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刊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第59期
决战到来
经过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东北野战军共歼敌38.8万余人,收复城市77座,扩大解放区30.7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获得解放,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解放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工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业播种面积达1亿亩以上,城镇工商业得到大力扶植和迅速恢复。
尤其是军工生产发展更快。
解放区拥有铁路1万余公里,占东北铁路的95%。
东北人民解放军也得到迅速壮大,到1948年8月,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其中野战军已发展到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另有地方武装和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
部队武器装备得到改善,全军拥有战防炮、步兵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60门,高射炮116门。
冬季攻势后,东北野战军主力大部位于沈阳、长春间,两个纵队位于沈阳、锦州间,一个纵队位于唐山、昌黎附近,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休整和军政训练,部队的军事和政治素质大为提高。
东北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反观国民党军,在两年多时间里已有57万人被消灭在东北战场。
1948年1月,东北主帅再次易人,由卫立煌出任东北“剿总”总司令。
经过卫立煌的整编,东北国民党军总兵力虽然尚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孤立地区内,士气低落、补给困难,与人民解放军相比已处于绝对劣势。
蒋介石对东北局势陷入困境深感忧虑。
1948年春曾准备采纳美国军事顾问团的建议,放弃沈阳,打通北宁线,将东北主力撤往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战场。
而卫立煌等人则认为主力一出沈阳、长春,即可能被解放军所歼灭,不可轻举妄动,力主固守沈阳,加紧组训新兵充实部队,待机而动。
为此,卫立煌多次派人和亲自向蒋介石陈述意见。
蒋介
石也顾虑到撤退长、沈在军事上政治上将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判断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后可能入关寻求机动作战,维持东北目前态势,可以钳制东北野战军不致迅速入关,利于稳住关内局势,因而同意卫立煌集团在东北“暂保现状”,采取“集中兵力、重点防御,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的战略方针,企图“固守沈阳、长春,打通辽西走廊”。
东北国民党军已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困境。
东野领导在研究作战计划左起罗荣桓、林彪、刘亚楼
上述情况清楚地表明: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上都已超过了敌人,同国民党军进行大会战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国民党军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态势,也有利于人民解放军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和以林彪为首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经过几个月的电报往来磋商,最终
