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医(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具有规定学历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 1.蛊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地桃花逐蛊汤、鸡骨草驱蛊汤、七叶化蛊散、白花丹 消蛊汤、蛊病复元汤、蛊病止血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 伍意义 细目八 热毒病用方 要点: 1.热毒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铁荷解暑汤、野菊花清解汤、路边青退热汤、千龙清 肺汤、补阴退热汤、雷公根清坞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 伍意义 细目九 寒毒病用方 要点: 1.寒毒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巧坞散寒汤、胴尹散寒汤、小腹散寒散、妇人散寒 汤、小儿散寒方、生姜防寒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 义 细目十 风毒病用方 要点: 1.风毒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浮萍止痒汤、桂枝止痒汤、风疹外洗方、腮肿立消 汤、腮肿消核汤、腮肿外治膏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 义 细目十一 湿毒病用方 要点: 1.湿毒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田基黄退黄汤、马蹄金除黄汤、功劳木清黄汤、护叠 退黄汤、清胆退黄汤、利胆退黄汤、三风除湿汤、藤杜仲散湿
壮医内容 154 中医内容 157 西医内容 160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医学综合笔试大纲
壮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壮医药发展史
要点: 1.壮医药起源的时间 2.壮医药起源的动因 3.壮医药起源的文献证据 4.壮医药起源的文物证据
第二单元 壮医基础理论发展史
要点: 1.壮医基础理论的来源 2.壮医基础理论的萌芽 3.壮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 4.壮医基础理论著作的出现 5.壮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七单元 龙贫(按诊)
要点: 1.龙忙勒(按血脉)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龙丘尤(按头颈)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龙巴阿(按胸胁)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4.龙胴(按脘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5.龙能若(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 壮医表里反应诊法
要点: 1.定义与特点 2.内容及方法
第九单元 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要点: 八角、肉桂、茶辣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六 解湿毒药 要点: 田基黄、八角枫、九龙藤、九节风、金线草、翻白草、路路 通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七 解其他毒药 要点: 乌云盖雪、芸香草、乌桕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四单元 补虚药
细目一 补气药 要点: 黄花倒水莲、土人参、蛤蚧、灵芝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二 补血药 要点: 首乌、龙眼、藤当归、鸡血藤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三单元 解毒药
细目一 解痧毒药 要点: 大金花草、草鞋根、狗肝菜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二 解瘴毒药 要点: 黄花蒿、萝芙木、土柴胡、夜香牛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三 解风毒药 要点: 藤杜仲、七叶莲、走马胎、小发散、铜钻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四 解热毒药 要点:
火炭母、穿心莲、鸡骨草、三叉苦、路边菊、白点称、广豆 根、古羊藤、雷公根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五 解寒毒药
细目二 壮医方剂的组成 要点: 1.基本结构 2.变化形式
细目三 剂型 要点: 常用剂型
第二单元 各论
细目一 气道病用方 要点: 1.气道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白果温钵汤、百合润燥汤、双果润钵饮、补钵止咳
散、水团花止咳汤、杧果叶化痰汤、不出林治哮汤、蛤蚧平喘 饮、白喉救急汤、咪钵康复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 义 细目二 谷道病用方
目录
第一部分 医学综合笔试大纲
壮医基础理论 2 壮医诊断学 6 壮药学 8 壮医方剂学 12 壮医内科学 17 壮医外(伤、皮)科学 35 壮医妇科学 46 壮医儿科学 56 壮医针灸学 64 中医基础理论 66 中医诊断学 75 中药学 83 中医方剂学 94 中医内科学 102 中医针灸学 120 诊断学基础 127 传染病学 135 卫生法规 146
