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学徒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作者:赵金泉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1期

摘要:“工匠精神”就是工人师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做为一名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师,如何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中职教育、德育工作、教育教学

古有鲁班,近有瓦特,他们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工人师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做为一名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师,如何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几点看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1.专业的工作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必须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2.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做好每件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

3.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

4.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并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现代学徒制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三、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1.1认清自我、定位自我

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表述了:中职教育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所以在所有学生一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天,就要让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明白,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从事一线生产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有认清这个前提,方能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1.2榜样力量、树立自信

现阶段有一个很是奇怪的现象,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乃至社会,只要一提到中职教育,做为自己总感觉低人一头,作为社会总认为那是“坏学生、差学生”的集中营。要想改变这种观念,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以往届成功的学生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我们的学生、家长、社会看看,我们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清华北大”,而且只用三年的时间就可挣到高工资,养活自己乃至家人;其次以学校外聘教师中的能工巧匠、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学生、家长、社会看看,凭着技术、能力,更是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与仰慕,而不是单单凭学历;三是针对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在学生、家长、社会中大力宣传,让大家看看“德国制造、瑞士手表”为什么这么有名,就是人家的职业教育发达。通过这三方面,为学生、家长树立榜样,增强自信,明确目标。

1.3树立目标、制定计划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树立目标:“大工匠”、行业人才,指导学生去分解目标、细化目标,并针对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执行计划

2、在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

2.1“做中学”: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是为培养人一定的就业技能,所以在教学中应体现“做中学”。在学生刚进入学校通过企业参观,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从事什么职业,具体有哪些岗位、哪些要求?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在教学中应先从动手开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带着疑问再去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能逐步提高。

2.2从细、从严: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就要做到“从严从细”,作图、程序编制、零件加工、零件检测,都要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去检查、验收,在日常教学中从细从严养成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3技能大赛:在每年的技能大赛之后,我都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是参加了技能大赛的学生,他的操作、学习能力明显比其别的同学高好几个等次,而且能得到赞助企业的青睐。这是因为在技能大赛过程中,学生从操作时间、设施的配备、老师的辅导程度等等都给予了充足的保障,所以才会出现部分达到“工匠”层次的学生,那么能否针对所有学生进行“技能大赛”式的

训练,从时间、设备、辅导等全方位给学生以支持?我想这是一个启发,值得我们职业教育人去深思。

2.4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本着对学生有利的原则,可以对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材规划、课时标准进行各种改进,为的就是培养更多的“工匠”。

2.5企业实践: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实践自己,因为真正的“工匠”都来自生产一线,让学生在生产一线体会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等等,快速成长为一名“工匠”。

总结:现阶段我国正从“制造大国”逐步升级为“制造强国”,正是需要大量“工匠”大显身手之时,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深感时不我待,在教育教学中责任重大,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执著的坚守,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