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资源整合的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介绍
溪美街道现有直属小学8所,教职工278人,2006年春季招生3977人,其中女生1646人、男生2331人,男女生比例为1.4:1。
二、教育现状与问题
1.办学条件方面:
3.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与一般学校发展方面: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各方面条件较优越,紧跟教育形势发展要求,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等方面有所建树。
而条件差的一般完小能照本宣科就不错了,何谈改革与发展。
4.儿童入学方面: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富裕的学生;本地学生与外来工子女;男生与女生等在就学方面都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一)、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1、支教制度:鼓励市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山区支教,一轮支教时间不低于2年,支教期间给予这些教师专项补助,使之安心并乐于在农村任教。
2、轮岗制度:各校间进行师资轮换调整,保证了各校间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
原则上教师在某一单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必须进行轮岗,并把到农村任教年限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及岗位晋升的必要条件,以改善和提高农村的师资水平。
3、专业教师跨校任教制度。
为保证专业教师的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解决农村专业教师紧缺问题。
原则上做到专业教师专长专用,就是专业教师根据原学校的专业课务安排,课时不足必须到其他学校再任本学科教学工作,不得另作他用。
4、学习培训制度:制定教师学习培训计划,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并积极创造条件,架设教师“充电”平台,让农村教师到城市名校或发达地区学校学习交流,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迅速成长。
(三)、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构建校际合作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各类学校共同、协调发展。
1.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把薄弱学校的改造与提高作为重点工程加以推进,街道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加快“特色学校”创建步划。
学区要不断引导学校从抓学校管理制度入手,创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制度文化。
通过课题研究和校长论坛等活动,促使这种文化氛围逐步形成。
引导学校抓住这些特色谋求发展,就能使均衡发展兼顾区域的整体提高和学校的个性发展,防止“千校一面”的现象。
(四)、促使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化。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的收费办法,杜绝学校乱收费,以减轻家长学生的经济负担。
2、大力实施政府“两免一补”工程。
确保“两免一补”资金全部到位,全部用在学生身上。
1、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鼓励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的办学体制。
2、依法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增长”.
4、继续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
5、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好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