要点: 1.毒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痧毒(热痧、寒痧、羊毛痧、蚂蝗 痧、标蛇痧)、瘴毒、蛊毒、毒物(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虫蛇 咬伤)、风毒、寒毒、热毒、湿毒、痰毒、瘀毒的诊断要点 2.虚病的诊断要点,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诊断要 点 3.谷道病的诊断要点 4.气道病的诊断要点 5.水道病的诊断要点 6.龙路病的诊断要点 7.火路道病的诊断要点 8.筋病的诊断要点,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炎、颈椎 病的诊断要点 9.巧坞病的诊断要点
细目三 通气道药 要点: 一箭球、青天葵、罗汉果、猫爪草、不出林的性能主治、用
量
第七单元 通两路药
细目一 通龙路药 要点: 两面针、小钻、大钻、战骨、旱田草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二 通火路药 要点: 蜈蚣、伸筋藤、了刁竹、鹰不扑、牛大力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八单元 治“巧坞”病药
要点: 上树蜈蚣、水菖蒲的性能主治、用量
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细目十七 跌打、骨伤病用方
要点: 掌握骨折速愈汤、促生驳骨膏、跌打活血丹、伸筋止痛汤、 万用跌打酒的基本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细目十八 皮肤、外科病用方 要点: 掌握苦丁蛇疮汤、咪背清热方、咪背通石丸、木鳖散毒膏、 解毒刺苋汤、千里光消疮膏、肠痈内消汤、肠痈外消膏、二莲蛇 伤汤、刁竹蛇伤汤、竹节蓼蛇伤膏、公英乳痈汤、二菊乳痈汤、 乳痈外治方、金花草烧伤方、消痔止血汤、六味清骨汤、寒疮内 消方、寒疮外消酒、半枝莲湿疹汤、煅牡蛎湿疹散、千里光湿疹 膏的基本组成及主治 细目十九 儿科病用方 要点: 掌握小儿止咳汤、百日咳岗梅汤、百日咳大海汤、山楂化积 汤、鸡内金消疳汤、化疳补虚汤、小儿止泻汤、小儿固肠汤、小 儿通谷道汤、淮山止尿方、金樱子止尿方的基本组成及主治 细目二十 妇科、产科病用方 要点: 掌握地桃花除带汤、苦参清带汤、布正止带汤、带下外洗 方、京尹止痛方、闭经血藤汤、闭经黄精饮、产后通乳方、产后 增乳方的基本组成、功用、配伍意义 细目二十一 五官科病用方 要点: 掌握决明子火眼汤、火眼外洗方、夜盲补益方、货烟妈清热 汤、货烟妈清补汤、货烟妈清除汤、鱼腥草滴鼻液、鼻炎散寒 汤、鼻炎除湿汤、鼻炎清热饮、鼻炎补阴汤、口疮清热饮、口疮
第三单元 壮医目诊
要点: 1.目诊的含义及特点 2.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目诊的应用举例
第四单元 壮医甲诊
要点: 1.甲诊的含义及特点 2.甲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甲诊的应用举例
第五单元 含贫(询诊)
要点: 1.含贫的要求 2.含贫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 伦贫(闻诊)
要点:
1.伦亨(闻声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伦嘿(闻气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 壮医理论体系特点
要点: 1.重阴阳轻五行 2.重视三气同步 3.三道两路理论为核心 4.起源早形成晚 5.辨病为主结合辨证
壮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壮医诊断学概述
要点: 1.四个主要内容 2.三个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答扣(望诊)内容和方法
1.扣巧坞(望神)内容及临床意义 2.扣那(望面色)内容及临床意义 3.扣能(望皮肤)内容及临床意义 4.扣牵卡(望手足)内容及临床意义 5.扣另(望舌)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 补阴药 要点: 乌龟、黄精、旱莲草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四 补阳药 要点: 补骨脂、巴戟天、海龙、海马的性能主治、用量及临床应用
第五单元 调气机药
要点: 九里香、金盏菊、乌药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六单元 通三道药
细目一 通谷道药 要点: 酒饼木、鸡屎藤、滑石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二 通水道药 要点: 五爪金龙、海金沙、葫芦茶的性能主治、用量
要点: 1.壮医辨病的概念 2.壮医疾病分类特色 3.痧瘴蛊毒风湿发病特点 4.三道两路疾病发病特点 5.壮医辨证的概念 6.阴证与阳证的特点
第五单元 壮医特色疗法
要点: 1.药物内服
2.佩药疗法 3.熏蒸疗法 4.熏洗疗法 5.药锤疗法 6.敷贴疗法 7.浴足疗法 8.药物竹罐拔罐疗法 9.刮痧疗法 10.滚蛋疗法 11.热熨疗法 12.经筋疗法 1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14.壮医针法
要点: 1.谷道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番石榴止泻汤、莲珠固肠散、凤尾草止痢汤、二马除 痢饮、地桃花救痢汤、清热通便汤、补阴通便汤、双参通便汤、 胴尹除湿汤、胴尹散寒饮、胴尹清热汤、阿尿甜清热散、阿尿甜
补阴膏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义 细目三 水道病用方
