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增强基础刚度
在软弱和不均匀的地基上采用整体刚度较大的交叉梁、 筏型 或箱型基础, 提高基础的抗变形能力, 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 ) % 采用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
采用铰接排架、 三角拱等结构, 对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不会引起过大的结构附加应力, 可避免结构产生开裂等危害。
# ) & 设置圈梁
! 0 "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
建筑物的长高比是决定结构整体刚度的主要因素。过长的 建筑物, 纵墙将会因较大挠曲而出现开裂。有调查资料表明, 若 将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 ’ 再对上部结构和基础采取一 0 ( 左右, 些加强刚度的措施, 基本上可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 0 # 合理布置纵横墙
地基不均匀沉降最易产生在纵向挠曲上, 因此一方面要避免 纵墙开洞、 转折、 中断而削弱纵墙刚度; 另一方面应使纵墙尽可能 与横墙联结, 缩小横墙间距, 以增加房屋整体刚度, 提高调整不均 匀沉降的能力。
建筑, 圈梁数可相应增多。圈梁在平面上应成闭合系统, 贯通外 墙、 承重内纵墙和内横墙, 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
(
$ 施工措施 $ ) ! 逆作法
逆作法可以减少排土量, 并与主体结构重量进行平衡, 从而 使沉降量大幅度降低。逆作法施工的基本原理是沿建筑物的外 墙 (必要时包括内墙) 位置施工地下连续墙, 作为地下室外墙, 同 时也作为挡土围护结构。在建筑物内部的适当位置, 打下中间支 撑桩, 若为桩箱基础, 中间桩可选定在相应的桩上。
3 4 5 6 78 9 $ : ’ $ + 8 = >3 ’ + : & ’ + ; 1 < 1 1 : ’ , 3 4 5 6 7 8 9 ; 8 < 9 8 = 4 > ? 3 8 3 7 A ; 6 8 <B 4 A 3 > C 8 <: 8 = 4 7D = A 8 B 6 A 45 4 6 ; 8 < 6 6 9 8 A 4 6 7 D ; 4 B 4 < A 8 7 8 < A ; > C D 9 4 C 0 A 8 = 8 F 8 < 8 37 A ; 6 8 <9 6 7 4 5 ? 0 ) 2 $ ( ) : : @ @9 : EB @3 @ , B 4 A 3 > C 7 6 B = 8 < A 4 7 A 8 7 9 6 ; ; 8 4 C> D AA 4 7 A ; 4 7 D = A 7 3 > G 7 8 = 4 8 7 8 < A 6 9 A 6 < C5 4 6 ; 8 < 9 6 6 9 8 A 9 6 <B 4 4 A A 3 4 C 4 7 8 < ; 4 D 8 ; 4 B 4 < A 7 0 : @ : @ : E @ H : , , @ # * 2 0 C < 6 B 8 9 8 = 4 A 4 7 A > ? 3 8 3 7 A ; 6 8 < > < 4 $ C 8 B 4 < 7 8 > < 6 = 4 = 6 7 A 8 9G 6 I 4 9 6 7 4B 4 A 3 > C E : @ .A
[ ] + 一致性良好, 测试资料经过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计算 , 其结果
! 0 $ 合理安排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由于邻近建筑物或地面堆载作用, 会使建筑物地基的附加应 力增加而产生附加沉降。为减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相邻建筑物 基础间净距可按表!选用。
! 0 % 设置沉降缝
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独立的沉降单元, 这些单元体 型简单, 长高比小, 整体刚度大, 荷载变化小, 地基相对均匀, 自成 沉降体系, 因此可有效地避免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沉降缝的 位置应选择在下列部位。 变换仪器工作参数进行多次反复测试, 充分注重信号的重复性和 波谱的一致性, 得出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 ] 马裕国, 解志浩0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在工程桩检测中的应用 ! [ ] 山西建筑, ( ) : 2 0 ’ " " ) ! ( ) $ ( + 0 [ ] 刘清元 高应变动力检测桥梁基桩极限承载力 [ ] 山西建筑, ’ 0 2 0 ( ) : ’ " " + ! ’ & $ ) " 0 [ ] 黄龙生0 桩基动力检测方法中的若干问题 [ ] 地震工程与工 ) 2 0 程振动, ( ) : ! # # +! ! " " $ ! " ( 0 [ ] 陈 + 剑0 人工挖孔灌注桩应变动力检测 [ ] 建筑技术开发, 2 0 ( ) : ’ " " )) + " $ + ! 0
# ) # 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
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利用挖除的土重去补偿一部分、 甚 至全部建筑物的重量, 有效地减小基底的附加压力, 起到均匀与 减小沉降的目的。此外, 也可通过调整建筑与设备荷载的部位以 及改变基底的尺寸, 以控制与调整基底压力, 改变不均匀沉降。
% 结语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 因此在设计 工作中应尽可能考虑上部结构、 地基和基础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工 作, 综合应用上述措施, 使不均匀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满足建 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目前的沉降控制技术还依赖于沉降计算 理论和预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 新型建筑材料及智能或主 动控制措施也是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 ) % 通过控制地下水位控制不均匀沉降
