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文化名楼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文化名楼解析
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是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永济鹳雀楼、云南昆明大观楼、陕西西安钟鼓楼、山东烟台蓬莱阁、江苏南京阅江楼、湖南长沙天心阁、浙江宁波天一阁。
2012年10月,这十大名楼计划联合申遗,但是2012年113日上午,在2012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市长论坛暨第九届名楼年会开幕式上,我国11城市共同签署历史文化名楼保护"长沙宣言",宣言内容未包含10大名楼联合申遗,计划
1.武汉黄鹤楼
地理位置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旅游景区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
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旅游指南
交通:乘坐旅游1号线、10路、64路、108路、401路、402路、584路、电车1路、电车4路均可到达。
开放时间:夏季:7:00-18:30 ,冬季:7:30-17-30
门票:80元
最佳旅游时节:春季和秋季。
历史文化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2.南昌滕王阁
地理位置
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美誉,江西南昌滕王阁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
依城临江,瑰伟绝特。
旅游景区
江西南昌滕王阁是江西南昌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
”“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
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
有古人亦云:“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
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着的神圣地位,备受重视和保护。
现在的滕王阁是仿宋的建筑风格。
唐宋本是一脉相承的,宋代建筑风格是唐代建筑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宋代的楼阁建筑风格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
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偕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建成,这不仅是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滕王阁是南昌的骄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真乃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啊。
旅游指南
交通:市内乘2、7、8、302路公交车在滕王阁下车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7日:7:30-18:0010月8日-3月31日:8:00-17:30
门票:50元
历史文化
滕王阁,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后来重建高达29次,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创建的。
李元婴出生早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
”(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
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
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
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名之。
3.永济鹳雀楼
地理位置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
旅游景区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据传历史上的鹳雀楼后被元兵烧毁,成为国人一憾。
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关心下,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
复建的鹳雀楼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以鹳雀楼主体为中心的鹳雀楼景区分四个游览区:一是名楼游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二是黄河风情游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园、柳园;三是山水游览区,包括苍山自然景观园、吉祥如意湖、鹳雀园;四是康乐游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风马球场、日潭戏水园等人文自然景观。
旅游指南
交通:到永济乘二路公交车,或者到永济乘三路公交车到普救寺转车
开放时间:冬季:8:00 -17:30夏季:8:00 -18:00
门票:淡季:50元/人旺季:60元/人
历史文化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
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
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4.南京阅江楼
地理位置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
旅游景区
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
它座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米,阅江楼主体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外观4层暗3层,共7层。
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源远、底蕴丰厚。
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十分具有传奇色彩。
无论是从文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
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神往。
二是设计精美,艺术高超。
阅江楼主体、大牌楼、主山门、碑廊等,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
意境。
周围回廊雕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石狮。
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须弥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
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
三是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阅江楼的建筑设计、色彩选定均以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描绘的状况和神采为依据,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
四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观赏视角。
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
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
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的情景。
旅游指南
交通:乘坐10路、54路、150路、21路、132路 18路、39路、12路、16路公交车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40元
历史文化
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六百年前。
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
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
600余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
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兴建“阅江楼”的动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
1997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部队搬迁、规划设计、方案比选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9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5.绵阳越王楼
地理位置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的古越王楼,因时任绵州越王楼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
旅游景区
2001年10月24日,越王楼重建工程破土动工,这是越王楼历史上的第三次重建。
在完成5000多万元的投资后因资金等原因,主体工程于2005年1月停工。
去年4月12日,绵阳市委确定开工续建越王楼。
续建的越王楼内外15层,底面东西宽66米,南北长88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群楼约6000平方米。
主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仿古结构,风格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屋盖琉璃瓦,1至5层将作为绵阳市博物馆,展出绵阳的上万件文物、唐代越王李贞的历史资料和历代与越王楼有关的诗作。
6楼以上将作为商贸、旅游观光的场所,成为绵阳标志性景观。
历史文化
越王楼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唐代四大名楼。
越王楼始建于公元656年,3年时间完成,规模宏大,楼高十丈(即百尺),高度居四大名楼之首。
越王楼唐末宋初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明代亦重建过一次,但明代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
