0.02=0.34 KN/m2

防水隔热层:3.61 KN/m2(98ZJ001—屋11)

合计:7.7 KN/m2

屋面板总重:7.7×3.0×31.07=717.72 KN

(2)天沟

底板(h=80):25×0.08×0.5=1.00 KN/m

梁底粉刷层:0.34×0.5=0.17 KN/m

防水层:1.2×0.5=0.6 KN/m

合计:1.77 KN/m

竖板(h=60):25×0.06×0.35=0.525 KN/m

内外粉刷层:0.34×0.35×2=0.238 KN/m

合计:0.763 KN/m

天沟总重:(1.77+0.763)×31.07×2=157.4 KN

(3)砖墙(240厚,双面粉刷)

砖墙重:19×0.24=4.56 KN/m2

墙面粉刷层重:0.34×2=0.68 KN/m2

合计:5.24 KN/m2

四面墙总重(墙高3.6m,含女儿墙):5.24×3.6×68.14=1285.39 KN (注:墙体计算中未计入门窗洞口等构件)

启闭机房合计总重:2160.51 KN

2、启闭机台

(1)台面板(h=150):25×0.15=3.75 KN/m2

台面装修层(按30厚混凝土计):24×0.03=0.72 KN/m2

合计:4.47 KN/m2

台面板总重:4.47×3.0×31.07=416.65 KN

(2)排架梁(350×600 共2根):25×0.35×0.6×31.07×2=326.24 KN (3)启闭机梁(250×400 共20根):25×0.25×0.4×3.0×20=150 KN (4)框梁3(250×400 共5根):25×0.25×0.4×2.7×5=33.75 KN

(5)框梁2、梁1(250×400 共4根):25×0.25×0.4×3.7×4=37 KN (6)排架柱(350×350 共14根):25×0.35×0.35×6×14=257.25 KN 启闭机台合计总重:1220.89 KN

3、踏步

(1)斜面板(h=150):25×(0.15+0.155/2)=5.69 KN/m2

面铺装层(按70厚混凝土计):25×0.07=1.75 KN/m2

合计:9.96 KN/m2

面板总重:9.96×5.74×2=114.31 KN

(2)水平面板(h=150):25×0.15=3.75 KN/m2

面铺装层(按70厚混凝土计):25×0.07=1.75 KN/m2

合计:5.5 KN/m2

面板总重:5.5×1.15×2=12.65 KN

交通桥总重为:126.96 KN

4、闸墩

(1)边墩(h=800,共4个):25×0.8×3.9×6.9×4=2152.8 KN

(2)中墩(h=1200,共3个):25×1.2×3.9×6.9×3=2421.9 KN

闸墩总重为:4574.7 KN

5、胸墙

350厚共5块:25×0.35×4.85×2.6×5=551.69KN

6、后墙

500厚:25×(0.5×4.1×31.07-0.5×1.5×3.6×5+0.5×0.4×(3.6+1.5)×2)=1305.84KN

7、底板(h=600)

(1)底板:25×0.6×8.4×31.07=3914.82 KN (2)齿墙:25×0.5×1.5×31.07×2=282.56 KN 底板总重为:4497.38 KN 8、闸门及启闭机

闸门(按5T/块计 共5块):50.0×5=250 KN 启闭机(按1T/台计 共5台):10×5=50.0 KN 闸门及启闭机总重为:300 KN 9、活荷载

(1)启闭室屋面活载(不上人屋面按0.7 KN/m 2计): 0.7×3.0×31.07=65.25 KN (2)启闭机平台(按3.5 KN/m 2

计) 3.5×3.0×31.07=326.24 KN (3)踏步(按3.5 KN/m 2计) 3.5×5.65×2=39.55 KN

10、水重(闸前水位0.5m ,闸后水位2.88m )

正常挡水时闸前水重:10.0×4.85×5×0.5×3.2=388KN 正常挡水时闸后水重:10.0×4.85×5×2.88×3.3=2304.73KN 11、静水压力

(1)闸前水平水压力:10.0×4.85×5×0.52×0.5=30.33KN (2)闸后水平水压力:10.0×4.85×5×2.882×0.5=1005.7KN 12、扬压力

(1)浮托力:10.0×(5.4×31.07×0.5+3×31.07×1.0)=1770.99KN (2)渗透压力(按直线分布近似计算):

0.5×10.0×2.48×8.4×31.07=3236.26KN 13、土压力

(1)后墙主动土压力:

22a K =0.4325

0.5×18×5.0^2×0.4325×31.07=3023.5KN

(2)后墙静止土压力:

0.5×18×4.5^2×0.6×31.07=3397.5KN

(3)侧墙静止土压力:

0.5×18×4.5^2×0.6×8.4=918.54KN

二、上部荷载对底面形心轴力矩计算

本工程结构沿顺水流向底板形心轴左右对称,荷载分布也左右对称,因此底板无双向偏心作用,仅计算全部荷载对垂直水流向底板形心轴的力矩。

上部荷载对底板形心轴产生的力矩计算见下表1-1。

表1-1 底板形心轴力矩计算表

三、稳定计算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防洪闸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闸室整体稳定分析,分别计算施工完建期和正常挡水期,两种工况时的地基强度稳定和抗滑稳定情况。

1、地基应力计算

计算公式采用《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中公式(7.3.4-4)计算: W

M A

G P ∑∑±

=min

max

式中:m in

m ax P — 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KPa ;

∑G — 作用在闸室上全部竖向荷载,KN ;

∑M — 全部荷载对基底面垂直水流向形心轴的力矩,KN ·m ; W — 闸室底面对形心轴的截面矩,m 3;W=31.07×8.42/6=365.38m 3 A — 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 2;A=31.07×8.4=260.99m 2

