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论文-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学论文-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旅游心理学论文-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而现代人对找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心理学分析,阐明了旅游对满足人类回归自然这种本性需求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动机;旅游

1 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化

《圣经》中曾经这样描述道:在伊甸园里,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和谐地相处在一起。那里一片安宁,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没有思想。但有一天,男人违反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实。从此,他有了理性,有了知识,有了自我意识,能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赤身裸体并感到了羞耻。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这意味着人开始脱离自然状态,人打破了他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和谐状态。人被逐出了伊甸园,获得了自由,但同时也获得了孤独和恐惧。从此,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能和谐相处,又不能完全分离。人与自然的天然关系破裂,人失去了原有的家———大自然。他再也不能回到这个家中,他已经无家可归了,只有一条路可走:去寻找一个新的家,将世界创造成人的世界,也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婴儿离开了母体,从此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照料越来越少。他要自己去解决问题,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冲突。一方面,儿童在身体和精神上日益强大,感到自我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他日益感到失去了母亲的保护,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冲突和分离,感到世界的强大与自我的渺小,感到世界常常与自己作对。他不得不独自一个人面对着这个强大的世界。相应地,人也疏远了自我。人的意识掩盖了人的真实自我,使人的真实自我处于无意识的受压抑状态。自我分裂了,人害怕独处,害怕自己面对自己。于是他们忙着找事干,忙于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还自以为他在追求幸福。而一旦真的得到这些东西,却又感到茫然和空虚。从原始部落到中世纪后期,由于人类文明还不够进步,人与自然之间还保持着相对密切的关联。但工业文明出现之后,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虽然工业化使人摆脱了中世纪社会强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束缚,特别是经济和政治束缚,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了,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更糟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已经逐步征服了大自然,在统治自然的能力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并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世界。人们生产出了食品和水果、建造了高楼、开设了工厂、发明了汽车和飞机。这个物质世界建立在大自然之上,人生活于这个与大自然越来越疏远的世界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那种坦率的、富于人情味的关系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利用和相互操纵。市场规律也统治着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很显然,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必然建立在互不关心、相互漠视或敌对的基础上。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打击对方,必要时毫不犹豫地将对方置于死地。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看,情况更加糟糕。人不仅出卖商品,而且出卖他自己。体力劳动者出卖着他的体力,脑力劳动者出卖着他的“人格”。像其它商品一样,是市场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价值。如果某个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不被市场所接受,那么他就会一无所有,分文不值。

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日益疏远,因而人感到越来越孤独。人与自然分了家,又不得不处在自然之中。人一经诞生就再不能退回到原始状态,不能退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史前状态,不能退回到母体中。因此,人必须发展自己,必须主动地去生活,直到成为自然和自身的主人。也因此人必须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更好的办法,寻求与自然、他人及自我相结合的更高级形式,这正是人的一切精神动力的源泉,也是人所有的激性、感情和焦虑的源泉。

2 旅游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现代人摆脱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了。比如,中世纪时代的人们主要从事着手工劳动,生产桌子、椅子、衣服和其它商品的手工艺者控制并监视着生产的整个过程。劳动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劳动能给人一种作为创造者的成就感。而在现代大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变得越来越单调、机械,每个人都固定

地完成生产线上的一道简单的程序或一个动作。人没有了一种创造者的感受,从劳动过程本身不能获得一种作为创造者的满足感,劳动仅仅是获得金钱和谋生的手段。在这种异化的劳动中,人的创造性、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压抑和淡化了。从生活环境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城市中,居住在钢筋水泥建造的丛林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汽车尾气、工业垃圾、噪音等污染源一天比一天严重地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着由人类自己建造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车水马龙的人造世界中,人们清晨听不到鸟鸣,看不到蔚蓝色的天空,更嗅不到绿意葱葱的大自然的芳香。于是,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环境的清新。而到森林、海滨、河流、山川中去旅游,亲眼观看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沐浴在大自然的清新的环境中,投入大自然绿色的怀抱中,就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回归自然、回归本性的愿望。

3 旅游能满足人们追求生活新鲜感的需求新鲜感是包括惊奇、喜悦、清新和振奋等多种成分在内的满足感。追求新鲜感符合人的本性。人是不会在丰衣足食后就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他的本性就是要不断地为自己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不断扩展和更新自己的生活。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人最基本的选择就是爱生与爱死的选择。生意味着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死则意味着发展的停止,意味着僵化和重复。而爱生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是不能忍受没有新鲜感的、单调的生活的。工业化所产生的单调的紧张生活使现代人充满了对寻求新鲜生活的渴望。外出旅游可以接触到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做一些日常生活中没有条件做的事情,使自己得到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新鲜感的满足。

4 旅游能帮助人们摆脱孤独感和压抑感人是自然中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满怀着爱的需求。他渴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但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人和人之间也受到了竞争的威胁。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敌对和疏远的关系。雇主雇佣一个人就像雇佣一台机器。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他们互相利用,彼此之间没有其它任何兴趣。商人和顾客的关系也不例外,商人只关心赚钱,对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毫无兴趣。在所有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实质上都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市场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冷酷无情,爱成了人类社会中一种十分罕见的东西。竞争的压力使每个人都不敢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人倍感疲倦。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是与那些冷冰冰、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即使有机会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时,也免不了尔虞我诈,处处设防,惟恐遭到竞争对手的明枪暗箭。此时,人与人之间无情的竞争和等价交换使得孤独感和失落感像瘟疫一样蔓延。人对真诚的爱的渴求因此受到压抑和克制。但这种埋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对爱的需求是不可磨灭的,一有机会人们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寻求。

旅游这种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能够为人们提供这样一种环境。旅游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们可以建立起纯朴、自然、坦诚、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旅游业从业人员柔性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使他们得到一种爱的满足。

5 旅游能帮助人们充分展示自我在这个商品世界中,人被迫出卖自己的“人格”,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人要使自己被社会所接受,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取得成功,他就必须具备一些当代时兴的人格特征,如精力充沛、有能力、有创新精神、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等。一个人的价值也要看他是否在市场中获得成功,受欢迎的程度如何。如果他吃得开,被人追逐和需要,那他还算得上是一个人,否则就等于世上没他这个人。为了能被社会所接受,为了能够成为一个人,人不得不遵守社会的准则,投社会所好,塑造另外一个自我,而压抑了真实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此处处受到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充分地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旅游却能够为人提供一个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束缚,

自由自在地充分成为自己,让真实的自我“透透气,抬抬头”。工业化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控制着社会中人的命运,随着工业化程序的提高,人的孤立无援感和无足轻重感更加突出,人更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低微。劳动者的命运完全操纵在雇主手中,如同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商人被利润和市场控制着,如同庞大的销售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中产阶级的白领工人必须与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旦落后,他将无情地遭到解雇;顾客被气派十足的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多得数不胜数的营业员弄得晕头转向。面对这一切,他马上会自惭形秽,一种自我渺小感油然而生。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足轻重,能够登上生活舞台表演的机会不多,而能够羸得掌声和喝彩的机会更少。在旅游这个日常生活之外的舞台中,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通过享受“要人”或“贵宾”般的旅游接待服务,使他们有机会摆脱了渺小感,使自己从芸芸众生中“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