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根据农业价格指数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反映价格指标的历史和现在数据资源,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揭示农产品价格与畜牧业?林业与渔业等相关因素价格的动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以白菜为例的农产品价格,实现农产品区域供求平衡,并为政府和农户提供结构调整的依据?

关键词:农产品;数据仓库;价格预测;RBF神经网络?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e Price Forecast System

Abstract: Farm produce price data warehous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griculture price indic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model of farm produce price with stock rising, forestry and fishery was built based on the numerous accumulated history and present data resources which could reveal the price indices combining with RBF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The result proved that the model could simulate and forecast the price trend of cabbage correctly, providing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accurate foreca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inform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data warehouse; price forecast; RBF neural network

在我国目前以市场为先导的情况下,农业产品市场将面临着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形势?为此,地方政府和农户必须在制定明确的农业产品指标计划的前提下,根据现实资源的状况,组织农业生产?农产品价格数据对于指导农产品生产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使用农产品的历史价格数据对未来价格趋势进行有效地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农产品价格与畜牧业?林业与渔业等相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线性?非线性关系和交互作用,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纯粹的离散数据,无法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适应这种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特性?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模型,将给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提供有效的价格预测和决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构建农业信息数据仓库,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

1构建农产品数据仓库

构建农产品信息数据仓库主要涉及数据的清理和集成,它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

每日农产品价格行情管理系统

每日农产品价格行情管 理系统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每日农产品价格行情管理系统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一、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成倍加快。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良好的货源和收购商成为了产品的商家和生产商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农产品这一块也不例外,及时地掌握农产品的每日价格行情成为了农户和农产品批发商的迫切需求。 每日农产品价格行情系统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为农户和农产品批发商建立一个了解农产品市场最新动态以及供求信息的平台。 系统的主要功能 1. 录入、修改和查询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主要是以各个产品的品种类别,产地来划分的产品供求信息) 2. 录入、更新和查询农产品的价格行情信息(上涨或是下跌) 3. 给用户赋予权限和信息维护。 二、系统功能结构图 功能结构图:

三、数据库设计 1.系统ER图 关系模式:农户:(农户编号,农户名,地区,电话) 农产品:(产品编号,产品类别,产品名称,产地) 批发商:(批发商编号,批发商店名,地区,电话,联系人) 零售商:(零售商编号,零售商店名,地区,电话,联系人) 供给表(供给编号,农户编号,产品编号,供给量,供给时间,供给价格)进货表(进货编号,产品编号,批发商编号,进货量,进货时间,进货价格)

批发表(批发编号,产品编号,批发商编号,零售商编号,批发量,批发时间,批发价格) 四、数据字典 1.数据项

create table Supplier ( SupID 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SupName varchar(25) not null, SupArea varchar(50) not null, SupStyle int not null,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摘要:近年以来,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幅上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供给不平衡。如果这种价格的大幅上涨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那么农民、消费者乃至我国的宏观经济都将深受其害。我们将在这里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的探究并分析它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后果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最早是绿豆,从往年最高6.8元每公斤一度上涨到24元每公斤,后来是大蒜、生姜、棉花、大豆油的价格,都在成倍的上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不得”、“盐王爷”、“棉花掌”相继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戏谑深深的夹杂着百姓的无奈。农产品是每个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与绝大多数公众生活成本密切相关。因此,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公众对这类商品价格的感知更为敏感,更为关注。农产品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内容,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社会来说,首要的问题,都应当是弄清原因,即这种上涨是属于市场正常活动还是人为操纵导致的市场扭曲。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麻志周(2004)、苏振生(2004)、夏建周(2005)、以及蒋平、陈锡文(2006)等学者认为,国内粮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供给量减少,而农产品供给量的减少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根底面积减少在于耕地的减少;刘正山(2006)等人则通过OLS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不能简单将农产品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产量,从而主张通过农产品补贴、技术进步等手段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 一、我本人认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归根结底还是有效供给、需求不平衡造成的。现在对供给、需求方面进行概括性的加以分析。 1.供给方面 ①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出,造成供给不足。近年来第二、三产业GDP中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而农业的地位在持续下降。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引发的工业产品价格上升,我国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已经日趋扩大,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资本的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依耐性增强,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成为农产品成本的主体。政府虽停征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甚至还对农业提供了大量补贴,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却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上涨了10.6%和8.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率达到了82.38%。我国农业是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市场集中程度低,产业内数量众多的农户市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在销售中讨价还价的能力不