(1)施工完建期

施工完建期全部荷载及其对基底的力矩计算见下表1-2。 表1-2 施工完建期闸室基底作用计算表

注: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 基底应力计算:

max

min

14490.921024.2458.33260.99

365.38

52.72

G M P A

W

=±=±=

∑∑ (KPa ) 地基应力不均匀系数:

max min /58.33/52.72 1.11 1.5P P η===< (2)正常挡水期

正常挡水期全部荷载及其对基底的力矩计算见下表1-3。

基底应力计算:

max

min

12175.92422.1353.28260.99

365.38

40.02

G M P A

W

=±=±=

∑∑ (KPa ) 地基应力不均匀系数:

max min /53.28/40.02 1.33 1.5P P η===<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闸室地基上层为人工回填土及淤泥等软弱土层,建议采用粉喷桩进行地基处,本次设计持力层采用(3)粉质粘土层,持力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 =170KPa ,地基采用粉喷桩处理后,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 spk 不小于140KPa 。

2、抗滑稳定验算

计算公式采用《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中公式(7.3.6-1)计算: ∑∑=

H

G

f K c

式中:K c — 沿闸室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 — 闸室基底面与地基间的摩擦系数;f=0.30 ∑G — 作用在闸室上全部竖向荷载,KN ; ∑H —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荷载,KN ; ∑G 、∑H 及K c 的计算详见下表1-4~1-5。

表1-4 闸室抗滑稳定系数计算表(完建期)

表1-5 闸室抗滑稳定系数计算表(正常挡水期)

第二节 结构计算

本工程结构采用C25混凝土,fc=12.5 N/mm 2、ft=1.3 N/mm 2,钢筋采用Ⅰ、Ⅱ级钢筋,Ⅰ级钢筋fy=210 N/mm 2,Ⅱ级钢筋fy=310 N/mm 2。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1996),3级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本次设计仍按安全级别为Ⅱ级进行设计,对应结构重要性系数为0.10=γ,设计状况系数取0.1=ψ(持久状况),钢筋混凝土结构系数为2.1=d γ。

一、闸底板结构计算

闸底板结构按倒置梁法,计算软件采用理政结构工具箱。分别选取左侧段(3联)、右侧段(2联)做结构计算,取1m 宽板带为计算单元,荷载取前面计算中的最不利地基反力值为标准荷载,q k =58.33KN/m 2,按均布荷载布置,结构模型如下图2-1所示。

图2-1 闸底板计算简图(左侧段)

图2-2 闸底板计算简图(右侧段)

1、左侧段结构计算

按3跨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2,荷载设计值为:

q=1.2×58.33=70KM/m

计算模型见图2-3。

内力及配筋计算成果见图2-4。

底面(梁顶面)钢筋选用Φ20@150,顶面(梁底面)钢筋选用Φ20@200。

2、右侧段结构计算

按2跨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2,荷载设计值为:

q=1.2×58.33=70KN/m

计算模型见图2-3:

内力及配筋计算成果见图2-4。

底面(梁顶面)钢筋选用Φ20@150,顶面(梁底面)钢筋选用Φ20@200。

二、边墩结构计算

根据闸室结构布置,闸墩顶部有交通桥及胸墙支撑,边墩计算按一端固结,另一端简支进行计算,计算工况取施工完建期边墩只承受墙后回填土压力为最不利工况,计算模型及简图如下图2-5。

图2-5 边墩结构计算简图

1、土压力计算

闸墩后回填土按静止土压力进行计算,计算公式采用《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附录D 公式(D.0.2-1):

0202

1

K H F t t γ=

式中:F 0 — 作用在水闸挡土结构上的静止土压力(KN );

K 0 — 静止土压力系数;墙后回填土为粘土,参照表D.0.2,取K 0=0.75 H t — 挡土结构高度(m );

t γ — 挡土结构墙后回填土重度(KN/m 3)。取0.19=t γ KN/m 3

28.14475.05.40.192

1

212020=???==K H F t t γ KN (1m 宽度)

2、内力计算

按一端固结,另一端简支结构计算内力,根据《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静止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为1.2,荷载设计值为:

q=1.2×19.0×4.5×0.75=76.95 KN/m

固结端最大弯矩为:88.1035.495.76151

2=??=支M KN-m

跨中最大弯矩为: 43.465.495.760298.02max =??=M KN-m

支座剪力值为:63.345.495.76101

=??=

A Q KN 59.1415.495.765

2

=??=B Q KN

3、配筋计算

计算公式:c

d f bh M

2

0γα=

αξ211--=

y c f f /ξρ= 0bh A s ρ= 配筋计算见下表2-1。

表2-1 边墩正截面配筋计算表

边墩钢筋内侧配筋Φ16@200,外侧配筋Φ16@200。

三、中墩结构计算

根据闸室结构布置,闸墩顶部有交通桥支撑,中墩计算按一端固结,另一端简支进行计算,计算工况取一孔泄水,相邻孔闸室内无水为最不利工况,计算模型及简图如下图2-3。

图2-3 中墩结构计算简图

1、水压力计算

水压力只计算静水压力(动水力忽略不计):

0.200.20.102=?==H q k γ (KN/m )(1m 宽度)

2、内力计算

按一端固结,另一端简支结构计算内力,根据《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静水压力荷载分项系数为1.0,荷载设计值为:

q=1.0×20.0=20.0 KN/m

固结端最大弯矩为:01.10)5

75

.035.4234(2420.202

2=?+?-??=支

M KN-m

跨中最大弯矩为: 73.30)5

.40.4511

.12235.425.1(11.12max =????+

?=M KN-m 支座剪力值为:11.12)575

.01(0.685.40.452

3=-???=

A Q KN 15.89)5

75.075.04(85.40.4532

=+-??=

B Q KN 3、配筋计算

计算公式:c

d f bh M

2

0γα=

αξ211--=

y c f f /ξρ= 0bh A s ρ= 配筋计算见下表2-2:

