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疗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ain
脑室引流管,应尽量缩短引流时间<5 d为佳。如果留置时 问超过10 d尚不能拔管时,应考虑改行内引流术,尽量缩短 引流管留置时问,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怕J。 2.病原菌特点:主要来源为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 (90%)、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常见于脑室腹膜分流。 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 动菌等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增加旧o。 3.临床表现一1:(1)手术切口与骨瓣感染:发热、局部红 肿、疼痛、伤口裂开或排脓;(2)脑膜炎:发热、头痛、意识障 碍、脑膜刺激征、恶心呕吐、抽搐;(3)脑脓肿:多表现为发热、 头痛、进行性意识障碍、癫痫、局部神经功能缺陷;(4)硬膜外 积脓或硬膜下脓肿:硬膜外积脓可能没有特异的神经症状, 但10%的患者可同时可并发硬膜下脓肿。硬膜下脓肿患者 可表现为发热,中度意识状态改变。硬膜下脓肿如果外科处 理不及时可迅速进展致死(20%的病死率,30%的神经功能 缺陷)。 4.CT及MRI:脑膜炎CT的表现是软脑膜增强征,MRI 可见血管增强征。脑脓肿的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 楚的低密度灶,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脓肿周边呈均匀环状高 密度增强,脓肿附近脑组织可有低密度水肿带,脑室系统可 受压、推移等。硬膜外积脓CT表现为两面凸形,而硬膜下脓 肿形状为新月形。增强MRI于鉴别硬膜下脓肿与血肿或渗 出,由于炎性水肿引起临近大脑皮层的高信号可提示硬膜下 脓肿门j。 5.脑脊液检测与诊断标准:国外文献报道-6 o术后脑膜 炎发生率为0.8%一1.5%,8%的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葡萄糖 糖<400 mg/L,正常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是0.6,70%的患者 比值小于0.31。革兰染色结果依赖于细菌的浓度,一般阳性 结果表示细菌浓度大于105 cfu/ml,当细菌浓度低于
・313・
约物治疗浓度,但鞘内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应严格控 制¨“。(3)如果有脑室外引流的患者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移 除引流管可以提高脑膜炎治愈率。尽快移除导管,尽早使用 抗菌药物可治愈65%导管相关的感染,而保留导管,静脉抗 菌药物保守治疗,仅能治愈35%左右的导管相关感染u
3I。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丙酸杆菌引起的脑室一腹腔分 流感染的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控制至少7 d后才可以 再次进行分流术。如果脑脊液再次细菌培养阳性,抗菌药物 治疗应持续至连续10 d细菌培养阴性,才可再次进行分流手 术,另外一些专家建议如果细菌培养是革兰阴性菌,需要更 长的治疗时间。无论何种治疗,来源于脑脊液分流术后感染 都容易复发,复发率约26%,2/3的患者都感染同一种
cfu/ml时,革兰染色阳性率只有25%左右。60%~90%
患者革兰染色阳性,而我国的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率非常 低,与预防用抗菌药物有关。脑脊液中多形核淋巴细胞增 多,脑脊液抽取后应及时送检,因为白细胞在脑脊液中
90
min后开始溶解。(1)颅内感染诊断金标准:是细菌培养
或涂片革兰染色阳性。6 o。(2)细菌性与无菌性脑膜炎的鉴 别:脑脊液中的乳酸,溶菌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
万方数据
主堡挫丝处型盘查!Q!!生!旦筮jQ鲞筮!朔鱼虫』塑!!翌!!垡:丛!丝!垫!兰:!!!:!Q:塑!:! 因此,静脉用药在脑脊液中很难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对于 经验性治疗鲍曼不动菌,可以静脉给予美罗培南,联合脑室 或鞘内给予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等。如 果培养的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也耐药,可选用多粘菌素 B或多粘菌素E代替美罗培南。1…,通过脑室或鞘内给药,但 是国内无此类药物生产。 4.脑室或鞘内给药:脑室外引流可能成为重复感染或继 发感染的根源,国外报道¨9。显示脑室外引流后发生感染的 机会是未行引流的9.4倍。对于此问题,传统脑室外引流感 染率高达27,2%,而采用封闭式颅压监护脑脊液外引流方法 感染率为零。但缺点是脑室内脑脊液置换术时需进行脑室 穿刺术,对脑组织是一种侵袭性损伤,2004年美国感染性疾 病学会(IDSA)指南中推荐鞘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抗菌 药物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万古霉素自从应用鞘内给药治 疗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术 后颅内感染,已治愈大量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鞘内 注射给药的优点在于:可配合腰穿同时进行,由于药物不经 过血脑屏障而直接进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中药物浓度高。 鞘内给药的缺点是,多数患者需要反复多次腰穿进行鞘内 注药,操作繁琐,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反复穿刺易 造成再次感染的机会,鞘内给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化学性脑炎 和神经根刺激,药物过量还可导致惊厥、昏迷等不良后果。 因此应尽量避免鞘内给药。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抗菌药 物用于鞘内注射,但是鞘内注射一般仅用于在静脉用药无法 控制颅内感染的情况下才可慎重考虑选择鞘内或脑室内 给药。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 多,随着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抗菌药物难 以穿过IlIL脑屏障从而达到有效浓度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颅内 感染的治疗变得棘手。近年来,抗菌药物研发的速度已经远 落后于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目前卫生部进行抗菌药物专项 活动整治的目标也是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细菌耐药 率。神经外科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 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掌握本院的细菌流行和耐药趋势和 药敏现状,根据其特点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颅内 感染。 参考文献
