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1983年至1986年的全省文物大普查,初步查出地面文物17623处,基本摸清了全省文物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同时也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
一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一直是个空白。80年代以来,“和县猿人”、“巢县智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揭开了境内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的序幕。至90年代,全省已发现旧石器地点近50处,丰富了旧石器文化研究的内容。尤其是繁昌瘌痢山早期灵长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8年5月,在繁昌孙村镇瘌痢山人字洞发现一批更新世早期灵长类化石,计有上颌骨4块、下颌骨5块、下颌联合部1块、牙齿45枚,初步观察为四五个个体。伴出的脊椎动物化石,计有龟鳖类、鸟类、翼手类、啮齿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600多件, 50余种。同年秋,在洞的上部堆积中出土40余件人工打制石器、10余件骨器,以及许多小铁矿石块。其中,石、骨器打制疤痕明显。人字洞哺乳动物群化石含古老种类比例较大,并有第三纪残存种,与四川巫山龙骨坡中部动物组合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地址年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00万年以上。繁昌人字洞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的灵长类化石,时代早,个体多,并伴有打制石器共存,材料之丰富,实属罕见,在长江下游地区尚属首次,对寻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境内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主要分布在水阳江、巢湖、沿江及皖河等流域或地区。石器出土地点大多位于二、三级阶地,埋藏于网纹红土层中,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或偏晚。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点多面广,以宣州陈山旧石器地点最为典型。该遗址于1988 年至1992 年发掘,出土700 余件石制品。地层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下蜀黄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或中期;下层为网纹红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类型有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镐等。其文化面貌独特,代表了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的特点。巢湖和皖河流域出土的石制品,与水阳江流域出土石器比较,总体上特征相近,属于砾石工业类型,应归为中国南方主工业区。
1997 年,在宁国毛竹山遗址。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露天生活遗迹。遗迹为东西长10 米、南北宽6 米的半圆形砾石环带,面积60 平方米。环带中空,宽2 米,由1200余件石制品和砾石构成。初步统汁,石制品与砾石的比例为1 : 2 0。石制品多为石片、
石核,成形的工具较少,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和镐等。有的石片直立于地面,属就地打制形成。根据地层判断,砾石环带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于40 万年。迄今为止,类似毛竹山遗址的早期遗迹,在国内尚属罕见,其用途很可能与早期露天营地或石器制造场有关,对研究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怀宁腊树、潜山彭岭等地发现的小石器,比较特殊。石器含在灰白色粉砂质岩粘土层中,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有石片、石核、石片刮削器等。这类石器组合的性质属石片工业类型,在省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接近北方主工业区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省有着广泛的分布。1978 年以前,仅开展了一些调查和试掘工作,发现萧县花家寺、亳州钓鱼台等一批史前遗址。1979 年以来,随着潜山薛家岗遗址的发掘及“薛家岗文化”的命名,集中在江淮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重点发掘了潜山天宁寨、宿松黄鳝嘴、望江汪洋庙、霍邱红墩寺、定远侯家寨、肥西古埂、含山凌家滩等一批遗址,初步揭示了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内涵。
近10 年来,随着苏鲁豫皖先秦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开展,在淮北及江淮地区发掘了一批史前遗址,同时在皖南也做了一些调查和试掘工作。这些工作,为研究安徽地区原始文化的谱系及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濉溪石山子遗址,是淮北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该遗址经1988 年至1993 年发掘,包含四期文化;其中一、二期文化面貌相近,时代较早,比较典型。陶器以夹砂含蚌末的红褐陶
为主,胎质疏松厚重。常见纹饰有指窝纹、指甲纹、划纹、弦纹、堆纹、戳印纹。流行半月形扁鋬手、竖装方形单孔或半月形双孔耳、鸟首形耳突等。器形有釜、鼎、罐、钵、盆、孟、器盖、柱形支座等。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凿、石杵、石臼、石磨盘、石磨棒、蚌器、陶拍和鹿角靴形器等。与一期文化相近的遗存,在宿州小山口和古台寺下层均有发现。但后者不见双耳罐、鸟首形耳突、角质靴形器,时代可能略早。小山口下层C—14年代测定,分别为B.C.6077-
B.C.5720年(ZK--2622),B.C.5958—B.C.5650年(ZK--2621),距今约七八千年。石山子一期文化遗存,与山东北辛文化大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有明显的地方差异,是分布于淮北及周邻地区一种新的原始文化类型。与石山子二期文化相同的遗存,有凤台夹山口(1992年发掘)和怀远双古堆(1990年发掘)。此时,除保留一期文化特点外,薄胎红陶略多,流行鸟首形耳突。常见器形有侈口深腹釜,长锥形罐形鼎、钵形扁足鼎、杯、钵、盂及柱形支座等。其文化分布可达沿淮地区。
1993年,在亳州后铁营发掘一处新时器时代墓地,清理墓葬30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属二次葬。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玉石器较少。陶器以泥质黄褐陶为主,少数为泥质黑陶。陶器种类较多,有之筒杯、觚形杯、鼓腹杯、罐形鼎、钵形鼎、釜形鼎、卷沿盆、平底碗、圈足碗、扁圆壶、豆、器盖等。后铁营文化遗存与石山子二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时代略晚,或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相当。淮北地区含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遗址分布比较普遍,约40余处,基本为大汶
口文化中晚期。除60年代和80年代发掘的萧县花家寺、亳州付庄等遗址外,近十年来发掘的遗址,有萧县金寨(1991年发掘)、宿州小山口中层、古台寺中层、芦城孜下层(1990年发掘)、蒙城尉迟寺下层等,为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蒙城尉迟寺,是淮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晚期聚落遗址。1989年至1995年连续发掘9次,揭露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发现红烧土房址41间、各类墓葬210余座、灰坑160余个,以及兽坑、祭祀坑、广场、围壕等遗迹现象,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遗址分二期,一期属大汶口文化晚期,二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主。
已发现的房址,围绕遗址中心分别以2间、4间、5间为一排,呈东南——西北走向四面排列,一般面积为10平方米,大者近30平方米。室内平台普遍遗留器物。墓葬集中分布在遗址北部,有成人土坑墓和儿童瓮棺葬,头向均为135?左右。随葬品有多寡之别,多为日用陶器。少数墓设二层台。发现个别拔牙现象。儿童瓮棺葬多为2——3岁的婴幼儿,葬具有2——4件陶器套合组成。在大口尊上发现5中刻划符号,部分涂朱。这些符号,与山东境内大汶口晚期发现的符号相同。围壕环遗址构筑,椭圆形,南北跨度约230米,东西跨度约200米。壕沟宽
29.1——31.4米,深4.5米。广场位于遗址南部,总面积约280米。尉迟寺遗址是迄今为止大汶口文化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形态,布局之严谨,在我国史前考古中属罕见。它作为一种新的史前聚落模式,学术价值颇高。
尉迟寺一期文化以陶器为主,常见器形有鼎、鬶、罐、壶、杯、大圈足豆等基本组合。文化面貌具有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般特征,但自身特点也很浓厚,属于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即尉迟寺类型。
龙山阶段的文化遗存,除蒙城尉迟寺二期外,还有宿州小山口上层、古台寺上层、芦城子中层、灵壁玉石山上层以及固镇苇塘(1992 年发掘)等。这一阶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