确定了在东北进行战略决战的作战方针。
这一方针的基本点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首先截断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然后运用攻锦打援的手段,争取将卫立煌集团就地各个歼灭。
根据这一方针,东北野战军于9月10日拟定作战计划如下: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北宁线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之敌,切断关内外敌人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
其部署是:以第3、第4、第7、第8、第9、第11等6个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第2纵队第5师,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歼灭义县至昌黎一线之敌,尔后相机夺取锦州、锦西、山海关;以第1、第2(欠第5师)、第5、第6、第10等5个纵队,位于沈阳西北及长春、沈阳之间,阻止沈阳之敌向锦州或向长春增援,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和歼击长春突围之敌;以第12纵队和6个独立师、炮兵纵队1个团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等部,继续围困长春。
北宁线(北平——沈阳)纵贯辽西走廊,是连结关内外的重要陆路通道。
国民党军为确保对该线的控制,在其咽喉城市——锦州设立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兼任指挥所主任,指挥第6兵团所辖第93军两个师、新编第8军3个师及原属第60
军的1个师,共6个师,连同特种兵、后勤及地方部队,对锦州实施坚守防御。
为拱卫锦州并控制关内外通道,还以第93军1个师位于义县,新8军1个师位于高桥,第54军3个师位于锦西、葫芦岛和兴城,新5军3个师位于绥中、山海关、秦皇岛和北戴河一线。
另以华北“剿总”所属第62军等部4个师据守唐山至昌黎一线。
从9月12日开始,东北野战军按预定计划,首先在北宁线发起攻势。
兵临城下
夺取整个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在于迅速攻克锦州,断绝东北与华北国民党军之间的联系,封闭卫立煌集团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而欲达此目的,必须首先占领义县。
义县,旧称义州,位于锦州以北50公里,是锦州至承德、锦州经新立屯至沈阳的交通枢纽,北宁线和辽西走廊的北部屏障,是锦州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东北野战军长驱直取锦州的必经要道。
在国民党军看来:“欲保东北,必守锦州,欲守锦州,必保义县。
”攻取义县,东野就能打开通往锦州的大门,扫除进军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为攻锦部队、特别是炮兵、坦克部队和后勤供应开辟通道,还能了解云南部队守城作战的特点和战斗力,为攻打锦州积累经验。
义县城墙高约10米、宽约3.5米,系砖石结构,北靠大凌河,城东、西、南面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四米宽、两米深的护城河。
守军为范汉杰的嫡系部队93军暂编20师,是1948年3月由阜新撤退防守义县的半美械装备部队。
该部老兵多(约占五分之三),技术战术均较熟练,未受过重创,战斗力较强,总兵力不下七干人,下辖3个团,直属山炮营、
