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认同_罗良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并直接影响了事件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有些甚至发展成 国论坛与网友交流;2009 年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和中央人
26
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就是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互联网 民政府网接受访谈以来,中国的“网络问政”、网民参政迅速
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越来越频繁,他们通过网络表 发展起来。此后,每年两会都有大批网友通过互联网来参政
围受到严重影响时,四川省农业厅才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 政治参与观点的变化和网络舆论倾向,以此为参考做出客
疫情已经得到很好控制。但此时人们已经对政府的辟谣失 观、理性的判断和回应。
去了信任,最终全国柑橘销量大减,给果农和商贩们带来了
第四,身份的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网民在网络政
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事件中,网民以虚拟身份发布了广元 治参与时虽然是面对电脑的独白式言说,但事实上却是处
讨论才最终告一段落。在这些网络政治事件中,网民的参与
“孙志刚事件”“周老虎事件”“厦门 PX 事件”“我爸是李 加快了事件的调查进程。
刚”“微笑表叔下马”“周久耕天价烟”“全国抢购食盐”“蛆橘
可见,在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实现
事件”和“皮革奶事件”等,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 了互动。特别是在 2008 年 6 月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
达对国家政治事务、社会事件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公民 议政、建言献策。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
的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 高,而追求身份认同则是现代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原
为我国政治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事实。
因和目的。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虚拟的网络身份参与到
和谐稳定的社会有重要意义。
没在众多网贴中,因此经常变换不同身份。但网络政治参
与与其他网络参与行为并不完全相同,其娱乐性减弱,严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特征
肃性增强。网民多重身份的扮演主要是为了在多次重复的
意见表达中使自我的政治观点引起大众的注意和讨论,得
“身份认同”译自英文 Identity,一是指“本身、本体、身 到权威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比如每年两会期间,很多网民
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二是“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 通过积极参与网络“E 两会”②来进入两会的会议议程。网民
自我有相同性、一致性事物的认知。也就是说,身份认同包 可以扮演现实中不同行业、领域的角色,对大众共同关心
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认 的住房、养老、教育、就业、税收等提出不同的观点。其中教
表观点和看法,乃至影响政府的决策。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 件”,这些都极大地挑战了公众的心理底线,使公众对权力
为公民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同 部门的不满彻底爆发。虽然此后政府不断在网上进行澄清
时,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对政治话语权的分化和政府 和辟谣,但政府的公信力由于官僚主义的低效率和不透明
即网络虚拟空间决定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身份虚构性, 立场,陷入盲目跟风的危险,从而淡化了网络政治参与的诉
网络使用者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构建自己想象性的身份以代 求。政府应该看到网民身份多重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而加
替现实身份的真实存在。非实名制虚拟身份的网络政治参 以引导和重视。
与给予公民最大的自由,使政治参与活动不受公民现实身
人们可以透过网络的虚拟空间来实现新的身份界定,用以 重性既有想象的虚构性,又有认同的真实感。网络政治参与
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网络身份是现实身份的延伸、变异 中身份的多重性是现实政治参与中身份的单一性和唯一性
和丰富。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身份特征在网络中主要呈现 永远无法超越和替代的,即在网络中你扮演什么,你就是什
再次,身份的流变性。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以虚拟的、多
份、地位、教育水平、所处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可以畅所 重的身份出现,必然伴随着身份的易变性和流动性,即网络
欲言。网络虚拟身份掩盖了政治参与者之间的现实差异,只 政治参与主体的身份是非固化和单一化的。网络政治参与
要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感兴趣的公民,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 主体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认知的深入,可以不断变换身份和
治参与有着重要影响。政府的网络发布不管对赞成方还是 识,导致政治参与随意性、无中心性、娱乐性、盲从性等缺
反对方的意见都有一种“审判”功能,从而使网民在互动中 点。因此,研究构建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认同渠道就具有
体会到被政府关注的认同感,和意见被确认的满足感。如 紧迫性、现实性,它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
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
立场,修正以往的意见,补充和完善自我言论。政府在网络
网络政治参与者是缺席的在场者,他们以隐匿的身份 政治参与中,要充分重视网民身份的流变性,及时对民情民
27
和言说的在场优势消解了现实政治参与的诸多限制和顾 意给予必要的关注,并通过互联网发布权威信息,在事件发
虑,敢说真话和愿意说真话。当然,也存在一些网民利用虚 展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引导网民的政治参与,要充分重视舆
政治参与过程、结果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推进 在网上人肉搜索出杨达才有诸多昂贵名表的事实,杨达才
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也被网民讥讽为“微笑表叔”。随后,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
最终于 9 月 21 日做出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
一、问题的提出
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至此,网络上的
中的表征,研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身份认同与现实身份 时以不同的身份来言说相同的或不同的观点,以多重虚拟
认同的关系,探讨构建网民身份认同的途径是公民网络政 身份来言说真实的想法。网民多重虚拟身份就是一种多重
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公共领域的发展以及构建 角色扮演,尤其在政治参与中,网民担心自我的声音会淹
