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太平天国运动(人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探究
探究: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功与过?
随堂测评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C
A 、金田村 B、东乡 C、永安 D、天京
2、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C A、1853年 B、1855年 C、1856年 D、1858年
3、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B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3)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851年初,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洪秀全(1814-1864),广东 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 举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 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 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 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 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 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
《天》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 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 的规律
《资》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是具有资本
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天京事变”(1856年)
1、过程:
洪杨矛盾 韦昌辉滥杀 洪处死韦 石达开出走
A、农民阶级政权局限性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处于战争环境 D、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
高考真题
[2010山东文综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 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②提出了某些思想具有现代化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 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 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 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A 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相互矛盾 D继承发展
《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
余万人的十分之一。如再加上各级“职同
江山打不通
XX” 一类“干事” 官,则其大官小官至 少也有13万人左右。此外,还有名目繁多
长毛非正主
的“朝内” 官,多如牛毛的“守上” 官, 诸女官,总计男女官3O余万人。官群庞
依旧还咸丰 大,等级森严。
观赏完以上图片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内容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资政新篇
处于衰落时期 振兴太平天国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评价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①革命性;②进步性;
③空想性;
③空想性;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经济形式 经济基础 代表阶级
共同点
小农经济(落后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步性)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49年)
导语 近百度文库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1840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1900 1901
2、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①根本原因: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自私性和封建性) ②直接原因:军事胜利导致领导集团争权夺利 3、影响:①严重削弱太平天国战斗力
②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
(1)逼
洪
(5)疑
杀 (4)
事谈 的谈 看你 法对
此
杨
韦
石
灭
杀 (2)
(3)责
走 (6)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 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主要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③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
④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准备工作有何特点?
①利用宗教,带有宗教色彩;(“拜上帝会”) ②把西方基督教、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4、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B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
5、《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 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D天下共享天父大福 B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太平天国玉玺
天王府花园
天王府的西花园 —煦园景色
结果
作用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林凤祥 赖汉英 李开芳 石达开
秦日纲 石达开
失败 败湘军
夺扬州
进江西 破江南江北大营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1853
1、目的:建设“四有二无”社会
2、核心内容是什么?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基本内容有哪些?
①平均分配土地:按人口、年龄 平均分配土地。 ②平均分配产品:留足口粮,余 归国库。
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④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 动、相互影响
天父杀天兄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国都,
改名天京。洪秀全大封将士:王分4等,
总是一场空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公有制,平均主义(空想性) 私有制(现实性)
反映农民愿望
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①都具有反封建性;②都是纲领性文件; ③都未能真正实施
★结论: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从经济主张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⑴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最高峰,揭开了民主革 命的序幕(先声);
⑵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西方侵略者;
(3)有利于汉族官僚的壮大、地方势力的发展, 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到来。
5、教训: 6、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
⑴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任务,具有民主主义革命 性质。
⑵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抗解 日放 战战 争争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 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 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 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2、《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 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天朝田亩制度》--背离历史发展潮流
《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4、从内容上看,《天》与《资》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 ;缺乏坚实社会基础 5、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
鸦
第
甲八
片
二
午国
战
次
中联
争
鸦
日军
片
战侵
战
争华
争
1937 1945
日 本 全 面 侵 华
民主革命主要史实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851 1864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1911 1919 1921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
辛五中 国 亥四共 民 革运成 革 命动立 命
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
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
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例题: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 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形势
●永安 金田
1851年
●南京 1853年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 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
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永安建制
杨秀清
东王
萧朝贵
西王
冯云山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翼王
军事 行动 目的 领导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 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 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 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 ,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 的道路。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 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失败的标志: 2、失败的原因:
讨论:教材P.49---“学习思考”---失败原因?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力量悬殊。
主观上: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②战略失误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3、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4、意义:
侯为5等;设天、地、春、夏、秋、冬 6 官丞相为 6等;以下 7至 16等依次为 36
打包回家转
殿前检点、72殿前指挥、1OO正副将军、 95总制。1OO正副监军、95军帅、445
还是作长工
师帅、2 375旅帅。11875卒长、47500 两司马;又自检点以下至两司马,皆有
天父杀天兄
“职同” 名目。自 6丞相至 47 500两司 马总计62699人,占当时太平军总数 60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金田起义(1851年)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永安建制(1851年)——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定都天京(1853年)——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军事上全盛:通过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实现。 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1856)。 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①革命性/进步性:----反封建
4、怎样评价? ②空想性:
----平均主义
③落后性:
----小农经济为基础
《资政新篇》1859 洪仁玕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福利)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缺乏相应的社会
2、评价?
基础和实施条件
①先进性/进步性: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潮流),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高考真题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
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
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
②局限性: ----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
会
内容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资政新篇
处于衰落时期 振兴太平天国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评价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 ③空想性;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探究: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功与过?
