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复习总结改1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概述

1.1.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了解)

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基本概念、性能要求)

1.2.1.基本概念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重要保证。

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面结构层对路基起保护作用,使之避免了直接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久处于稳定状态。

1.2.2.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要求:(结构承载能力是路基路面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1)强度:足够的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2)刚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变,如压应变、拉应变、剪应变等。

稳定性要求:在降水、气温环境变化等条件下仍能保持原有的特性能力,包括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

耐久性要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

表面平整度要求: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以及运输效应的重要使用性能。

路面抗滑性要求:摩擦系数、纹理。低速时,取决于集料表面的微观纹理;高速时,取决于路面表面的宏观纹理。坚硬、耐磨、表面粗糙的粒料,刷毛或刻槽,清除积雪、浮冰或污泥。

1.3.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横断面、横坡度、层位功能、等级划分、路面分类)

1.3.1.路基横断面:

路基横断面包含路基和路面结构两部分,路基宽度沿横断面方向由行车道、中间带、硬路肩和土路肩所组成。路面以下部分的路基根据材料和使用要求分为上路床0~30cm、下路床30~80cm、上路堤80~150cm和下路堤150cm以下。

1.3.

2.路面横断面

路面横断面通常分为槽式横断面和全铺式横断面。

1.3.3.路拱横坡度:

路拱的作用:横向排水。

取值原则:行车稳定、利于排水。

1.3.4.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

面层【区别于路面】基本特点: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功能要求:结构性及功能性。材料类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块料及其他混合料等。结构组成:两层或三层。

基层:基本特点:承重层,行车荷载扩散。功能要求:结构性。材料类型:各种结合料稳定土或稳定碎石、天然砂砾、工业废渣和土、砂、石混合料等。结构组成:两层或三层。

垫层:基本特点:承上启下(土基与基层)功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进一步扩散应力,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材料类型: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如松散材料或稳定土。结构组成:一般为一层。

1.3.5.等级划分:

根据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分为四个

1.3.6.路面分类:

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相似性出发,可以将路面结构划分为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和刚性路面。

根据基层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分为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或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1.3.7路面结构稳定性因素(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及水文地质、土的类别)

路面结构稳定性因素:温度和湿度

1.4.公路自然区划

一级自然区划: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区——东南湿热区Ⅴ区——西南潮暖区Ⅵ区——西北干旱区Ⅶ区——青藏高寒区

第2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1.5.路基土分类及工程特性

(具体分类、工程特性、优劣等级、路基填料选择)

1.5.1.我国公路路基土的分类

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2类)

1.5.

2.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强度和稳定性好,填筑路基的良好材料;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填筑路基;用于中级路面,适当处理后铺筑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

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内摩擦系数大,强度和水稳性好;但黏结性小,易松散,压实困难。可用振动法压实,并掺加少量黏土。

砂性土:含有粗颗粒和细颗粒,级配适宜,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干时易结块,湿时易流动;毛细作用强烈,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属不良公路用土,用时须经处理(加强排水、隔离水)。

黏性土:透水性小、吸水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持水能力强,承载力小;需压实和排水使用。

重黏土:不透水、粘聚力大,塑性大,干燥坚硬,难以施工。

1.5.3.路基土的优劣排序:

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重黏土,是不良的路基土。特殊土,用以填筑路基时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1.5.4.路基填料的选择:

改性方法:掺配粗颗粒,石灰,专用改性剂。

选择原则: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易于运输、施工方便的天然土源。

1.6.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

(湿度来源、冻涨、翻浆机理、土的稠度、干湿类型、判定方法)

1.6.1.湿度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水蒸气凝结水、薄膜移动水

1.6.

2.冻胀、翻浆机理:

冻胀: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

翻浆:春暖化冻时,路面和路基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排除,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基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产生较大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翻浆。

1.6.3.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1.6.4.土的稠度:

稠度ωc :为土的含水率ω 与土的液限ωL 之差与土的塑限ωp 与液限ωL 之差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