工兵营、辎重营、通信连、特务连、野战医院等。
除正规军外尚有骑兵支队、地方保安部队共1.2万余人。
守军从春播起就严禁在城下1.5公里范围内种植高杆庄稼,只准种低矮作物,还强行拆除了零散民房,清除了妨碍射界的较大建筑。
少将师长王世高认为所部兵强马壮,武器精良,粮弹充足,并修有坚固工事,加之还有空军优势,锦州近在咫尺,支援方便,如锦义地区同时发生战斗,关内可经葫芦岛,关外可由沈阳增援。
守义县是固若金汤,稳如磐石。
暂20师师长王世高
义县的整个防御体系是以旧城墙为基础构成核心阵地,加强和增筑城外的许多连排据点,形成主阵地带。
另外在主阵地前方的主要村落构筑前进据点。
形成一个广大纵深的立体火网。
具体分为五层防线:
第一层:在城关外围附近设置警戒分队,大部分是地方武装,筑有一般单人掩体和轻机
枪阵地,主要起通风报信作用。
第二层;利用城关外围的独立村庄或坟地筑有地堡群和布雷区,地堡是子母结合,均有交通壕、堑壤或外壕,互相贯通;…
第三层:利用城关建筑物,构筑了重点支撑点式的防御,如在东关郑家屯,南关东西老爷庙,西南关的吴家小庙和火车站,大桥北头等地,均筑有外壕交通壕、地堡群、铁丝网、地雷、梅花桩、绊脚索、鹿砦,外壕底部布满了尖子向上的木桩、竹扦,还有封锁底部的暗堡;
第四层:在城墙外四、五米远处构筑了护城壕,深宽各三米多,壕前遍布各种障碍物,火力点是明暗结合、上下结合、壕内与城内结合;
第五层;以古老城墙为依托,墙上有各种地堡、单人掩体、交通壕,并在城墙下筑有暗道和暗火力点。
各据点间均有电话联系,一有情况,即可呼唤城内炮兵支援。
城防工事大体构筑完毕之后,暂20师防御部署如下:以南门至城东北角为分界线,东南守备区指挥官为1团团长赵振华,以3营为东守备队,2营为南守备队,1营为预备队;西北守备区指挥官为2团团长王灿荆,以3营为西守备队;2营为北守备队,1营为预备队。
以3团为总预备队策应各方面之战斗,指挥官为团长陈敬熙。
山炮阵地配置在城内西北角,迫击炮阵地多数配置在城墙附近之死角处,师指挥所位于城中心鼓楼西南侧。
“东总”决心以9纵队1个师先包围义县,待4纵队赶到接替围城任务之后,该师再南下转向锦州以南之高桥,3纵队乘火车到达阜新下车、然后兼程赶往义县,配合第4纵队攻城。
9月15日,9纵进至义县以南七里河、余家屯地区,4纵进至义县东南羊圈子、老君堡地区,3纵赶到阜新、新立屯一带,7纵进至法库周围地区,8纵先头师抵达彰武。
是日,“东总”改变9纵原定南下锦州以南的作战任务,改调4纵南下攻歼兴城、绥中之敌,9纵则在义县以南阻击锦州向北增援之放,义县战斗由3纵统一指挥,并令7纵、8纵急速向义县前进,准备参加
攻城战斗。
20日,3纵各师抵达义县附近集结。
2纵5师于19日乘火车输送至新立屯。
这样一来,“东总”使用第3、第7、第8纵队及第5师、炮纵主力担负夺取义县之任务,就显得用兵过大。
20日12时30分,3纵致电“东总”,认为夺取义县很重要、是北宁线上我军作战的门户.希望早日决定攻义县部队.以便部署。
又因为义县城不大,守敌战斗力不十分强,我使用兵力过大则施展不开,建议以3纵、5师和炮纵攻城即够用,另以8纵、9纵位于锦州以东、以北地区打援。
“东总”即于当天复电表示同意。
至此,3纵和5师正式接替了4纵、9纵攻歼义县城守敌的作战任务。
3纵随即布置7师在城西、西南,8师在城南、东南,热辽军分区骑兵团、独立团在城北、西北,合围义县。
23日,5师经强行军抵达义县、锦州之间兴隆店、余积屯以南地区,第二天接替了7师阵地。
3纵司令员韩先楚
在3纵和5师接替攻城任务之前,4纵和9纵即已在义县外围同国民党军展开激烈争夺,攻占了东面和南面若干前进据点。
范汉杰为解义县之围,令锦州城内93军暂22师(欠一个团)和一个骑兵团共四千余人北上增援,于25日被8纵、9纵阻击歼灭于葛王碑、薛家屯一带。
为查明守军防御情况,3纵从3个师中各抽出1个步兵连,于24日6时25分在炮兵支援下
对义县以北桥头堡垒、城南火车站及城西三块地发起攻击,战至8时50分结束战斗,歼灭暂20师第2团第1营1个连和1个重机枪排,俘敌40余名。
从俘虏口供中获悉了城内守敌兵力、武器装备和部署情况。
与此同时,各部队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通过喊话、散发传单、通信等途径瓦解敌军,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打击。
