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 资,首先要与劳动者具体提供的劳动量的多少挂 钩,而劳动定额则成为确定工资水平的标准。资 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定额。在缺乏劳动 保护制度的情况下,这实际上就是单方面地提高 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工人劳动消耗,等于变相地 延长了工作日,以达到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 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形式会成为资本 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这种形式上的资本与劳动力 的平等交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关系。
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其二,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便把 工资的本质给掩盖起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了。这就抹煞了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从而掩盖了资 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二、工资的现象形态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一,从劳动力商品的买卖的雇佣关系看。劳动力 是看不见的,看到的是劳动,好象工资是劳动的报 酬。 第二,从工资支付方式看,工资往往是在劳动之后 支付的,容易误认为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三,从工资的现实运动看,工资数量的变动是随 着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 度的高低发生变化。这也容易造成工资是对劳动的 支付。 第四,从工人自身看,劳动是谋生的唯一手段。这 也容易使人们把工人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看成是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五,从资本家立场看,利润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 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但资本 家将买卖差价看做是利润的源泉,把工资说成是劳 动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同利润相比较所占的份额。
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实际工资提高更快的条件
下,资本家利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相对工资呈
下降趋势。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
值之和。用K表示,公式:K=c+v 商品价值转化为 W=c+v+m=K+m 这样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C与V的区别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
本章分析包含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在内的资本主义广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以及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股份资本和土地所有者 之间的分配关系。
义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工资分配的现象形态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资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
3.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 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 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商 场 超市
2、商业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运动公式G-W-G′
运动第一阶段G-W:同时是产业资本的W′-G′阶段,只是
剩余 商品 利润 价值 价值 率
平均 利润 率
食品 纺织
机械
70c+30v 100% 80c+20v 100%
90c+10v 100%
30 20
10
130 120
110
30% 20%
10%
20% 20%
20%
平均 平均利 利润 润与剩 余价值 的差额 20 -10
20
20
0
10
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相关说明 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 重新分配的结果 2、各个部门所得的利润量与生产剩余价值不一致,但整个社会 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 3、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与“等 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现实间的矛盾;每个工人受到资本家阶级的 剥削。 4、 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 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 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并不排除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 获得超额利润。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 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 增加额。因为,预付 资本虽只有一部分加 入成本价格,但在物 质上却是全部参加劳 动过程,成为剩余价 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 质要素。因此,剩余 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当剩余 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 付资本的产物时,剩 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 的形态。
三、工资的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 数量。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 而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不同方面。 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
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工资,
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价值(V+M)中,
第一节
•一、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两层含义:
其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工人在市场上出卖 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1、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无法计算。 2、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3、把劳动看成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
本章结构图示
资本主义工资
工资的本质、现象形态、基本 形式、变动趋势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资 本 主 义 分 配
平均利润和生 产价格
m的分割形式
借贷资本与利息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股份资本、股息与股票价格 地租与土地价格

假定全社会预付的产业资本是9000万元,其中不 变资本7200万元,可变资本1800万元,剩余价值 率100%。问产业资本利润率是多少?现加入1000 万元商业资本(全部转化为纯粹流通费用),问产 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各得多少利润?

(二) 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本质

来源: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
余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
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量的大小: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 竞争,促使资本在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转移 ,最终导致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形成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形成后,并未排除各个部门之间和同一部门 内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存在一定差别。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1.解决了劳动创造价值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不能统一这
一理论难题。使劳动价值理论更加完善。
2.科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规 律。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使商品从产业资本家手中转到
商业资本家手中,并没有真正被卖掉。

运动第二阶段W-G′:使商品资本实际转化为货币资本
的阶段,真正实现了产业资本的最终形态变化。

商业资本职能,无非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的商品资本 的职能,也就是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 产业资本的循环。
3、商业资本存在的意义

c+v 成本价格 剩余价值 利润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利润 平均利润 价值 生产价格
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只是价值 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第一,虽然从个别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 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 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则会提高。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加平 均利润构成的。公式:生产价格=K+P
生产 部门 资本 构成 剩余 价值 率 100% 100% 100% 100% 剩余 价值 商品 价值 平均利 润率 平均 利润 生产 价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的差 额 -10 0 10 0
食品 纺织 机械 合计
m`高低, C:V高低, n快慢, C节省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但是,商品
按照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进而各部门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仅在本部门内部各资本家之间分配,那么, 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 余价值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部门利润率的水平就有高有低。 从而产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与“等量资本带来 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
途径和方法: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 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 产价格出售商品,由此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 们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是通过购销 价格差额获得商业利润的。 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单纯的商品买

卖活动只能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而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所以商业资本的真正来源,只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 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分担了销售商品、实现剩 余价值的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 须把其中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职工的劳动时间也分为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出卖商品所实 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职工的工资,在 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构成商业利润。所以,商业资 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既是剥削产业工人的结果,又是剥削商 业职工的结果。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内在要求促使了部门之间
的竞争,其手段和特征就是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 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利润率= ? 100% 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生产 部门
资本 构成
剩余 价值 率
商业资本作为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 形式。 加速商品流通,扩大市场,繁荣经济,促进生产 和流通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 大,市场狭小,产业资本一般是自己生产自己销 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产业资本自 产自销越来越困难,客观上要求把销售商品的业 务独立出来,交由专门的资本家即商业资本家去 完成。 它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 通中的资本数量,增加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本数量 ,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公式:
m p' C v
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联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区别: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正
来源, 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掩盖剩余价
值的真正来源。量:利润率总小于剩余价值率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M mgn m 'gvgn 1 年p ' m 'g gn C C v C v C v 1 v
三、工资的基本形式
1.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 在这种工资形式下,工资的多少是以劳动时间的长短为转 移的。如日工资、月工资等,是劳动力日价值、月价值的 转化形式。 ⒉计件工资,是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件数来支付劳动力 价值的工资形式。 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因为计件工资的制定是以计 时工资为基础的,它是根据工人在计时工资情况下,日工 资额和每个工作日的产量 ,来确定每一件产品的工资单 价。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m 则商品价值公式变为W=K+p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p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 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 人的剥削关系;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 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和剩余价值的真正 来源。
70c+30v 80c+20v 90c+10v 300
30 20 10 60
130 120 110 360
20% 20% 20% 20%
20 20 20 60
120 120 120 36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关系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同一个过 程的两个方面;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价值转化为生产 价格的前提;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