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对外经济核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为何在平衡表之后还要编制国外帐户?原因在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乃 是一相对独立的核算表,国外帐户却是国民经济核算整套帐户体系中的 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在核算方式上的最大区别是国外帐户立足于国外编 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则立足于本国编制,国外帐户的设计从属于整个帐 户体系的设计,所使用的概念、分类及核算的层次也遵循了国民帐户体 系的一贯定义和标准。
用了一种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现代意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它是指一 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进行各种经济往来而发 生的收入和支付。这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 及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其着眼点不仅在于钱的流动,而且还在于物的 流动。
相对于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称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它具体指一个 国家对外的现汇外汇资金的收支。由于这一概念的着眼点只在于外汇资 金的流动,因此,凡是与现汇外汇资金结算无关的交易,都被摒除在范 围之外。
三、对外经济核算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其他核算也涉及到了对外经济核算的内容。在 生产核算和收入分配与支出核算中有与国外部门发生的货物和服务的进 出口以及与国外部门的收入分配流量的核算;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以及 资产负债帐户中有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非金融资产的流量和存量的核 算;资金流量核算也包括净出口、国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对外债权债务的 流量核算。这些内容可以反映一国的对外经济往来,但它们都是做为各 平衡表或帐户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是为了使各平衡表或帐户能够在复式 记帐原则下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其项目设置和分类的详细程度都要从属 于各自的特定目的。因此,它们没有完成对外经济系统核算的任务。 另外,对外经济核算也与国内核算紧密相关。一般认为,完整的国 民核算体系由国民收入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以及对外经济核算五大核 算组成,这五大核算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并自成体系,不能相互替 代;它们又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因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核对。 首先,对外经济核算是对其他四大核算的补充。这里,补充有三层 含义,一是对核算内容的补充。投入产出核算只涉及进出口;国民收入 核算中的国外帐户,除了进出口外,还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和投资,但未 涉及官方储备项目。这样,就需要对外经济核算对其他核算未涉及的内 容进行补充。二是对内容项目分解的补充。国民经济其他核算虽然可以 反映一国与国外的各项基本交易,可是内容项目很粗,只有综合的几大 项。为了详细、具体地反映国际收支关系,必须对内容项目进行分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所有成员国都要定期向该组织报送 本国的国际收支的核算资料。为协调各国的核算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规定了统一的国际收支概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 支手册》第五版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 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 在居民和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它地方的金 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如礼赠)”。根据这一定义,国际 收支核算应包括如下内容:
五、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进行对外经济核算一般有两种做法:(1)几十年来 形成的并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传统做法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它将 所有的对外经济往来都按照借贷记帐方法归纳到一个平衡表中,借以系 统表达一国对外经济状况。该表的核算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2)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帐户体系中,对外经济核算采 用了设置“国外部门”帐户的做法。“国外部门”被视为与住户部门、 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具有同样地位的机构部门, 它的功能在于系统反映一国与他国的经济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核算与国外部门帐户核算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做 法。二者对国外部门具有基本一致的定义,在核算范围上保持了一致, 同时对对外交易采用了大体一致的分类,核算中体现了大体相似的层 次。事实上国外部门帐户常要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料为基础来编制,
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我国出口产品逐年 增加,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和资本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国 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能够与国际 接轨的、具有可比性的、完整的对外经济核算制度,充分揭示各机构部 门的对外经济联系,反映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对外经济核算 第一节 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对外经济核算的对象 国外是对应特定国家而存在的概念。从一个特定国家来看,国外显 然是除了该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称。作为一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对外经济核算,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核算其他各国的全 部经济活动,而是核算国外的经济主体与国内各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发 生的经济交易活动。因此,对外经济核算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部门分类中的“国外部门”,是国外部门与本国发生的经济交易活动。 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常住单位、非常住单位和国外部门 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经济的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 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 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 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 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 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 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 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 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 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 户、厂房或其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 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机构单位都是非常住 单位。将所有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 成国外部门。因此,对外经济核算的对象国外部门,是国外经济单位或 非常住单位中与我国发生经济交易的经济单位的总称。 对于国外部门来说,并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它
