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性-2019年精选文档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性-2019年精选文档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性-2019年精选文档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 自然科学从可观察的经验出发, 通过中 立的观察、 实验,并经过逻辑推导, 排除了任何人为的主观因素, 因此获得的科学知识是与自然的本来面目相一致的, 是客观真实 的。因此,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客观性、逻辑操作性、 经验可证实性。从这种科学观出发,实证主义主张,一切知识称 应该像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受列经验的证实, 包括科学术语在内的 一切术语,只有严格地按照感官观察定义,才具有合法性。认为 只有可经验证实或分析的命题才是真实有意义的。 显然, 逻辑实 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实证主义; 二是科学主 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

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上,即“经验证实原 之中。此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必须表

为经验并且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 义。按照石里克的话来说,“作为合理的、不可辩驳的实证论的 实,是以此来决定的。” [1] 他认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必须 固守在给与的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个给与的范围,是不可能的, 或者毫无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精神实质也非常符合孔德提出的 实证精神。 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实证色彩比传统的实证色彩强 得多。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 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非常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其重观。

则” 哲学方向的内核, 就是每个命题的意义完全依存于给与的证

要性的;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用这种完全的观点来审视整个文化。因此,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

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他们认为,科学以认识世界为对象,试图通过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的方法,建立起各种世界秩序的体系;而一切诗歌、艺术等非科学文化则以体验世界为目的,采用的则是丰富的想象与兴奋的情绪,追求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2]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于是,逻辑实证主义发起的那场举世瞩目的“科学的哲学”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哲学科学化,就是要消除形而上学。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述,也就是说用知识来阐明。可以说,现代逻辑的发展,已经使我们有可能对形而上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问题提

出新的、更明确的回答。

最后,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实证性和实证精神,强调从

认识的角度对科学与非科学文化加以区别,如果不对他们加以绝对化的认识,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毕竟自然科学的确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它需要实证精神,也离不开实证精神。要知道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它的确比其他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但是,其他的文化也存在着客观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和含义上的不同罢了。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告诉我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世界上是无意义的世界。无疑,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那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这对于后来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有些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局限,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按照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解释,“科学就被看成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

[3] 因此,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偏差及其后果。

第一,只注重“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逻辑实证主义者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当作科

学哲学的中心议题,而所谓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科学理论的诸概念和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将科学方法论简单地归结为归纳逻辑,将对理论或假说的确认及其确认程度简单地归结为一类观察陈述同被检验的理论或假说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这种见解是极为片面的,事实上,科学与其它文化活动一样,也是一项人类的历史活动;它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受时代的制约,受价值观念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具

有丰富的人文意义。因此,脱离人、社会、历史和文化来谈科学,并将科学简单地归结为“逻辑”是十分肤浅的。

第二,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新精神。

逻辑实证主义者对科学作了实证主义的理解:在他们那里,科学似乎变成了“观察陈述”和“经验命题”的堆积,科学方法论则变成了“狭隘的逻辑,即形式主义的算法或半算法系统。”

[4]

于是科学似乎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层结构和理论框架的变化,因为既然科学是“真的经验命题”的集合,那么,科学变化只能涉及到这些集合的扩大与合并,而绝对不能改变这些“真的经验命题”本身。[5] 这样看来,科学似乎是一项纯粹客观的

事业,与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并没有多大关系。显然这种见解是很片面的。它忽略了科学也是人类的一项极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充满着人类的创造精神。况且,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第三,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严重忽视了

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关联和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逻辑实证主

义者强调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截然区分,强调只有自然科学在认识上才是有意义的,而一切人文文化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6] ;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科学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分离和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很显然,这种见解是极为片面的。科学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划界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至少,人文文化也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如果离开人类的思想、意志、情感和激情这些非理性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创造。这样将人类文化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直接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严重地忽视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7]

