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最新范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摘要]: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的报道中,由于正负面新闻的严重失衡,从而导致了传媒中大学生形象的扭曲。本文从这一现象入手,从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新闻“宏观失实”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业界的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批判。[关键词]:传媒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扭曲、宏观真实(失实)、微观真实(失实)、自律警惕:大学生形象正在被扭曲“在校大学生杀死前女友父亲”、“女大学生袒露求职性贿赂经过”、“2006年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实录”……[1]这是2006年10月11日22点搜狐网上有关大学生的报道。而这仅仅是媒体对大学生负面报道中的冰山一角。有学者曾对国内颇具代表性的三家以刊载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新京报》、《兰州晚报》和《扬子晚报》)在2005年8月份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三大都市报中有关大学生的非正面新闻(指有关大学生暴力凶杀、两性、违法违纪等主题的新闻,笔者注)最低的是42.11%(《扬子晚报》),最高的竟达到了78.57%(《兰州晚报》)。[2]而在网络媒体中,这一比例更高。“新闻中心”干脆将“迷失的大学生”设为专题。

[3]在该专题的首页上,“卖淫”、“浅薄”、“盗窃”、“吸毒”、“网恋”、“犯罪”、“失落”、“急功近利”、“迷茫”、“自杀”、“暴力”等十五个充满负面信息的词语竟成了宣传语。有些网络媒体更是拿“女大学生”大做文章。笔者在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女大学生”四个字,得到了8,590,000项结果。[4]而在这些相关文章中,“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地被“着了色”:“时代女大学

生的‘新潮生活’”、“女大学生卖淫惹谁了?”、“当代女大学生性和行为心态录”……在这些报道中,“女大学生”这个本属中性的词语已经多了一丝暧昧的味道。无独有偶,在笔者发放的1000份(回收率98.7%)以自己所在的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形象为题的抽样问卷调查中(见表一),67%的同学认为,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大学生的负面形象居多,6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真实情况比媒体报道的要好。由此可见,媒体中的大学生的形象与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在大众传媒有意无意的报道中,大学生的形象已经被扭曲了。直接后果:哈哈镜中的大学生刻板印象有学者对大众传媒中大学生的负面形象进行了归类(见表二)。[5]透过这些负面形象,我们看到已经不再是一个真实的大学生群体。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性观念过度开放和放纵”、“暴力凶杀”、“冷漠世故”、“品质低下”等成了描写大学生的常用词汇。从传播效果的理论上看,媒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聚焦于一个群体,集中报道一些具有相似或者相同属性的东西,就容易造成总体形象的失真,从而形成刻板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刻板印象是属于人们对社会认知产生偏差的一种情形,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形成: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者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而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通过后一途径形成的。[6]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社会公众对其刻板印

象的形成对后一途径的依赖就更为明显。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大众传媒的描述中,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已经被扭曲了,就如同哈哈镜中变形的影像。当社会公众对媒体中描述过多的“负面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固化后,变形的大学生刻板印象也就开始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了。更糟糕的是,大众传媒这种有意无意地生产着、传播着“大学生刻板印象”的行为,必然会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偏见”,甚至产生负面意向与敌对倾向。这种认知偏见与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受众态度乃至行为上的变化,对事物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理性探讨:大学生形象扭曲的深层原因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描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7]大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正是李普曼所说的“客观现实”,而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便是“象征性现实”,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便是“主观现实”了。我们不妨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见下图):在传统社会里,主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较为直接的反映,而在媒介社会里,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因此,媒介提示(报道)的“象征性现实”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知的程度。在笔者看来,这种媒介提示(报道)的“象征性现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的,指媒体报道的具体的、单个的新闻事实;一是宏

观的,指经过媒体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后在媒体中所显现出来的事物整体的现实。如果媒体所提示的微观层面上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相符,我们就说它实现了“微观真实”,反之则是“微观失实”;同理,如果媒体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所提示的宏观层面上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相符,我们就说媒体实现了“宏观真实”,反之则是“宏观失实”。很显然,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它们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所构建的宏观层面上“象征性现实”(大众传媒中的大学生形象)与“客观现实”(大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产生了背离,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宏观失实”(大学生形象被扭曲)。然而,作为“宏观真实”的对立面,“宏观失实”不像“微观失实”那样便于考量。“微观失实”的核实相对容易,只需要考察单篇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即可,也就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8]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在“五W”“一H”上没能做到与事实保持一致,就可以说其是“失实”的报道,也就是“假新闻”。而“宏观失实”则不然,它不能简单地拿“五W”“一H”来衡量,恰恰相反,有时它面对的甚至是一条条确凿无疑的新闻。其失实之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期才能为人们所认识,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也存在着两种情形:一、“微观失实”黄旦认为,“微观真实”应该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确有其事;二是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三是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