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旅游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鄯善主要旅游景点简介
1、吐鲁番大沙漠——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
库木塔格,维吾尔语是“沙山”之意,库木塔格沙漠即是指“有沙山的沙漠”。
居老人们说著名的楼兰古城可能就被埋在沙漠下面。
库木塔格沙漠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的西南风和达坂城风口的东南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南面的库鲁克塔格山也促成两种方向的风力减弱和风沙的沉积,形成“有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
库木塔格沙漠因此成为集科研、考察、探险、沙地运动、沙疗保健、大漠观光于一体的风景区。
登上金灿灿的沙山极目远望,只见黄沙漫漫,沙岭连绵,与天相连,给人一种辽阔、壮丽、肃穆、深邃的感觉。
站在绿洲与大漠的结合处,观赏四方风景,眼前奇异的景致让人惊叹万分:的形成,主一边是莽莽苍苍、雄浑博大、无边无际的大漠海洋;一边是郁郁葱葱、娟秀妩媚的绿洲碧野。
这是大自然杰出的造化,这黄色与绿色之间没有任何过渡,两色却形成鲜明的对比,宛如画家手下的色盘,黄绿分明、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统一,令人叫绝。
沙山昼夜温差大,盛夏时节表层沙温达70℃,最高达82.3℃,鸡蛋埋在沙中都可烫熟。
独特的气候给沙漠旅游和沙疗保健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沙疗是维吾尔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沙疗对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及腰酸背疼、关节炎、关节疼痛等具有神奇的疗效,每年夏季来自国内外沙疗的游客络绎不绝,那五彩缤纷的遮阳伞构成了库木塔格沙漠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风沙地貌类型齐全,沙丘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波似水,背风坡落沙如泻。
置身大漠,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缤纷,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
库木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大海道。
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界,东南向沙州(敦煌)1360里。
常流沙,人行迷误。
有泉井,咸苦,无草。
行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木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
”
2、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
吐峪沟千佛洞、霍加木麻扎是为有力的见证。
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
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
吐峪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区,古称为丁谷。
该景区一直以险、峻、奇、幽而著称。
它主要由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组成。
(1)吐峪沟大峡谷风光。
该峡谷北起312国道旁的苏贝希村(新疆三大古文化——遗址苏贝希文化遗址就坐落在大峡谷北沟口),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大峡谷中有火焰山的最高峰,海拔831.7米。
大峡谷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令人惊叹。
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赏到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其山峰之险、山体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
(2)吐峪沟千佛洞。
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
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
《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依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
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两阶段。
现有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
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史、佛教美术史、古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吐峪沟霍加木麻扎。
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第一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俗称“圣人墓”,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
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传说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带5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
在携犬的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伊斯兰教在吐峪沟开始盛行。
后来,叶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里,即现在的吐峪沟麻扎。
据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著作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到这里旅游。
现在,每年都有来自南北疆、宁夏、青海、甘肃、土耳其、港澳台等地旅游的穆斯林信徒来此朝拜,是新疆境内较为显赫的伊斯兰教圣地,也是佛教文化兴衰、伊斯兰教盛行的重要历史见证之地。
(4)吐峪沟麻扎村。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吐峪沟大峡谷南出口沟谷中的一个古
老宁静的维吾尔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它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约有二百余户人家1000余人口。
这个村庄,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人们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使用古老的维吾尔语交际,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
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居民们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
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
古村落中的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制坯建成的窑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
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
3、西域影视城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辟展乡柯柯亚村及七克台天山脚下,南临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库木塔格沙漠,北依天山,东望大戈壁,西连吐峪沟大峡谷,312国道从旁而过,交通十分方便。
西域影视城主要由柯柯亚影视城、大马营影视城、拓劂关影视城等三部分组成,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置景区域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
主景区《天地英雄》影视城位于柯柯亚大峡谷西岸,地形地貌特征多变,地势开阔,视野宽广,文物古迹众多,是理想的西域题材影视拍摄基地。
柯柯亚古城原状是西南两边墙体保存较好,东墙断续相连,北墙除角楼外基本倒塌。
该古堡修有了望孔、火炮发射孔、作战指挥台等设施。
