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
黄陵县桥山镇党委书记席国营
一、前言
农村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确保了新中国的产生,农村曾经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强大财富源泉,公粮,两税曾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强大动力,这种动力,对于广大农村来说,显示着一种巨大的牺牲精神;农村曾经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刹车片,“文革”期间,无数的知识青年奔向农村,善良的农村人以其宽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和他们共同安抚共和国的伤痛,农村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战场,由农村发端的改革潮流席卷全国,引发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最深刻的社会变动。
农村千百年来还曾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孕育之地,时至今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眷恋,浓浓的乡愁情绪却在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文化底色。
在这些巨大的历史变革中,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在座的各位,——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
电影《地雷战》、《地道战》、《草原游击》、和《南征北战》里面闪现着多少无畏的农村干部,陈永贵、郭凤莲,以及《红旗渠》等,曾展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多么令人心动的形象和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正是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待遇很低的情况下,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地抗击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顽强地坚守着党和国家执政的根基。
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是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尊重的特殊群体,大家必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就农村局部而言,村干部文化结构总体是最高上,但拿到整个干部队伍上纵向一比,却是最
低的一个群体。
2、思想领域问题比较突出。
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及现代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挤压着许多村干部的思想营养,崇高的理想信念被日益丑化,日益动摇。
3、服务意识较差,“官本位”意识浓厚。
4、一些村干部无所作为。
任职几年,山河依旧,无所事事,死气沉沉,发展意识很差。
5、法治观念较差。
解决村上问题,缺乏法治思维。
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但大部分却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但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下面我就围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谈一点个人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1、把好“总开关”,解决世界观问题。
说到底就是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个共产党员,却不相信共产党的学说,不相信党,岂非咄咄怪事。
现在的许多人,极度缺乏理想,对于信仰,几乎人人都有,但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信仰,却值得怀疑。
信仰是人的精神依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会很好的担负工作职责,一个没有信仰的政党会有效地治理国家。
更准确地说,理想信念泯灭,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成效都是靠不住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村子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成效十分显著,经济总量全球第二,民生改善十分明显,大家的日子普遍好转。
但大家都能看到的是,社会的许多人,发展的虽好,却是各顾各,有的私心甚至发展到想
要瓜分国家资产(如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名下),许许多多的人,情绪烦躁,火气很大,精神无所追求,不知道怨的哪一门子气。
说到底,有钱啦,没精神,为什么没有精神,没有信仰,没有追求吗。
信仰的力量:①什么是延安精神;②张学良论长征;③中国共产党人战争年代被捕杀的机率④人造天河红旗渠。
有多少人从内心里是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
A①:是否读过著作,是否掌握了精神实质,没有读过为什么怀疑。
B②:要真学,不要只喊“阿弥陀佛”。
C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实践上是为人民服务的等合客观规律。
公平正义、人类良知,有什么错误?
D④:关于何新的观点。
E⑤:分析世界三大宗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些怀疑论者犯了二个忌:一是自私自利,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共产主义;二是他压根就不想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在信仰上有所追求,他只追求眼前实际的东西,精神荒芜。
F⑥:关于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不能静止地看,吃的问题,西方的福利政策,计划经济,五一、三·八节等)。
G⑦: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并不影响他的崇高理想信仰的建立。
战争年代,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一开始还多是文盲,根本赶不上现在村干部的知识层面。
所以不能认为我只是一个村干部,崇高的信仰太崇高,跟我沾不上边。
应相信,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一个优秀的村干部,一个好人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H⑧:群众路线教育:重点是教育领导干部,就像人的大脑病理一样。
村民自治:村上事务可以自治,但党员思想、信念不能自治。
