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培训讲义(铁碳相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初析奥氏体的结晶 (一)初析奥氏体枝晶的凝固过程(亚共晶)
三、共晶凝固 过程7 (一)稳定系 的共晶转变
石墨先形核, 奥氏体形核, 两相组成共晶 团。
(二)石墨的 晶体结构 及片状石墨的 长大 1、石墨的晶 体结构
石墨的形态:9
1、分布特征 均匀无向性分布 2、形成条件 1)共晶成分(亚共晶) 2)冷速较慢 3、对性能的影响 好
五、碳当量和共晶度的意义及表达式
1)共晶点碳量 考虑各元素对相图中共晶点的影响后,共 晶点的实际含碳量,称为共晶点碳量。 Cc’%=4.26%-1/3(Si+P)% 比较方法: > 过共晶 C% =Cc’% 共晶 < 亚共晶 例:C 3.2, Si 1.9 Mn 0.8 P 0.12 S 0.12 Cc’%=4.26%-1/3(Si+P)%=Cc’%=4.26%1/3(1.9+0.12)%= 4.26%-0.67%=3.59% 因为3.2% < 3.59%,所以该铸铁是亚共晶
例:C 3.4, Si 2.5 Mn 0.8 P 0.15 S 0.12 Cc’%=4.26%-1/3(Si+P)%=Cc’%=4.26%1/3(2.5+0.15)%= 4.26%-0.88%=3.38% 因为3.4% > 3.38%,所以该铸铁是过共晶
2)碳当量
比较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过共晶 CE = 4.26 共晶 < 亚共晶 例:C 3.2, Si 1.9 Mn 0.8 P 0.12 S 0.12 CE = C+1/3(Si+P)%=3.2%+1/3(1.9+0.12)% = 3.2%+0.67%=3.87% 因为3.87< 4.26,所以该铸铁是亚共晶
例:C 3.4, Si 2.5 Mn 0.8 P 0.15 S 0.12 CE = C+1/3(Si+P)%=3.4%+1/3(2.5+0.12)% = 3.4%+0.88%=4.28% 因为4.28% > 4.26%,所以该铸铁是过共晶
3)共晶度
比较方法:
> Sc = 1 <
过共晶 共晶 亚共晶
第二节 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 一次结晶—L→S 一、初析石墨的结晶 二、初生奥氏体的结晶 三、共晶凝固过程 铸铁的结晶经历初析、共晶及共析阶段, 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 以下四个方面:初析石墨或初析奥氏体的形 成、形貌及数量,共晶凝固、共晶团以及共 晶后期组织的形成,石墨的形成及其特征, 珠光体的形成。
1、分布特征 菊花状分布 2、形成条件 1)共晶成分(比A低) 2)冷速较快 3、对性能的影响 较好
1、分布特征 板条状分布 2、形成条件 1)过共晶成分 2)冷速慢 3、对性能的影响 不好
1、分布特征 晶间无向性分布(点 状石墨) 2、形成条件 1)亚共晶成分 2)冷速快 3、对性能的影响 不好(现在观点:好)
例:C 3.2, Si 1.9 Mn 0.8 P 0.12 S 0.12 Sc= C/4.26-1/3(Si+P)%=3.2%/ 4.26-1/3(1.9+0.12)% = 3.2%/4.26-0.67%= 3.2%/3.59%= 0.89 因为0.89< 1,所以该铸铁是亚共晶
例:C 3.4, Si 2.5 Mn 0.8 P 0.15 S 0.12 Sc= C/4.26-1/3(Si+P)%=3.4%/ 4.26-1/3(2.5.9+0.12)% = 3.4%/4.26-0.88%= 3.4%/3.38%=1.01 因为1.01 > 1,所以该铸铁是过共晶 例:C 2.8, Si 1.5 Mn 1.0 P 0.08 S 0.10 Sc= C/4.26-1/3(Si+P)%=2.8%/ 4.26-1/3(1.5+0.08)%= 2.8%/4.26-0.53% = 2.8%/3.73%=0.75 因为0.75 < 1,所以该铸铁是亚共晶
二、铁--碳双重相图及其分析 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 ① 固溶状态,如:铁素体,奥实体 ② 化合状态,如:Fe3C ③ 游离状态,如:G
1、各点的温度、含碳量、意义
2、各线的名称、意义
3、各面的名称、意义 1)5个单相区 2)7个两相区 3)3个三相区
石墨与渗碳体 1、石墨 2、渗碳体
