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作者:高芳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2期
实验证明,当代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不良心理倾向。
这些不良心理倾向有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而消失,但有些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用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才能克服。
这是传统德育所不能解决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树立一种更广泛、更深入的大德育观念。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不只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
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具有正常的智力、正常的群体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乐于学习和工作,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正常地进行友谊和恋爱。
二、传统德育的范畴
传统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以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活动。
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
主要解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传统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律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但忽视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如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等,而这些问题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事关重要的,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问题。
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受“以德为先”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把好学生等同于心理健康的学生,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人文关怀。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变革,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当今青少年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和升学、就业压力,在如此严酷的生存形势下,具有稳定而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挫折面前具有调整情绪的能力、能够积极发掘个人内在潜力、合理控制压力等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的心理将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
时代要发展、人才要发展,德育工作也要发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
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可以说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人才,要具有包括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全面的素质水平。
其中心理素质(以心理健康为标志)是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中介,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作为“人”的最基本需要,因为他们面对的可能是比常人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是一个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靠教育。
早在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建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上,雅克·德洛尔主席就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这四个方面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同时,深入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我国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99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
由此看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德育工作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中学时期正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期。
因此,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既带有儿童期的痕迹,又有成人期萌芽的东西,他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矛盾动荡期”或“危机期”。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在此阶段的发展有如下显著特征:
1. 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
此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真正出现,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出现“成人感”。
2. 逆反心理加重。
因其成人感的出现,独立生活的愿望强烈,一方面想摆脱家长,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长。
面对父母的唠叨、学业的压力,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这是此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但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也是面向成人的闭锁性心理特征。
3. 学习信心减弱,容易产生挫折感。
4. 同伴关系越来越重要,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
多数青少年常感到在群体中有安全感。
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互相影响,信任同伴胜过家长和老师。
5. 性别角色意识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增强,男女意识已完全形成,行为上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并开始对异性表现得非常敏感,关注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6. 思想成熟,感情脆弱,无法克制欲望,抵制诱惑的能力差。
以往传统德育面对此类特征只能利用思想道德的尺度去衡量,去评判,利用说服教育、批评表扬等公开性、群众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传统教育把打架、偷盗、早恋归为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却忽视了这些行为其实也是心理问题的外化。
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在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心理测量、心理疏导、心理训练等手段,科学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社会,掌握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性,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个体发展和完善。
总之,中学生急需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这是由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也是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中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
教师只有认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才能很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为德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