三、结语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表述为经验并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逻辑性”和“彻底经验论”是逻辑实证论区别于传统的实证论的关键点,也是逻辑实证论的实证性比一般实证论更强、更为严格的地方。 (1)在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的问题上,强调科学知识存在着一个惟一确定的、可靠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每个理论都具有自己概念的和经验的基础而孤立存在,理论之间的惟一关系是由中立的观察语言所提供的”[5]。 (2)在关于科学的方法和目标的问题上,强调存在着超越历史和科学内容的惟一可靠的方法和惟一确定的目标。与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相适应,逻辑实证主义将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惟一可靠的方法。 (3)在关于科学进步的问题上,预设了一种“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在他们那里,科学完全成了一项累积性的事业。科学进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或归并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还是关于科学的方法、目标和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作了不折不扣的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十分突出地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也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

视整个文化。于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具体说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分析,或者说,对科学的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似乎提供给我们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截然区分的清晰画面,并且告诫人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世界。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审视科学、哲学及其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用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并且进行了艰难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后来遭到了失败,但是,它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确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

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 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二是玄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一、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而之所以成为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又是由于这是人类日常生活与思维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所谓本体论,是人对外在世界(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或者二者的结合)的看法,即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例如,马克思将人类社会视为阶级的聚合,这就是他关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女性主义者将男女地位差异视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也是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他们都论述了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同看法。所谓认识论,是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世界的问题。 在本体论这一层面上,大致可以划分出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与建构主义的本体论两种类型,这两种本体论对世界的认知具有根本性差异。客观主义的本体论认为周围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与变化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与人的观念、意识等主观因素无关,我们所身处的和体会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而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则认为周围世界是人所建构的结果,是人根据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而形成的印象,是一个随着人们观念与意识的不同而变动的世界,不同人眼中的周围世界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也许存在一个客观世界,但那个客观世界是人所不能认识和体会的,人所认识到的和体会到的以及所谈论的世界都是经由人的观念、意识和感觉过滤之后的产物,沾染了人的主观因素,是人的主观因素建构的结果。而客观主义认为存在一个真实世界,而人也能够把握原版的真实世界,人所认识和体会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客观的,人的主观因素是一个完全通透而不会存在过滤和修正的中介,这个中介前面与后面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通俗一点儿说,客观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虚幻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以全球化为例。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我们所处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与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真实流动所构成的一个真实情况,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否认而不存在。而建构主义则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全球化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存在,根本没有什么全球化,人们眼中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根据现实中的一些情形在观念中建构的产物,并转而用这一观念来强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从而使得全球化似乎是一种事实;与全球化相比,毋宁说世界更是一种区域化的态势,甚至区域化本身也是一种建构的结果。再举一个例子,例如国家利益。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国家利益是确实存在的,它就像是桌上的茶杯一样存在那里,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我们采取政策行动去保卫和促进。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没有什么客观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只不过是主观建构的结果,没有人能够把握所谓的国家利益,不同人眼中的国家利益差距甚远,人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只不过是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毫无疑问,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都有案例支撑,都非常有道理,都使我们眼界大开,不能说哪一个是错的哪一个是对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世界是客观基础上的建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的世界都是客观与建构两种因素的混合,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一个杂面窝头,你不可能在现实中把它分为小麦面和玉米面,因为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了,但你可以在理论上把它分为小麦面与玉米面,这恰恰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了这个窝头。这就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伟大之处,也是概念化与理论研究的伟大之处,就是通过抽象概念的形式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当别人说这个窝头是玉米面时,我们需要在旁边大声地说:“它也是小麦面的。”当客观主义者提出世界的客观

