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图书公司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营图书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数量

要确切统计出民营图书公司的数量,很难。他们从事的是政策较为敏感的图书出版,许多公司非常低调。甚至有些相当有实力的公司,如果不在行业多年,都难以获知他们的情况。

以北京市为例,笔者调研的途径包括:

1.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年检数据。

2.新华书店和民营分销商的民营供货商数据。

3.行业资深从业人士的估计。

在北京新闻出版局的年检数据中,涉及图书编辑、策划、发行的公司共有3000多家。其中有的公司只做发行不做出版。同时,还有一些公司未到新闻出版局注册而从事图书策划与出版。

在当当网的图书供应商数据中,北京地区有700多家民营图书公司与当当网有业务关系,由于当当网极少文教类图书的采购,许多教辅类公司及只做策划不做发行的图书公司不包括在内。

综上所述,北京市有2000家从事图书策划与出版的民营图书公司并不为过。这一数据也得到多位行业资深人士的认可。

同时要指出的是,还有一些没有注册的工作室,以及大量个人图书策划商,这部分数字无法统计,而且为数不小。

二、规模

每年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统计数字,主要是国有出版发行单位的统计数据,缺少民营的数据。虽然地方新闻出版局有年检统计,但许多公司上报的销售额、利润数据与实际情况均有差距,有的相差巨大,可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虚报的背后,一是追求利润和抵消书号费用,通过偷税漏税手段降低成本;二怕政策风险。所以,年检数据根本不能反映民营公司的实际规模。

表1 部分民营文化公司年检登记数据与实际情况对比

注:这是2005年的数据。“数”表示5以上,“几”表示5以下。因资料涉及公司商业信息和社会声誉,特将公司名字隐去,并将数字模糊处理。同时注意,销售码洋不等于销售额。

笔者根据企业的员工数量、年出书品种、销售码洋,大体将民营图书公司的规模分为三个层次:

(一)大型规模

通常有员工上百人,年出书品种在数百种,甚至上千种,销售码洋在亿元以上,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出版社。他们多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通常编印发一条龙,产业链比较完整。通常拥有一系列主导产品品牌,算是民营图书公司的主导力量。

这样规模的公司以经营教辅类图书为主,部分较有积累的大众图书类图书公司也位列其中。仅在北京地区,据笔者可数的,销售码洋上亿元的民营图书公司至少有30家。

(二)中等规模

一般有几十人,年出版几十种到上百种图书,销售码洋约几千万元,相当于一家中小型出版社的规模。这样规模的公司主要经营大众类图书,一般有5年甚至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有一定知名的产品品牌。

(三)小型规模

在图书策划的大军中,存在相当多的小工作室,他们年策划10本左右的图书,年销售码洋约几百万元。这些小文化公司一般有三五个人,办公地点不固定,多为民房或商住两用的公寓,或就在家中办公。还有大量的作为自由职业、兼职或爱好的个人图书策划者,他们较为灵活,同时其生存也很不稳定,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是民营领域变数最大的一个群体。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一些民营工作室在专业领域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如北斗的地图类图书、龙之媒的广告图书、迪赛纳的设计图书等。

(二)按产业链是否完整来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编印发完整的图书公司和只做前期策划的图书公司。

1.编印发产业链完整的民营图书公司。

这种公司通常规模较大,有较完善的组织结构,除了要借助出版社的书号出版图书之外,实质相当于一家出版社。由于产业链完整,有规模效应,可以实现集约经营,它们的利润更高。同时,这类公司也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承担更多的市场压力。

2.只做前期策划的民营图书公司。

专注于出版前期,不涉及后期印制和发行,这样的公司包括几种:(1)内容创作机构——有专门的作者进行写作,或进行书稿的编纂和整理;(2)组稿公司——提供内容增值服务,对稿件进行编辑,并负责整个市场推广方案的设计;(3)出版经纪人和版权代理人,代理作者版权,负责其各种版权邻接权(如报刊连载、影视改编、品牌授予等权利)的推广。

这类图书公司通常规模较小,或有明确定位。他们只赚取前期利润,不存在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也比较小。

四、市场份额

除去教材等政策性资源,在市场化销售的图书中,民营图书公司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

在教辅图书领域,按发行渠道可分两大类,一是系统征订教辅(主要通过教育系统征订),二是市场化教辅(通过市场渠道发行)。前者主要是出版社、教育管理部门和新华书店在做,也有部分民营公司涉足,但为数不多。民营公司更多是靠市场渠道和直销渠道。在市场渠道发行的教辅中,民营约占90%的市场份额。在整个教辅市场,民营约占有60%的市场份额。

在大众出版领域,单从新华书店畅销书榜看,民营策划的图书约占20%~30%,但许多民营策划的图书是通过出版社发主渠道的,据业界资深人士分析,背后是民营策划和投资的比例可达60%左右。

在少儿图书领域,民营约有60%以上的份额。在纸媒界中,目前盈利性最好的就是少儿类图书出版,虽然青少年受网络影响较大,但儿童仍主要是通过图书来学习。

在经管类图书市场,畅销书榜上有70%由民营策划(包含纯民营资本以及合资资本,因为它们是以民营的运作方式产生的)。从当年的《富爸爸穷爸爸》,到近期的《长尾理论》、《激荡30年》,背后都有民营的影子。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合资公司华章公司成立之前,没有经管类图书。2003年开卷数据统计表明,华章的经管书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在MBA教材领域,华章占第二,人大社第一,而人大社主要是由梁晶工作室和闻洁工作室策划和引进的。

五、生存现状

民营图书公司目前的生存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市场压力较大,二是两极分化明显。

(一)市场压力较大

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书业进入买方市场,品种多,竞争激烈;二是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图书在与其他多媒体竞争中不占优势;三是行业市场规则混乱,不充分竞争。

行业压力大,民营图书公司压力更大。因为出版社有国家给予的良好资源和优惠政策,许多出版社的产品结构主要是教材(中小学教材、高教教材、系统教材、职教教材)、系统征订的教辅以及自带经费出版等,真正走市场的产品并不多,或者走市场的图书是基本不盈利的。而民营公司没有政策资源,完全要走市场,他们一面要在合作中受制于出版社,一面要承受严酷的市场压力。

尤其是近两年,一方面是下游新华发行集团的连琐经营,以及房租的不断高涨,使民营批发和零售面临巨大压力。通常民营图书公司与出版社的合作,是出版社发新华书店渠道,民营发民营渠道。民营渠道曾是新华书店的强劲对手,占据一般书市场半壁江山,但目前,新华书店成立集团后连琐经营对民营产生了挤压,除了发行高利润、无风险的教材和党的学习读本,一些新华书店还把“高中语文读本”等一批教辅以“二类教材”的名义承揽下来,有的还将“三业”教辅包揽起来。民营渠道利润日益微薄,民营图书公司赖以生存的渠道不断萎缩,加剧了经营的困境。本来,有些民营图书公司也可以发一些地方新华书店渠道,但新华书店集团化之后,集团统一进货,有些民营公司被排斥在外。纵使进入新华书店,同样的书,新华书店在折扣上对民营压得更低。在结账时,新华书店又往往优先保证出版社的回款,而拖长民营的回款。

另一方面是上游的纸张涨价,现金结算,对民营资金链提出更高要求。民营在资金运作上,往往是图书出版3个月付稿费,5个月付印刷费,再用发货后6个月书款回收来补充资金链,完成编印发流程。现在,近半数纸厂停业,纸张提价惊人,纸张、印刷都要现金结账。公司要拿现金购纸,而下游回款不断延长,现金流挑战形势严峻。

(二)两极分化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