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与启示
【摘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基本认识。
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的展现,探询中国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深层问题,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理念,改善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长自身素质,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
”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
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
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
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
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
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
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
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
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
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
他们相信人的力量。
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
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
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
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
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
“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
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
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
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
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
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
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
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
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
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
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
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
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
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
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
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
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
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
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
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
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
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
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
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
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
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
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种思想
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
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
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
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
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
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
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
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
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
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
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
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
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
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
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
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性爱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
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
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
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
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
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
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
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
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
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
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
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
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
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
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
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
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
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
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
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4]郑其龙.家庭教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9
[5]刘俊.从深层到表层的中美文化差异[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5)
[6]李盈.美国的家庭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