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方案一

一、项目概况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从其悠久的城建历史来看,鄂州城市发展一直和长江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后,因其他主要交通方式的发展,鄂州的城市发展重心向内陆偏移,滨江老城区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转移。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鄂州成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在此背景下,作为环境景观形象突出的鄂州城市滨江地带也纳入了重点规划建设的视野。

2006年,鄂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鄂州市城市滨江带概念性规划》,将西起樊口大闸,东至池湖港十公里长的滨江地带,规划为“生态鄂州、古城鄂州、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港口鄂州”五大功能区段。

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西起古城路,东止五丈港码头,南至沿江大道南侧,北至沿江岸线,全长4460m。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南临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

根据项目任务书的定义,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是人居鄂州的滨水开放空间,是展示花园鄂州的魅力窗口,是城市的沿江生态景观长廊,是弘扬鄂州历史文化和塑造现代开放文化的载体。

二、上位规划解读

《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位:文化娱乐、健身游憩、旅游居住等复合功能集聚带

城市风貌展示带和城市新的形象聚焦带

带动城市沿江发展及旧城更新的增长带

规划目标:

(1)完善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打造活力地段。通过现有用地的功能置换,满足城市功能需求,营造宜人滨江公共活动空间,恢复地段活力。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江孕育了鄂州的文明与发展,设计中要体现对于自然的尊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以线带面,梯度发展。滨江地带环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促进周边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周边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4)打造滨江旅游品牌,再造城市滨江名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襟江抱湖枕名山”的框架,山、水、园林、城浑然一体是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本次规划要打造

一个鄂州城市滨江名片,使之成为高档的滨江旅游品牌。

(5)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鄂州吴、楚文化底蕴,妥善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地段内地历史遗存,加强现代和历史的对话和交流,使人们身居其中,赏自然

山水,感吴楚遗风。

其他——业主提供

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最高水位——米

最低水位——米

规划解读小结: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位于上位规划中“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段,应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滨江公共活动空间,在满足城市功能及生态需求的同时,表现城市现代文化及

历史遗风。

三、场地现状分析

交通现状

基地南边紧邻沿江大道,若干支路及鄂州长江大桥与基地相连。

空间视线

3.2.1外部空间视线

黄冈市对滨江带沿江面的整体景观视域

鄂州长江大桥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

3.2.2内部空间视线

沿江大道对滨江带内侧的整体景观视域

各之路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

竖向驳岸

3.3.1现状竖向

防洪堤顶面标高在左右,堤坝北侧滩涂标高最高处约为23,自南向北、由高向低往水面延伸。

3.3.2现状驳岸

防洪堤为规整的石砌堤坝,与长江之间由滩涂自然过渡。部分场地为码头功能,临水为硬质直立驳岸。

限制因素

3.4.1植被绿化

原滨江带绿地中存在部分较好林带,可保留利用。

3.4.2防洪堤

防洪堤形态自由不可调整,且坝顶不可种植乔木,对区域内地形标高和绿化设计有较大影响。

3.4.3水位

长江近年来最高水位为米,最低水位为米,水位落差大。

3.4.4鄂黄大桥

鄂黄大桥穿过场地,桥体对景观空间连续性有一定影响。

场地现状综合评价

场地沿江展开,视野开阔。堤坝内外为荒地及待搬迁工厂,限制性因素较少,为设计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现状水岸为工厂或荒滩,制约了人们的亲水活动,亟需再改造。

四、设计总则

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任方案征集文件》

《鄂州市设计项目方案征集招标答疑》

业主提供其他相关资料

设计原则

满足功能性原则——综合考虑市民休闲、旅游休闲对场地功能上的相关要求。

景观生态性原则——方案充分考虑对水源、水质保护,注重对滨江景观界面生态性的打造。

景观特色性原则——与一、二期景观风貌上做到统一中求变化,结合鄂州城市发展定位及

历史文化,形成鄂州滨江带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整体景观品质的前提下,方案充分考虑建设成

本以及后期运营的成本,体现经济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突破传统设计形式,强调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体现创新性原则。

设计目标——江滨生态型休闲长廊

——服务市民休闲,提升生活品质

鄂州市居民日常户外休闲活动丰富,休闲人群多样,然而沿江城市现状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却存在滨水景观匮乏的问题。因此,作为功能转型中的滨江地带,服务城

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是其建设的重要目标。

——创建滨水生态,展现城市形象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鄂州作为现代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经济及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目标成为了社会共识。而鄂州城市形象缺乏识

别感与地域感,滨水城市的格局及沿江形象展示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协调。因此,

作为沿江城市重要形象之一的滨水带,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五、设计重点

功能方面:合理布局,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活动需求。

文化方面:提升江滨休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

景观方面:塑造江岸景观形象的完整性,突出滨水特征性。

六、总体设计

规划理念——蓝绿奏古韵,悠活谱新章(方案一)

“蓝”指长江之水,强调场地的滨水特征。“绿”指滨水绿化,强调沿江生态的连续性。“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