3纵政委罗舜初
周密准备
根据义县城北有大凌河为天然障碍,东北和西北地形窄小不便展开兵力,东南侧我纵深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敌军发扬火力并有护城河阻拦等地形特点,3纵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初步确定以5师、9师从城南实施主要攻击,8师由城东担任助攻,7师为预备队。
各部队组织排以上干部多次进行险地勘察,结合沙盘进行战术推演,在相似地形上进行爆破、架桥、攀登、突破等临战训练,战术动作达到了协调一致。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战斗编组和攻城物资准备。
9月24日,5师师长吴国璋到3纵指挥所受领任务,并组织接替7师城西阵地防务。
师政委石瑛和参谋长汪洋率参谋人员进行了现地勘察,从城西北角至东南角,对城西、城南外围地形及敌城防工事,在距义县城墙二三百米的近距离上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城西本师预定突破地段地形复杂,工事林立,是敌防御重点,且不利于构筑炮兵发射阵地,由此突破会造成较大伤亡,延缓战斗进程;而城西南除了吴家小庙几处据点群外,是一片千余米的开阔地,射界良好,虽然不利于部队接敌运动,但可以通过挖掘交通壕改造地形,变不利为有利,城墙不远处有一条横向小山岗,是理想的炮兵阵地,便于发扬炮火威力。
权衡利弊之下,认为从西南角至正南一段上突破最为有利。
回到师指挥所后,石瑛和汪洋向吴国璋师长作了汇报。
吴师长带领作战科副科长刘如又去实地勘察,回来后同意石瑛和汪洋的看法,认为从西南方向突破较好。
然而3纵首长的作战部署已基本确定,此时提出改变主攻方向的意见是否恰当?如果提得不好,还会影响2纵的荣誉。
几位师领导商量,从对部队负责,从整个战斗胜利的大局出发,意见还是要提的,但要讲策略,婉转一些,留有余地:首先由石瑛政委把改变突破方向的意见提出来,接着由汪洋参谋长汇报两个方向的利弊,如果韩司令员不悦,则由吴国璋师长站起来表示坚决执行3纵首长的命令,以便收场,避免僵局。
当天晚上,汪洋亲率参谋人员测算了开阔地精确的距离和面积,根据其土质,测定了交通壕的长、宽、深及要弯曲而增加的长度,并充分考虑作业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概算出了施工所需的兵力和时间。
5师师长吴国璋
第二天下午,正好韩先楚召集各师领导开作战会议,了解扫清外围情况和攻城准备。
5师领导按预定方案做了发言,韩先楚和3纵其他首长认真听取了意见。
会议休会吃饭后,3纵首长研究了一个多小时,然后继续开会。
韩司令员宣布同意5师将主攻方向由正西改为西南的意见。
接着韩先楚询问了有关土工作业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完成任务等问题,汪洋一一做了详细回答。
3纵首长的决定使5师领导异常高兴和感激,对韩司令员这位叱咤风云的战将的军事民主作风和求实精神,深表敬佩,倍增攻克义县的胜利信心和责任感。
9月26日,汪洋绘制了交通壕的走向草图,并把任务具体分配到了各团。
27日晚上,5师各团留1个营的兵力担任警戒任务,其余的两个营趁夜色掩护进入开阔地,按白天反复勘察确定的路线实施土工近迫作业,逼进敌阵。
挖交通壕。
为了减少伤亡,师里规定分段挖壕,首先以卧姿作业,侧身挖掘,随着越挖越深,战士们可单膝跪地,先挖成单人掩体,由前沿向后延伸,由点成线,不断拓宽延长。
同时还规定,作业时一定要保持肃静,不准弄出声响惊动敌人。
这天夜里,没有月光,夜色朦胧。
敌人照例不时地打几枪,放几炮,投掷一些照明弹,作业部队虽然小有伤亡,但因汪洋组织工作做得严密,各团、营动员深入,交代明确,干部战士都能按规定作业。
守军似有觉察,但并未能判明真实情况。
天亮后,5条通向城墙的交通壕和70多个火力发射点挖成了,部队撤回营地,只以少部
分兵力警戒。
韩先楚带着3纵的干部看了5师的作业现场后,大加赞赏,随即他将这一做法在3纵加以推广。
各师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工近迫作业,壕沟越挖越长,距敌越来越近。