要点: 1.水道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闭鞘姜通水方、二莲通水方、土人参通水方、金樱子 通水方、金钱草破石汤、肉裂茅根汤、肉裂金樱子汤、肉扭肾茶 汤、肉扭舌草汤、肉扭叶珠汤、肉扭猪脬汤的处方组成、功用、 主治、配伍意义 细目四 龙路、火路病用方 要点: 1.龙路、火路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麻邦通栓散、偏瘫外治方、珍珠母降压汤、萝芙木降 压汤、苦丁茶降压散、心闷水菖蒲散、心闷桂党参汤、香楝乳痛 汤、八角暖腰汤、双乌暖腰膏、腰痛除湿汤、腰痛强筋汤、壮腰 大补汤、三金排石汤、阿闷砂仁汤、阿闷散寒汤、阿闷康复散、 抗癌止痛方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义 细目五 痧病用方 要点: 1.痧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痧病清解汤、痧病除湿汤、痧病解毒汤、痧病救急 汤、痧病通气道汤、痧病通谷道汤的处方组成、功用及主治 细目六 瘴病用方 要点: 1.瘴病用方的用药特点 2.掌握二蒿解瘴汤、土常山截疟汤、独味青蒿汤、黄花蒿田 基汤、牡蒿防瘴汤、瘴病康复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 意义 细目七 蛊病用方
2.三气不同步 3.阴阳失调 4.气血失衡 5.三道两路不畅 细目八 壮医治疗原则 要点: 1.调气解毒补虚 2.调理阴阳 3.平衡气血 4.调理精神 5.调理三道两路 细目九 壮医预防养生理论 要点: 1.养生防病的认识 2.养生防病的措施 3.已病防变的认识 4.已病防变的措施
第四单元 壮医病证理论
2.脏腑气血骨肉的壮语称谓 3.脏腑气血骨肉的功能 细目四 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理论 要点: 1.谷道的概念、壮语称谓、功能 2.气道的概念、壮语称谓、功能 3.水道的概念、壮语称谓、功能 4.龙路的概念、壮语称谓、功能 5.火路的概念、壮语称谓、功能 细目五 壮医对相关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 要点: 1.脑 2.咪麻、花肠 3.目 4.甲 5.脾 6.肝 7.胆 细目六 壮医病因理论 要点: 1.邪毒:痧、瘴、蛊、毒、风、湿、痰、瘀、砂石、食物中 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 2.正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谷道虚、气道虚、水道 虚、先天虚 3.其它:精神刺激、跌扑外伤、虫蛇咬伤 细目七 壮医病机理论 要点: 1.毒虚致病
细目二 妇科用药 要点: 五指毛桃、血党、红毛鸡、走马风、益母草的性能主治、用
量 细目三 儿科用药
要点: 兔尾草、黄珠子草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四 五官科用药 要点: 小笔筒草、三角泡的性能主治、用量 细目五 伤科用药 要点: 大驳骨、山石榴的性能主治、用量
壮医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方剂与治法 要点: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第十单元 壮医病案书写规范
要点: 1.壮医病案书写通则和标题名称 2.壮医病案的书写格式
壮药学
第一单元 壮药学概述
要点: 壮药的定义及其“三性”
第二单元 壮药基本理论
要点: 1.壮药的命名原则及分类 2.壮药的用药原则及组方理论 3.壮药的配伍禁忌 4.壮药毒药和解毒药的应用理论 5.壮药的使用方法
第三单元 壮医基础理论
细目一 阴阳为本理论 要点: 1.阴阳为本的概念 2.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 3.阴阳为本的基本内涵 4.阴阳为本的应用
细目二 三气同步理论 要点: 1.三气同步的概念 2.三气同步的主要体现 3.三气同步的基本内涵 4.三气同步的应用
细目三 脏腑气血骨肉理论 要点: 1.脏腑气血骨肉的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九单元 止血药
要点: 仙鹤草、铁包金、田七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十单元 止痛药
要点: 山乌龟、癫茄、端午艾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十一单元 打虫药
要点: 槟榔、苦楝树的性能主治、用量
第十二单元 收涩药
要点: 金樱根、海螵蛸的性能主治、用量及临床应用
第十三单元 专科用药
细目一 外用药 要点: 博落回、雷公藤、三钱三、断肠草的性能主治、用量
汤、二九清湿汤、扶芳藤风湿宝、千斤拔强筋汤、地枫皮风湿 酒、发旺熏洗方、发旺药膳方的处方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 义 细目十二 虚病用方
要点: 1.虚病方剂的适应症及用药特点 2.掌握虚内大补汤、勒内大补汤、阴内大补汤、阳内大补 汤、巧坞大补汤、咪钵大补汤、咪胴大补汤、心虚大补汤、肾虚 大补汤、男科大补汤、妇科大补汤、儿科大补汤、樱蛸固精汤、 补阴固精汤、补虚固脱汤、算盘子固肠汤的处方组成、功用、主 治、配伍意义 细目十三 巧坞病用方 要点: 掌握珍珠易眠汤、清补巧坞汤、田七补神散、僵蚕止痫散、 朱砂镇癫汤、兰奔清热汤、兰奔双参汤的基本组成、功用、主治 及配伍意义 细目十四 血病用方 要点: 掌握万用止血方、谷道止血方、气道止血方、水道止血方、 跌打止血汤、鼻衄止血散、外伤止血散、妇科止血汤的基本组 成、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细目十五 痛病用方 要点: 掌握巧尹祛风汤、巧尹清热汤、风湿止痛汤、咪胴止痛散、 妇科止痛汤的基本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细目十六 虫病用方 要点: 掌握风车驱虫汤、南瓜仁槟榔汤、小儿驱虫散的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