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印染业转型升级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ADEMIC RESEARCH 学术研究
如何在新时期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印染业,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对环境困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印染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印染业的污染减排,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印染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作为我国印染业的主要生产基地,近年来,绍兴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推动印染企业集聚,致力于推进印染业转型升级发展[1]。
一、印染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及动力分析
(一)主要存在问题
绍兴市印染企业是基于乡镇集体企业转型发展而来,一方面布局不集中,经营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低端产能占比大;另一方面追求以“跑量”发展规模效应,进一步催生高能耗高污染现象显现,所在区域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印染企业已被居民区、村庄包围,因环境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现。在实施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集聚升级积极性不高,行政区域间协同推进力度不一,易受政绩考核机制干扰,技术落后、产品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2]。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印染业处在产业链下游、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较低,潜在竞争对手众多。由于产品价格通常是由最低成本者所决定的,印染作为“来料加工”的低技术含量产业。随着人力、土地等资源成本优势以及政策优势不再,绍兴市整个印染产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发展空间相对趋窄。
(二)发展动力分析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直接面临着内外需求的市场选择,一方面绍兴市印染行业在面临环境成本、人力成本等要素成本的大幅提升,从而实行被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但另方面,印染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次产业整合、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等整体行业能力提升的机遇期[3]。
1.宏观政策倒逼转型升级。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政府进一步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修订环保标准、强化监管执法、实施污染减排、开展行业整治等手段不断提高以印染和造纸为代表的高污染行业准入、生存门槛。同时随着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力度的逐步弱化,使印染企业转型的内在意愿不断增强。
2.区域融合发展为产业布局调整提供可能。绍兴市行政区划调以来,从全市层面统筹谋划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实现同质竞争转化为紧密合作成为可能。在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时,经济总量下降所导致的“考核风险”压力降低,使得印染产业的集聚发展成为可能。原来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域的印染企业,从“拼政策”转为“拼实力”,真正做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进一步激励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二、印染业转型升级实施路径
以绍兴的实践为例,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在供给侧去产能、调结构,延伸和拓展产业链,通过加强印染产业集聚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培优,鼓励兼并重组,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措施,从而全面实现印染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工程。这是对整个印染业一次革命性改造升级,不是简单的空间搬迁。绍兴市在实施印染产业集聚过程中,以“适当集中布局”为原则,为入驻企业提供研发、检测、对外商务、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产品展示、人才培训交流等全方位的现代生产性服务平台,解决集聚后老厂房的处置问题。通过优化综合配套服务,降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综合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印染业集聚区建设,减少印染用地,减少污水排放,淘汰落后产能;以天然气、蒸汽代替煤,取消燃煤、导热油锅炉,少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
(二)加强环境执法整治。在推进印染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严格按政策要求,坚决关停和淘汰非法的、落后的印染设备和企业,对企业则实施关停整顿,倒逼印染企业转型升级。严格按新《环保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强化环境执法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手段。严格遵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群众要求搬迁愿望强烈的,实行搬迁集聚,全面有序地推进印染业转型升级。
(三)加大培育印染标杆企业力度。培育创建一批印染企业成为柯桥区印染业标杆企业,培育印染行业上市企业(IPO、新三板),使其在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精细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印染业技术装备和运行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印染业转型升级研究
——以绍兴市为例
黄 娟 汪明进
◆
摘要:如何实现传统印染业转型升级,这是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论文立足
于绍兴市的实践,分析了当前传统印染业集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政策和区域融合发展两个维
度对其转型升级动力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绍兴市印染业集聚区实际做法,提出针对性的实
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印染业;转型升级;绍兴市
信息系统工程 │ 2019.8.20153
ACADEMIC RESEARCH 学术研究
先进水平。据统计,绍兴市外向型企业中大部分产品出口亚非拉欠发达国家,产品低端,利润微薄。内销国内市场企业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生产用作衣兜布、沙发内衬等的低端产品,靠“走量”来维持生存。因此,通过高标准,充分利用环保、税收等政策,加快落后产能和低端产品的自然淘汰速度,尽快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争取发展时间。
