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市农业概况

一、市情概况

1、空间概念

江淮之间、皖东地区、丘陵地带。国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10)。

2、地貌特征

“三山一水五分田、一分城市和庄园”,600万亩山场、200万亩水面、1000万亩耕地、200万亩城市和乡村。

3、行政区划

天长、明光两市,定远、凤阳、来安、全椒四县和南谯、琅琊两区,110个乡镇(办),1049个行政村。总人口450万人(占全省1/15),其中农村人口350万人。

4、交通网络

京沪、宁西、淮南和在建的京沪高速4条铁路,合宁、合徐、宁洛等5条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穿境而过,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

5、经济态势

2009年,滁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76.1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全省12.9%)。其中:

第一产增加值134.51亿元,增长6.0%(全省5%);

第二产增加值262.08亿元,增长19.0%(全省16.8%);

第三产增加值179.59亿元,增长11.3%(全省11.1%);

财政收入68.3亿元,增长22.9%(全省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8元,同比增长9.1%(全省8.4%);农民人均纯收入5026元,同比增长10.6%(全省7.2%)。

6、人文经典

一帝(朱元璋)、一山(琅琊山)、一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村(凤阳县的小岗村)。

二、关于四大优势问题

1、区位优势未能显现。

滁州粮外销、钱外花、人外流,中心城市缺乏吸引力,优势生产要素向周边城市分流逃逸。

2、资源优势未能凸显。

地上资源加工能力弱,地下资源加工还不深,很多资源没有变成资本,没有变成资金。

3、环境优势未能体现。

具有丰富的旅游人居资源,但规划滞后、投入不足、开发水平低、吸引力不强,多年来,绝大部分地方始终是原生态景观。

4、改革优势未能展现。

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至今尚未跨过富裕槛,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方式改革先试先行区的优势和影响力没有显现出来。

三、关于科学发展问题

滁州“十五”、“十一五”发展滞后,为目前留下来很大的发展空间。目标分两步走:一是近期努力实现“双超”(主要经济指标近期超全省平均增幅、五年超全省均量);二是中长期努力实现“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新港口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1、从建设“大滁城”入手,解决滁州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滁州中心城市带动力软弱,吸引力脆弱,集聚力薄弱。必须规划做起,从工业做起,从现代服务业做起,从招商引资做起,从加大投入做起,努力把过去流失的利益收回来,把周边的优势拉过来。

2、从培育千亿产业入手,解决滁州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

滁州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必须加大整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打造“千亿家电产业”、“千亿盐化工产业”、“千亿硅产业”和“千亿农产品加工产业”。

3、从建设生态滁州入手,解决滁州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

按照“产业集群、环境宜人、形态精彩、舒适全能”的要求,把滁州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型示范园、与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近期任务是:千企入滁、万户入驻。

4、从深化改革入手,解决滁州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

城市改革方面,国有企业全部退出,公共事业国退民进,农民、市民同城待遇。

农村改革方面,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经营方式。今后一段时间主抓“五百”工程:

①百亿粮仓建设工程。

②百亿健康养殖工程。

③百亿农业产业化工程。

④百万农民进城工程。

⑤百万户小康工程。

实现“五把”目标

①把农民口袋鼓起来。

②把工业用地腾出来。

③把城市人口聚起来。

④把国家粮食抓起来。

⑤把城乡发展统起来。

用人改革方面,继续在全市上下推进干部活力工程。

滁州这个地方,走在前列理所当然,发展滞后毫无道理。我

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450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滁州一定能够打开思路谋发展,敞开大门抢机遇,实

现追赶跨越、快速崛起。

滁州市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的1/10。总体概貌为“三山一水五分田、一分城市和庄园”。现辖8个县市区、109个乡镇(办),1438个村。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4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51.8万人。滁州市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油菜、花生、畜禽、河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安徽粮仓”之称。

2007年末,滁州共有耕地面积1056万亩(其中常用耕地为农户承包地达870万亩,折合习惯亩为585万亩)、可养水面204万亩、林地250万亩,已形成优质粮油、畜牧、水产、林业、蔬菜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和13个优势农产品,已成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江淮猪生产基地、菜蓝子基地和安徽省高蛋白低脂花生生产基地,成为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5%,养殖业占43%,林业占2%。农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23.8%),农民人均纯收入3821元,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出265元,位居安徽省第9位。

粮食生产:近年来,滁州市粮食生产快速发展,五年实现四丰收,2007年粮食总面积突破1000万亩,达1014万亩;粮食总产75.1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七分之一,收购量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均粮食产量位居安徽省首位,商品率高达60%。

畜牧业:2007年,全市饲养猪 509万头、家禽8190万只、牛34万头、羊133万只,肉蛋奶总产52万吨,增长12.7%。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省第三。定远县去年生猪养殖量超过200万头,出栏130多万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渔业:2007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0万亩(其中水库养殖41.5万亩、池塘养殖15.8万亩、湖泊养殖31万亩、河沟等其他养殖1.1万亩),总产23.6万吨,增长7.4%,占安徽省水产品总量14%,位居全省第2位(数据为农普后调整数据)。

结构调整:作物布局方面,已形成沿江20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沿江10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沿淮20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00万亩江淮分水岭“五早”作物生产基地(早花生、早山芋、早玉米和早瓜菜等)以及城郊地区3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方面,作物良种率达95%,优质作物比重达70%,畜禽及水产品良种率达90%。规模养殖方面,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0%和65%,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63.5%。

农业产业化经营:200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0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