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中暴力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心理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前教育中暴力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心理影响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诸多幼儿园学前教
育班林立而起,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幼儿教师中有些更是难以达到正确塑造和教育儿童的目的,更有甚者,打骂、体罚、侮辱……如此种种,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成长造成严重伤害,可能导致影响其一生的创伤。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的学习是依靠模仿和记忆来完成的,这种学习将伴随儿童个体的一生。其中,儿童的记忆能力是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其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创伤记忆,将在大脑中形成永久的伤害影响。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对儿童受到暴力行为,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踢猫效应;第二是对外攻击增强;第三是越加孤僻和自卑。而这些方面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并非单一存在。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创伤焦虑自我宣泄施加虐待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在社会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新生幼儿极大的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诸多幼儿园学前教育班林立而起,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诸多幼儿教师中有些更是难以达到正确塑造和教育儿童的目的,更有甚者,打骂、体罚、侮辱……如此种种,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成长造成严重伤害,可能导致影响其一生的创伤。
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的学习是依靠模仿和记忆来完成的,这种学习将伴随儿童个体的一生。其中,儿童的记忆能力是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其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创伤记忆,将在大脑中形成永久的伤害影响。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同样,模仿的行为更多的是建立在目标对象的行为举止上,任何的举动,都将可能使得模仿机制动作进行,从而进行记录和行为陈述,这一点,在具体事例中也屡见不鲜。比如模仿某动画片火烧小伙伴等。
儿童的行为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受接触的大人影响,这些行为将对其造成深远影响,更多的是凸显在成长过程和成人后的心理变态中。有古谚语“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虽然人的成长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但是完全可以从成年的作为中窥见幼年的经历,且这种影响将伴随一生,极难克服。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涂抹点什么,都有可能变成现实。这句话,同样适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2013年联合国报告指出每年约有1.33亿至2.75亿的儿童亲眼目睹发生在其父母之间的某些形式的暴力行为,侵害女童的性暴力是一种影响极广的全球性侵犯人权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15岁以下的儿童遭到虐待和忽视。就国内形势来说,幼儿受教师虐待、校长侵害女童、社会伤害等等,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儿童受到暴力行为,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踢猫效应;第二是对外攻击增强;第三是越加孤僻和自卑。而这些方面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并非单一存在。
首先,儿童自我防护能力较弱或不具备自我防护能力,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儿童受到暴力侵害时,无法有效的自我防护,导致受到伤害。在这种受到伤害而无
力避免的情况下,儿童的心理产生抑郁,从而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泄和倾诉。而在受到伤害时往往自我隐瞒和被威胁隐瞒,自然产生心理焦虑,进而需要用情绪转移来完成自我宣泄。这时候,往往对某些行为进行模仿,比如加害自身的暴力行为,这时候就产生了暴力转移,对某些事物想象成伤害自身的人,进行报复性伤害,以满足焦虑宣泄。更严重的是,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对心理宣泄途径进行人为阻断,使得自私、虚伪等负面性格持续滋生,最终导致双面性格或者人性扭曲。
其次,在儿童的成长教育中,趋于自我保护机制,会对危及自我安全(自我包括身体和心理,包括对自尊以及对爱的需求)的作用进行歇斯底里的反抗,这种反抗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将表现出被害妄想以及强迫状态。这种由于缺乏安全感而触发的自我保护,将使得自身攻击性增加,施加虐待行为上升,无法顺畅表达自身情感,有很大程度通过暴力行为或者虐待行为来抒发内心的被害压抑和性冲动。而在完成这些行为后则会获得的满足,可以引用日本变态食人恶魔的形容——“如同射精般的快感”。在这种长期的压迫和反抗斗争过程中,慢慢的形成“杀父情结”以及取代的寻求安全感的心理逻辑。
最后,在儿童的心理宣泄不能得到满足,且寻求安全感的行为又失败的情况下,在外在的暴力影响下,由向外攻击转为向内攻击,以扭曲自身诉求来获得存在的延续。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恐惧和忧虑的下,无处寻求帮助,对整个外部世界猜疑,觉得处处都可能被伤害。将自己从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封闭自身,断绝社交行为,将自身隐藏或者消除被发现的可能。在成人后形成孤僻性格及社交障碍或自残自杀。
如此种种心理的病态变化,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诱因,必定是在极端的心理状态下,且心智未能成熟时候,产生不了有利疏导。也就是说,是在遭遇暴力伤害或者目睹暴力行为下的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儿童。
这些心理的典型事例包括英国10岁少年虐杀幼童案以及重庆小学生虐杀幼儿案。在这两起相隔多年、跨越半个地球的事件中,三名儿童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而且发泄手段和目标都相差不大。这将向目前的学前教育状态敲了警钟,这三个儿童同样是受害者,很多幼儿园老师殴打、虐待孩子屡见报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心底可能会开出怎样的恶之花呢?
参考文献:
[1] 玛尔塔·桑托斯·派斯(Marta Santos Pais)《2013暴力侵害儿童全球调查报告》-2013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文明与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主编:夏光明王立信
[3]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自我与防卫机制》(1936)《儿童的心理分析治疗》(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