(四)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跨区域收购。在实施集聚过程中,积极鼓励兼并重组,包括优势企业兼并劣质企业,上下游企业的相互收购、控股,通过债权、股权融资等方式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制定印染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突出优势企业,扶大扶强,如以产量规模、赢利能力等指标为基础的级差式扶持政策,拉大级差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引导大型染料生产企业参股印染企业,延伸产业链,培植一批印染龙头企业。
(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要求和绍兴市实际,提升绍兴市印染产业科技水平、实现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在总量增长、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引进、节能减排成效、淘汰高能耗高水耗低技术水平的落后产能等方面,实施目标控制和过程控制。依托国家级“印染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纺织印染产品的技术含量,研发具备自主专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研发,扶持印染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研发和推广高性能新型纺织材料和绿色环保的纺、织、染新技术[4]。
(六)延伸和拓展纺织印染产业链。绍兴市目前已具有全国最庞大的印染布和染化料产能,以及最完善的专业市场,但在整条纺织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还很薄弱。如高端纺机、染缸等设备还全部依赖进口,印染废水、定型机废气处理大部分依靠外来的技术设备,同时缺乏有影响力的服饰品牌。在选择新兴产业时,积极扶持发展与纺织印染行业相配套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环保、物流等服务业,提升时尚服装服饰产业设计创新能力、营销渠道掌控能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等。
(七)走高端化定制化路线。引导企业向产业化或定制化发展,一方面扶持现有的规模企业、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化路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鼓励微创企业发展个性化高端定制业务,走精品化路线[5]。
(八)加大政策扶持与政策激励。通过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印染产业的研究机构、高新技术及相应的人才前来落户或建立合作关系,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6]。运用市场机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利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有选择地实施落后设备和工艺的调整与转移,特别是对档次低、污染大的企业加大转移力度,腾出资源重点发展高中档产品,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三、印染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当然,印染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在配套政策方面应予以多角度多层次支持,从而实现传统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尽最大可能平稳过渡。在产业结构没有充分调整前不能对印染整个行业实行“一刀切”政策,更不能削弱,要把印染传统优势产业深入提升、创新发展,扬长避短、集聚升级。
(一)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从项目审批、企业排放进管监督和污水厂末端处理三个层面,切实负起政府职责。严把准入关,对新建项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予审批,对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项目不能投产;加大对超标排放、违法排放和偷排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力度,把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加快完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确保污水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7]。
(二)构建综合性监督体系。通过经济杠杆、环保执法、舆论曝光、群众监督等不同层面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污染发生。以经济收费政策为核心,按照污染物浓度收费,提高污染企业的环境成本,对高污染企业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高污染印染企业实行技术升级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印染产业集聚发展的步伐不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而放缓,应坚定打造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纺织印染产业专业园区,减少对群众生活和生态保护的影响。
(三)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灵活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比例。具体到印染行业,应该给予研发型和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企业更加积极灵活的政策扶持。
(四)注重本土企业和人才的培育。立足于城市规模和区域位置,注重本土企业和人才的培育。突出一批精英企业和高端人才培育,实现以点促面发展。同时增强企业和人才对城市文化社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H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迈向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对策[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8.
[2]金碚, 吕铁, 邓洲.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2):5-15.
[3]孔伟杰. 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9):120-131.
[4]陆瑶, 徐利新. 专业市场品牌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以绍兴中国轻纺城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3):1-5.
[5]尤近仁. 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集聚发展[J]. 纺织导报, 2015(4):22-24+26-27.
[6]张伟明, 于蔚.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研究[J]. 浙江学刊, 2013(1):208-214.
[7]赵红霞, 李栋. 浙江绍兴纺织印染业出口面临的环境困扰及转型升级[J]. 对外经贸实务, 2017(7):42-45.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编号:2018LZ39))(作者单位:黄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汪明进,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信息系统工程 │ 2019.8.20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