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矿泉水、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超标原因分析及消毒杀灭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饮用水、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超标原因分析及消毒杀灭方案
简介
桶装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现代工业技术(反渗透、电渗析、蒸馏、树脂软化等)处理而成的纯净水或矿泉水,由灌装生产线灌装至PC桶得到的产品。市场上出售的桶装水品种很多,有纯净水、山泉水、矿泉水、矿化水、活化水、离子水等。由于水源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不同种类桶装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也有很大差别。桶装水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些危险。今年以来,安徽、陕西、湖南、山西等多省食药监局发布食品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不合格饮用水或纯净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2月下旬,湖南省食药监局公布的食品抽检结果显示,68批次桶装饮用水和纯净水不合格,主要问题为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耗氧量超标。3月23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布2017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共抽检446批次样品,18批次不合格,其中9批次为饮用水,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事实上,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并非新问题。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食品抽检情况显示,饮用水产品合格率相对偏低,为94.10%,低于总体抽样合格率96.8%两个多百分点,其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问题最为突出。桶装水以其天然卫生、不含杂质及添加物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家庭和集体场所饮用桶装水已相当普遍。新国标《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在微生物限量上,取消了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我国饮用水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并且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如检出,则为不合格产品。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是反映饮用水卫生条件的主要指标,但近年来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则成为饮用水公共卫生的重大隐患。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因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口与创面呈绿色,又名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因对营养要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化合物作为氮源,所以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土壤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该菌存在。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口腔溃疡及口腔外伤者饮用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的饮用水后可能有化脓性感染的风险。由于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无法稳定,有效,长期的控制住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问题,和其选择的消毒产品及消毒方案不正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是解决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一个重要因素。铜绿假单胞菌在地表水中存在较多,并且属于致病菌,摄入到人体后,会引起人腹泻发烧等症状,目前要求水与饮料中这种菌的检出率必须为零。可是,近期多个地方多家企业的饮用水、矿泉水、桶装水竟然都被检测出了铜绿假单胞菌。例如,去年年底,北京某包装饮用水与北京某矿泉水厂生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就因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而被勒令停售。
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如何而来?如何进入饮用水中的?
为了解决包装饮用水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这一技术问题,X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技术人员调研了3家代表性饮用水生产企业,根据《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确定的关键控制环节,对于桶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或者促使铜绿假单胞菌数量增长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排查,发现蓄水池水和制水间的废水中含有大量铜绿假单胞菌,是原始污染源。用蓄水池水或者废水洗刷桶体、桶盖及车间地面,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桶体、桶盖和空气的主要原因。由于桶(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或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包装材料未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等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有可能会透过过滤装置进而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池及增压泵中并进行繁殖,而简单的反冲洗并不能将该菌彻底消除,即使常规的消毒技术,也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
1.水源
大多数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不易存在于天然矿泉水的水源中,但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巴西及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含量的限定MPN<3/L或每250mL不得检出来看,该菌在水源中的污染确实存在。但水源污染不易发现,只有严重污染时才可被发现,因此保证水源安全是控制瓶(桶)装饮用水安全的首要环节。
2.水生产加工过程
由于瓶(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为保证矿物质含量一般不使用逆渗透技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有可能会透过过滤装置进而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池及增压泵中并进行繁殖,而简单的反冲洗并不能将该菌彻底消除,即使常规的消毒技术,也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在利用水流甚至气溶胶传播时,比其他微生物种类有优势,一旦污染难以消除,所以现有的水生产加工工艺也是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3.从业人员或包装材料
目前WHO已将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列为人类皮肤污染指示菌,说明控制好从业人员自身的卫生也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未进行彻底消毒的包装材料就进行饮用水生产也是引起瓶(桶)装饮用水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原因。
饮用了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水的危害
鉴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 GB19298-2014《包装饮用水》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并且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如果检出,则为不合格产品,应该召回和停止销售。至于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如果,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高,饮用量也不多,对于一般的健康者来讲,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该细菌的感染。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健全或是出现免疫缺陷时,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是受到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则极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受感染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热,黄疸,脾大,伤口溃烂,并产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继发性疾病。
常用桶装水消毒剂
纯净水桶装水或包装饮用水普遍使用臭氧消毒,臭氧是否能对抗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呢?根据资料记载,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机制,很短时间久能产生耐受臭氧消毒的生命系统,造成臭氧消毒无效。对于仍以臭氧为主要消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