面对解放军的坑道战术,国民党军先是集中炮火轰击,消耗了不少炮弹,没有什么效果;又组织部队出击,被解放军依托坑道以密集火力大量杀伤。
师长王世高召集各团主官到西南城墙上观察态势,研究对策。
大家面面相觑,用尽心思也拿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除了以打枪放炮来冲淡一下毫无对策的慌张心理外,已经是无计可施了。
而此时解放军各师进攻正面已经完成总长度2万多米的四通八达网状交通壕,为攻城战斗、前运后送、左右联系提供了极大方便,有效地减少了部队伤亡,同时保障了突击分队隐蔽接敌,以达成攻击的突然性。
5师政委石瑛
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支前活动蓬勃开展。
部队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老百姓磨米压面做干粮、送军鞋。
西部四个山区五天征兵三千多人,组织了一个新兵团,随时补充到部队。
留龙沟地区,一夜间捐粮一百二十万斤,同时设立战地医院。
此外,组织了随军、转运担架三千多付。
南关李景新等贫苦农民积极地给攻城部队当向导、画地图。
这一切,为攻克义县予以极大的支援。
根据连日实地侦察和守军防御部署情况,3纵首长定下了攻克义县的战斗决心:以9师首先扫清火车站、老爷庙等外围据点,由南门西侧突破,尔后向神社胡同以东、东大街以南发展进攻;5师首先歼灭城西给水所外围之敌,由城西南角与9师并肩实施主要突击,尔后向北发展,歼灭北大街以西之敌;8师主力首先扫清城东外围之敌,由东门北侧突破,尔后向西发展,歼灭东大街以北之敌;8师23团及地方独立团配置在大凌河北岸担任警戒,打击可能突围之敌;7师位于松林堡一带为总预备队。
整个战斗共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29日首先夺取城东、城南外围据点与地堡群;第二步,30日突破外壕、土圩,夺取东关、南关,扫清攻城道路;第三步,10月1日直接攻城.炮火准备后即行冲锋突破入城。
为加强步炮协同作战并能最大发挥炮火威力,炮1团野炮和榴弹炮各1个营编为第1炮群,由团长黄登保任群长,支援5师战斗;炮2团榴弹炮连、炮3团加农炮连和3纵炮团野榴炮营编为第2炮群.由3纵炮团团长杨云斋任群长、支援9师战斗;炮3团榴弹炮5个连和加农炮1个连、3纵炮团野榴炮营编为第3炮群,由炮3团团长宋承志任群长,3纵队炮团副团长蒋有泉任副群长,支援8师战斗;炮2团第1营2个连由炮纵直接指挥。
负责压制敌炮兵阵地;高炮1团的1个连负责防空.保阵对空安全。
28日,炮兵司今员朱瑞亲自率领炮兵部分团以上指挥员、到义县南山进行实地侦察。
各炮群及分队利用3个夜晚作掩护.相继进入指定位置.做好了射击准备。
9师战前动员
肃清外围
9月29日16时,义县城外炮声隆隆、枪声四起,在滚滚浓烟中,进攻部队呐喊着向敌各据点发起冲击,外围战斗打响。
在5师进攻正面和侧翼有老严家、老李家和吴家小庙三处据点。
担任扫清外围据点任务的14团决心首先攻占城西南的老严家,该据点有守敌二个步兵排.一个重机枪班。
11连采用掘壕抵近突破的战法迫近敌阵地50米处,在师、团两级火支援下奋勇发起攻击。
守敌弃阵向北面老李家据点溃逃。
连长李玉恒、政指芦庆林果断指挥全连乘胜追击,仅以伤亡3人
的代价,将逃敌及老李家两个班的守敌近百人一举歼灭。
14团趁势逼近敌外围重要支撑点——吴家小庙。
吴家小庙位于县城西南约150米处,守敌为两个加强排附l挺重机枪和2门60炮,虽然只有4栋房屋,但能得到城内强大火力支援。
守军还在方圆50米的阵地上构筑了5个大地堡、21个小地堡,四周挖有4米宽、3米深的外壕,壕外设有绊脚索、梅花桩、地雷、铁丝网等五道障碍物,有交通沟和暗道直通城内。
吴家小庙据点是突破口外的一个钉子,能否按时攻下吴家小庙。
直接关系到攻城部队能否按时发起攻击。
吴国璋师长亲自组织准备和具体部署。
14团决心以曾获“无坚不摧”荣誉称号的10连担任攻坚任务,并以火炮12门、轻重机枪24挺支援战斗。
团长薛剑强、政委任茂如、3营营长刘培珍亲自参与指挥10连行动,副团长王扶之指挥炮火支援,参谋长吴宝光指挥机枪支援。
30日上午11时,10连隐蔽地进入冲击出发阵地。
12时28分,炮兵开始火力急袭,31分炮火延伸,爆破组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八次爆破成功,并在外壕内迅速架好梯子,无一伤亡。