表2-2 中墩正截面配筋计算表

中墩钢筋内侧配筋Φ16@200,外侧配筋Φ16@200。

四、后墙结构计算

后墙受到墙后土压力及墙前水压力作用,墙前无水为其最不利情况。对于左右两段后墙,分别选取单位宽度(1m)按照连续梁计算其内力及配筋。

=19×3.9=74.1KN/m

q

max

1、左段后墙配筋计算

计算模型及简图如下图2-4。

图2-4 后墙结构计算简图

图2-5 后墙内力及配筋计算成果图

2、左段后墙配筋计算

计算模型及简图如下图2-6。

图2-6 后墙结构计算简图

图2-7 后墙内力及配筋计算成果图

根据以上计算成果,后墙临水面及临土面底部实际配筋Φ20@100;孔口部位与出水流道相接,受土压力较小,可构造配筋;孔口上部土压力减小,受力钢筋适当减小,选配Φ16@150。配筋图见相关图纸。

五、胸墙结构计算

胸墙基本不受力,故可按照构造配筋,选用Φ14@200。

六、启闭机排架结构计算

启闭机排架结构计算主要包括启闭机排架梁KL-1、KL-2、KL-3、L-1、L-2

及排架柱结构计算,计算选用理政结构软件,计算中考虑结构抗震要求。

1、KL-1配筋计算

KL-1荷载主要包括屋面及墙自重荷载及相应启闭机楼面荷载。

q

=(717.72+157.4+2160.51+1220.89)/2/31.07=68.50(KN/m)恒

=(0.7+3.5)×1.5=6.3(KN/m)

q

N=300/5/2/2=15KN。

KL-1计算简图见图2-8。

图2-8 KL-1计算简图

相应计算成果如下:

1. 几何信息: (单位: 除注明外,均为mm)

梁号 1: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梁号 2: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梁号 3: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2.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68.5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6.3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100.0%

梁容重=25.00kN/m3;计算时不考虑梁自重:

恒载分项系数=1.20 ;活载分项系数=1.40

说明: 各梁跨的附加荷载参见[几何及荷载标准值简图]

3.配筋信息:

抗震等级:二级抗震;

纵筋种类:HRB335 ; fyk=335 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 fc=11.9 N/mm2 ; ft= 1.27 N/mm2;

箍筋种类:HPB235 ; fyk=235 N/mm2

配筋调整系数 =1.0 ;

上部保护层厚度=25mm

下部保护层厚度=25mm

最大裂缝限值=0.400mm ;挠度控制系数C=200

二.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尺寸:mm

内力计算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截面配筋方式:双筋

----------------------------------------------------------------------- 梁号 1: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369.358

弯矩(+) : 0.001 297.784 0.000

剪力: 237.319 -60.727 -355.199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420 420 2404

下部纵筋: 630 1928 721

箍筋Asv: 593 593 1210

上纵实配: 4D25(1963) 4D25(1963) 5D25(2454)

下纵实配: 4D25(1963) 4D25(1963) 4D25(1963)

箍筋实配: 4d8@100(2011) 4d8@250(804) 4d8@100(2011)

腰筋实配: 4d12(452) 4d12(452) 4d12(452) 上实配筋率: 0.93% 0.93% 1.17%

下实配筋率: 0.93% 0.93% 0.93%

箍筋配筋率: 0.57% 0.23% 0.57% 裂缝: 0.000 0.313 0.312

挠度: 0.000 8.268 0.000

最大裂缝: 0.313mm<0.400mm

最大挠度: 8.268mm<30.375mm(6075/200)

----------------------------------------------------------------------- 梁号 2: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左中右弯矩(-) : -369.358 0.000 -369.358

弯矩(+) : 0.000 106.029 0.000

剪力: 299.012 4.540 -298.864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2404 420 2404

下部纵筋: 721 655 721

箍筋Asv: 831 593 830

上纵实配: 5D25(2454) 4D25(1963) 5D25(2454)

下纵实配: 4D25(1963) 4D25(1963) 4D25(1963)

箍筋实配: 4d8@100(2011) 4d8@250(804) 4d8@100(2011)

腰筋实配: 4d12(452) 4d12(452) 4d12(452) 上实配筋率: 1.17% 0.93% 1.17%

下实配筋率: 0.93% 0.93% 0.93%

箍筋配筋率: 0.57% 0.23% 0.57% 裂缝: 0.312 0.036 0.312

挠度: 0.000 0.900 0.000

最大裂缝: 0.312mm<0.400mm

最大挠度: 0.900mm<30.375mm(6075/200)

----------------------------------------------------------------------- 梁号 3: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左中右弯矩(-) : -369.358 0.000 0.000

弯矩(+) : 0.000 297.874 0.001

剪力: 355.347 60.875 -237.171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2404 420 420

下部纵筋: 721 1928 630

箍筋Asv: 1211 593 593

上纵实配: 5D25(2454) 4D25(1963) 4D25(1963)

下纵实配: 4D25(1963) 4D25(1963) 4D25(1963)

箍筋实配: 4d8@100(2011) 4d8@250(804) 4d8@100(2011)

腰筋实配: 4d12(452) 4d12(452) 4d12(452) 上实配筋率: 1.17% 0.93% 0.93%

下实配筋率: 0.93% 0.93% 0.93%

箍筋配筋率: 0.57% 0.23% 0.57% 裂缝: 0.312 0.313 0.000

挠度: 0.000 8.268 0.000

最大裂缝: 0.313mm<0.400mm

最大挠度: 8.268mm<30.375mm(6075/200)

----------------------------------------------------------------------- 1. 几何信息: (单位: 除注明外,均为mm)

梁号 1: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梁号 2: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梁号 3: 跨长 = 6075 B×H = 350 × 600

2.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68.5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6.3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100.0%

梁容重=25.00kN/m3;计算时不考虑梁自重:

恒载分项系数=1.20 ;活载分项系数=1.40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计 算 书 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证书等级:工程设计甲级 发证机关: 证书编号: 计算: 复核: 审核: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一、工程背景 京杭运河特大桥为宁杭高速铁路浙江段中重要桥梁。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为(84+152+84)m双薄壁连续刚构桥,桥址位于京杭运河崇贤港区附近,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大桥北侧约1公里处。由于受杭州市城市规划所限,桥轴线与航道夹角35°,双薄壁墩置于河道内,容易受到过往船只的碰撞,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隐患。 受宁杭高铁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防撞设施及助航设施进行设计。 二、采用规范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京杭铁路跨京杭运河防撞墩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设计》合同编号:2009-gl-24; 2、《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4月编制; 3、《关于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的审查意见》浙港航函【2008】74号文件; 4、《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撞和助导航设施方案专家审查意见》2009.11.29。 2.2 技术规范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计算程序 本次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03分析软件对局部冲刷线处桩的作用效应进行建模计算。 四、防撞墩主体结构设计要点 防撞墩主体结构采用群桩基础加防撞承台的形式。 4.1设计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在满足防撞设施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防撞设施的尺寸,使其满足Ⅲ级航道通行的要求,并对航运的影响最小化,使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效益最大化。 3、以冲刷线下桩基的最大弯矩为控制指标,确定桩基直径及配筋的数量,根据地质情况及桩基承载力确定桩长。 4、此水域最高通航水位3.46m,最低通航水位0.6m(85国家高程)。 5、京杭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选用1000t级机动驳船作为通航的代表船型。 6、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顶面高程控制为3.66m。 4.2 设计参数 1、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泵站设计计算

一、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泵站平面布置 泵房主体工程由机器间、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等组成。 机器间采用矩形半地下形式,以便于布置吸压水管路与室外管网平接,减少弯头水力损失,并紧靠吸水井西侧布置,直接从吸水井取水压送至管网。 值班室、控制室及配电室在机器间北侧,与泵房合并布置,与机器间用玻璃隔断分隔。最北侧设有配电室,双回路电源用电缆引入。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二、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流量 该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3/m d 由于分级供水可减小管网中水塔的调节容积,故本设计采用分级供水的形式。二级泵站一般按最大日逐时用水变化曲线来确定各时段中泵的分级供水线。参照相似城市的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本设计分两级供水,并确定分级供水的流量。 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4.64%1941.06/539.18/I Q m h L s =?== 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2.76%1154.59/320.72/II Q m h L s =?==

2.设计扬程 根据设计要求假设吸水井水面标高为318.83m 。则 370.41314.8312260.58ST d c s H H h h H m =+++=-+++=∑∑Ⅰ 其中I H ——设计扬程 ST H ——静扬程(m ); s h ∑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m ) ,粗估为1m ; d h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m ),粗估为2m ; c H ——安全水头2m 三、选择水泵 1.水泵原则的基本原则 选泵要点 :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再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2)型号齐全,互为备用 希望能选择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气设备的配套与设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 单级双吸是离心泵是给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离心泵(如SH 型、SA 型)。他们的经济工作范围(即高效段),一般在p p Q Q 05.1~85.0之间(p Q 为泵铭牌上的额流量值)。 (4)近远相结合的观点在选泵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年代,以及扩建比较困难的取水泵站中,可考虑近期用小泵大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3) 一竖向分区 (3) 二用水量标准及计算 (3) 三冷水管网计算 (4) 四引入管及水表选择 (9) 五屋顶水箱容积计算 (10) 六地下贮水池容积计算 (11) 七生活水泵的选择 (11) 第二章室内热水系统 (12) 一热水量及耗热量计算 (12) 二热水配水管网计算 (12) 三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15) 四循环水泵的选择 (16) 五加热设备选型及热水箱计算 (17) 第三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8) 一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18) 二消防水泵的选择 (20) 三消防水箱设置高度确定及校核 (20) 四消火栓减压 (20) 五消防立管与环管计算 (21) 六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选定 (21)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22)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 (22) 二喷头的布置与选用 (22) 三水力计算 (22) 四水力计算 (23)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泵的选择 (26) 第五章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28) 第六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29) 一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29) 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三化粪池设计计算 (33) 四户外排水管设计计算 (34) 第七章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35) 一雨水量计算 (35) 二水力计算 (36)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一.竖向分区 本工程是一栋十二层高的综合建筑,给水分两个区供给。一、二、三层商场和办公室作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至十二层客房作为高区,由屋顶水箱供水。 二.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生活用水定额q d 及小时变化系数k h。 根据原始资料中建筑物性质及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按《建筑给水排水规范》确定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见下,未预见用水量高区按以上各项之和的15%计,低区按10%计。列于用水量表中。 2.用水量公式: ①最高日用水量 Q d =Σmq d /1000 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 q d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②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 Q h =Q d K h /T 式中 Q h :最大小时用水量,L/h; Q d :最高日用水量,L/d; T: 24h; K h :小时变化系数,按《规范》确定。⑴.高区用水量计算 客房:用水单位数:324床; 用水定额:400L/(床/d); 时变化系数Kh=2; 供水时间为24h 最高日用水量Qd=324×400=1296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Kh×Qd/24=10.8 m3/h 未预见水量:按15%计,时变化系数Kh=1. 最高日用水量Qd=129600×15%=194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19400/24=0.81 m3/h ⑵.低区用水量计算 办公:用水单位数:442×2×60%/7=76人 用水定额50L/(人*班) 时变化系数Kh=1.5

给排水计算书

给排水计算书 1.给排水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RFJ013-2010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 4.《人民防空工程柴油电站设计标准》 (RFJ2-91) 5.《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005-2011)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平时功能为汽车库,战时为甲类防空地下室,共含有11个防护单元、1个移动电站、1个固定电站。其中8个防护单元防护等级为二等人员掩蔽部,2个防护单元为物资库,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1个防护单元为中心医院,防护等级为核5级常5级,防化等级为乙级。 三.战时水箱容积计算: 1.防护单元一(二等人员掩蔽所):

a 战时生活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5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7天 Q1=1.15m.q.t/1000=1.15×1050×4×7/1000=33.8m3 口部洗消水量 3m3 人员简易洗消用水量0.6 m3 Q生=33.8+3+0.6=37.4m3取38m3 设38T生活水箱一个:尺寸为5000×4500×2000 临战安装 b战时饮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5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15天 Q饮=1.15m.q.t/1000=1.15×1050×4×15/1000=72.4m3取76m3 设38T饮用水箱两个:尺寸分别为:5000×4500×2000 临战安装 2.防护单元二(二等人员掩蔽所): a 战时生活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0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7天 Q1=1.15m.q.t/1000=1.15×1000×4×7/1000=32.2m3 口部洗消水量 3m3 人员简易洗消用水量0.6 m3 Q生=32.2+3+0.6=35.8m3取38m3

