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人伦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人伦关系

谢筱筠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中西方人际关系是有差异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伦关系,以伦理为基础。在中国这个伦理社会的情景中,我们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道路。在伦理社会,中国人接受“合理的不平等”,现实中绝对的平等不一定就合理,而合理的平等也可以是种公平,在此观念基础上开展符合中国社会的良性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关系人伦关系伦理合理的不平等社会是由人与人构成,为人处世之道贵在适应当时所处社会的生活环境。中国是个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其思想之源远流长,人性之复杂莫辨,都让现代人处世不易,为了生存,人们发挥所有聪明才智,绞尽脑汁地去学习适应这个社会。如今中国人很喜欢研究西方的人际学,在书店要是想找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技巧、社交礼仪的书,会发现有一半以上都是西方流派或者源自西方心理学。当然,西方的人际学说也有实用性和适用性,很多正确合理的道理,但这种适用性却是相对的,并非任何环境下都能使用西方的人际学。比如实话实说,中国人不一定就喜欢实话实说,比较喜欢含蓄婉转。中国很早就开始提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很好,也指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非什么都学什么都拿来。就像高跟鞋,看着多漂亮优雅,却不一定合脚,穿着走路会累、会疼还可能扭到脚,还是自家传统手工艺做出来的千层底、老布鞋穿着舒服。

一、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异来自台湾的曾仕强先生,被誉为“中

国式管理之父”,他认为,在中国社会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要悟透中国人独特的民族习性。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如果拿西方人的观点和标准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在中国人的社会环境里便会无所适从。

曾仕强先生对中西方人际差别做了总结:1.西方人际关系是神本位,中国是人本位;2.西方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以家庭为单位;3.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4.西方人讲权利义务,中国人讲彼此对待;5.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6.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7.西方人之间会产生距离,中国人常常亲密无间;8.西方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中国人之间是势利关系。

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方式,基于中国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习俗,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用西方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中国人,不见得会有很好的成效,甚至还适得其反。因此,要研究中国的人际关系。

还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整个文化底蕴和社会背景进行透析,走适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人际交往道路。就像前面说的选鞋子。

无论外表多洋气多华丽,不合脚,硌着了,疼的还是自己。

二、中国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人伦关系网上有一个视频,是曾仕强中国式管理系列讲座的《人际关系学》部分。他在里面讲到人际关系这个定义,他说:“人际关系,一般来讲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不是这样,是你跟你自己的关系。只要你跟你自己处得好,你跟

所有人都处得好。我们现在就是不了解自己。

跟自己处不好,然后天天生自己的气,天天搞自己的蛋。”曾老这个说法很新颖,“你干嘛跟自己过不去?”———这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个重点。

那怎样才能跟自己过得去呢?这是观念的问题。曾仕强说中国人其实没有什么人际关系,而是一种人伦关系。中国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是以传统的伦理关系为准则的,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制定这些准则是为了加强对个人的约束,要谨言慎行、合理对待他人。人伦和人际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人伦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而人际主张“平等”。西方人信上帝,认为众生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中国人却信天、信命,讲究天纲人常、长幼有序,传承了几千年的风水易卦之术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字,所以每个人的命数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资质和生长环境不同,注定了不一样的命运,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中国人的伦理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等级分划,而且这种等级是合乎道理的。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就是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彼此之间维持“合理不平等”的分寸,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言行和态度,上司要有上司的威严,下属要有下属的遵从。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那么他所付出和得到的自然也不一样。

三、合理的不平等也是公平中国人接受合理的不平等,伦理关系永远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序。

平等是相对的,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合理的不平等是怎样的,在现实中如何表现?中学分班制就是个不错的例子。中学分班制主要按照学生成绩进行快慢分班,也称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快班的师资好,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全面,老师管理严格,学生素质普遍优秀;而慢班师资总体一般,教学进度慢难度较低,纪律管理相对松懈,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很多人反对这种分班制,认为损害了学生接受同等优质教育的权利,在学生间造成了分层和等级观念。

不利于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有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分班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分班制最能集中资源提高效率。众所周知中考和高考这种大浪淘沙的考试方式竞争有多么惨烈,而且升学率又是考察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升学率学校就必须有所调整。分班管理可以把优秀师资和生源集合起来,进行重点培养,保证一批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顺利升学。也有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牺牲了其他一般资质学生的利益,恰恰相反,从学生的角度看,分班制更能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资质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理解快、记得牢;资质一般或比较差的学生,反应稍慢,融会贯通和记忆需要一些时间,如果都接受同样进度和难度的教学,那教师应该优先照顾哪一方?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就很难调整教学进度,过快或者过慢都是对学生的不公平。有人说教师可以调整出一个折中的教学进度,但现实里这个折中点很难把握,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分班制就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能力强的学生能学到更多更

深入的知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然后进入复习巩固阶段;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理解、记忆每个课时的内容,适宜的进度和难度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挫败感,学生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进而更有自信和进取心。

看起来不公平的事情,不_______妨换个角度来仔细考量,如果这样的不平等是建立在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那么合理的不平等也是公平。

四、端正观念方能心平气和中国人现在追求平等,追求公平,有时候弄的自己很疲惫很不开心,因为过分要求平等了,觉得你有的我就要有,你能得的我也能得,凭什么你就可以拿比我多的钱,凭什么你说的话我就得听。中国人常常纠结的就是一个平等不平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因此老是生闷气,然后对别人发脾气。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平等是相对的,因为每个人的出身不一样,个体资质不一样,所处社会关系不一样,而且中国人口那么多,地方差异那么大,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平等。要想自己跟自己过得去,就要把“合理的不平等”这个观念端正起来,一旦接受这个认知,心里那道坎自然就迈过去了,看人看事自然顺眼,很多问题也就不算问题了。

人要对万事万物有所理解、包容,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理性分析其合理性,让自己舒心、开心,才能待人亲切有礼、处事平和有序。正所谓“相由心生”,积极乐观的人总是笑脸迎人,自然受人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