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散膏汤及民间灵验方特效骨科药的制作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丸散膏汤及民间灵验方特效骨科药的制作法

中药大多是植物药,入药部分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可明显增强原有的功效。

各种剂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宜忌。中医根据临床治疗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剂型。我们必须熟悉各种剂型的功能和宜忌,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剂型。常见的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丹剂、酒剂等,兹简要介绍如下。

(一)汤剂:把一种或多种药物配伍成方,按煎法要求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服用,称汤剂。在古代名为“汤液”。这是—种最广泛使用的剂型,适用于一般疾病或急性疾病,可用于内服、含漱和外用熏洗。如麻黄汤、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其特点是吸收快、奏效迅速、作用强,并可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使用。

(二)散剂:将药物碾研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称为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参苓白术散;亦有研成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十几分钟后取汁服用的,如银翘散。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外敷或掺撒于患处,如外科常用的生肌散、金黄散等。其特点是制作简便、便于服用和携带、节约药物、不易变质等,但吸收较汤剂为慢。

(三)丸剂:是根据配方将药物碾研在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蜂蜡等作为赋形剂制成的药丸。其特点是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便。丸剂是一种君用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亦有用于急救的,中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此外,某些峻猛药品,为了缓和药效,可作丸剂,如大黄庶虫丸、抵当丸等。临床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浓缩丸等。

1、蜜丸:将药抖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作赋形剂制成丸剂。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并能矫昧,且具有补益作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蜜丸—般多制成大丸使用,每丸重约3—9克,如补中益气丸(每丸重9克);亦可制成小丸使用,如石斛夜光丸等。

2、水丸:即水泛丸。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酒、醋以及方中部分药物煎汁作为赋形剂,用人工或机械泛制而成丸剂。水丸较蜜丸、糊丸易于崩解,吸收快,奏效速,颗粒小,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为较常用的丸剂。一般多制成小丸服用,如牛黄消炎丸、梅花点吞丸等。

3、浓缩丸:将方中某些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方中其它药物的细粉混合干燥、粉碎,以水、酒或方中部分药物煎出液为赋形剂,制成丸制。其优点是药物含量大,有效成分高,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易于服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安神补心丸、舒肝止痛丸、六味地黄丸等。

(四)膏剂:膏剂分内服、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是将饮片加热前煮后,除去药渣,而后再用微为浓缩,加入砂糖、冰箱或蜂蜜煎熬而成。其特点是便于服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味甜营养丰富,故又称膏滋,如桑椹膏、雪梨膏等。

外用膏剂,亦称“膏药”,古代称为“薄贴”。是用油类将药物煎熬,去渣后再加黄丹或白蜡收膏,然后加热推于纸或布上,常温时呈固体状态,36~37℃时则软化而释放药力,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同时亦能起到机械性的保护作用。具有消肿、拔毒、生肌、去腐、止痛等作用。亦能通过外贴,起到内治的作用,以祛风寒,和气血、通经络、消痰结等,常用用外科疮疡疾患。如追风膏、狗皮膏、万应膏等。

(五)炙剂:是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加其它药物捻成一定大小的开头一,置于体表的某些俞穴或患部,点燃熏灼,使之发生温热或灼痛感觉,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的一种外用剂型,如艾条、雷火针。

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药法和服药法。药剂的煎法和服法恰当与否,对治疗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注意。

(一)煎法:煎法是指煎药方法。汤剂是临床普遍应用的剂型,历代医家非常重视汤剂的煎法。徐灵胎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1、煎药用具:煎药用具以砂锅、搪瓷器皿为佳。因为此类器皿性质比较稳定,能避免在煎煮过程中与药物起化学变化,所以这类煎药用具目前被普遍应用。一般不应用铁锅煎煮,以免发生沉淀,或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应以洁净为原则,现在常用的有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水量应视药量大小而定,一般以超过药物一寸左右为宜。

3、煎药火候:一般是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简称“先武后文”。急火煎之称武火,慢火煎之称文火。

4、煎药方法:煎药前将药放人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片刻,再进行煎煮,以使药物充分湿润,则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解煎出。煮沸后可改用微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一般来说,解表药,芳香气厚或植物花、叶等类药物,均不宜久煎,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降低药效,如麻黄、桂枝、银花、菊花等。对味厚滋补类药物,可用文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如党参、熟地等。

另外,有些药物因性昧质地不同,尚有特殊煎法,处方上均须注明。现介绍如下;

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重而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十分钟,再下其它药。例如石决明、牡蛎、龙骨、生石膏、寒水石、磁石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入煎,煎四、五分钟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散失。例如薄荷、木香、砂仁、白豆蔻、沉香、青蒿、香薷、钩藤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有些药物要用纱布包好,再放,人锅内煮煎。例如赤石脂、旋复花、滑石、车前子等。

(二)服药法:服药方法,一般是每日一剂,分二至三次食前服。特殊情况下,亦可一日连服数剂,以增强药力,持续药效。

1、神效热炙膏:五倍子面、鹿角胶、续断、血竭、骨碎补、南红花、牛角炭、龙骨各30g共研面,香油、桐油、棉子油各1斤,铅丹1斤4两

简易熬制法:1、将铁锅内的油用大火烧开,油开后再烧5分钟就可滴水成珠,(在凉水碗里做试验,指用筷子沾一点膏药滴在凉水碗内)。

2、撤火在油内放黄丹,此时油起大沫.起烟,要加快搅动,片刻后油已同黄色变为黑色,再用筷子沾油滴入水碗内,油已成软膏;可拉成丝并不沾手。

3、放药面起沫时加快搅动,然后慢慢冷却即可,并趁热涂于牛皮纸上即成膏贴,两边对折,合在一起即可。

注意:1可根据患部大小做成相应的膏贴。2给患者用药时,在膏贴上散些药面。可加大药性。3此药性强,最多可贴20天,为防牛皮纸损坏可先将药涂于薄布上;然后在同等大的牛皮纸上涂上浆糊,将涂药白布沾在上面。4熬药前先将药方内的药物共研成面以备用。5将膏贴于患者病处后,在药贴牛皮纸上点燃艾柱,一般用大柱。根据病人病症,体质决定燃几柱,此热炙膏为古人使用数千年的传统宝药,两种疗法效力合一,所以效果神奇,膏贴也可单独使用,效果亦相当满意,有条件的可使用TDP(又称神灯)照射,代替艾炙。TDP是特定电磁波谱的汉语缩写,因为TDP辐射器有一个特殊的电磁波辐射板,在辐射板的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