实验楼施工图计算书

一、概况 本工程位于黄山学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综合基地面积104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9.6平方米,建筑高度22.1米,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4.60,顶层地坪设计标高15.60相当于绝对标高150.20。本次设计为单体设计,范围为教学楼室内给排水、水消防系统、手提式灭火器及消防水泵接合器布置。单体周围给排水总平面设计由校园给排水总平面设计单位统一设计。 二、生活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为152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28.5m3/hr。 2.供水方式: 根据甲方提供有关资料:综合实验楼东侧有校园市政给水管接口,该处绝对标高134.10,最不利供水压力3.2Mpa,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本单体生活给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直供。3.水力计算 α=1.8,q=0.2×1.8×N+1.1=0.36N+1.1

三、消防系统 1.消防用水量: 根据规划,校园北区设置一座集中消防泵站。利用图书馆内的消防泵房作为北区集中消 防泵站供校区北侧图书馆、教学楼等的室内消防、喷淋用水。 2.高位消防水箱 高位消防水箱容积V=15x10x60/1000=9m3 高位消防水箱储存10分钟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9m3,利用图书馆屋顶18m3高位消防水箱。 3.消火栓系统 最不利消火栓高度16.7m,栓口压力H1 = 18.5m(衬胶龙带长度为25米),管路损失H = 8 m H = 16.7+18.5 +8=43.2 m 室内消火栓系统入户处压力为0.44Mpa(以室内地坪0.00为基准,绝对标高134.60米),流量为15l/s。 4.手提式灭火器数量计算: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设计流量的计算 (2) 2.1 一级泵站流量和扬程计算 (2) 2.2 初选泵和泵机 (3) 2.3 机组基本尺寸的确定 (5) 2.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6) 2.5 机组与管道布置 (6) 2.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7) 2.7 泵的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简体高度计算 (9) 3泵站附属设备的选择 (10) 3.1 起重设备 (10) 3.2 引水设备 (10) 3.3 排水设备 (10) 3.4 通风设备 (10) 3.5 计量设备 (10) 4设备具体布置 (1) 1 4.1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1) 4.2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1) 5泵站内噪声的防治 (11)

1设计题目 某给水工程净水厂取水泵站设计(0801,0802班) 此为某新建给水厂的水源工程。 (1)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为(35000+200×座号×班级)吨/天,由于该城市用电紧张,工业用电分时段定价,为了节省运行成本,取水泵房采用分时段供水,高电费时段(6~20时)供应总日用水量的40%,低电费时段(20~6时)供应日用水量的60%。 (2)水源资料:取水水源为地表水,洪水水位标高46.00m (1%频率),枯水位标高39.25m (97%频率) (3)泵站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距离取水河道300m ,距离给水厂2000m 。 (4)给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水面标高63.05m 。 (5)该城市不允许间断供水。 (6)地质资料:粘土,地下水水位-7m 。 (7)气候资料:年平均气温15℃,年最高气温36℃,年最低气温4℃,无霜期300天。 2 设计流量的计算 2.1 一级泵站流量和扬程计算: 1.设计流量: 一天总流量:3500020023244200/t d +??= 6-20时平均设计流量:1.054420040%141326/0.3683/t h t s ??÷== 20-6时平均设计流量:1.054420060%102784.6/0.7735/t h t s ??÷== 考虑得到安全性,吸水管采用两条管道并联的方式。一条管的设计流

建筑给排水计算书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单位代码:006 分类号:TU 西安创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西安市外国语学校计算机实验中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系部名称:建筑工程系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学生姓名:高逍蕊 指导教师:杨轶珣

毕业时间:二〇一三年六月

西安市外国语学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西安市外国语学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主要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给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水方式的选择、给水管材、管径的选择和相应水力计算。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材、管径的选择布置和相应的水力计算,排水系统出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底层单独排水,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的布置和相应的水力计算,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初期10min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消防水箱供给,消防水箱由生活给水系统供给。 关键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xperiment center computer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Xi'an city building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xperiment center computer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Xi'an city buildings, inclu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drainage system and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supply mode selection, water supply pipe, pipe diameter sele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of drainage system comprises a drainage pipe, pipe diameter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drainage water directly into the municipal sewage pipe network, the separate drainage, drainage tube set stack ventilation. Fire of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early fire 10min fire water supply from the roof fire water tank, fire water tank is supplied by the living water supply system. Keywords: water supply system; drainage system;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目录 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 - 设计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 - 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 -

生活给水系统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高层给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各卫生间给水系统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2)顶层用户给水系统干管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3)高层用户给水系统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2、低层给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3、水表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 4、地下室加压水泵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 1、住宅卫生间排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 2、厨房排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 3、商场公共卫生间排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 4、排水附件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 5、检查井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 6、化粪池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 消火栓系统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 1、消火栓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 2、消防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 3、水枪充实水柱高度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 4、水枪喷嘴处所需压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 5、水枪喷嘴出流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 6、水带阻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 7、消火栓口所需压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 8、消防系统管材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 9、水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

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设计依据 (1) 3设计原则 (1) 4 设计基础参数取值 (2) 5支护工程设计方案 (2) 6设计计 算…………………………………………………… (3)

6.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 (3) 6.2挡土墙验算 (4)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6.2.1土压力计算 (4) 6.1.2稳定性验算 (5) 6.2.1墙身强度验算 (7) 6.2.4地基承载力验算 (7) 6.3墙脚排水沟设计 (8) 7算过程及结 果…………………………………………………… (9) 7.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采用理正6.0软件 计 算) (9)

