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规定: 1、隧道初期支护必须紧跟隧道开挖作业面及时施作,同时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监控量测的相关作业,对位于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初期支护应及 时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
2、隧道初期支护应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围岩特点、断面大小和使用条 件等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单一或组合的支护形式。
3、隧道支护施工前,应确定支护紧跟开挖的时间、距离及工序搭接要 求,确定喷射混凝土前基面标准和设置喷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确定锚杆、 钢架、钢筋网的加工、运输、安装方案。
砂浆锚杆作业程序:
先注浆后放锚杆,具体操作时:先将水注入牛角泵内,并倒入少量砂 浆,初压水和稀浆湿润管路,然后再将已调好的砂浆倒入泵内。将注浆管 插至锚杆眼底,将泵盖压紧着缓缓退出眼孔,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 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将注浆管全部抽出后,立即把锚杆插入眼孔,然 后用木楔堵塞眼口,防止砂浆流失。
7、膨胀岩隧道的初期支护宜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 以提高初期支护的整体刚度,应优先考虑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超前小导管注浆
目的:
明确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工艺标准,规范 小导管作业 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级围岩环 向间距40cm,外插脚5~10°。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超前小导管规格:热轧无缝钢管、外径42mm,厚度3.5mm。 在管身设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5出门、,呈梅花行布置, 前段加工源自文库雏形,尾部长度不小于10cm,uowei不钻孔的止浆段, 小导管L=3.5m,IV级围岩环向间距40cm,V级围岩环向间距 40cm,外插脚5~10°
锚杆孔中必须注满砂浆,发现不满须拔出锚杆重新注浆。注浆管不对 人放置。以防止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
注意事项:
1、锚杆布设为菱形,纵横间距0.6~1.5m 2、严格控制沙灰比1:1~1:2水灰比0.438~0.45 3、按设计要求钻孔 4、为防止锚杆滑出,在砂浆初凝时加木楔。 5、严格检查锚杆质量及施作后的效果 6、施工期间严格遵守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党发现支护 变形或算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措施。
·注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米。
·钢管要与拱架焊接牢固,注浆后注浆孔要堵塞密实。
超前大管棚施工注意事项:
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 2、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仍超限者应封孔,原 位重钻。 3、管棚环向圆心角按拱部120°计算,导向钢管外倾1~3°,钻孔倾角严格控 制以防侵限。 4、注浆压力突然升高,应停机检查,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 及配合比,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结,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 合浆的凝胶时间。
4、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 均不应低于5°C。
5、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装置,喷射混凝土时粉尘含量不得大 于2mg/m3。
6、岩爆地段隧道施工加强支护工作,支护的方法是在爆破后尽可能早 地向拱部或侧壁进行喷射混凝土,再加设锚杆及钢丝网。衬砌工作要紧跟 开挖工序进行,以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和确保人身安 全。
喷射混凝土
(1)目的: 明确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苏家坪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湿喷混凝土施工。 (3)喷射工艺: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有干喷、潮喷和湿喷三种。 (4)喷射工艺其方式是:
用湿喷机压送拌和好的混凝土,在喷头处添加液态速 凝剂,再喷到岩面上。
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1. 超前支护 1.1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流程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一、初期支护的基本认识:
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 隧道开挖后立即施作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称为初期支 护。
隧道工程中初期支护一般采用锚喷网结构形式。 锚喷支护工程特点: 1.及时性:喷射早强砼,能迅速给围岩提供支护抗力; 2.密贴性:喷射砼与围岩能全面密贴粘结; 3.深入性:锚杆可深入围岩一定深度加固围岩,形成承载圈。 4.柔性:容易调节围岩变形,可控制围岩塑性变形适度发展,发挥自承能力; 5.封闭性:可阻止水对围岩的侵蚀而引起风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