李白、杜甫、
李贺、李商隐、陆游等历代名人登越王楼后曾留下诗篇156首。
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也多有描绘越王楼的精美画卷。
6.九江浔阳楼
地理位置
浔阳楼位于江西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旅游景区
浔阳楼是一座具有典型宋代建筑风格的楼宇,又是一个集游览参观、品茗听书、饮酒用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由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匾额赫然高悬,“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这幅古老的楹联则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
爱好书画的朋友还可以在楼内欣赏到多幅出自名家之手的书画作品和诗词楹联。
旅游指南
交通:乘5路、23路、12路公交在【浔阳楼站】下车即到。
开放时间:8:30-17:00
门票:20元
历史文化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
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登郡寄京师诸季及淮南子弟》一诗中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的诗句。
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
而真正使浔阳楼名噪天下则得力于施耐庵《水浒传》中的精彩描写。
1989年春,九江市人民政府根据旅游和文化事业发展地需要,在浔阳江畔重建了浔阳楼。
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20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古时,酒家门前要竖起一面酒旗,俗称酒望子,以招徕酒客。
重建的浔阳楼保持了这个标志。
楼门竖立了一根高大的望竿,挂着一面酒旗,上书“浔阳江正库。
”
7.聊城光岳楼
地理位置
光岳楼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它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
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
旅游景区
光岳楼位于聊城旧城中央,其主体结构建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光岳楼由楼基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3米。
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面积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
光岳楼主楼为木结构,4层5间,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且有回廊相通。
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
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瑛’碑,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旅游指南
交通:乘坐12路1路3路到光岳楼,乘坐10路138路13路22路24路25路26路315路8路到区人大,乘坐3路到海源阁,乘坐3路437路到北口,乘坐1路到光岳楼西站。
开放时间:08:30-18:00
门票:10元
历史文化
明洪武二年,东昌卫守指挥事陈镛为了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宋熙宁三年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并于洪武七年利用修城条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所以初名“条木楼”,后又因地而名“东昌楼”。
当时建造此楼的目的是为了“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随着明王朝统治的巩固,此楼的军事作用很快被遗忘,但光岳楼却以它的雄伟高大而名扬天下。
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度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阳甲秀楼
地理位置
甲秀楼位于贵阳南明河万鳌矾石(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上。
旅游景区
甲秀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浮玉桥,桥头立有“城南遗迹”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第二部分主体建筑甲秀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第三部分翠微园,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
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
楼前桥先称江公堤,后改浮玉桥。
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
甲秀楼初建成时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
月朗星稀时,桥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而解放后修滨河路九孔石拱桥被填了两孔,筑坝拦水,芳杜洲也没于水底。
桥上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亭柱镌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旅游指南
交通:乘15、48、305路公交在甲秀楼站下;乘1、2、6、8、11、17路公交车到大南门站下,沿南明河下行300米左右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8:00-22:00
门票:4元
历史文化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
这一传统的中式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
复毁。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仍用旧名。
有浮玉桥衔接两岸。
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
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
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
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
“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
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9.西安鼓楼
地理位置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
旅游景区
西安鼓楼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
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
鼓楼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基座宽38米,长52.6米,高7.7米,通体用青砖砌成。
南北正中辟有券洞,供人车出入,高、宽均为6米。
鼓楼主体建筑位于基座中心,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式。
第一层楼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上覆盖绿琉璃瓦,属于重檐、歇山项式。
上下两层面阔各为7间,进深均为3
间,四周环有走廊。
外檐和平座均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层次更为分明。
以前在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乃是在重修鼓楼竣工后巡抚(陕西)都御史赵可怀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80年)所题,北面为“声闻于天”,字大盈间,苍劲挺拔,相传是咸宁县“名儒”李允宽所书。
两匾额毁于“文化革命”之中。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
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
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
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
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
现在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
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旅游指南
交通:公交4、6、7、8、11、12、15、16、游7、游8等到【鼓楼】下。
开放时间:【4.1-10.31】8:30-21:00;【11.1-3.31】8:30-18:00
门票:27元,钟鼓楼套票40元。
历史文化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之一,(基座长52.6米,宽38米,高7.7米,一门洞;最大的鼓楼为明中都鼓楼,基座长72米,宽34.25米,高15.8米,三门洞。
)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
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10.南京鼓楼
地理位置
位于南京城中心鼓楼岗上,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
旅游景区
南京鼓楼的建筑规模之大国内少见,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无梁城阙状,上层为重檐四坡顶,龙飞凤舞,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楼上原为明代迎王迎妃、接诏报时之所,原有报时和仪仗用的大鼓两面,小鼓二十四面,云板一面,点钟一面,牙杖四根,壶房铜缸一座,以及其他乐器。
明亡后这些陈设均已散失。
现楼基是明代原建,楼上建筑为晚清重修。
康熙在1684年南巡时曾来鼓楼,次年在楼上建一巨碑,改鼓楼为碑楼,但当地人仍习称其为鼓楼。
旅游指南
交通:公交1、16、25、33、38、95路到鼓楼医院站下,或鼓扬线、鼓珍线、11、20、24、151、152路到鼓楼站下,地铁1
号线的鼓楼站下。
门票:鼓楼公园免费,登鼓楼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