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生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祖国古籍医学文献中,没有“血液”一词的记载,《内经》最早记载了“血”与“液”两种不同概念,《灵枢·决气》篇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阐述“营”即血,营气通过泌津液化血,说明血与液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用“血”概指“血液”。

中医认为,血液是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道中的的红色液体,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有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它内注于五脏六腑,外滋于四肢百骸,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医学认为精是生命的本原物质,血液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精所化生的。

人出生以后,其血液的生成则与五脏密切相关,是五脏协同作用的结果。

肝藏血,能调节循环血量,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上奉造血的水谷精微,并且脾主统血,与心脉协同共同完成血液正常运行,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化生血液,肺朝百脉,主宗气,布血于周身[1] 。

以下就中医五脏生血理论作一探讨。

1 心主血
祖国医学认为“心”在血液生成上起着主导作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曰:“心生血”。

心之所以生血,是于它能取中焦之精汁变化而赤为血,如《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心在生血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化赤功能,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辨》中云:“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具体地明确了“心生血”是参与了“化赤”的过程;二是协调他脏生血,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大主”除本身具有生血功能以外,还能协调、激发其它脏腑的生血功能,故有“心主血”、“诸血者,皆属于心”之说。

张燕青等认为,归脾汤中“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大补脾胃之气”。

但“参、苓、芪、草又有补益心气之功,故能振奋‘心生血’之功……”,可见其中不乏“补心生血”之法,这正是运用了心能协调他脏生血的理论。

2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主纳运水谷,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景岳全书·传忠录·脏象别论》曰:“血者水谷之精也。

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

脾能生血,也能统血。

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外,还须有脾脏的统摄。

沈目南在《金匮要略编著》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之所以能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如《济阴纲目·调经门》中云:“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

”至于营气化血及津液化血之说,与脾胃水谷精微化血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脾藏营”,营气、津液均来源于水谷精微,所以有“营血并称”、“津血同源”的说法。

这些均说明血的生成与脾胃的关系密切。

《灵枢·决气》篇中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名医指掌·诸血证二》中云:“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

”而《景岳全书》云:“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这里的脾胃同属中焦,共为气血生化之源,是说它们共同参与把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通过脾胃的运化,首先为造血提供了原材料。

只有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造血原料才能供应丰盈,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为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保证。

如果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则必然出现机体消化吸收能力差,造血原料供应缺乏,从而出现机体消瘦和气血津液不足等各种病变。

所以中医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

3 肾藏精精化血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这里溪谷属骨,为肾所主,而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相互转化。

可见,肾是关乎血液形成的主要脏器之一。

营血的生成不仅源于后天脾胃的生化,还需赖肾精为其化生之本;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血之源头在乎肾”的说法。

中医认为精血互化、精血同源。

肝血充足,故肾亦有所藏,精有所资,精充则血足。

《肾山堂类辨》云:“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肾主骨,肾精可以化髓,髓充于骨,可以为血。

精藏于肾,血藏于肝。

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所有充,肝的藏血量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

如《张氏医通》云:“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脏象别论》又云:“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

”《医方类聚·血病门》也指出:“精为血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脏,主藏精而生髓,精髓同类,精血同源,因此,肾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血的化生,是决定人体血液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研究证实,运用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贫有明显疗效,其组方是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及精血同源的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以滋肾养阴,益精生血,健脾补气,消痞退黄为治疗原则,方中山茱萸、何首乌为君,配合熟地黄、补骨脂、黄芪、鳖甲等药,共奏补肾填精、益气生血之功。

意在填补肾中真阴,使真阴得养,髓海充盈,血有生源。

4 肝藏血助运化生气血
肝在血液生成过程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一是肝藏血,中医理论认为“肝为藏血之脏”。

如《灵枢·本神》篇云:“肝藏血”,唐代王冰在注释《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写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停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主血海故也”。

由此概括了“肝”具有“藏血”和“调血”的功能。

二是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运化,使血之化源充足。

《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中焦如沤”,即中焦对饮食物有腐熟消化的生理功能,这不但要靠脾之运化、胃之受纳的生理作用,还有赖于肝(胆)之疏泄作用,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并且肝不断疏泄胆汁直接参与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可见肝(胆)与中焦化生血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肝本身也可化生血液,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运送至全身,一部分也转送至肝(胆),如《素问·经脉别论篇》中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另外一部分转输于肾化为肾精,肾精又注入于肝,二者皆在肝气的作用下化为血,如清·张璐在《张氏医通·诸血门》中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肝藏血与肝主疏泄的功能与肝化生血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血气化生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病及血,就会使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导致肝不藏血,临床上出现血瘀、血虚、出血等病理变化。

因此,治疗时应采取疏肝理气、补肝养血、平肝降火为主等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5 肺主治节调理心血
肺在血液生血方面功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肺主一身之气,合成宗气,而气能生血,气旺则生血功能强健,气虚则生血功能不足;肺主气所吸入的清气与脾化生的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宗气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贯心脉”,且《灵枢·营卫生气》云“此所受气者……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也参与血的生成。

另一方面,《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素问·经脉别论篇》中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说明水谷精微化生成血液,除中焦脾胃的重要作用外,还要经过肺的作用,才能完成血液的更新过程。

可见通过肺的朝百脉,主治节,
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和气化,吸清吐浊,参与生血行血;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血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所以《医学真传·气血篇》有:“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环。

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心、肝、脾、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都参与了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对血液化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胃为生血之源,肾精为生血之本,心主血脉,水谷精微注肺生清血,肾精归肝生血气,五脏协同,共生新血。

总之,血液的化生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对五脏生血理论的探讨,揭示了五脏在血液化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