城堡修建时间约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右,是阿古柏武装侵占鄯善后,用来控制柯柯亚东北山口,抵抗清军西进,具有侦察和指挥作战功能的一处地势险要的关隘城堡。
当地人也称它为安集延城。
2001年4月至7月,西安电影制片厂选中了以这个古城为代表的三处景点作为外景地,出资进行了原貌修复。
现存建筑主体以夯土城墙为主,四角筑有角楼。
城内可辨房屋、壁龛、烟道等遗迹,城墙高约5—6米,有垛口。
经过精心修复后,2001年11月在此拍摄了大型历史影片《天地英雄》,著名景星姜文、赵薇出任该片主角。
2000年—2005年,该影视城已先后拍摄《天地英雄》、《天山下的来客》、《阿凡提的故事》、《苍茫天山》、《库尔班大叔》等影视作品。
2004年由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和大陆著名动作导演张鑫炎联袂执导的《七剑下天山》将主场景三分之二选定在鄯善影视城拍摄。
随着各种题材影视作品的拍摄,鄯善影视城声名远扬,被区内外媒体誉为“新疆第一影视城”,是拍摄反映古代、近代和西域题材影视作品的最佳拍摄基地,成为新疆影视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万人次。
4、东大寺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东巴扎回族自治乡前街村。
属新疆回族哲合林耶沙沟教派,拥有教民400余户,是全疆最大的清真大寺之一。
大寺座西向东,长方形院落,粉墙丽瓦,彩户明窗,飞檐翘角,宁静肃穆。
一进寺门就可看到寺院正西有一座四方形的台基,台基四周均用砖石砌成,中间是用黄粘土夯实,台的上面纹砖瓮地,平整划一。
台长24.1米,宽22.8米,台高1.05米。
台上建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大殿。
为古典建筑形式,殿前有6根粗大的朱漆园柱,支撑着殿檐和画廊。
大殿外形轩敞宏丽,美观合度。
上部为歇山顶式,顶脊四角装有瓦龙和兽形饰物。
廊顶前檐和左右两角为垒木式五彩,上面雕刻有精细的图案花卉。
殿内分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共有园柱16根,地上铺设油漆木板。
南北两面有雕花圆形窗各两个,雕檐边门各一个。
大殿前门是18扇雕花门(又叫格子门)。
大殿长19米,宽15.1米,大殿前面是一个凸字形配殿,长12米,宽12米,顶高9.5米。
原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5平方米。
东大寺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1906年),到民国元年(1911年)落成。
落成后的大寺,前面原建有壮观宏丽的山门,两边配有小门(角门),山门门楼和墙壁均为砖石雕刻,刻度精细,且很美观。
大殿容积280平方米,可容纳300余人作礼拜。
到民国三年(1914年)在寺院北侧续建一院房屋,有厢房、阿訇居室、满拉寝室、会客室、讲经堂、以及厨房、餐厅、浴室等。
5、鄯善大漠奇石旅游购物城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
大漠奇石旅游城占地4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主要以展销产自鄯善南戈壁的著名奇石风凌石、木化石、雪山石、海底生物化石、玛瑙石、戈壁彩石、沙泥石等稀有罕见的奇石品种为主,同时,吸引了山东、河南、宁夏、南京、贵州、内蒙、广西等著名奇石产地的客商和石友前来展销和交流。
南京的雨花石、山东的黄河彩石、内蒙的巨型玛瑙、贵州的钟乳石等著名奇石也在鄯善大漠奇石旅游城落户,极大地丰富了该奇石城的馆藏品位。
三年多来已接待区内外(国内)及港澳台、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及奇石爱好者,年均实现奇石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
6、斯尔克甫古窑遗址
吐鲁番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斯尔克甫村。
原址尚存有古窑6座,手工作坊4间。
在高昌王国时期曾烧制了大量的专供王宫御用的土陶生活用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掌门人边农耕、边继续传承着其祖先留下的烧制土陶的“绝活”,秉承着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习俗。
该遗址占地约4000余平方米,具有和内
地古窑架构相似之处,对研究吐鲁番土陶工艺的演变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7、神仙湾风景区
位于吐鲁番鄯善县坎儿其大峡谷,距火车站镇13公里。
该风景区长约6公里,宽约1—1.50公里。
现有宾馆一座,有标准、普通床位96张,大小会议室齐备;有民族风情浓郁的蒙古包10个,可接待200人左右会议团体和旅游团体。
神仙湾风景区由山体景观、湖泊景观、姜太公钓鱼台、绿州园林、休闲游泳场等部分组成。
神仙湾湖泊水面近10平方公里,已开设了快艇环湖游、姜太公钓鱼台、休闲游泳场等项目。
峡谷中有绿州约3平方公里,由核桃林、杏林、沙枣林构成了绿州的主体,林中流水环绕、曲经通幽、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
入夏以来,每天前往神仙湾风景区避暑观光的旅客络绎不绝。
神仙湾风景区集东天山山脉山体、水体、绿洲、草滩于一体,已建设成为休闲、渡假、避暑、娱乐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力争在2008年达到国家AAA级标准。
2005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以上。
8、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鲁克沁
是鲜活的汉唐历史文化古镇,吐鲁番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吐鲁番郡王府所在地。
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柳中城就坐落在鲁克沁镇。
它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城。
柳中城自古以来,曾以柳色而闻名,以致有“绿柳城廓”之称,曾有“城廓日日柳年年,火焰山下杨柳春”的诗句歌吟柳色。
鲁克沁汉代为柳中城,唐为柳中县。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在轮台设西域都护府时,曾一度在此屯田。
公元123年,东汉西域长史府设置于此,西域长史班勇曾率五百兵士进驻柳中城屯垦戍边。
柳中城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相当重要。
它是唐代西州(高昌)的东大门,是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现在城墙周围还遗留有许多文物古迹。
在内城南端,现存有汉城墙,长30米,高20余米;在内城正西,有清代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郡王府遗迹,大约建于1758年,当地人称王爷台。
台长五十七米,宽四十米,高二十米,全是用黄粘土夯筑而成。
鲁克沁镇是吐鲁番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吐鲁番木卡姆指的就是鲁克沁木卡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高昌乐以远时期。
鲁克沁木卡姆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乐律、乐调、结构形式等方面与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均有差异。
因此,1996年经专家对鲁
克沁木卡姆的挖掘整理,出版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吐鲁番木卡姆》一书。
鲁克沁木卡姆最显著的特色是“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
鲁克沁木卡姆,以丰富优美的旋律、深邃生动的唱词、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2000年,以表演鲁克沁木卡姆而闻名的吐尔逊·司马义等2位木卡姆大师,应邀赴英国皇家剧院演出,独特的乐器、流畅的音乐、精湛的演技,受到伊丽沙白女王的高度好评。
今天,十二木卡姆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第一个十二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已建在鲁克沁镇,古老的鲁克沁继续传承和演绎着她独具魅力的音符,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9、吐鲁番郡王夏府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达浪坎乡的乔牙村。
该景点是一座二层楼带凉棚的伊斯兰风格建筑。
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前有巨大的凉棚,由12根高大挺直的柱子支撑。
一楼与二楼以外用木制楼梯连接,二楼有2米宽的走廊。
王府建筑风格独特,是吐鲁番伊斯兰教风格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年代为清代,是末代吐鲁番郡王避暑办公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