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w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 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 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 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 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 展的东西,也形成道德 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 一的重要条件。
(三)道德的表现形式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后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 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 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 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 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明代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 孟子的思想,认为吾心之 良知不仅是至善的道德主 体,而且是社会的人伦纲 常之根,良知之外再也没 有什么其他了。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 在西方,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家康德认为,道德原则既不是 来自于外部经验世界,也不是 来自于上帝,而是起源于人类 固有的“纯粹理性”。一个人 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完 全以其是否出于善良意志为标 准,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 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 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 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 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 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 头、鸡翅必须敬给老人。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这样说 ,“如果我生存在一个孤岛上,孑 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 恶与道德了。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 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的,那么我 们对道德和罪恶这两个名词必须怎 么了解呢?必须理解为对社会有益 的行为和有害的行为。”
鲁滨逊


可见,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 的。 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 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 德。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同的利 益关系,并产生了调节这些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 道德才得以产生。
3、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人类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 极其艰难的过程,在这长达一 千多万年的岁月里,正是劳动 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类 借助劳动发现了工具,发明了 火,并发展着人类的大脑,产 生了思维和语言。劳动创造了 人本身。
2、天赋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 有道德意识。
天赋论是主观唯心主义在道德起源问题 上通常所持的观点。这种起源说把道德说 成是人与生俱来,内心固有的是非观念和 行为规范。 这里所谓的“天”并非指客观实在的自 然界,而是指与时俱来、生而固有、不待 人为的某种渊源。
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 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人之有四端, 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 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的良知 —— 孟子 和不学而能的良能。
评价:
“天赋论”与“神启论”相比,把寻求道 德起源的眼光,从神转向了人,这是一个进 步。 但这种观点把道德起源归诸于人先天具有的 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没有看到道德是人们 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更无法解释 这种良知或善良意志的成因或缘由,当然不 能科学地解答道德的起源问题。
3、情感欲望论——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认 为道德是从人的情感欲望中引申出来的。
4、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动物本能论是达尔文主义在回答道德起源问题时 所持的观点。这种理论把人类的道德说成是动物的 合群感或动物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是一种旧 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道德观念原本发 生于动物本能”。


俄国伦理学家克鲁泡特 金也认为,互助是自然 规矩,是进化的主要因 素,也是动物所具有的 一种道德本能。 因而整个社会道德也就 是动物所“固有的”道 德本性和道德情感的简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一)伦理学史上对道德起源的争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一)伦理学史上对道德起源的争论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 于道德的起源,伦理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存在客 体论和主体论。
客体论。从道德主体之外寻找道德的根源。主要代表 是神启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 的意志,认为道德根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 启示。 主体论。一些伦理学家从道德主体之内寻找道德的 根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自然本性或人 的本能欲望。主要代表有天赋论、 情感欲望论 和 动物本能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道德起源的条件:(关于猴子的实验)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 件; 3、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 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道德的产生必 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 只有在社会利益关系中,在人与人的 交往中,才存在调节和规范问题。
—管子
就是说,人们的伦理 道德观念直接取决于 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利 益的实现程度。
“民之性,饥而求食, 劳而求逸,苦则索乐, 辱则求荣”。
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 —韩 非 伦理规范和善恶情感体验 都来自人的自私本性和求 利目的。
评价:
情感欲望论比天赋论具有某些合理性,因 为他们看到了人的情感欲望的后天性和社会性 ,看到了立于情感欲望之上的利益对人类道德 的决定作用。 但他们只局限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的 层次寻求道德的起源,而没有上升到人类社会 生活的角度来寻求道德的起源,所以很难得出 科学的结论。
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 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 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 的追求。
英国思想家亚当· 斯密、大卫· 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 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 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 苦,就是自利、自爱, 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 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 的根源。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西方:基督教《旧约》中认为,道德及其规范是由上 帝启示给摩西,然后由摩西传授给教民。“摩西十诫” 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 道德的基础。
评价:
神启论把道德纳入宗教,以一种虚无缥缈的上帝或 神秘的天来论证道德,这是一种十分粗陋的唯心主义道 德观。把道德起源问题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必然,不仅否 定了人的自由,也排除了人们对道德根源问题的追问。 此外,神启论以外在于人类生活本身的抽象的神来 说明人类道德的起源,这一方面强化了道德律令的束缚 力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又因其脱离人类自身活动而缺乏 现实说服力。
1、神启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或“上 帝”的启示。
神启论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关于道德 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是上 帝(或佛祖、真主)或具有神秘性的“天”通过启 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 意的产物。

东方:孔子认为道德 来源于天,是上天把 道德交给圣人,由圣 人制定出规定,教导 人们去遵守。西汉的 董仲舒从这一观点出 发,把封建道德纲常 神圣化、宗教化,认 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
英国实证主义者斯宾塞和生物学家赫胥黎、奥地利动 物行为学家洛伦兹等发挥了达尔文的思想,认为人的 道德是在进化过程中从生物本能中继承下来的。
评价: “动物本能论”的错误就在于,它 把人类社会和动物界混淆起来,未看到 人的社会性存在同动物的自然存在之间 的根本区别,否认了道德的社会本质。
上述道德起源的理论,尽管内容不同,性质 有别,但都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离开人 的社会实践考察道德的起源,其世界观是唯心 史观,方法是形而上学的。 当然他们都是人类道德认识史的一个阶段或 一个环节,其中所蕴涵的某些合理因素,都将 成为我们探讨道德起源问题时可借鉴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