副连长任克功率1、2排乘势冲入据点,控制住西南角大地堡和东侧一段围墙。
东北角地堡群敌两个班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连续发起两次反击.10连连排干部除带领预备队的副政指申明和外均已伤亡。
8班副王凤江挺身而出,指挥战士用冲锋枪、手榴弹将敌击溃,并协同申明和率领的两个班打下敌子母堡,歼敌30余人,打退西北角之敌第三次反击。
14时30分全部占领吴家小庙,10连突击队7个班兵力只剩下约20人。
团令3营组织增援,但遭敌炮火封锁,无法靠近,带队增援的营长刘培珍牺牲。
城内守敌先后各以一个排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又从暗道沿交通壕发起两次反击,企图夺回吴家小庙,均被击退。
此时申明和抓住时机,迅速调整组织,收集弹药,准备再次抗敌反冲击。
16时,城内守敌又以一个连兵力发动两次反扑,10连战士在申明和指挥下沉着应战,以猛烈火力杀伤敌人,没有手榴弹就扔爆破筒、炸药包。
阵地上仅有的1挺重机枪被敌炮火击毁,战斗组长杨青山用3挺打坏的机枪组装成1挺机枪继续射击。
激战中l0连伤亡严重,子弹和手榴弹耗尽。
炊事员高发和搜集到敌遗弃的2门60炮和2箱炮弹,3班立即开炮,恰好击毙了在后面指挥的敌营长。
王风江机智地
抽掉60炮弹保险栓,当作手榴弹接连投向敌群,司号员也吹起了冲锋号,敌人一时摸不清虚实,退了下去。
副团长王扶之及时指挥炮火将暗道摧毁,粉碎了敌最后一次反击。
10连一直坚守到19时30分,在7小时的战斗中,共打退敌军组织的1个排到1个连的7次反击,毙伤敌营长以下450余人,10连伤亡102人。
吴家小庙战斗,10连为师主力突破义县开辟了道路,占领了有利的冲击出发阵地。
5师攻占吴家小庙
8师22团奉命攻占东关外围据点。
在炮火准备后,3营突击分队乘炮火延伸的瞬间,向郑家屯迅猛发起冲击。
9连冲击受挫,伤亡较大,营立即组织火力支援9连迅速攻取东南角地堡群,支援8连战斗。
此时,7连1排加入战斗,协同9连向村西发展,断敌退路。
9连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冲击,攻克两个地堡,歼敌一个排,残敌退守院内。
8连突破成功,警卫连投入战斗,协同9连全歼院内之敌,俘虏53人。
尔后继续向西发展,经两小时激战,歼敌大部,少数敌人逃回东关。
24团在炮火掩护下,打得英勇顽强,进展迅速,一举拿下了徐家坟地堡群。
30日15时,22团3营加强6连向东关发起攻击。
7、9连在攻击途中遭敌火力封锁,
前进受阻。
团立即组织火力压制,7、9连趁势跃起突入东关。
警卫连和6连紧跟着加入战斗,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
至19时,攻占了东关,俘敌20余人。
10月1日6时,22团2连以突然的动作向张家大院之敌勇猛攻击,歼灭一个加强排,俘敌30余人,肃清了东关外最后一个据点,保障了主力突破的安全,为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9师夺取火车站、老爷庙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着。
火车站是交通命脉,有两个连的兵力驻守。
师长王世高曾亲临训话,“车站是国军前进后退的必经点,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守住车站!弟兄们好好干,守住车站,按级提拔。
”25团3营在炮火掩护下连续炸开铁丝网、梅花桩和鹿砦,由于准备充分隐蔽得当,部队无一伤亡。
8连利用浓烟开始冲击,由于守军工事大多是混凝土筑成,有的火力点并未被彻底摧毁,密集的火力封锁了8连进攻的道路和与后续部队的联系,突击排伤亡较大。
8班副班长赵满春带领全班,以敏捷的动作迂回到敌火力侧翼,将敌碉堡炸毁。
9班也迅速将水楼子附近地堡及车站西南角地堡炸掉。
残敌被迫退守车站候车室内。
3营营长臧汝光指挥火箭筒手将侯车室打燃,部队乘机冲入占领了车站,共毙伤敌140余人,俘虏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