7.2挡土墙计算过程及结果(采用理正6.0软 件计算) ........................................................... 10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1工程概况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段挡土墙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全长20.0m,墙顶高程666.90m,墙底高程663.05m,该段挡土墙顶后缘为在建8层砖混结构民房(基础为桩基础),墙脚 前缘为已建的6层砖混结构民房。 2012年6月,发现该段挡土墙出现变形,并且变形在持续发展,目 前该段挡墙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墙体鼓胀。 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墙后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老回填土,填土层厚5.0~8.0m,挡墙基础持力层为老回填土,基底以下老回填土层厚度大于1.0m,下覆基岩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n)碳质页岩。l2 设计依据 (1) 现场踏勘、勘察、调查、收集资料; (2) 现场实测工程区1:500地形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河北大学某学院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1 年6 月21 日

目录 一.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摘要 三.设计任务书 (一)水泵选择 1、选泵基本数据参数 2、选泵 (二)绘制单泵草图和水泵基础尺寸确定 (三)吸、压水管道计算 1、管路布置 2、管径计算 3、吸水管 4、压水管 5、管路附件选配 (四)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1. 确定泵轴标高 2. 泵站内地面标高 3.泵房高度的确定 4.各个设计标高 (五)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和精选水泵 1. 机器间长度 2. 机器间宽度 3. 管路敷设 4. 精选水泵 (六)附属设备选择与泵房高度的确定 1. 起重设备 2. 真空泵 3.通风 (七)管材及敷设

(八)主要参考文献和设计成果图 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书依据:根据华北某城市建委批准的文件,提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 务书。 二.设计资料: 城镇给水泵站,经管网设计计算得出如下资料: 市名甲市乙市丙市 项目 Q max(米3/时)1250 1800 2400 Q min(米3/时) 250 360 500 Z1(米)768.39 395.58 646.69 Z2(米)773.41 392.54 663.72 mH2O)20 20 28 H 自( (mH2O)12 6.8 9.6 Σh 压 Z0,max(米) 769.89 397.08 648.19 Z0,min(米) 765.61 392.78 644.19 Q max—最大供水量(米 3/时)。 Q min—最小供水量(米3/时)。 Z1—泵站外地面标高(米)。 Z2—管网计算最不利点标高(米)。 H自—最不利点要求的自由水头(mH2O)。 Σh压—相应最大供水量时由泵站至最不利点输水管及管网的总水头损失(mH2O)。Z0,max—吸水池最高水位(米)。 Z0,min—吸水池最低水位(米)。 采用无水塔供水系统。最大供水量至最小供水量之间的各供水量发生机率假定是 均等的。泵站附近地形平坦。当地冰冻深度0.82米。最高水温24o C。吸水井 距泵站外墙中心线 3 米。 经平面布置,泵站出水管须在吸水井对面,输水管采用两条。 距泵站最近的排水检查井底标高比泵站外地面低 1.40 米,排水管径400mm,检 查井距泵站 5 米。

给排水计算书总结

给排水计算书总结

————————————————————————————————作者:————————————————————————————————日期:

给排水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建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商业街东环路西侧,为金建叶县悦和园2#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0871.83m2,建筑高度57.15m。负一层为汽车库、设备用房和储藏室;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层~顶层均为住宅。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二类高层居住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 8.《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2001; 9.《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技术规程》CECS 94:2002; 10.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11.河南省现行建筑工程设计标准图集:《05系列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DBJT19-20-2005。三、设计范围: 本工种主要负责建筑红线内生活给水、建筑生活排水、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等施工图设计与配合。 四、生活给水系统: 1、给水水源和系统: 为满足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从市政自来水管上引入两路进水管,进水管口径为DN150,在基地内以DN150管形成环网,进入基地处生活用水设水表计量。 本工程生活供水采用分区供水方式,-1F~5F为供水一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外浇洒道路用水、绿化用水、外墙面清洗用水、-1~5层的生活用水等,利用城市管网水压直接供给。6F~13F为供水二区, 14F~19(跃层)为供水三区。本小区二、三区生活供水由设于泵房内的智能化箱式泵站加压后供给,其中二区供水由设于泵站内的减压稳压阀经三区供水干管减压后供给。设备加压力水泵流量根据高区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选型,配备全变频控制柜。泵组为恒压变频运行,由设在供水干管上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各区最不利用水点的出水压力不小于0.1MPa,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在控制室可显示泵组运行状态,并可控制泵组启停。住宅冷水表采用一户一表,每层按单元分别集中设置,采用普通旋翼式冷水表,集中设于各层管道井内。户内给水支管在结构楼板降板后的建筑垫层中敷设。 2、生活用水量计算: (1)、小区1、2#楼总生活用水量计算,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书: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书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计算 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万科红三期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一、生活给水 (一)用水量计算 1、保障房140户,2人/户,250L/人·日计,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2X250X140/1000=70(m3/d); 2、住宅720户,3.5人/户,250L/人·日计,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3.5X250X720/1000=630(m3/d); 3、公寓324户,4人/户,300L/人·日计,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4X300X324/1000=388.8(m3/d); 4、办公楼建筑面积为29938.4m2,有效面积按60%建筑面积计,人均有效面积为6m2,则实际使 用人数约为3000人,50L/人·班计,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50X3000/1000=150(m3/d); 5、商业建筑面积为19947.27m2,有效面积按80%建筑面积计,每m2营业厅面积6L/日,则最高 日生活用水量=19947.27X0.8X6/1000=95.7(m3/d)。 本工程分2个生活水池:生活水池和商业水池各一座,其中生活水池供保障房、住宅及幼儿园使用,公寓、办公楼和商业用水由商业水池供给。 生活水池容积:(70+630 )x20%=140m3 商业水池容积:(388.8+150+95.7)x20%=126.9m3,取130m3 (二)分区计算 地块周边市政管网水压极低,除地下车库冲洗水采用直供水外,所有楼层考虑加压供水。 住宅生活给水系统分高、低两个区:

低区: 4、5栋 3~14层, 6~8栋 2~14层,保障房3~14层 高区: 4~6栋 15~32层, 7、8栋 15~31层 商业给水系统分高、中、低两个区: 低区:-1~2层 中区:公寓:3~16层,办公楼3~11层(其中3层无卫生间) 高区:公寓:17~30层,办公楼12~22层 (Ⅰ)住宅低区: a)住宅: Ng4低= Ng5低=(4.75X4+4)X12=276 , Ng7低= Ng8低=(4.75X4+4)X13=299 Ng6低=(4.75+6)X2X13=279.5 b)保障房: Ng10低=4X10X12=480 查表得q4低≈4.4L/s ,q5低≈4.4L/s ,q6低≈4.4L/s ,q7低≈4.6L/s ,q8低≈4.6L/s ,管径为DN80 ;q10低≈6.52L/s ,管径为DN100 ; Ng总低=1909.5,查表得q总低=17.10L/s ,管径为DN150 ; 又∵H 低区=5+48.1+15+15=83.1m,实际值按计算值的1.05倍计,得H 低区 ≈87.3m ∴主泵DL65-16x6,工作时Q=9.0L/s,H=86m,N=15KW,3台,2用1备 辅泵DL50-15x6,工作时Q=3.8L/s,H=86m,N=5.5KW,1台 (Ⅱ)住宅高区: Ng4高= Ng5高=(4.75X4+4)X18=414 , Ng7高= Ng8高=(4.75X4+4)X17=391 Ng6低=(4.75+6)X2X17=365.5 查表得q4高≈5.6L/s ,q5高≈5.6L/s ,q6高≈5.2L/s ,q7高≈5.5L/s ,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优质内容)

目录设计说明书 3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 1.1 泵站工艺流程 3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 1.3 格栅 3 1.4 集水池 4 1.5 雨水泵的选择 6 1.6 压力出水池: 6 1.7 出水闸门 6 1.8 雨水管渠 6 1.9 溢流道 7 二、泵房 7 2.1 泵站规模 7 2.2 泵房形式 7 2.3 泵房尺寸 9 设计计算书 11 一、泵的选型 11 1.1 泵的流量计算 11 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 1.3 选泵 11 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

二、格栅间 14 2.1 格栅的计算 14 2.2 格栅的选型 15 三、集水池的设计 16 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 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 3.4 集水池的布置 17 四、出水池的设计 17 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 4.2 总出水管 17 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 5.1泵站规模:17 5.2泵房形式18 5.3尺寸设计18 5.4 高程的计算19 设计总结20 参考文献21

设计说明书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1.1 泵站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 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 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 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 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有条件时应设格栅间,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捞格栅上拦截的污物,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格栅清污机,并配以传送带、脱水机、粉碎机及自控设备。新建的城镇排水泵站,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格栅清污机, 达到了减轻管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效果。 格栅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流速一般采用0.8-1.0m/s;格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可选用 0.6- 0.8m/s;栅后到集水池的流速可选用0.5-0.7m/s。 1.3.2 栅条断面:应根据跨度、格栅前后水位差和拦污量计算决定。栅条一般可采用10mm ×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后面使用槽钢相间作为横向支撑,通常预先加工

国税大厦施工图给排水计算书

仙居县国家税务局国税大楼施工图设计给水排水计算书 一、概况 本设计为仙居县国家税务局国税大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45.00m)施工图设计。 由于市政水压为0.28Mpa,因此生活给水系统分两个区:低区(地下层~五层)、高区(六层~十一层)。 低区自来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高区由生活水池-生活水泵-屋顶生活水箱系统供给。 厨房热水用水量较大,且用水时间相对集中,因此采用燃气热水炉定时供应热水。 室内消火栓给水由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屋顶消防水箱系统供给,自动喷水系统由消防水池-自动喷水泵-湿式报警阀-屋顶消防水箱系统供给,本工程设置1个湿式报警阀,地下层~五层减压后供给。 应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除冷凝水、地下室废水排至室外雨水系统外,其余排水采用污废合流,排至净化沼气池,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至城市污水管道。 二、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一)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1.用水量定额: 办公用水:50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K=1.2,每班用水时间为8h。 厨房用水:25L/顾客·次,2次/天,小时变化系数K=1.2,用水时间为12h。 浇洒道路:2.0L/m2·天, 绿化用水:2.0L/m2·天, 2.用水量 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为4.50 m3/h,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8.00 m3/d。 3.生活水池、屋顶生活水箱、生活水泵计算 地下室生活水池供给六~十一层生活用水。生活水池采用组合式不锈钢水箱,有效容积V=10.2m3,满足六~十一层最高日生活用水要求。 屋顶生活水箱有效容积V=5.1m3,大于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满足要求。 生活水泵流量为6m3/h,大于六~十一层最大时用水量,满足要求。屋顶生活水箱最高水位为50.80m,地下室生活水池最低水位为-3.50m,流出水头为2m,从生活水池到屋顶生活水箱为DN50衬塑镀锌钢管,长约100m,1000i=23.7,局部水头损失取沿程损失的30%,管道总水头损失为3m,因此水泵扬程要求大于50.8+3.50+2+3=59.3m,考虑水泵磨损系数为0.1,故生活水泵扬程要求59.3x1.1=65.2m,所选生活水泵扬程为72m,满足要求。 4.公共卫生间给水管道设计计算 公共卫生间给水立管每层承担给水当量为N g=6.5(5个坐便器,N g=0.5x5=2.5;2个拖布池,N g=1.0x2=2;2个洗脸盆,N g=0.5x2=1.0, 2个小便器盆,N g=0.5x2=1.0),由公式q g=0.2αN g1/2(α=1.5),设计秒流量为0.76L/S,管径为De40(PP-R管),v=0.9m/s,满足要求。立管最多承担6个公共卫生间,给水当量为N g=39,由上式得设计秒流量为1.87L/S,管径为De63(PP-R管),v=0.89m/s,满足要求。 5.热水计算 厨房热水量:10L/顾客·次,2次/天,小时变化系数K=1.2,使用时间为11h。 厨房最大小时热水量为0.50m3/h。 燃气热水炉采用容积式,贮热水量400L,满足规范45分钟贮热水量要求。 (二)消防给水系统计算 1.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工程为Ⅱ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小于50m,为普通办公楼,因此,室内消火栓流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流量为20L/S,室内消防环网干管为DN150(v=1.18m/s,1000i=18.1,满足消防要求),立管流量为10 L/S,管径为DN100(v=1.15m/s,1000i=26.9,满足消防要求)。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80m3(全为消防贮存水),满足2小时室内消火栓和1小时自动喷水用水量要求。由于室外给水管道为环状布置,且有两根进水管,分别接自市政管道的不同管段上,因此消防水池不考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屋顶水箱消防容积为20.4m3>18m3,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最不利消火栓栓口标高为39.9+1.1=41m,出口水压为16.9+2=18.9m,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为-4.20m,最远消防管道为DN150镀锌钢管65m和DN100镀锌钢管35m,局部水头损失取沿程损失的30%,水头损失为2.0m,故消火栓泵扬程要求41+18.9+4.20+2=66.10m,考虑水泵磨损系数为0.1,故消火栓泵扬程要求66.1x1.1=72.7m,所选消火栓泵Q=20L/S,H=80m,满足要求。 由于屋顶水箱最低水位高于最不利消火栓栓口的高度为8.2m,大于7m,因此不设置局部增压措施。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Ⅱ级设计,设计水量为27L/S。 屋顶水箱与消火栓给水系统合用,消防容积为20.4m3>18m3,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最不利作用面积入口水压为23m,入口标高为42.5m,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为-4.20m,最远自动喷水管道水头损失为2m(DN150镀锌钢管100m),水流指示器水头损失为2m, 湿式报警阀水头损失为2m,故自动喷水泵扬程