试论三种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三种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蔡呈腾 [摘要]纵观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念,即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三种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对初中科学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初中科学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蔡呈腾,中学高级教师,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浙江温州325036) 人类自有思想以来,一刻也没停止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探索。这样,人类就逐步形成了探索、认识自然界奥妙为目的的学科――科学。随着对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从哲学的角度反思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从本体论、方法论等角度进一步认识科学及科学的本质。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于科学的哲学思考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对科学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新发现作更深入的思索。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发现出现了三种层层递进的科学本质观: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深刻认识和理解三种科学本质观,对于我们初中科学教学有极大的好处,这是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环境中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 一、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最早对科学本质发表看法的是英国科学哲学家罗吉尔·培根。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先哲指出,“科学就是推理加经验”,“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被充分认识。因为获得认识有两种方法,即通过推理和通过经验。” [1]培根的的“经验”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不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是建立在事物表象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培根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所以,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从而成为了实验科学真正的始祖。 同时,培根的“推理加经验”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就是用经验归纳法。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给我们的初中科学教学带来诸多启示。 传统课程呈现知识时,从方法论上看属于从抽象到直观的演绎法,即教材往往先从抽象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入手,让学习认识、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而后在自然界中寻求与此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相对应的直观自然现象实例,从而加以说明,加深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新课程对于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呈现方式则正好相反,新课程对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规律的认识,与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方式与逻辑顺序是一致的,即通过收集能体现课程将要教授的科学概念或科学规律的自然现象实例的资料,再组织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这些实例的科学属性,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从而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抽象,提出了科学的假设。通过科学的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收集科学证据来验证假设,如果科学假设得以证实,则就获取了科学的结论,而若科学假设得以证伪,则必须从收集的资料中继续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科学假设,继续收集资料以获取事实与证据,从而得以证实。而如果整个过程一直是科学假设得以证伪的过程,一直重复循环上述过程,直到证实为止。我们把上述的过程进行归纳,可以得到如下的科学学习过程模式:

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之异同

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之异同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露头。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实用主义组织。俱乐部的主持人是后来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参加者有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C.Wright 1830-1875年)、律师霍尔姆斯(O.W.Holmes 1841-1935年)、历史学家费斯克(J.Fiske 1842-1901年)以及后来成为实用主义最大代表

之一的詹姆士等人。他们各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个最大代表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甚至被视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用主义也有流传。例如在英国出现过以席(F.C.S.Schiler 1864-1937年)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席勒为了强调哲学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于是将实用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腊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为、行动。而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完全贯彻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世界观的精神,即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 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

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命题割断了和经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经验上、理论上,即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所谓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经验意义,是指这类命题所涉及的对象不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通过经验予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予以否证。换一句话说,即形而上学命题不能在经验范围内确定其真假,而一个没有真假值的命题由于没有断定性的内容,因而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即对增进我们的认识毫无帮助。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意义一词总是从认识性的意义这个观点上来理解的。据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伪命题。所以,卡尔纳普说,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些论题,我们是拒斥这整个问题。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企业命题方向 企业A命题1:自行车车架研磨、抛光设备研发 企业A命题2:整箱自动检重、记录设备研发 一、题目背景 企业A为浙江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大型自行车生产企业,年产自行车200万辆,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自行车、童车及相关配件的生产等。 题目来源于该企业的生产线,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需要对该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参赛队员需根据生产工艺与企业具体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样机研发、验证。 该题目要求参赛团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开发能力,遵循实际生产设备改造、研发规律,严格按照相关工业标准和流程,设计、开发出满足企业要求的设备、产品,在此基础上鼓励在性能、效率、功能等方面的创新。 二、比赛要求 1、企业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年产200万台自行车,人工成本越来越多,希望进行自动化产线升级。目前是600-700人实现200万台产量,他们希望能达到100-200人实现200万台的产量。 2、比赛要求 针对企业实际问题与需求,参赛队选取以下2个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比赛。 (1)自行车车架自动研磨、抛光设备研发。目前的研磨、抛光是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且质量难以保证(具体研磨、抛光过程参见视频:《车架研磨抛光》)。要求设计一台可自动对毛坯车架进行表面研磨、抛光的设备,实现自动或者辅助人进行研磨、抛光的操作。针对车架整体抛光,主要抛光面为A/B 面,抛光精度达到涂装工艺要求,抛光设备必须简易灵活,适用不同产品的规格和构造,适用材料便宜易购买。(对毛坯车架表面的毛刺、磕碰伤、焊渣、划痕等做研磨、抛光处理)。 具体要求: ?该设备类似自动汽车洗车机的设备。类似于视频中自行车车架,从头管处进入设备抛光入口,从设备出口处自动流出来,即抛光、研磨完成,可以试用于自行车多种型号。 ?需要考虑研磨效果(钢丝毛刷刷产品的距离、力度、抛光效果(目数/粗细)需满足喷涂要求)。 ?使用的抛光钢丝刷市场上易购得、价格低等特点。毛刷重复使用性较好,重复研磨品质能保证。 ?因产品结构、种类和大小较多,需综合考虑设备工作面大小尺寸,设备快速换模易实现(例:1-2分钟完成换模)。设备设计控制PLC为集成统一控制单元,配有人机交互界面,适用于多品种、多尺寸规格,快速换线、快速调节,系统存储1000种以上尺寸、重量规格,换线时采取程序调