村干部要成为思想、道德、产业发展的楷模。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理念。
)
2、掌握村情,掌握政策,抓好结合。
对村情、政策的了解,总体是很好。
在此不想多说。
今天想说一个关于乡村治理的话题。
我们国家有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二千多个县,几万个乡镇,几十万个村。
尽管有的乡已逐渐向城镇化迈步,但几乎每个乡镇的村庄空间布局千百年来几乎不变。
作为社会管理的末梢者,广大的乡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传统和发展重托。
中国的乡村自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遍布城乡的几十万个村庄中,浓厚的宗族意识、宗法意识、宗教意识、民俗村约、人情世故与现代法治要求、道德要求相互混杂,相互博弈,暴露出的问题比比皆是;联产年包责任制一方面调到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稳定基层经济活动,但极其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现代化大生产迟迟无法接轨,土地流转困难,规模经营有限,产业的进一步开放面临许多瓶颈。
人人都是高喊“民主”。
但小农经济滋生的自私自利意识在所谓的”人民群众”的大旗掩护下,使基层民主极易走形,质量不高;类似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农户的漫天要价,信访不信法,只讲权利享受,不讲义务奉献等问题,已随时使村干部有可能设置于各类社会矛盾的火山口,村干部有随时被妖魔化的可能。
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村干部在了解自己村情的时候,一定不要眼光狭窄,思维要跳出村事来观察村情,否则,村民的琐碎事务极容易让你的认识和判断走样。
注重学习,掌握政策。
不读书学习,即使发了家,也是个土财主。
我们并不要求村干部去读大部头书,而是说大家一定要走出来,多看多想多学,这对每个人都很有好处。
了解政策的来龙去脉是一个很好方法,
可以使我们对村庄治理,产业发展等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比方说,合疗、养老保险问题,它的出台背景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交几个钱的事情吗?两税的取消,为什么要取?难道仅仅是为了少交几个钱吗?又比城镇化,为什么要鼓励农民进城,难道是因农村人太多,耕地太少吗?再比如,土地流转,为什么要流转,是因为一些家户不种庄稼了吗?还有许多的补贴,为什么要出台这些政策。
作为村干部,一定要对这些政策有透彻的了解。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政策,目的是为了在实践更好地运用,更便利地做好群众工作。
政策的把握和运用的程度,往往是一个干部水平的试金石。
不是在实践工作中,常有个别村干部动不动就想扣住村民的各种费用,表面上他是动了私心,想将这些钱归为己有,更大地讲,他是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
3、要搞好自身定位。
所谓自身定位,说白了就是要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这个定位就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我们这帮人组成基层政权代表共产党在基层为共产党、为人民执掌政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执政。
请注意我们是在“执政”,而不是在“革命”。
我们是“执政党”,不再是过去曾经的“革命党”。
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已经63年了,应该说早就是事实上的执政党,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也标志着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已经实现了这种理论上的转变。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要提这种转变呢?就是因为,时至今日,在基层的不少干部思想中,依然盛行着或者是怀念“革命党”思维,对群众一昧采取训斥、打压的方法,许多信访往往也是这样产生的。
事实说明,今天,我们在基层执政就应当彻底摒弃这种思维。
作为基层干部,应当自觉确立或者帮助基层干部“确立执政党理念,摒弃革命党思维”。
实践当中,常常听一些乡镇干部发牢骚,说现在的百姓简直被哄上了天,要是放在毛主席那时候,一绳子捆的就老实了,哪来现在这么麻烦。
要知道,“文革”中采取这种手段,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建设时期、执政时期,却要求人们起来继续革命,这就是“文革”的悲哀,我们现在如果还怀念过去那种“龙卷式”的工作方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退一步讲,就是要抓人,也要依法办事,而不能个人主断。
关键问题,要转换思维,要有和谐理念,要有合作意识,要有服务意识,要有奉献精神。
4、要有公平公正之心,要有服务群众之心。
①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要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什么是半心半意。
A.认为群众文盲多,愚昧无知,不值得服务;B.认为自己一个月就那么点钱,凭什么下那么多苦;C.我和你都是一个村子的,你的水平不如我,凭什么还要我来伺候你。
D.民主选举。
(温家咀例子)
②要树立正确的人民群众之观点。
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只喊政治口号;要教育引导群众,消除落后面,解放积极性。
③要公平公正。
实践证明,公平公正的人在一个村子里能比较长久地立住脚跟。
④要切实注意工作方法。
方法生硬,是造成干部关系紧张的添加剂。
在方法问题上,要把握好情、理、法的统一。
情就是对群众要有情,处理问题要以情动人。
感情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问题,世界观扭曲了,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必然会变成“一场演出”;会变成作秀。
应当明白,信仰
不能当作方法和工具;理就是晓之以理,增强工作的说服力;法就是处理问题要有尺寸,要有底线,不能让私人感情,主观臆断代替法律规定。
⑤要有宽阔胸怀。
(家族圈子)
⑥学会教育群众。
严重地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5、善于化解各类信访纠纷。
现在农村的信访纠纷很多。
有的信访,村干部比较超脱,居于事外,比较好处理;有的村干部居于事中,很难处理;有的纠纷,涉及国家利益和村民利益的直接对抗,村干部往往左右为难。
在信访处置上:我觉得,要把握好几点:
①不要将政治性要求与具体问题的处理划等号。
②要有法律思维(下王的合同纠纷、梨园村的治安纠纷),麦洛安的地权纠纷问题。
③要强调三为主:以初访为主,以解决问题为主,对信访老户以重建信任为主。
④要注重策略,紧紧依靠党委政府。
如征地拆迁,不要因此损害村干部的政治前途。
6、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①社会发展的大势;
②争资金跑项目;
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帮群众办事。
(志愿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