随堂测评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C
A 、金田村 B、东乡 C、永安 D、天京
2、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C A、1853年 B、1855年 C、1856年 D、1858年
3、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B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3)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851年初,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洪秀全(1814-1864),广东 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 举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 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 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 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 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 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
《天》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 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 的规律
《资》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是具有资本
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天京事变”(1856年)
1、过程:
洪杨矛盾 韦昌辉滥杀 洪处死韦 石达开出走
A、农民阶级政权局限性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处于战争环境 D、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
高考真题
[2010山东文综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 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②提出了某些思想具有现代化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 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 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 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A 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相互矛盾 D继承发展
《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
余万人的十分之一。如再加上各级“职同
江山打不通
XX” 一类“干事” 官,则其大官小官至 少也有13万人左右。此外,还有名目繁多
长毛非正主
的“朝内” 官,多如牛毛的“守上” 官, 诸女官,总计男女官3O余万人。官群庞
依旧还咸丰 大,等级森严。
观赏完以上图片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内容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资政新篇
处于衰落时期 振兴太平天国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评价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①革命性;②进步性;
③空想性;
③空想性;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经济形式 经济基础 代表阶级
共同点
小农经济(落后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步性)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49年)
导语 近百度文库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1840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1900 1901
2、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①根本原因: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自私性和封建性) ②直接原因:军事胜利导致领导集团争权夺利 3、影响:①严重削弱太平天国战斗力
②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
(1)逼
洪
(5)疑
杀 (4)
事谈 的谈 看你 法对
此
杨
韦
石
灭
杀 (2)
(3)责
走 (6)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 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主要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③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
④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准备工作有何特点?
①利用宗教,带有宗教色彩;(“拜上帝会”) ②把西方基督教、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4、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B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
5、《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 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D天下共享天父大福 B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太平天国玉玺
天王府花园
天王府的西花园 —煦园景色
结果
作用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林凤祥 赖汉英 李开芳 石达开
秦日纲 石达开
失败 败湘军
夺扬州
进江西 破江南江北大营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1853
1、目的:建设“四有二无”社会
2、核心内容是什么?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基本内容有哪些?
①平均分配土地:按人口、年龄 平均分配土地。 ②平均分配产品:留足口粮,余 归国库。
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④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 动、相互影响
天父杀天兄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国都,
改名天京。洪秀全大封将士:王分4等,
总是一场空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公有制,平均主义(空想性) 私有制(现实性)
反映农民愿望
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①都具有反封建性;②都是纲领性文件; ③都未能真正实施
★结论: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从经济主张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⑴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最高峰,揭开了民主革 命的序幕(先声);
⑵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西方侵略者;
(3)有利于汉族官僚的壮大、地方势力的发展, 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到来。
5、教训: 6、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
⑴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任务,具有民主主义革命 性质。
⑵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抗解 日放 战战 争争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 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 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 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2、《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 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天朝田亩制度》--背离历史发展潮流
《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4、从内容上看,《天》与《资》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 ;缺乏坚实社会基础 5、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
鸦
第
甲八
片
二
午国
战
次
中联
争
鸦
日军
片
战侵
战
争华
争
1937 1945
日 本 全 面 侵 华
民主革命主要史实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851 1864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1911 1919 1921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
辛五中 国 亥四共 民 革运成 革 命动立 命
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
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
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例题: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 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形势
●永安 金田
1851年
●南京 1853年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 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
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永安建制
杨秀清
东王
萧朝贵
西王
冯云山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翼王
军事 行动 目的 领导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 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 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 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 ,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 的道路。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 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失败的标志: 2、失败的原因:
讨论:教材P.49---“学习思考”---失败原因?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力量悬殊。
主观上: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②战略失误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3、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4、意义:
侯为5等;设天、地、春、夏、秋、冬 6 官丞相为 6等;以下 7至 16等依次为 36
打包回家转
殿前检点、72殿前指挥、1OO正副将军、 95总制。1OO正副监军、95军帅、445
还是作长工
师帅、2 375旅帅。11875卒长、47500 两司马;又自检点以下至两司马,皆有
天父杀天兄
“职同” 名目。自 6丞相至 47 500两司 马总计62699人,占当时太平军总数 60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金田起义(1851年)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永安建制(1851年)——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定都天京(1853年)——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军事上全盛:通过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实现。 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1856)。 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①革命性/进步性:----反封建
4、怎样评价? ②空想性:
----平均主义
③落后性:
----小农经济为基础
《资政新篇》1859 洪仁玕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福利)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缺乏相应的社会
2、评价?
基础和实施条件
①先进性/进步性: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潮流),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高考真题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
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
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
②局限性: ----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
会
内容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资政新篇
处于衰落时期 振兴太平天国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评价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 ③空想性;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