钢屋架课程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图

一、课程设计名称 梯形钢屋架设计 二、课程设计资料 北京地区某金工车间,采用无檩屋盖体系,梯形钢屋架。跨度为27m,柱距6m,厂房高度为15.7m,长度为156m。车间内设有两台200/50kN中级工作制吊车,计算温度高于-20℃。采用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1.5m×6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面积灰荷载为0.4kN/㎡,屋面活荷载为0.4kN/㎡,雪荷载为0.4kN/㎡,风荷载为0.45 kN/㎡。屋架铰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柱截面为400mm×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 设计荷载标准值见表1(单位:kN/㎡)。 表1 三、钢材和焊条的选用 根据北京地区的计算温度、荷载性质和连接方法,屋架刚材采用Q235沸腾钢,要求保证屈服强度fy、抗拉强度fu、伸长率δ和冷弯实验四项机械性能及硫(S)、磷(P)、碳(C)三项化学成分的合格含量。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

四、 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 屋面材料为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采用无檩屋盖体系,平坡梯形钢屋架。屋面坡度。10/1=i 屋架计算跨度。mm l l 2670015022700015020=?-=?-= 屋架端部高度取:mm H 20000=。 跨中高度:mm i l H 335033351.02/2670020002H 0 0≈=?+=?+=。 屋架高跨比:0 .812670033500==l H 。 屋架跨中起拱,54500/mm l f ==取50 mm 。 为了使屋架节点受荷,配合屋面板1.5m 宽,腹杆体系大部分采用下弦节间水平尺寸为3.0m 的人字形式,上弦节间水平尺寸为 1.5m ,屋架几何尺寸如图 1 所示。 图1:27米跨屋架几何尺寸 五、 屋盖支撑布置 根据车间长度、跨度及荷载情况,在车间两端 5.5m 开间内布置上下弦横

二泵站设计计算.doc

计算与说明 一、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泵站平面布置 泵房主体工程由机器间、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等组成。 机器间采用矩形半地下形式,以便于布置吸压水管路与室外管网平接,减少弯头水力损失,并紧靠吸水井西侧布置,直接从吸水井取水压送至管网。 值班室、控制室及配电室在机器间北侧,与泵房合并布置,与机器间用玻璃隔断分隔。最北侧设有配电室,双回路电源用电缆引入。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二、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流量 m d 该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1833.123/ 由于分级供水可减小管网中水塔的调节容积,故本设计采用分级供水的形式。二级泵站一般按最大日逐时用水变化曲线来确定各时段中泵的分级供水线。参照相似城市的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本设计分两级供水,并确定分级供 水的流量。

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4.64%1941.06/539.18/I Q m h L s =?== 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2.76%1154.59/320.72/II Q m h L s =?== 2.设计扬程 根据设计要求假设吸水井水面标高为318.83m 。则 370.41314.8312260.58ST d c s H H h h H m =+++=-+++=∑∑Ⅰ 其中I H ——设计扬程 ST H ——静扬程(m ); s h ∑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m ) ,粗估为1m ; d h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m ),粗估为2m ; c H ——安全水头2m

三、选择水泵 1.水泵原则的基本原则 选泵要点 :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再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2)型号齐全,互为备用 希望能选择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气设备的配套与设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 单级双吸是离心泵是给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离心泵(如SH 型、SA 型)。他们的经济工作范围(即高效段),一般在p p Q Q 05.1~85.0之间(p Q 为泵铭牌上的额流量值)。 (4)近远相结合的观点在选泵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年代,以及扩建比较困难的取水泵站中,可考虑近期用小泵大基础的办法,近 期发展采用还大泵轮以增大水量,远期采用换大泵得办法。 (5)大中型泵站需要选泵方案比较。 考虑因素: (1)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布置等有影响,因而对泵站的造价很有关系。 (2)应保证泵的正常吸水条件,在保证不发生汽蚀的前提是下,应充分利用泵的允许席上真空高度,以减少泵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3)应选择效率较高的泵,劲量选用大泵,因为一般而言大泵比小泵要要效率高, (4)根据供水对象对供水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以满足在事故情况下的用水要求: ①再不允许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应有两套备用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