■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认同
□ 罗良清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3)05—0026-3
【内容提要】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为了在网络的自由言说空间中表达观点、意见和建议,努力对政治事件、政府决策 产生影响,并获得身份认同。网民的身份认同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网民网络政治参 与的案例分析中,研究我国网民身份特征及加强网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短信被不断转发,经媒体报道网络转载后加剧了人们的恐 最终导致“民怨”,甚至爆发群体性事件。当然,身份的流变
慌。由于政府对此事并没有给予快速回应澄清、制止,使一 性和观点的易变性会使政府管理部门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把
条消息演变成全国柑橘都长蛆的谣言,柑橘销售在全国范 握网民的意愿,政府应该有相应的监测系统,时时关注网民
认同方式也与现实有重要差别。即“互联网是成为人际传播 政策。
网络的新选择,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满足或得不到满
可见,多重身份叠合和角色扮演是网络身份特有的行
足的人在互联网上呼朋唤友,按照自我的趣味和要求,去选 为方式,满足了网民政治参与“以我为例”的言说模式和说
择他者的存在,他者就是自我的延长,是自我同类的复制”。① 服方式,从而使自我的观点得到关注和采纳。网络身份的多
政治参与的互动性,网络的粘合力也瞬间成倍增长。而网民 的认同也就拥有了危机处理的基础,这都决定了政府必须
间的互动分歧有可能会使政府做出相应调整,考虑更大多 采取措施构建网民政治参与的身份认同机制。此外,有些网
数人的利益。同时,政府及时、公开、透明的答复对网民的政 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没有形成独立意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身份认同
政治参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行为,话语权 年 6 月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网民对于慈善捐款流向的
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是少数人的政治。然而,在网络时 质疑,随后相关公益机构贪腐的新闻就不断出现,从“万元
代,政治参与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对政治发 帐篷”“虚假发票”到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的“天价餐费事
2013 年第 5 期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 ■
找原因,也就不能深刻地阐明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 以在网上注册多个账号、虚构不同的身份参与到政治活动
题和应对策略。因此,研究网民的身份认同在网络政治参与 中,即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在表达意见和建议时,能够同
话语权的分层有重要影响,也逐渐改变了现代中国公民的 而受到了重创,最终造成全国慈善捐款持续减少。2012 年
身份认同方式和机制。因此,在网络时代不仅要重视公民政 8 月 26 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的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参与方式的变化,更要深入研究公民身份认同对于网络 片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的质疑和愤怒使网民迅速
绪,弱化了现实危害性;另一方面,如果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的重视;没有看到网络政治参与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关
得到政府机构的重视,可以更好地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发 系,身份认同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网络政治参与
展,同时增强网民的社会认同感,而如果政府不予以积极、 对于身份的确认和构建作用;对一些网络暴政、人肉搜索和
同与现实政治参与的身份认同具有重大的差异性。网络空 育公平、异地高考等关系全体公民利益的社会问题,在网
间的虚拟性、隐匿性与现实空间的物理性、实在性的区别, 上引起广泛热议,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建设
决定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身份必然具有网络的特征,其 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成全国各地制定和出台异地高考
伴随网络政治参与的增长,研究网民的身份认同,如何
国家政治事务讨论中,发表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影响政 实现身份认同,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从目前有关
府决策以及公共生活等。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政治参与 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中网民的身份认同对于
发表意见或表达不同政见,在一定程度上宣泄了负面情 网络政治参与动机、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影响没有得到应有
柑橘存在问题的真实消息,但由于政府没有重视网民的舆 于众声喧哗的“复调式”对话中,网民的身份是可以交集、重
论,使消息被虚假扩大化。由虚拟传播的虚假性引起的现实 合甚至替代。即网络政治参与虽然是人—机模式,但网络空
重大危害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间的无边界性,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人联系起来,伴随着不断
其次,身份的多重性。所谓身份的多重性,是指网民可 的意见交锋,意见相同方又可以形成更强大的网络舆论场,
拟网络身份肆无忌惮地发泄不满,或通过网络煽动不良的 论导向,把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负面情绪,造成社会动乱,破坏了网络政治参与虚拟身份的 反之,如果没有充分重视网民网络政治参与时身份的流变
真实言说功能。如 2008 年一条关于广元柑橘长蛆状病虫的 性,忽视网民的正当诉求,则容易使“民意”发展为“民议”,
出以下几点:
么,即皮革马利翁(Pygmalion)效应。同时,多重想像身份的
首先,身份的虚拟性。网络交往是人—机模式,而不是 重叠有时候可能会模糊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真实诉求,从开
人—人模式的社会交往,网民不需要直接面对交往对象,而 始具有明确的政治参与目的,到随着越来越多网民的参与,
是在网上注册账号以“游客”的虚拟身份发表意见和建议。 而逐渐丧失主体自我意识,认同于他者的话语,转换了身份
及时的应对,则可能导致重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如 2011 网络谣言的形成,没有从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身份特征寻
【作者简介】罗良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美国南加州数字未来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新媒体时代江苏电视产业的创新策略研究”结题成果之一,编号:2012SJD860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策略研究”结题成果之一,编号:NR2012012。
2013 年第 5 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从而感染更多人参与到政治讨论中,形成更大的合力,使政 同感,在政府信息发布和决策中获得社会身份认同,最终实
治参与越来越深入,事件的分析更全面,更接近真相,增强 现现实的身份认同和对政治的影响;而政府如果获得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