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戴灼华第3版)第1章 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
返回
胰凝乳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F-2
返回
酵母 拟南芥 线虫 黑腹菌属 小鼠 人
F-3
返回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⑴ 遗传现象以及基因在世代之间的传递方式与规律 例:植物的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动物的遗传现象:代谢病、遗传病、白化现象等 ⑵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在染色体的定位与作图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启动子结构等 ⑶ 基因变异的类型、规律及其分子机制 例 : 果蝇“红眼” “白眼” ⑷ 基因如何控制代谢和发育,即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例:种子 植株 受精卵 个体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也就
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
细菌、病毒等)以及人类的遗传和 变异的规律。 因为从最简单的噬菌体到复杂的 人类都有基本一致的遗传和变异 的规律。 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质区 别之一是生物能够自我 复制,从而构成生命的 连续系统
遗传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表现规律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 现差异的现象——子代与亲代不完 全相同。
相似是相对的,子代并不是亲代的简 单复制品。 纵向看:生物在世代之间存在差别 横向看:子代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别。
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遗传与变异之间的辩证法
遗传和变异相互矛盾,但同等重要。
生物有遗传特性,才能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
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物质基础内在规律
指导: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提高医疗水平
不仅要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 而且要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使之成为改 造生物的有力武器。
Genetics: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information
Genetics, the science of heredity, is at its core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ll living organism--from single-celled bacteria and protozoa to multicellular plants and animals--must store, replicate, transmit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use vast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to develop, grow, reproduce, and survive in their environments. Geneticists examine how organisms pass
“杂交小麦”
②抗虫抗病农作物 如:抗虫棉新品种
③改进食用动物的品质 如:牛、羊、猪优良品种的培育
遗传学的应用
2. 指导工业生产

微生物工程菌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生物能源(甘蔗、番薯等发酵)逐步增加能源的需求 在食品生产方面如利用遗传突变和人工诱变技术,筛选微 生物高产菌。如:味精的生产,抗菌素的生产。
“heredite” 源于法语、拉丁语, 意为“继承,遗产”。 生物性状世代相传的现象 ——子代与亲代相似。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
variation 变异
Marked difference or deviation from the normal or recognized form, function, or structure.
遗传学的应用
4.遗传学与环境、社会、法律
基因工程菌、转基因动、植物的安全问题与 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人类基因组正在受到日益 恶化的环境因素的侵害,例如放射性物质和有 毒的化学物质可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目前,如何保护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生存的环
遗传学表明高等和低等生物所表现遗传规律相同;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进而认识生命本质(DNA、蛋白质)。 目前遗传学前沿已从对原核生物的研究转向高等真核生物,


从对性状传递规律研究深入到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研究。
遗传学的应用
1.直接指导农业科学(丰富和更新育种新技术) ①高产优势新品种 如:“杂交水稻” “杂交油菜”
1. Biological information is encoded in the DNA molecule (f-1)
2. Biological function emerges primarily from protein molecules (f-2)
3. All living forms are closely related (f-3)
遗传学的发展
弗里斯(19011903)发表“突变学说” ↓ 鲍维里、萨顿( 1902-1903 )发现遗传因子的行为与染色体行 为呈平行关系 ↓ 贝 特 生 ( 1906 ) 在 香 豌 豆 杂 交 试 验 中 发 现 性 状 连 锁 , 创 造 “Genetics” ↓ 约翰生(1909)发表了“纯系学说”,提出“基因”一词 ↓ 摩尔根(1910)等用果蝇为材料发现性状连锁现象创立了基因 学说,连锁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学1933N ↓ 1927年格里菲思进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探求DNA是遗传 物质 ↓
L. H.Hartwell,2000
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的 一类特异基因,荣获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及 医学奖
biological information on to their progeny and how they use it during their lifetime.
从遗传学角度理解:
⑸各类生物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 系,基因组的进化与遗传信息流(Genome evolution and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flow)
一粒种子 一株植株
一个受精卵一个个体
返回
遗传学的发展
孟德尔以前的遗传学 特点:1.对遗传现象的认识很早,但对遗传规律阐明很迟。 2.遗传学学科的形成很晚,但形成后发展很快。 关于遗传机制的假说 (1) 预成论(preformation theory) 认为生物从预先存在于性细胞(精子或卵)中雏形发展 而来,所谓发育只不过是这一雏形生物的机械性扩大,并没
出了挑战。