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9、从比较的角度谈谈你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人类科学体系中的三大科学门类。这三大科学门类之间既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呈三足鼎立之势,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大科学生态系统。 1三大学科在研究对象及手段上的界分 (1)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客体。人文科学即“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 表现的科学”“主要指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 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人文科学的对象即人类精神文化现象。 它可近似地看作是一种心态性的精神存在,价值本位、主客一体、虚实结合是它最为突出的三大特征。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客体在客观性程度上,是介于自然客体与人文客体之间的中间层次。 (2)从认识手段上说,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等成了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 方法;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认识的真理性,基本上是依靠实验证明和数学方法予以保证的。社会客体由于具有近似于客观实在性的客观刚态性和某种程度的运动周期性,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乃至必须运用各种形式化、定量化、数学化方法的,,各种定性分析方法是社科研究必须采用的有效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在一定的定量分析的前提下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才更有可能接近社会真理。人文科学由于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本体,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仰、文化、价值等问题,必须运用人学本体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各种感悟、反思、直觉、情感思维、价值判断等方法,必然地构成了正确有效地认识人文客体的主导性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 2三大学科在价值形态上的差异三大学科在价值形态上的界分 (1)首先从价值目标上说,自然科学主要是获得关于自然的真理性认识和创造满足人的整体需要的物质手段;社会科学则是探求社会规律、改造社会现实和建设合理的社会;而人文科学的价值目标则洞悉价值真谛、创造文化意义、提升人生质量和构筑理想的人文世界。 (2)其次从价值功能上说,自然科学与其转化技术是首要的生产力,它的价值功能最集中、最直接地表现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硬件建设方面;社会科学的作用是提供决策咨询、调节社会运行、协调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发展,其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推进制度文明建设方面;而人文科学的作用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现实、促进人的发展和指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3)从价值评价上说,自然科学评价标准是客观、逻辑和国际性的;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实效、功利、多元和历史性的;人文科学的评价标准是精神、民族、主体和相对性的。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虽然是3门不同的科学,但实质上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联

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逻辑经验主义 ?背景: –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 ?认识论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 ?反形而上学:反对任何对超越感觉经验的东西的探究 ?科学统一性:科学具有统一的方法和经验基础 –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发展: ?弗雷格(G. Frege, 1848-1925)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关于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主张:数学可以还原为逻辑。 –新的哲学观:哲学作为语言分析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哲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的误用,所以哲学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语言分析–物理学危机与革命 ?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庞加莱(Henri Poincaré, 1854-1912),迪昂 (Pierre Duhem, 1861-1916)等对物理学概念基础的批判和分析 ?相对论;量子力学 弗雷格(G. Frege,1848-1925) ?1879: 《概念文字》(Begriffsschrift) ?1884: 《算术基础》(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1893,1903: 《算术基本定律》(Grundgesetze der Arithmetik,两卷)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1910-13: 《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3 vols.,与怀特海合著) ?1912:《哲学问题》(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4: 《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1921:《心的分析》 ?1927:《物的分析》 ?1945:《西方哲学史》 ?1948:《人类知识:其范围与界限》 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192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53:《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 ?只有两种类型的有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的命题:分析的和综合的–分析的命题: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validity)只依赖于语词的意义; –综合的命题:语词的意义不足以决定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的命题。 ?逻辑和数学命题是分析命题 ?经验科学命题是综合命题,其真理性需由经验检验决定 1 2 3 4 5 6

