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起源对比与研究_黄永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6期
2011年12月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9No.4
December 2011
中西文化起源对比与研究
黄永媛
张
晶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
要]一种文化的形成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相联系,同时也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试从自然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以及原始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三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为今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然环境;原始宗教;原始政治经济[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805(2011)06-0107-03[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黄永媛(197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网络中心讲师,东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
向:英语语言文学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在几千年来生存斗争中不断创造的果实,也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标志。然而,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即各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条件和机遇,因此,当我们试图把握不同文化的主要特质时,首先要对它们寻根溯源。本文试从自然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以及原始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三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为进一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一、生存空间
众所周知,由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植根于不同的自然基础,这种地理差异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各不相同。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对文化产生影响的地理因素分为三类:1.干燥的高地和广阔的草原;2.巨川大江流经的平原流域;3.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按这一分类,他把中国的地理环境归为大河所灌溉的平原流域,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则是海岸地域,因此,中国文化也叫“大陆”或“山”文化,而西方文化叫“海洋”或“水”文化。
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中华大地地域辽阔,腹地纵深,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宜于渔猎、畜
牧、
农耕等各种生存和生产方式。黄河与长江这横贯中华大地的两条大河,是中华文化的两大起源地。中华大地江河纵横,
土地肥沃,物种繁多,有着丰富的生存资源和广阔的回旋天地。这辽阔的土地不仅为我们祖先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我国虽遭受过多次外族入侵,却能保持文化的延续和完整,正是有赖于这广阔的内陆基地。但另一方面,崇山峻岭又阻隔了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使我国古文明远离世界其他的文明中心。由于长期处在难以与外界交流的隔离机制中,
形成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总体来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和谐,追求与自然的融合,即追求:“天人合一”。这种对自然的态度,使得中国人随遇而安,倾向于顺其自然。
西方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中华大地有着巨大的差异,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海陆关系的变化。如果说华夏文明植根于大陆,那么西方文明则诞生于海洋。西方文明最初的舞台是亚欧大路西侧的欧洲,它西、南、北三面环海,东与亚洲接壤,整个大陆轮廓恰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巨大半岛,因此,整个欧洲距海都较近,全洲海洋性气候十分显著。其中,作为西方文化摇篮的古希腊更与海结缘,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交通要塞,多港、
多山,土地贫瘠,这迫使古希腊人很早就经营海上贸易,以补土地之不足。因此,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古希腊文明呈现出强烈的海洋性。主要表现为:见多识广,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由于海上生涯的冒险性质,易于培养人民的独立性和挑战性。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信奉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二、精神支柱
宗教一词,一说为拉丁语中的religare,意为联结或再结,即“人与神的再结”;一说在拉丁语中为religio,意为敬神。在汉字语源中,宗从“宀”从“示”,意为“宇宙神祇(古‘祇’字作‘示’)所居”。宗也有“尊祀祖先”或祭祀“日月星辰,江河海岱”之意。宗教是奉祀神祇、祖先之教。在历史发展中,宗教一词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意义。
原始宗教在远古时期具有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作用,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补充,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成为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古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宗教形式,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同其他民族、国家一样,中国远古宗教是自然宗教,即以自然实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自然宗教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界的沉重的压迫下,不得不屈从于它的淫威,从而在观念中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导致原始自然宗教的产生。因此,自然宗教是人类处于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然界的沉重压迫之下,将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自然宗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前的宗教形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其中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结合起来的产物,是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几乎每一个原始部族都可以找到图腾崇拜的踪迹。图腾往往被当做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和名称,图腾的形象大多来源于动植物,其范围非常广泛,但以动物居多。这些“崇拜”,不仅在内容上,尤其在文化心理上,对后来民族精神形态的发育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在中西方原始宗教中,对“龙”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
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是瑞兽。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它同时也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论衡》说:“龙之像,马首蛇尾”。龙的每个特征都代表了一种优点,宽阔的前额代表聪明才智,似剑的眉毛代表英武,虎眼代表威严,狮鼻代表荣华富贵,马齿代表勤劳善良,鳄鱼嘴代表吞咽,虾须代表吸水自如,牛耳代表名列魁首,鹿角代表健康长寿,鱼鳞代表防卫,驼头代表抗旱,鹰爪代表腾云驾雾,蛇脖代表游刃有余……中国龙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西方世界中,龙在希腊语里叫Drakon,英语叫Dragon,在拉丁语里还有一个名字叫Draco。dragon在西方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使人恐惧的恶魔。圣经把drag-on隐喻成恶魔,把与上帝相对立的恶魔撒旦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the Old Dragon即为魔王,或撒旦之意……具体到一种生物层面来说,dragon是一种特别凶残的动物。在很多情况下,西方文学把龙描写成为英雄要铲除的怪物。
三、国家雏形
在原始时代,东西方国家都产生过奴隶制社会,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专制政权,古希腊建立了一个松散的城邦制政权。早期国家的建立都经历了极其惨烈的战争过程,但战争的主要目的却不尽相同。战争中,有的政治意味浓一些,有的更重视经济意味,经济意味在达到目的后便告一段落,而政治意味却不同,因为是出于某种观念。早期西方战争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掠夺”;而中国却是为了“大一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所以夏朝的建立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夏文化大致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工具从石器过渡到青铜器,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私有制已经建立,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统治体系。夏商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内部的改朝换代,后来各朝各代的朝代更替都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朝代更替,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政权交替频繁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却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原因。因此,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
城邦制是希腊历史的关键。城邦的出现是希腊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希腊半岛上的一块块平原,形成了天然的政权单位。它的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希腊的殖民扩张历时两百多年,它改变了
·
801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