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做

当今的语文课学习,由于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学习品质,缺少迁移知识的能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没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虽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语文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这已成为目前语文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而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语文课产生需要,才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转变学生基本理念

1.学生我行我素,缺少健康品质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就对他们呵护有加,在这种潜意识的呵护中,学生滋生了一种惰性、依赖性,学习不善于动脑筋,怕苦怕累,不能承受学习竞争的压力,有畏难思想,内心脆弱,经不住微小的波折,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考试,因不如意,便会失去信心乃至永远放弃。容易对老师产生偏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没有乐观向上,开拓进取,悦纳别人的健康心理品质,导致学习无兴趣。

2.自私自利,缺少自我赏识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都存在私利观念,缺乏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合作进步的思想品德。如学习成绩好的,就有一些骄傲,瞧不起别人,不愿与别人分享学习乐趣,显然“闭关”很容易导致衰落,结果兴趣慢慢消失;而另一部分成绩较差者,虽很想学习,但碍于怕别人批评笑话,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只能自己割舍了。因而学习根本就不会自我赏识,只要自己能客观公正地剖析自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就会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之中,此时,兴趣便会悄悄地爬上心头。

3.目标滞后,缺少兴趣动力

许多不愿学习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缺乏目标,这自然就失去学习动力。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学习没味道。作为学生,要学“自我快乐”,其主要一条是是自学觉树立大目标,以培养自己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当你大喊“我要当作家”时,你就会慢慢地对写作有兴趣,而当你大喊“我要成为第二个‘钱钟书’”时,你一定会对文学感兴趣。有了兴趣成功就有了一半,从而你会感到学习的愉快。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会使自己全身心的放松,全身心地投入你的兴趣所在。因百只有学生有了大目标,定准了方向,兴趣就会随之而来。

4.客观外因,左右学生思想

学生的内因是决定兴趣的关键,但不能否定外因对学习兴趣的

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之时,面对形形色色的世界,学生们不能明辨与批判,很容易受其左右。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无兴趣是受他们父母或亲属的影响。如:“我父亲只有小学毕业,但依然能拿几千元一个月。”“我姐姐刚初中毕业就能做管理人员。”因此认为读书如何无关紧要。他们万万没想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的。作为教师应对这种种不良想法予以引导,使他们“回心转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当然,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兴趣的前提,基础不牢固,学习不可能有兴趣,如果学生连字都不认识,谈何对阅读感兴趣呢?正如一个人见马就怕,如何能学会骑马一样,更不要说非常喜欢骑马了。

二、转变教师基本观念

1.端正师生关系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熏陶影响,学生和老师一直为师道尊严所左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旧思想,使极为正常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所谓的“父子”关系,造成“代沟”现象。教师以“真理拥有者”自居,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也涌体验到自己的学习情绪。可见,要想学生有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我们知道,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

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语文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平等合作伙伴,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改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不确定性,老师重内容,轻行为,重结果,轻过程,以自己为中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昏昏欲睡,不知所云。这样的满堂灌式教学,不但老师非常辛苦,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而我们一定要转变这一理念,积极引导,探究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培养学习信心

学生的信心不足,自然不可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都一样,总有一些学生会被老师认为是“差生”,当老师一旦有了这种偏见,学生又如何能乐学这门功课呢?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如果发现学生对该课的学习信心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哪怕你一个微笑,一次不经意的点头,学生都会认为你已经肯定了他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学生经常受到激烈、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变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照本宣科,以课本为中心、为本位,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情感、知识与能力得不到统一。这种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不能适应的,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念,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生活处处有语文,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因而我们还应积累丰富的材料,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地进行编码,贮存起来,随进可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以前说:“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变为:“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一条流动的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只要我们怀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那么到处都有我们的教材,如果我们把社会生活里有用的信息带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会非常浓厚。

5.要下功夫研究讲功

《学记》中说:“善歌才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牵连,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语文教师要把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广采百家语言之长。向语言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向群众学习语言的通俗,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如果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既吃透教材精神,又掌握形象丰富的素材,那么,语文课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