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理论与基本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為改變理論與基本模式
彰師大蕭教授金土
壹、學習
一、學習-----日常生活-----心理歷程。
二、心理歷程/學習------行為持久的改變/學習------易觀
察與解釋。
三、行為持久的改變可解釋
1.一再練習新行為養成
2.有意無意舊行為消除行為改變現象
貳、行為改變內涵
一、行為是怎樣改變?
二、何以會改變?
三、改變得像什麼情況方合格?
參、關心課題
一、探究個體在環境中怎樣學習/養成行為。
二、環境怎樣安排才能引發個體產生預期行為。
壹、行為改變的意義
貳、為論者的人性觀
一、刺激、反應的連結論
1.S-R產生情緒學習
(1)行為的基本單位是S(stimulus)與R(response)。
(2)個體由於學習的關係,就會把簡單基本S-R組成新
的比較複雜的反應。
2.衍生行為原則
(1)頻率原則:對某一特定的刺激所做之某一特定的反應
次數越頻繁,就越易於再對該刺激做同一之反應。
(2)時近原則:對某一特定的刺激所做的某一特定的反應
越是最近發生者,則該一反應就越容易再產生。
3.貢獻:可觀察與說明行為之連結。
二、快樂論
1.快樂主義(Hedonism)---認為人對其所作為感到快樂,就會
再度採取相近的作為以獲取樂趣。
2.學習定律
(1)練習律:與頻率和時近原則互為發明。
(2)效果律---增強作用:S-R之連結不僅再於時數越接
近或很多次,重要因素在於反應之後果。
3.學習行為
(1)感應行為:有感於刺激而發生反應,如果能控制刺激
將可控制反應。
(2)操作行為:個體對環境加以操縱控制行為。
三、環境決定論
1.控制環境因素:行為後果假設可左右行為的習得,那麼控
制行為的後果,就可以控制行為之產生。
關鍵在於嚴格安
排行為所產生的環境。
2.施金納箱:老鼠行為可因環境特別安排而有顯著改變。
(1)逃脫行為。
(2)防患行為。
3.編序教學:把複雜的S-R連結,分析為較簡單的基本型
態,再應用行為之快樂論的原理,一步一步的控制其行為
後果,以產生行為變化。
參、行為報應關係
一、學習歷程:行為改變技術所涉及的學習理論,雖不能囿於古典制約
與操作制約,仍以此為依歸。
技術也傾向於刺激控制與後果控制。
二、過程:行為改變策略在刺激控制與後果控制時,其基本主張是要為
行為安排一個發生增強作用的穩定條件或情境,其目的旨要在於建立行為報應關係。
三、行為報應關係
1.個體與環境之變動過程中有三要素存在
(1)行為前奏(Antecedent):引發行為的有效情況。
(2)行為反應(Behavioral response):個體本身在此情況中的作為。
(3)行為後果(Consequence):隨行而來的行為後果。
2.行為之要素說明了「行為產生與變化」的要素。
三要素指出行為與其環境變項間的關係
運用原則
1.行為是由他的後果來控制:瞭解因果關係。
2.行為是由增強作用來加強和維持。
(1)正增強
(2)負增強
3.撤除維持行為的後果會減弱行為之產生。
4.懲罰亦可減弱行為。
5.行為後果應與行為構成報應關係: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控制一個具有
行為報應關係的環境,使某一種行為就得到一種後果。
6.行為亦可藉示範動作獲致增強、減弱與維持。
示範動作是一種刺激
控制的行為改變策略,務必配合效果率的原理。
一、基本型態在教育價值觀的引導下,學習行為之改變的基本型態。
二、基本策略
(愛好的刺激) (厭惡的刺激)
(反應後出現)
(反應後撤除)
一、正增強作用
2.增強物的效果
(1)好/壞行為受行為後果支配。
(2)例子
3.增強物的種類
(1)原始增強物。
(2)制約增強物:由於經常與原始增強物配合出現,久之亦具有
如同原始增強物的增強力量。
4.增強物的發現
(1)詢問當事人
(2)觀察
(3)詢問關係人
(4)實證法
5.增強物
(1)消耗性
(2)活動性
(3)操弄性
(4)擁有性
(5)社會性
6.使用原則
(1)便於隨時取得
(2)便於立刻提供
(3)適用於重複使用
(4)合乎手續簡便
(5)具備足夠效力
二、負增強作用
1.脫逃行為:嚴格訓練
2.防患行為:
(1)認清厭惡刺激的預兆。
(2)不敢以身試法。
三、懲罰
1.懲罰:藉施予厭惡刺激以消除學生的不良行為。
(1)少用懲罰,多用獎勵。
(2)效果較差,易傷害人性尊嚴。
2.一般家長/老師常用方式:訓誡、記過、罰站、罰勞役、體罰等。
3.學校獎懲辦法。
4.懲罰之使用
(1)使用之觀點
○1對於未成熟之個體,有必要使用以禁止不良行為。
○2用盡其他方法,嘗試懲罰也無妨。
(2)如使用:
○1懲罰要在不當行為發生後立即實施。
○2懲罰要保持一貫的態度,不受個人情緒好壞之影響而對相同之不當行為有輕重不同之懲罰。
○3懲罰要保持有效的強度。
太輕的懲罰將無濟於事,將會使行惡者我行我素。
一開始懲罰就要罰得足夠的嚇阻作用。
○4決定實施懲罰制度前,應先公佈歸條及應受之懲罰。
○5懲罰時要維持冷靜情緒,不以懲罰為洩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