第四节铸钢的一次结晶、二次结晶过程。
三、 铁碳硅 准 二 元 相 图
硅的作用: ①共晶点、E点、共析点含碳量下降。 ②共晶、共析转变出现三相区,石墨液相线随 硅量增加而显著上升,并扩大石墨液相线和共 晶反应线的温度范围。 ③共析反应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上升,共析反 应温度范围增大。 ④硅使奥氏体相区缩小 ⑤奥实体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均随硅量增加而 下降。
四、铸铁中常见元素对铁碳双重相图的影响 铸铁中除碳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硅、 锰等合金元素,他们对铁碳双重相图的影响 各不相同。因而,在分析铸铁的实际结晶过 程及组织时,还必须考虑各元素对相图中各 临界点的影响,表1.2给出了一些元素对铁碳 双重相图各临界点的温度和成分影响的趋势。
1、各元素对相图的影响
(2)球状石墨的微观分析和结构特征
球状石墨的结构: 1、多晶体; 2、从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发展; 3、每个放射角皆由垂直于球的径向面呈相互 平行的石墨基面堆集而成。
2、球状石墨的形成条件
3、球墨铸铁的共晶转变
球墨铸铁的转变过程: 1、石墨先形核,并单独长大成球; 2、奥氏体形核并长大,形成奥氏体环,两相 组成共晶团; 3、继续结晶主要靠新晶核不断形成并长大。
1、分布特征 晶间有向性分布 2、形成条件 1)亚共晶成分(比D低) 2)冷速较慢 3、对性能的影响 不好
1、分布特征 星状分布 2、形成条件 1)过共晶成分 2)冷速较快 3、对性能的影响 不好
3)根据石墨尺寸的大小,将它分为八级,见 表1-7。
(三)球状石墨的形成过程 (1)球墨石墨的结构 球状石墨外貌接近球形,内部呈放射状, 有明显偏光效应,其光学金相组织见图1-13。
(四)蠕虫状石墨的形成过程
(五)亚稳定系共晶转变过程
(六)磷共晶的形成
第三节 铸铁的固态相变(即二次结晶) 一、奥氏体中碳的脱溶(二次石墨的析出) 二、铸铁的共析转变 (一)形貌 (二)形核 (三)生长
三、共析转变后的转变 (一)三次石墨的析出 (二)三次渗碳体的析出 四、过冷奥氏体的中温及低温转变
4、球状石墨的形成机理 球化机理可以解释以下现象: ① 摆脱本身结构上的各向异性所造成各 向生长 ② 速度的不同,而以球状生长 ③ 多晶体,内部具有放射状结构 ④ 提高冷速有利于获得球墨 ⑤ 球化衰退现象
球化机理具有以下说法: 1)核心说 2)过冷说 3)表面能说 4)吸附说 5)位错说 6)气泡说
一、初析石墨的结晶(过共晶)
第二节 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 一次结晶—L→S 一、初析石墨的结晶 二、初生奥氏体的结晶 三、共晶凝固过程 铸铁的结晶经历初析、共晶及共析阶段, 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 以下四个方面:初析石墨或初析奥氏体的形 成、形貌及数量,共晶凝固、共晶团以及共 晶后期组织的形成,石墨的形成及其特征, 珠光体的形成。
第一次课: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铸铁、 铸钢的 一次结晶、 二次结晶 过程。
第一章 铸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 第一节 铁—碳二重相图 铸铁中的碳可以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 也可以以石墨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认真研 究铁碳双重相图。
一、铁--碳相图的二重性 普通铸铁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硅,但基本 上是Fe-C系合金。在Fe-C系中富碳相有石墨和 渗碳体两种存在形式,在Fe-C系相图中分别用 虚线和实线表示Fe-C(石墨)系和Fe-Fe3C系, 前者称为稳定态,后者称为介稳定态。把这两 种状态同时表现出来的相图就称为双重相图, 如图2.1所示。一般认为,冷却速度低时按FeC(石墨)系结晶,而冷却速度快时按Fe-Fe3C系 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