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与优化的探讨_方季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师资队伍“为大学的第一要素”,它是一所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术水平的先决条件,更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师资队伍结构是否优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为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优化。
一、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而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而且各个地区的不同层次的高校也应该在不同时期,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等方面的状况,制定出一个更加符合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结构衡量标准,以便在进行师资队伍优化的时候有参照标准。
而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主要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个体素质结构的优化,其次是教师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并且高校师资队伍优化应该是建立在这两个方面内容基础之上。
1.教师个体素质结构内容。教师个体素质结构应该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能力结构。教师个体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言语书面表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第二,理论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掌握教育学科和所学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等。第三,思想道德结构。主要包括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拥有的事业心、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
2.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内容。教师整体素质结构方面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历结构。学历结构是高校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水平衡量的标志和学术科研能力发展的储备基础,一般而言,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第二,年龄结构。它主要是指一所高校在一个时期内的不同年龄的教师组合比例状况,它是反映一所高校教师队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活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师资队伍发展潜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第三,能级结构。能级结构是指在一所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学术骨干等高层次教师所占的比例,这是一所高校在教师队伍学术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反映。第四,学缘结构。学缘结构主要是指一所高校师资队伍中,教师的来源结构,它是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教育的教师在整体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重。第五,学科结构。学科结构是指在一所高校内,基础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新兴学科和紧缺学科师资队伍配置状况,高校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是反映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标志。
二、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对辽宁省十六所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查来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断层问题较为明显。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断层问题较为明显,不仅在高校师资的数量方面较为紧缺,素质较低,人才队伍也不稳定,许多优秀中青年教师容易流失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高校,而且在教师队伍的补充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断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整体比例较低,而且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教师断层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问题,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职称结构不合理。从师资队伍结构来看,我国高校师资中,高层次的人才较为紧缺,正教授在师资队伍中的整体比重偏低,副教授和教师的人数在整个职称体系中所占比重过高,这和正常的教师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存在严重冲突。造成这样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学校的职称评聘机制存在问题,而职称评聘机制的不健全将会导致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3.学历结构不合理。本科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在整体比例中的比重较大,而按照高校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比例,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拥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学位,才有可能开展正常的科研教学,如果教师学历学位偏低,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影响到学校社会声誉的提高。
4.缺乏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许多学校因为缺乏对教师合理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学校的评聘职称过程中,许多资历较老的教师才能够获得更高的职称,而许多中青年教师因为缺乏资历,导致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高和发挥,从而造成师资队伍中的工作积极性较为缺乏。
5.教师缺乏深造机会。教师深造学习是提高其教学、科研等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师深造方面缺少机会,从而造成许多教师知识老化严重现象,业务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提高。
6.教师待遇过低。在对辽宁省十六所高校的师资队伍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辽宁省高校教师待遇和北京、上海,甚至是与南京等城市高校的教师相比,待遇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待遇不仅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许多教师到其他城市高校谋求任教机会,导致学校师资流动性较高,严重增加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本。
三、优化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对策
为解决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的高校师资队伍,应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寻求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高校在进行教师资源配置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对学校师资力量进行总体衡量,并把教师培养、流动和自然减员等
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与优化的探讨○方季红
[摘要]师资队伍结构是否优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通过对十六所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方面的调查,针对我国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竞争机制
40
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制定科学的师资力量补充计划,建立合理的选人和用人机制。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要面向高校和社会,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吸收优秀人才进入高校任教,并合理提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对于学校的紧缺性学科人才,可以通过更广泛的人才选拔机制来进行选拔,并且在教师选拔和配置过程中,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式师资结构的出现,不断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
2.优化教师成长环境。高校师资队伍的优化,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且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高校教师顺利成长的基本保证。学校要能够在教师管理体制上进行不断创新,转变工作作风,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的时候,要对高素质、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进行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够在评先奖励优先、科研资助优先、晋升职称优先、进修培训优先,并且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
3.强化教师竞争机制。我国高校教师在任用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弊端,教师基本上是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学校缺乏自主权,很多专业和学科需要人才的时候,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引进人才,而有的专业和学科不需要人才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人才引进。而且学校在人才引进之后,却因为缺少竞争机制,做好做坏一个样,导致用人制度严重制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因此,需要在教师管理模式方面进行重大突破,要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全员聘任制,建立汰换机制,更好地实现优胜劣汰,形成新型的劳动契约关系。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福.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段百花,孙平.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校师资管理模式[J].学术交流,2000,(6).
[3]李淑芳.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J].旅游学刊,2004,(3).
[4]魏红梅.论高校师资结构的优化和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2004,(2).
[5]李翠芬.优化地方高校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的对策思考[J].管理参考,2007,(4).
[6]田永碧.某高校师资队伍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9,(1).
(作者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江苏南通226007)
伴随着持续扩招和办学规模扩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健全和完善教学运行与保障机制,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学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分级负责,相互协作与支持,共同发挥各自管理效能,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教学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使学校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机制转变为以二级学院为主的管理机制,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短,本科教学管理的积累和经验都很有限,对本科教学规律
的把握尚在探索过程中,虽然已经实
施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新模式,但管
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还没能完全达到真正的分级管理
效果。
(一)校院两级管理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
了教学管理新模式,学校和二级学院
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主体,在教
学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
同。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教
学管理中存在明显的权利失衡,特别
体现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习惯
于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现行的校
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虽已建立,但在
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问
题,管理运行机制亟待深化。校院之间
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的良性互动机
制,职能管理部门往往忽视管理对象
的个性需求,对管理对象也缺少个性
尊重与人本关怀,还没有真正认识到
实行两级教学管理对发挥二级学院主
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管理职责权限不够明确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教学管理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的模
式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形势发展的需
要。实行两级教学管理就是要重新分
配校院教学管理职责,进一步扩大二
级学院教学管理权限,让二级学院充
分行使教学组织、协调等管理权力。但
是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院两级教学
管理职能划分看,有的职责过于宏观,
不够具体,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和落
实;从两级教学管理权限内容看,相当
部分的过程管理和环节审批仍集中在
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管理重心并未完
全下移,以致造成学校层面会议多、职
能部门下达任务多、基层请示多的现
象,责、权、利并未得到相应统一,遏制
了基层部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杨光梅金姣
[摘要]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基础,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体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阐述了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扎实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