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进本行公路安全设施的设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农村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提高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性。从而构建“和谐”交通。

关键词: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设施设计

0前言

随着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脚步的加快,农村公路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处于山区的有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于财力的有限,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导致相对一部分农村公路其改造只处于在路面形式、技术的提高上,对路基的改造作用并不大,尤其是纵线形、对平的改造相差太远,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得不到同步实施。纵坡陡,急弯多,错车难、深沟以及路侧陡崖、标志不齐等安全隐患仍然突显。

一、路基改造方案

1.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

农村公路长时间的使用与养护造成路侧边沟较深,这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也使路侧净空带受到限制。基于这种情况,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在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的前提下,尽量把边沟设置成浅碟形或增加混凝土沟盖板。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使驶出路外的车辆能够尽快重新驶回车道或不发生侧翻,另一方面提高了路侧的安全性,可避免碎石落入沟中造成排水不畅。

2. 路肩改造方案的选择

路肩指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带状部分,通常指硬路肩或土路肩。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起到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同时提供侧向余宽,为驶出路外的车辆提供容错空间。在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多数情况下如采用路肩加宽方案则涉及路基的拓宽及新增用地等相关问题。相比之下,如采用路肩硬化措施则更为经济、快捷也是增加路面使用宽度的一种最有效方式,尤其是当路面宽度较窄时,对提高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性起到较好作用。因此在采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宜优先采用路肩硬化方案。

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护栏、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等内容,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不但保证了车辆、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不同项目应结合其在路网中的作用、交通量及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且各设施间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在注重安全性、实用

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

根据多年来农村公路改造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农村公路的改造设计中必须非常重视行车安全。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在综合考虑投资的基础上应结合公路平纵线形、实际行车条件等进行必要的主动引导设计和被动防护设计。

1.主动引导标志设计

在农村公路的改造设计中应结合行车条件综合应用以下交通标志来主动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1)左(右)急弯警告标志

设于平曲线半径、行车视距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或平曲线半径接近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有行车安全隐患的急弯路段。

(2)连续弯路警告标志

设于连续3个或3个以上接近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的反向平曲线,且曲线间直线距离等于或小于最短缓和曲线长或超高缓和段长的连续弯路起点之前。

(3)陡坡、连续下坡标志

一般情况下,当纵坡大于7%时应考虑设置该标志。

(4)窄路、窄桥标志

当路面(桥)面宽度变窄(宽度缩窄至6.0m以下)或车道数减少,一般应在路面、桥面宽度变窄或车道数减少的过渡段前设置相应的“窄路”、“ 窄桥”警告标志。

(5)交叉路口标志

设于两相交公路间无法保证由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区的平交道口。

(6)议行车速度标志

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基本以农民为主,这一特定的人群总体上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认识不够,所以在路面等级提高的同时有必要设置建议行车速度标志,特别是在弯道、出口、匝道等位置,以提醒行人、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7)路侧构筑物的标识

在路侧事故中,对驶出路基外的车辆构成危险的路侧危险物,主要包括标志柱、树木、挡土墙、防撞设施以及一些天然的河流、湖泊、深沟等。针对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可拓展余地不大的特点,设计中应对诸如上述路侧危险物进行必要的标识,有条件的宜设置消能设施或装置来降低车辆与其碰撞的严重性。

(8)其他安全设施的设置

如道路等级高、投资充裕、交通量大的项目,除设置上述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外,还应本着安全、实用、合理的原则设置诸如视线诱导、路肩震动带、减速设施、道路反光镜等高等级公路上常设的交通安全设施。

2.被动防护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路侧净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但实际中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村公路并不具备设置路侧净区的条件,车辆一旦驶出路外就只能靠被动的路侧防护措施来实现最小的伤害或最大的保护。针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特点设计时应根据道路线型特点、行车条件等合理选择以下被动防护设施。

(1)示警桩

农村公路普遍交通量较小,车型多为中、小型车,设计车速多在以下而示警桩不仅能给驾驶员诱导行车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性而且能有效阻止车型较小、车速较慢的车辆驶出路外,并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势。所以在急弯、陡坡、高填方及桥头引道等特殊路段可选择示警桩作为路侧防撞设施。

(2)护墩

除具有示警桩的所有功能外,护墩还能更好地防止车辆驶出路外,但其造价相对示警桩高,通常适用于地形较险峻的路段,如悬崖、高度大于10m的高填方或高挡墙、桥梁两侧等。

(3)墙式护栏

除具有示警桩、护墩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吸收车辆碰撞能量,有效防止车辆驶出路外而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事故,但其造价高。在设计时主要用于车型较大、车速较快的陡壁、悬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

(4)植树

实践证明,当公路两侧行道树的直径达到一定程度、间距合适时行道树能起到很好的路侧防护效果,且车辆撞击行道树后一般比撞击其他刚性防护设施所产生的后果相对较轻,同时刷白后的行道树还具有很好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有

条件的路段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行道树种植以改善道路的行车安全,提高行车环境。

三、其他行车条件的改善

1.凸型竖曲线与平交道口的改造

在车辆行驶路线中,当凸型竖曲线处于平交道口位置时极易形成行车盲区,当双向(方)刹车安全距离不够时便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视距满足规范要求,仍避免不了事故发生。因此,类似的情况在设计中应将相交道路改线移至安全距离外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

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主要在农村,公路沿线分布以自然村居多。在设计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村镇分布、人口、公共交通状况结合地形、居民出行需求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保证行车安全。

3.设置失控车辆自救车道

农村公路的大量交通事故中,长陡坡、急弯路段的事故占较大比例,为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设计中应结合地形特点,在长大下坡接平曲线的地方设置失控车辆自救车道,这样当车辆(特别是重车)因下坡速度过快而无法顺利转弯时可以驶入该自救车道,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及经济损失。

四、结语

随着现今大量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完善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公路设计者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的思想,本着“针对性、宽容性、创造性” 的理念来完成设计工程改造,由此达到有效控制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提升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达到构建和谐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