否定后天获得性状遗传: 老鼠22代割尾巴试验
(6) 融合遗传学说(blending theory/blending inheritance)
英国学者高尔顿 (F.Galton1822-1911) 和他的学生皮尔逊
(K.Pearson 1857-1936) 于 1886-1894 用统计方法研究数量性状
果雌雄两性都获得这种共同的变异, 那么这种变异便可以传给后代。
(4) 泛生论(theory of pangenesis) 达尔文 达尔文(C. R. Darwin1809-1882) 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提出了自 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 ➠ 复杂、 低级 ➠ 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1868年认为动物每个器官里都普遍存在微小的泛生粒它 们能够分裂繁殖,并在体内流动,聚集到生殖器官里,形成 生殖细胞。当受精卵发育为成体时,各种泛生粒进入各器官 发生作用,因而表现遗传来自百度文库如果亲代的泛生粒发生改变,则 子代表现变异。这一假说纯属推想,并未获得科学的证实。

利用遗传学原理国防上还可以生产出生物武器等等。
生物制药专用发酵罐
遗传学的应用
3. 指导医学研究,提高健康水平:用
于诊断和治疗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疾病。
例如:分子生物学指导人工分离 基因;人工合成基因;人工转移基因; 克隆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定向改变遗传性状,可 以更自由和有效地改变生物性状;治 疗癌症;
(例如 人的身高)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关性。 认为“父母的遗传性在子女中各占一半,并且彻底混合, 祖父母的遗传性在孙代中各占1/4等等。依次类推,融合遗传 学说只能解释一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现象,不能解释其全部, 对绝大多数非数量性状则完全不适合。
遗传学的发展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
拉马克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生物科学基础课程
遗 传 学 Genetics
第一章


1.遗传学的涵义 2.遗传学的发展 3.遗传学的应用
heredity, inheritance 遗传 The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from parents to offspring.
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等学说 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
↓ 孟德尔(Mende1,G. J.,1822 1884)
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
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

1900年,弗里斯、柴马克和柯伦斯同时重新发现 1900年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
精源论者认为雏形(微小的 “原形人”)存在于精子中 卵源论者主张雏形存在于卵中
希波拉底克:精液和胚胎中集中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微
小代表元素
(2) 渐成论(epigenesis)亦称后成论
与预成论相对立的理论 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C.F.Wolff 1733-1794)认为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 官,都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性细胞(精子或卵)中并不存在
遗传学的发展
1941年比德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发展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 ↓ 1958N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 1962N 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 七十年代初,人工分离基因和人工合成基因 建立了遗传工程这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九十年代初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约32亿个 核苷酸对的排列次序,约3.5万个基因的遗传和物理图谱 确定人类基因组DNA编码的遗传信息。我国1%计划 ↓ 21世纪,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将阐明蛋白质的功能 弄清DNA序列所包含遗传信息的生物学功能
任何雏形。
(3) 获得性状遗传(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s)
法国学者拉马克(J.B. de Lamarck,1744 -1829) 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use and disuse of organ)和获得性状遗传等学说。 生物个体由于环境影响,使发 生变异,获得了新的性状,经过世 代的积累加深了这个新的性状,如
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 科。(现代遗传学的定义) 遗传( heredity)和变异( variation)是生物界最普遍和
最基本的特性。
遗传和变异是遗传信息决定的,因此,遗传学也就是研究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传递和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遗传学(Genetics):
遗传学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基因本质 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随着实验手段的更新,遗传学 正迅猛的发展。 遗传学的发展经历:


整体 → 细胞 → 分子
宏观 → 微观
染色体 → 基因→蛋白组 逐步深入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学的作用
推动科学发展

解释生物进化原因,阐明生物进化的遗传机理;
生物有变异,才能使物种不断发展和进化。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经过人工选择,才能育成适应生产需要的各种新品种。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遗传
生物进化
变异
人工选择
遗传学的涵义
遗传学(Genetics):
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学科。(遗传学的经典定义)
(5) 种质论(Germplasm theory)
魏 斯 曼 ( A.Weismann1834-1914 ) 提 出 “ 种 质 连 续 论 ” ( 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 ), 认为:生物体分成种 质和体质两部分。种质指生殖细胞,专营生殖和遗传,通过细 胞分裂在一生中及世代间保持连续,生物的遗传就在于种质的 连续。体质是种质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体细胞),负责各种 营养活动。种质决定了体质,种质的变异必将引起体质的变异, 但体质的改变不会引起种质的改变。 该学说向“泛生论”和“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