后实证主义得思维空间

第六章后实证主义得思维空间 20世纪80年代出现得第三场争论得焦点,即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范围等问题上得分歧,尤其就是前者对于后者得批评与挑战,具有深刻得学科建设含义:它提出与视图回答得问题,属于本体论与认识论得范畴。 第三场争论也被许多人称为‘扩展四维空间’得大讨论。 有两点提请读者注意:第一,在西方国际政治学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对第三场争论得这种后现代主义得概括。第二,在欧美国际理论学术界,找据主流地位得依然就是现实主义(尤其就是新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尤其就是新自由主义),后实证主义旗帜下得各种流派(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等)依然处于以挑战姿态出现得少数派得位置。 第一节真就是得历史与思维得结构 那些后来被称为‘后现实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话语分析家’或‘批判理论家’得学者,发现了一些过去不曾提出过不为人注意得困惑,提出了从前得研究者难以想象得问题。 与此相联系得另一类问题涉及对世界政治得一般理解。 同理,国际政治就是古而有之,还就是20世纪得发明,并没有一个定论,关键取决于判断者得标准。从雅典人与斯巴达人得决斗与现代斗争得类似之处,可以瞧到国家与国家间体系得历史延续性。 在这个意义上,像加拿大当代著名批判理论家罗伯特沃克指出得,历史得展示实际上让位于解释结构得展示。 理查德伯恩斯坦改过得那样,‘许多人有一种日益增长得感受,现有得思维方式与研究方式存在某种重大缺陷’,因而她们渴望‘改变那种引导我们思考与行动得范畴结构与模式’。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伯恩斯坦,福柯与德里达等人有特殊贡献。所有这些人,在此意义上,关注得就是一种‘后理论得探索’ 从这里上瞧,在这些具有强烈得反思意识得哲学家、思想家得作品中,有几个值得重视得认识论得共同特点:第一,她们揭示了实证经验主义得研究方法在研究人类社会与政治时得不充分性。第二,作者们尤其关注知识形成与塑造得过程,她们强调得就是社会得历史得与文化得命题,而不就是那些建立在深思熟虑得理性主义,有意义得数据或符合规则得公式之上得命题。第三,拒绝那种超越历史与社会实践得所谓客观知识得探讨。第四,瞧重对现实得语言学得讨论与建构。这种特点产生了一种批判研究方法,她把时间关注点放在16欧洲文艺复兴直至今天得整个时期。 简言之,对整个西方理论传统中所讲授与公认得现代故事提出质疑与重新考量。它只就是试图超越现代研究方法得局限,通过扬弃回到批判主义得传统上去。 批判哲学家们‘开拓新空间’得呼唤,成为激励包括国际政治学在内得许多学科得新一代学者奋发进取得强烈动力。 第二节探索得历程与新人得崛起 罗伯特沃克默文·弗罗斯特。她肯定了一种更广泛得社会理论方法对补充规范理论得必要性,认为如果想克服实证主义得封闭性,国际关系学者必须用其她被认为就是边缘性得学科方法充实自己,避免受到韦伯等人影响得英美学术传统得消极面。 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她试图揭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解释战后政治实践时得二元性,即表面上有关对象得理论实际上脱离了它解释得对象。 很多人把考克斯视为第三场争论中最有影响得人物之一。 德·代元迈克尔·夏皮罗大理论思想。 1995年出版得《国际理论:批判性考察》就是德·代元对现实主义主流学派得最新分析成果。现实主义得一种重新解释:谱系学,符号学,构词学。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尽管管理学研究范式的数量繁多,但传统的范式都是企图根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环境条件,或者系统的、心理鸵、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要求来建立描述性的或规范性的管理理论,以便指导管理人员的未来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其目的侧重子用预测、证实、证伪方法来构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paradigm)。 事实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大优点可归纳为:实证科学方法有着其他获取知识的方法所没有的特点:自行校正(self-con'eetion),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全江程中有许多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用来控制和验证管理学家在获取自身以外的可靠知识过程中的行动与结论。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方法主要有证实法和证伪法两种。 首先,实证主义社会学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立的,其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后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论自杀》。孔德生活的时代正式法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亲历法国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于是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其理论基础是:“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并且这个“真实世界”又由社会事实所决定的。 具体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客观事实和社会产物,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研究起点,重视对社会规律进行科学概括,试图寻求社会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以承认存在着一个拥有特定价值观、信仰、规范和角色的外部世界为前提,集中研究现实内容本身或实质;比较注重用客观性的表达代替引索性的表达,力求补足和解释特定引索性表达的意义,以使其结果普遍化;关注被研究对象的一般性、普遍性或规律性。 主要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去搜集资料,包括问卷法、结构性观察法、问卷访问法等;倾向于运用诸如统计图表类的定量技术或利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机去处理、分析资料,以及用公式、数量模型去表达经得起检验的假设;既使用了包括观察、实验、测量、演绎、假说等自然科学的或经验科学的研究方式,还使用了包括逻辑的、数学的、统计的分析方法。多用于横向研究,常常围绕某种社会现象(事件)、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某一个时期内去搜集资料,适用于对大范围的社会活动结果或大量的社会现象(问题)的发生作宏观研究分析。常运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把大量社会现象的产生及演变,视为一种随机现象进行研究,具体归结为对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的演变趋势和规律的研究。