项目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021) 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崔向丽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通信作者:林松,Email:linsons2005@126.corn
万方数据
史堡盟经处型盘查!!!!生!旦笙!Q鲞筮!翅£!也』型!!翌!!!g:丛!竺!!!!兰:!!!:!Q!堕!:! 三、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后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目前抗菌药 物的滥用导致有效抗菌药物逐渐缺乏,直接导致其预后差, 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其中脑脓肿是由化脓 性细菌侵入脑组织而引起化脓性炎症及局限性脓肿,由于脑 组织被严重破坏,医治不及时可出现脑疝,也可出现不同程 度的后遗症,如偏瘫癫痫、视野缺损、失语、精神意识改变,脑 积水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一J。细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 炎则可能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癫痫、智力迟钝、失明、肢体瘫 痪等严重的后遗症。脑脓肿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发病率约 0.1%,但却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患者会留有严重的神 经功能缺陷,死亡率达24%~43%Ll“。 四、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 由于颅内感染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应积极采取措施预 防感染的发生¨“。(1)手术备皮应在手术开始前3 h内进 行,如超过6—8 h清洁切口可能变为污染切口。(2)颅内肿 瘤手术多为择期手术,术前应积极治疗患者的伴发疾病,尤 其应注意控制血糖。(3)由于手术时间每延长l h,感染率增 加0.5%~1%,因而手术应在仔细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缩短 手术时间。(4)术中尽量减少出血量,移除污染的组织和小 骨片,有植入操作时应戴双层无菌手套。(5)缝合切口时应 尽量严密缝合,防止发生术后脑脊液漏,尤其是幕下手术。 过去认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颅内感 染的发生率¨“。然而,常规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增加细 菌耐药性产生,并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并且,有研究 表明,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只能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 对预防术后脑膜炎、脑脓肿等是无效的。有证据表明,对于 脑室一腹腔分流,预防使用抗菌可有效减少50%感染发生 率;对于颅底骨折(伴或不伴脑脊液漏),目前研究不支持常 规使用抗菌药物;对于脑室外引流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 在争议,许多研究支持有效,但尚缺乏足够的证据、1“。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的颅内感染比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组 更难治愈,细菌更易产生耐药性,化脓性脑膜炎更易发生于 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组。营养支持、维持血糖80—140 mg/dl 可预防系统感染和远处播散感染进入颅内。 五、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 1.外科治疗:(1)手术切口和骨瓣发生感染时,如果伤 口深部有波动感,需要作局部引流或者清创术。骨瓣缺乏血 供,更易发生感染,可移除骨瓣,进行4—6周的抗感染治疗, 感染控制后至少半年后方可进行颅骨成形术。硬膜外积脓、 硬膜下脓肿、脑脓肿的患者除了抗菌药物治疗,通常需要外 科干预治疗,如开颅或立体定向抽吸脓液”J。(2)腰大池脑 脊液持续外引流,同时注入抗菌药物:其优点为持续引流感 染的脑脊液至体外,可以缓慢降低颅内压力,刺激脑脊液分 泌,新分泌的脑脊液可以起到很好的稀释和冲洗的作用,可 视为一种自身置换作用。感染的脑脊液被引流到体外,可降 低脑脊液中细菌浓度,减轻颅内感染。另外鞘内给药后,药 物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缓慢向颅内弥散,能够达到有效的
细菌㈤。
2.抗菌药物选择:近年来,由于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神 经外科手术的预防,使得甲氧西林耐药的13一内酰胺酶阳性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不断增多,细菌对三代头 孢菌素和新的13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这 使得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率大大 降低。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发生颅内感染前已预防使用了抗 菌药物,细菌培养结果往往呈现阴性,对抗菌药物的选择造 成一定困难,国外报道¨引脑脊液细菌培养60%~80%的阳 性率,而我院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只有8%。医师只能经 验性选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脑 膜炎治疗方案。 