通过使地下水位上升控制建筑物的沉降, 具体做法是在建筑 物的施工中, 对下降的地下水位在各施工工序相继完成中, 使其 徐徐上升, 并同时采用挡水墙和灌水的综合方法使水位上升, 以 便对沉降进行控制,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有效利用浮力作用于建筑 物的地下结构, 使沉降得到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0 ) 2 $ ’ + ’ +% # 2 , * 2 / $ + ( # $ + $ & 0 ’ 0 * , # + ’ + # # 2 ’ + ’ & # 1 . 1 1%
・& "・
第# !卷 第 +期 "**% 年 % 月
山
西
建
筑
) 建筑平面转折处; ) 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处; ) 过长的 ! " # 砖石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 建筑结构或 $ 基础类型不同处; )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或地基基础处理 % ) 分期建造房屋交界处; ) 拟设置伸缩缝处。 方法不同处; & ’
!!!!!!!!!!!!!!!!!!!!!!!!!!!!!!!!!!!!!!!!!!!!!!!!!!
。 见表! 测试结果表明, 本次检测的桩身是完整的, 桩端、 桩侧的承载 力分配是合理的, 总承载力值是满足工程需要的。
% 结语
高应变动力测试是一种现代高技术测试手段, 它提供的数据 及由此而揭示的桩土体系的内在问题和工作机理, 在某些方面是 传统的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它可以大大缩短测试周期, 降低测 试成本。然而, 实际测试表明, 运用现代桩基动测测试手段进行 现场测试, 其数据精确度的问题值得研究。在本测试中, 充分运 用了该地区以往的测试经验, 合理确定阻尼系数并按照有关规程
! 建筑设计措施 ! 0 ! 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
建筑物的体型设计应力求避免平面形状复杂和立面高差悬 殊。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如 “工” 型、 “,” 型、 “1 ” 型等, 在其纵横 交接处, 地基中附加应力叠加, 将造成较大的沉降, 引起墙体产生 裂缝。当立面高差悬殊, 会使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差异增大, 易 引起较大的沉降差, 使建筑物倾斜和开裂。因此应尽量采用长高 比较小的 “一” 字型建筑, 如果因建筑设计需要, 建筑平面及体型 复杂, 就应采取工程措施, 避免不均匀沉降危害建筑物。
表! 相邻建筑基础间的净距
新建建筑的预估平均 沉降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影响建筑的长高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构措施 # ) ! 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一般建筑的自重占总荷载的% 因此, 在软土地基 *,! ’ *,, 上建造建筑物时, 应尽量减小建筑物自重, 可采取如下措施: ) 采用轻质材料或构件, 如加气砖、 多孔砖、 空心楼板、 轻质 ! 隔墙等; ) 采用轻型结构, 例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轻型钢结 " 构、 轻型空间结构 (如悬索结构、 充气结构等) ; ) 采用自重轻、 覆 # 土少的基础形式, 例如, 空心基础、 壳体基础、 浅埋基础等。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吴胜发
摘
孙作玉
要: 分析了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本质因素, 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控制建筑物基础不均匀
沉降的技术措施, 提出了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地基基础, 不均匀沉降,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 + ) + 地基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结构倾斜, 或者导致构件开裂甚 至破坏, 它是引起土木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必要的技 术措施, 避免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 一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 课题。由地基沉降计算公式!/! / 附加应力 ! " # ’ ! 分析可知, ’, 地基压缩层厚度 " 以及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相差悬殊, 是导致 !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本质因素。沉降控制技术是要根据建筑物的 规模、 用途、 结构形式以及有关地基条件等, 采用一些有效和经济 的方法以降低沉降量和不同的沉降量。以下结合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及实际工作需要, 就如何减少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提 出一些控制措施。 文献标识码: .