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调研及行业供需格局预测分析报告

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调研及行业供需格局预测分析报告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下各国的重要选择。亚洲作为制造业重要区域也在积极部署自动化,智能化。中国是亚洲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中国的制造取得明显成就,进入高速成长期。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智能制造装备的定义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装备范围界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重大集成智能装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开始向附加值更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迁移,对加工或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本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低精度、低可靠性、低效率的普通设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需要,对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的新一代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开始涌现。 图表 2014-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制造销售收入 0.5 1 1.5 2 2.5 2014年2015年2016年 2017年2018 年 [交付形式]: e-mali 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25359.html,/ 第一章 智能制造相关概述 15 1.1 智能制造概念界定 15 1.1.1 智能制造的内涵 15 1.1.2 智能制造的特征 18

1.1.3智能制造的模式19 1.1.4智能制造提出的脉络20 1.2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21 1.2.1产业链结构21 1.2.2产业链落地顺序22 1.2.3产业链投资逻辑23 第二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24 2.1宏观经济环境24 2.1.1国内经济形势24 2.1.2国内工业现状25 2.1.3投资平稳增长27 2.1.4制造业发展走势28 2.2制造业转型环境29 2.2.1中国制造业发展新常态29 2.2.2工业4.0引领制造业变革 29 2.2.3中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30 2.2.4中国制造业发展态势31 2.3社会文化环境32 2.3.1中国人口结构特征32 2.3.2消费市场持续优化32 2.3.3 创新创业风潮兴起34 2.4技术环境35 2.4.1智能制造关键性技术35 2.4.2中国智能制造技术情况36 2.4.3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发展36 2.4.4智能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37 第三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38 3.1产业转型政策38 3.1.1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38 3.1.2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38 3.1.32018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42 3.1.4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44 3.1.5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45 3.2智能制造政策45 3.2.1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45 3.2.2 2017智能制造试点示范46 3.2.32018智能制造试点示范48 3.2.4第三届年绿色制造专项行动55 3.2.5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55 3.2.7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57 3.3相关促进政策65 3.3.1两化融合政策65 3.3.2三网融合政策65 3.3.3机器人产业政策70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 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从1923年“维也纳小组”成立到1929年“维也纳学派”诞生,标志着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形成。 主要代表人物是石里克(Schlick)、卡尔纳普(Carnap)、 莱辛巴赫(Reichenbach)、塔尔斯基(Tarski)、亨佩尔(Hempel)、艾耶尔(Ayer)等。这一流派深受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弗雷格(Friedrich Frege)、罗素(Bertrand Russell)等的影响。 2 基本思想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命题的意义在于其证实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它继承了自休谟以来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并把它与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创立的现代逻辑结合起来。同时相对论的产生和量子物理学的新发展则为其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是一种活动,即对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清除无意义的概念和命题。 3 对语义学的影响 a) 意义证实论(Verification Theory) 逻辑实证主义者尝试用逻辑实证主义来解释语义,强调一个命题的意义在于其经验成分,它要得到经验的证实才有意义,它的意义就等同于证实它的方法。简言之,一个命题如果得到证实就有意义,得不到证实就没有意义。 石里克是意义证实论的主要倡导者,他指出:“陈述一个句子的意义,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也就是陈述证实(或否定)这个句子的方式。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2]p.39” 后来卡尔纳普提出了较为灵活的意义标准: 可验证性原则(Principle of Conformability)。他认为当且仅当一个语句在逻辑上有可能通过归纳方法得到验证时,这个语句才有意义。 艾耶尔也提出了一个较为缓和的方案,将证实性分为实践的可证实性和原则的可证实性,前者指人们通过经验观察可以在事实上加以证实的情况,后者指不能用实际的情况加以证实、但从原则上说是可以证实的情况。 b) 意义真值论(Truth-value Theory) 波兰逻辑学家塔尔斯基在30年代提出真值条件语义论(Truth-conditional Theory of Meaning),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一组能使其成真的条件,如他的一句名言:“Snow is white”is true if and only if “snow is white”。 塔尔斯基关于真值条件的学说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S is true if and only if P。S代表句子,P 代表描写S的真值条件的一组命题,该公式的意思是:只有在P条件下S才真实。因此P 就代表S的句义。