差。 计价和记录时间原则。对于各项实际资源、金融债权和债务等各项
交易,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外部门帐户中以成交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 的计价的基础,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利用同等条件下形成的市场 价格推算。国际收支项目的记录时间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每一笔交易 的两笔帐目都要在同一时间记录。
记帐单位和折算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外部门帐户中的各项交 易所采用的货币和价值尺度往往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和开展国际比较, 必须将这些价值量折算成同一个记帐单位。这个标准的记帐单位应该是 稳定的,即使用该单位表示的国际交易的价值不应由于参加交易的其他 货币发生变化(相对于该记帐单位)而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将各种计价 的币种转换为国际收支记帐单位时,最为合适的汇率是交易日期的市场 汇率。如果市场汇率不存在的话,应使用最短时期内的平均汇率,我国 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外部门帐户使用的记帐单位是美元。
四、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我国对外经济核算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各项原则进行 的,这些原则包括: 原式记帐原则。复式记帐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外部门帐户采 用的基本规则,即对每笔交易都有两次价值相等的记录,一次记入贷 方,一次记入借方。根据该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计入贷方的项目包 括:货物和服务出口、应收收入、接受货物和资金的无偿转移、金融资 产的养活和负债的增加、计入借方的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进口、应付 支出、对外提供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授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 少。如贷方金融大于借方金融,借贷差额为正,称为顺差,反之称为逆
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
二、对外经济核算的内容及其沿革 对外经济核算并不需要核算国外部门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它 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对外经济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交 易、收入分配交易、投资交易和金融交易等。对外经济交易的形式主要 是交换式的,是一种资源与另一种资源的交换活动,同时对外经济交易 也存在一部分单方面转移,如发生在国际间的馈赠、援助等。对外经济 交易大部分是货币性的交易,但也有一些是实物性交易,如国际间的易 货贸易、实物转移等。因此,对外经济交易与国内经济交易在内容和形 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经济意义上却有很大差别,国内经济交易 的结果是资源在国内流动和重新配置,不直接改变该国的资源总量和构 成;而对外经济交易涉及到国外的一方,交易的结果是资源在该国与他 国之间的流动,可能改变该国拥有的资源总量和构成。国内经济交易的 核算要全面反映交易的参与主体构成、交易的内容、过程和数量、交易 对其参与者的资源、资产负债及其未来经济活动的影响;而对外经济交 易的核算主要应该反映交易所引起的资源流动的数量、构成及其对本国 经济的影响。因此,对外经济核算一般就是要核算该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概念最早产生于17世纪,当时受重商主义的影响,出现了 贸易差额理论及相应的对流出流入货币差额的计算。根据当时的国际经 济关系的实际状况,国际收支专指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收支。这种国际 收支概念,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 于战争赔款和国际信贷的出现,使国际经济交往的范围突破了单一贸易 交往的格局,再加上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从而促使国际收支概念从对 外贸易收支逐步演变为外汇收支差额的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交往的形式日趋样化,出现了易货 贸易、租赁制、加工装配、大规模的援助以及各种形式的信贷。为了适 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反映国际经济交往状况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采
并充分展开,这点只能在对外经济核算中完成。三是用流量资料补充存 量资料。资产负债核算中也有国外部门,其中有些项目与对外经济核算 中的项目相同,而从统计指标性质来看,前者属于存量指标,后者则主 要属于流量指标。存量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状态,不能反映交易过 程,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应该用国际收支核算中的流量指标 作为补充。
我国1992年正式将国际收支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2002 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Fra Baidu bibliotek国际收支平衡表核算和国外部门帐户核算相 结合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核算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标准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报表,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常 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其范围包括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由于国际经济往来的类型繁 多,不可能在一张平衡表上全部列出,必须按性质和其他标志进行分 类,以便反映基本的往来类型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使各国采 用统一的分类标准,提出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表式,我国2002年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参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的口径和表式公布的国际收支标准表的表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 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三栏、四大部分。“三栏”包括借方、贷方和 差额。四大部分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净误差与 遗漏。四大部分还设有多级子项目(见表6-1)。
其次,国际收支核算为其他四大核算提供资料,并且可以相互检查 和核对,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核算 需要国际收支核算提供进出口金额和构成资料;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 债核算需要国际收支核算提供短期资本交易及官方储备方面的数据,另 外,期初与期末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相减就可检验国际收支核算表中有 关项目的准确性。
《国际收支手册》中所订立的概念、原则和口径已被世界各国所普 遍接受,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向国际接轨,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也 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框架,目前正从第四版向第五版过渡,并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作一定的调整。 应该注意的是,国际收支与对外经济交易活动相联系,但与实际支
付没有必然的关系。有些国际收支交易可能不涉及货币的支付 ;有些 国际收支交易虽然需要货币支付,但是可能使用人民币。因此国际收支 不同于外汇收支。
第一,某一国家(或地区)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商 品、劳务和收入方面的交易(包括商品的进出口、运输、保险、旅游等 劳务,国际投资收益等)。
第二,某一国家(或地区)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和对世界其他国 家或地区的债权、债务余额的变化。
第三,对外无偿转移支付(侨汇、馈赠、外援等)在会计意义上用 于平衡未能互相结清的交易或余额变动的对应项目,如应收未收,应付 未付等交易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