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等于、大于和小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同样多”和“多”、“少”的含义。本节课要学习的是认识并理解关系符号=、>和<的含义,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混淆>和<的读法和含义,因此要加强辨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教学重点: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课题:认识=、>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9-20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课是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计数经验和“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等单元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生长点,是以后学习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延伸点。例题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6、学生在书上描写“=”,并提醒学生用直尺。
(二)认识“多”“少”和“>”“<”。
1、谈话:图中还剩下哪两队小动物没有参赛?
讨论:要知道松鼠和小熊谁的只数多,谁的只数少,可以怎样比?
启发:你能仿照前面的样子,把松鼠和小熊1个对1个地排好吗?
2、思考:松鼠的只数和小熊比,可以怎么说?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4、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
指出:小兔和小猴都有4只,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
5、介绍:“=”的名称“等号”,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等。读作:4等于4。
“=”的写法:等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横线组成,这两条横线都要写平。
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说说比较大小时的思考过程。并引导学生联系每幅图中的数珠个数进行解释。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自己的判断过程。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数的大小的?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和<
同样多多少
4 = 4 5>3 3<5
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1、谈话:拔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两个队参加比赛呢?
2、师示范:先将小兔贴成一排,再把小猴贴在小兔的下面,与小兔一一对应排列起来。
在小兔和小猴之间连线,引导学生注意看老师在做什么。
3、启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指出:1只小兔正好对应着1只小猴,没有多余的小兔;1只小猴也正好对应着1只小兔,没有多余的小猴。
指出:它们的开口不同,开口朝左是大于号,开口朝右是小于号。
观察:“>”和“<”的开口都是对着什么数?(大数)尖角都是对着什么数?(小数)
明确: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再填一填,并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说清楚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出:1只松鼠对应1只小熊,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的。我们就说松鼠比小熊多。(板书:多)
3、提问:松鼠有几只?小熊呢?
指出: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松鼠比小熊多,我们可以写成5>3。(板书:5>3)
4、介绍:“>”的名称是“大于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读作:5大于3。
师教学写法,学生在书上描写“>”。
5、启发:反过来,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可以怎样说?
指出:小熊有3只,松鼠有5只,小熊比松鼠少,我们可以写成3<5。(板书:来自百度文库<5)
6、学生介绍:“<”的名称是“小于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读作:3小于5。
师教学写法,学生在书上描写“<”。
7、比较:“>”和“<”长得非常像,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学难点:理解=、>和<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三角形学具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它们正在举行一场森林运动会,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2、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了吗?
追问:每队各有多少名小动物?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同样多”和“=”。
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教学重点: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课题:认识=、>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9-20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课是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计数经验和“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等单元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生长点,是以后学习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延伸点。例题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6、学生在书上描写“=”,并提醒学生用直尺。
(二)认识“多”“少”和“>”“<”。
1、谈话:图中还剩下哪两队小动物没有参赛?
讨论:要知道松鼠和小熊谁的只数多,谁的只数少,可以怎样比?
启发:你能仿照前面的样子,把松鼠和小熊1个对1个地排好吗?
2、思考:松鼠的只数和小熊比,可以怎么说?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4、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
指出:小兔和小猴都有4只,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
5、介绍:“=”的名称“等号”,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等。读作:4等于4。
“=”的写法:等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横线组成,这两条横线都要写平。
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说说比较大小时的思考过程。并引导学生联系每幅图中的数珠个数进行解释。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自己的判断过程。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数的大小的?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和<
同样多多少
4 = 4 5>3 3<5
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1、谈话:拔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两个队参加比赛呢?
2、师示范:先将小兔贴成一排,再把小猴贴在小兔的下面,与小兔一一对应排列起来。
在小兔和小猴之间连线,引导学生注意看老师在做什么。
3、启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指出:1只小兔正好对应着1只小猴,没有多余的小兔;1只小猴也正好对应着1只小兔,没有多余的小猴。
指出:它们的开口不同,开口朝左是大于号,开口朝右是小于号。
观察:“>”和“<”的开口都是对着什么数?(大数)尖角都是对着什么数?(小数)
明确: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再填一填,并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说清楚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出:1只松鼠对应1只小熊,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的。我们就说松鼠比小熊多。(板书:多)
3、提问:松鼠有几只?小熊呢?
指出: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松鼠比小熊多,我们可以写成5>3。(板书:5>3)
4、介绍:“>”的名称是“大于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读作:5大于3。
师教学写法,学生在书上描写“>”。
5、启发:反过来,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可以怎样说?
指出:小熊有3只,松鼠有5只,小熊比松鼠少,我们可以写成3<5。(板书:来自百度文库<5)
6、学生介绍:“<”的名称是“小于号”,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读作:3小于5。
师教学写法,学生在书上描写“<”。
7、比较:“>”和“<”长得非常像,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学难点:理解=、>和<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三角形学具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它们正在举行一场森林运动会,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2、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了吗?
追问:每队各有多少名小动物?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同样多”和“=”。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