论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科学观

第20卷,第2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0 No.2 2003年4月 Science,T 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Apr.,2003 论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科学观 冯 艳,崔 凡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开放性是费耶阿本德科学思想的最重要特征。该文从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从逻辑上指明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科学观在上述三个层面上是一个从一元到多元、从内部到外部、从理论到实践的渐变过程。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开放性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2-0046-04 费耶阿本德(Paul K.Feyerabend,1924-1994年)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要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思想,除了站在科学哲学外部从人文的视角来探究科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之外(笔者另有专门文章对此进行分析论述),更应从科学活动本身来看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思想,来探讨他对于科学的认识和发展所持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于科学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从科学活动本身来考察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思想,容易发现以下特征:费耶阿本德反对将科学作为封闭的、凝固的体系,主张在科学哲学内部(如科学方法论)及在科学与社会或文化中的其它系统之间进行开放性的交流、融通,以促进科学的进步,推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体地说,(1)在科学方法论中,不仅需要理性的方法论规则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而且需要非理性方法来推动科学的进步;(2)在社会中,科学不应靠强权排斥非科学形态,而应不断地从非科学形态中汲取养分;(3)在文化生活中,科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理性主义者封闭的小圈子中,还要关注人们的文化生活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开放性就可被看成费耶阿本德科学思想的最重要特征。正如费耶阿本德指出的那样,“世界性的开放已成为当代科学的主要特征”[1]。以下就从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这三个层面对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科学观作出具体说明。 一 费耶阿本德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讨论中包含了丰富的开放性思想。众所周知,科学方法论的传统观念认为存在着唯一的规范的方法论,并认为一旦找到了这样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论规则,就既可以给以往科学发展的史实以合理的解释,又可以对今后科学活动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以使科学方法论规则一统天下。而费耶阿本德则认为这种方法论规则束缚了科学家的思想,不利于科学的进步,因此,他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开放的方法论主张。他说,“关于一种固定方法或者一种固定合理性的思想,乃建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关于人及其社会环境的观点。有些人注重历史提供的丰富材料,不想为了满足低级的本能,为了追求表现为清晰性、精确性、 ‘客观性’和‘真理性’等的理智安全感而使之变得贫乏。这些人将清晰地看到,只有一条原则,它在一切境况下和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都可以维护。这个原则就是:怎么都行。”[2]这里可以看出,费耶阿本德提出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是在理解、融合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论的超越和重要补充,是挽救理性教条主义者的一剂良药,是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思想在方法论层面的具体体现。这种科学方法论层面的开放性思想可以概述如下: (一)极力反对传统方法论中存在的唯一的、普适的教条式方法。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例,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一开始就对之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指出,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它不仅从不变的逻辑形式出发,局限在空洞的逻辑思维中去重构理论,还要求人们离开活生生的客观世界,遵循一成不变的方法论规则,这是对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费耶阿本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 【收稿日期】 2002-09-27 【作者简介】 冯艳(1975-),女,河北沧州人,南京大学哲学系200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逻辑、符号逻辑; 崔凡(1977-),男,河南三门峡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200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