第) !卷 第 #期 ’""( 年 ( 月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
西百度文库
建
筑
J K . L M N . O P K N , Q P , O Q
R > = 0 ) !L > 0 # S 6 0’ " " ( E
・% !・
$ ) $ 后浇带法
为解决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基础的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 力, 可在高低层相连处留施工后浇带。此带设在裙房一侧, 宽度 不小于先把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分开施 * *( (。具体做法是, 工, 从基础到裙房屋顶各构件的钢筋均断开, 到灌注后浇带之前 把钢筋焊接。后浇带应采用浇筑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等早强快 硬无收缩的水泥配置混凝土进行浇灌。后浇带施工措施适用于 变形稳定快, 沉降量较小的地基。
! ) " 控制与调整建筑物各部分标高
基础变形会改变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标高, 影响正常使用。 为减轻不均匀沉降对使用的影响, 可采取下列措施控制: ) 适当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 ) 对结构或设备之 ! " 间的联结部分, 适当将沉降大者的标高提高; ) 在结构物与设备 # 之间预留足够的净空; ) 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 预留足够尺寸的 $ 孔洞或采用柔性管道接头。
收稿日期: ’ " " ( $ " ! $ ) ! 作者简介: 吴胜发 ( , 男,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广东 广州 ( ! # * # $) ! " + " ( 孙作玉 ( ) , 男, 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博士, 教授,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 ! # %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注: ) ! " 为房屋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 (; # 为自基础底面标高算起的房屋 高度, (; ) 当被影响建筑的长高比为! / 其间净距可适当缩小 " ) % "" #" " ) *时,
$ ) # 应力解除法
应力解除法是应用土力学的原理, 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一侧 按照一定的角度打斜孔, 解除地基中的局部应力, 从而使地基土 中的应力发生重分布, 局部沉降量增大, 从而达到控制不均匀沉 降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 边打孔边用高压水冲孔, 促使泥浆随 水流出。
[ ]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 ! . /% * * * ’ 0 " * * " ) [ ] 陈希哲) 土力学地基基础 (第三版) [2]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 ) 社, 设置圈梁可增强砖石承重墙房屋的整体性, 提高墙体抗挠、 ! + + ) ! # " 0 ! $ % ) ] 朱航征) 基础沉降预测与控制技术 [ ] 建筑技术开发, , 抗拉、 抗剪的能力, 是防止墙体裂缝产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在地 [ # 3 ) " * * # 一般在建筑物上下各设置一道圈梁, 下面圈梁可设在基础顶面 处, 上面圈梁可设在顶层门窗以上 (可结合作为过梁) 。更多层的 ( ) : # * $ " " 0 " $ ) [ ] 岳建勇, 高大钊) 应力解除法的纠偏原理和工程应用 [ ] 建筑 $ 3 ) 技术, , ( ) : " * * ! # " & #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