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

[关键词]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纠正指导策略

[内容摘要]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在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通过测查我们发现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挑食、偏食的、饮食卫生差、吃饭慢等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实验研究。通过实施“经验提升”、“亲历亲为”、“情感迁移”、“环境熏陶”、“家园合作”等有效策略,不良饮食习惯得以纠正。

健康教育能促进身心发育,增强体质,有效促进智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健康教育还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和有效发展个性内容。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在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健康教育又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幼儿期是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所以使幼儿期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幼儿离开父母溶入幼儿园这样一个“小社会”中,表现出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此,针对本班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我们做了一个测查,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1)吃饭偏食,爱吃的吃许多,不爱吃的一点也不碰;(2)爱吃的吃得特快,不爱吃的吃得非常慢;(3)吃饭的卫生较差; (4)许多蔬菜不吃,一吃就吐:(5)不爱吃肥肉,有的瘦肉也不吃等等。如何有的放矢地利用健康教育和外在环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等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使家长主动配合教师实施的健康策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实验方法:观察记录法、行为分析法、实验法

把握原则:1.尊重和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原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无论设计什么活动,都要本着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从而有效地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通过教师主动行为,保教相结合,指导幼儿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家长取得共识,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其挑食、偏食、吃饭慢等不良习惯。

实验过程:

一、经验提升

《纲要》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顾及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儿童在游戏状态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了解幼儿对饮食已有的经验基础,选择合适的素材及表现形式,提升幼儿的间接经验,使其在饮食中把所获得的新经验转变为具体的行动。

1.充分发挥幼儿喜闻乐见文学作品的作用

幼儿文学作品主题明了,富有童趣,易理解与接受。它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性格,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发展感受力,给幼儿以美的感受,同时有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给幼儿以思想道德的启迪和教育,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设计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立求遵循游戏化、趣味化、幼儿化的原则,使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活动成为幼儿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活动。而且幼儿文学作品素材广泛、内容新颖更容易吸引幼儿。例如:儿歌《佳佳和小鸭》、故事《挑食的小猴》、情景表演《挑食的想想》及自编的诗歌《厨房大战》、儿歌《好吃的蘑菇》,孩子们非常喜欢,觉得特有趣。我们把这些儿歌抄写后展示在橱窗里,请家长一起学,田田小朋友的妈妈饶有兴趣的跟孩子学了起来,并说:“这是老师自己编得吧?为了孩子,你们可真下工夫呀!”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幼儿从理念上认识到了挑食的害处及均衡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了解了一些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为了更一步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再次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时我们适当加入了让幼儿与教师互动起来的操作性材料,幼儿边玩边学,加深了对所获得经验的印象,使之慢慢溶入到自己的经验框架中。如在学习儿歌《好吃的蘑菇》时,利用小纸偶进行表演儿歌立刻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做纸偶“香菇宝宝”、“鸡腿菇宝宝”、“大叶菇宝宝”,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做好纸偶后边说儿歌边表演,气氛很活跃。在以后进餐时,一遇到吃蘑菇时,我们就会先带幼儿朗诵儿歌《好吃的蘑菇》,那些爱挑蘑菇的孩子虽然吃地很慢,但却能吃完不剩了,有时还自豪地说:“张老师,你看,我把蘑菇都吃完了。”在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不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学作品在潜移默化的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一个小儿歌,一个小故事都时时在提醒着幼儿在进餐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2.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的作用

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在活动中我们正是利用了幼儿

的这一特点抓住契机利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

①自编歌曲。幼儿好象天生对音乐活动有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很少有歌曲的内容是描述关于饭菜的,为此,我们创编了歌曲《香甜的饭菜》,当幼儿唱到念白“吃不烦”时,情绪特别高涨,歌词里涉及到了部分幼儿平时不爱喝的牛奶,不爱吃的面包、肉糕、青椒、香菇等。再吃这些饭菜时,我们有意识地请幼儿演唱,孩子们在进餐时表现得还真不错呢:②手工制作。《纲要》中关于艺术教育的目标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制作“蔬菜人”这一活动便产生了。活动中孩子们每人自带了多种蔬菜:冬瓜、黄瓜、西红柿、香菇、萝卜、土豆……操作过程中,教师只把主要的活动规则讲明,孩子们就开始有序地进行操作,而且每个人的创意都不一样,孩子们高兴地说:“真好玩、真有趣。”当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家长时,家长们也为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感到惊奇。在此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蔬菜不仅可以吃而且还可以做成美丽的艺术作品。幼儿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蔬菜的喜爱之情;⑧绘画活动。画画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画小鸟、画大树、画高楼……画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可是第一次。虽然看部分幼儿的画面看不出他所表现的是什么,可听一听幼儿的讲述就会恍然大悟一卿卿小朋友指着看起来乱糟糟的画面说:“老师,看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菇炖鸡块,这是我不爱吃的西红柿鸡蛋面,这是炒三丝……”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能够画出来,说明幼儿对所挑食物的厌恶感已经有了消退。

二、亲历亲为

1.亲身体验使幼儿切身感受到饮食的重要性

人饿了就要吃饭,不吃饭就会饿出毛病,饮食对人很重要。幼儿都明白这一道理,但幼儿几乎从没有忍受过饥饿,在家父母想方设法给幼儿做各种好吃的,在幼儿园定点开饭,也没有让幼儿有感到饥饿的时候。在体育活动《好吃的蔬菜在哪里》结束后,幼儿由于大量运动,感到了劳累,感到了饥饿。亲身体验到了大量运动以后人的身体消耗很多能量,要想恢复体力必须补充能量,而补充能量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当天的晚饭中幼儿明显吃饭纪律很好,速度快,饭量有所增加。自身获得切实的体验,比说教更易与幼儿理解。

2.亲自操作使幼儿切身体验到蔬菜的多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