开放性颅脑外伤和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常见菌为需氧革 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尤其表皮葡萄球菌),脑脊液分流术后引起感 染常见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尤其表皮葡萄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痤疮 丙酸杆菌等。高度怀疑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应尽早经验 性用药,原则上应用通过血脑屏障较好抗菌药物。IDSA指 南[1副推荐选用万古霉素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或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美罗培南。对发现厌氧菌感染者,可 在其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治疗。随着万古霉素应用增加,其最 低抑菌浓度(MIC)也呈不断增高的趋势,细菌的敏感性逐渐 卜-降,一般MIC≤2 mg/L为敏感,MIC
MIC≥16 4~8
mg/L为中介,
mg/L为耐药。万占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也开始出现。
我院近年脑脊液培养出的大多数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 萄球菌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对B一内酰胺类药物 基本都耐药。文献报道¨””。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在治疗葡 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取得很好的疗效,利奈唑胺70%可通过 血脑屏障,尽管目前FDA尚未批准其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但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引起的颅内感染 是有效的。 3.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随着抗菌药物在医院的 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多,治疗相当困难。泛耐药的不 动杆菌属是引起院内获得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这些菌株 通常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耐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也有报道。
103
barrier,BBB)受到破坏,加上医源性因素使颅内感染
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3~7 d是颅内感染的高发时 问…。目前,国外报道颅脑手术后颅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染的发生率为
1%~10%[2
J。许多医疗机构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区的
感染。本文对术后颅内感染部位、细菌感染类型及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开颅术后、脑室外引 流术后、颅脑损伤、脑脊液耳鼻漏等,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 昏迷患者存在早期免疫缺陷亦是感染原因之一12 o。术后颅 内感染根据部位可分为:脑膜炎、脑脓肿、硬膜外积脓或硬膜 下脓肿。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手术环境、手术时程、消毒 方法、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后处理等。神经外科手术后导 致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I)手术时间较长>4 h;(2)术后 脑脊液漏;(3)有脑室外引流;(4)放置各种引流管;(5)合并 糖尿病;(6)开放性颅脑损伤等’3‘5 J。其中构成比最高的是 手术时间>4 h,占54.81%,其他依次为脑室或腰穿置管引 流占51.60%,后颅窝手术占39.95%,开放性颅脑损伤占 38.56%,急诊手术占33.52%和脑脊液漏占16.8l%H’6。。 尽量缩短手术时问,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尽可能缩短脑 室外引流时间,减少各种引流管的放置或缩短置管时间对减 少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有积极的作用。 二、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特点 1.发生时问: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1/3发生于术后第1 周,1/3发生于术后第2周,其余1/3发生于第2周以后。有 报道。5 o术后3~7 d最多,术后4 d内感染发牛率最低。引流 时问大于1周者,第10—12天发生率最高。因此,建议术腔 引流管达到引流目的后一般在术后24~48 h内拔除,如果是
史堡整丝处銎苤查!Q!垒至!旦箜!!鲞筮!塑鱼!地』盟!!望!!!g:丛!望b垫!垒:y!!:!!:盟!:!
.综述.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疗进展
崔向丽
林松
隋大立
白吉伟
王永刚
崔勇
陈思源
于洮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可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 症,患者常伴有高颅压、意识障碍、脑水肿、癫痫等症状。1。J。 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降低使临床感 染治疗难度加大。开放性颅脑外伤、术后有脑脊液漏、术后 切口皮下积液、长时间脑室引流及术后急症再次手术者,颅 内感染的发生率要明显增高,手术本身使血脑屏障(blood—
DOI:10.3760/cmm
j.issn.1001—2346.2014.03.030
在细菌性脑膜炎浓度都明显高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乳 酸是国外脑脊液检查的常规指标∽i。(3)硬膜外积脓、硬膜 下脓肿、脑脓肿:脑脊液检查通常无特异性改变,脓液细菌培 养阳性足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选择抗菌 药物治疗疗效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