农产品季节性与期货

如何分析农产品期货的季节性行情 农产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性周期,也恰恰是农产品这种特有的季节性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其价格波动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同向运动的趋势性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特征把农产品走势大体分为:播种生长阶段、收获季节、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等几个不同阶段。又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指引,它们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是一致的,走势基本是联动的,因此,下面我们以几个品种为例,从季节性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分别对其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种来说,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这一规律从上图CBOT大豆行情长期走势中不难得到验证。 仔细观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来季节性走势图,首先我们可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的相关性很强,纠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来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加之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进口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增强;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的阶段性高点多出现在5月-8月,主要是因为每年3-5月是销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应淡季,这样高点出现在这期间就不足为奇;9-11月份进入大豆收获季节,受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多处年内低点,产量确定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库存的减少,价格有开始抬头趋涨。不过,每年二月份多是过节时期,市场交投清淡,谷物价格通常盘跌。这些规律都很好验证了大豆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趋势。目前正处于8月份,正是供应淡季,又由于目前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严重干旱,国内大豆减产基本定局,而美国大豆产区近期天气也是十分炎热干燥,大豆天气行情再度显现,在大豆收获季节来临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因此依据这一特点可以估计在9--11月份供应压力前大豆可能会形成一个短期高点。 接着再看玉米品种,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从上图可发现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随着变化。农业部前期发布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以下称《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按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这对前期国内利用玉米发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泼了一盆冷水,玉米期价也因此从1700元/吨上方连续回落至1500元/吨以下。由于过渡打压后,近期的东北农作物用地发生干旱灾害,导致玉米期价产生了"反季节"的上涨行情,但于8月10日将有"吉林省2007年轮换地方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会",届时将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这对于玉米期价将是一个压力。在供应季节来临前玉米产生大幅度反弹的行情较小,上涨空间有限。 最后转到国内外小麦品种上,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学期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农产品价格研究 小组排名: 2012年6月4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1. 前言 (3) 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 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 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 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6) 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6) 5. 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 5.1供给方面 (9) 5.2市场方面 (9) 5.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10) 6.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1。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入世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的影响,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对农产价格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市场,政府政策互相叠加的产物。农产品价格的“大小年”现象,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的减少,很多农业生产者停止从事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业人口,从而给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甚至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入手,深入剖析农产品价格“大小年”现象的原因,结合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出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1 胡延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性 [J]. 经济导刊 2010年第09期.

农产品价格形成

重庆科技学院 《价格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营销升12-01 学生姓名谢丹丹 学号2014520428 指导教师幸理 2015 年1 月2 日

浅谈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价格形成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商品价格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础是指价格运动的轴心和重心,或者说是价格运动的长期趋势。研究价格的形成和运行规律,必须从研究价格形成的基础入手。只有弄清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才能进一步揭示价格形成和运行规律。 一、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形成的。依照农产品价格定价主体不同,可将农产品价格分为市场价格和政策价格。 (一)农产品形成的基础 1、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市场价值。农产品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总体比较低,并且主要是以家庭为基层生产组织的自由劳动力型生产,因此农产品价格形成基础必然是价值型的,而由于农业内部各种农产品生产的竞争形成和充分展开,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必然是市场价值。 2、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农产品的价值,它包括三层含义:价格形成的质的基础是凝结在农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农产品价值的实体。一般来说,没有价值的物品也就没有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价格形成的量的基础是由生产农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也就是说,价格水平的高低要以价值为标准,并最大限度地反映农产品的价值,以农产品价值量的大小为根本依据;价格运动的轴心是农产品的价值或其转化形态。价格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背离价值的现象。根据多重因素对价格作用的程度不同,价格背离价值的幅度有高有低,但都离不开价值这一轴心。 (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形成机制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市场加以形成,是由众多地买方和卖方通过自有竞价形成的价格。 1、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农产品集贸市场以当地农户和城镇居民小笔农产品的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集市价格具有明显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和时点差价。它的变化通过农产品供求变动调节农产品集市贸易,进而影响农户的决策,并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2、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平台反映农产品信息集中、市

农产品价格分析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豆角价格分析报告 ——以长春市西朝阳市场为例 摘要:为了深化对经济学的认识,了解当前农产品的价格,提高自我科研能力,xx学校第三调查组对长春市西朝阳市场的豆角价格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的方法为:实地调查与历史资料收集。 关键词:豆角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对策 一、前言:当前农产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和负担。由此给消费者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是何种原因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徘徊?为改变此种现象我们又应采取何种措施?为此,2011年8月30日,吉林大学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三调查组对长春市西朝阳市场的豆角价格进行了实地调 查研究,以分析其中的缘由。 二、时间—价格曲线 长春市西朝阳市场6—8月份豆角价格(元/斤) 依据上图数据:长春市西朝阳市场近三个月豆角的批发、零售价格都呈现出上涨

态势。据统计,7、8月份的豆角批发价格同比上升了2.86%,15.56%;7、8月份的零售价格同比上升了15%,8.7%。批发价格从6月份的平均1.75元/斤涨到8月份的平均2.08元/斤;零售价格从6月份的2元/斤上涨到了8月份的2.5元/斤。 三、价格变动(上涨)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元流动性过剩和我国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压力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导致全球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全球通胀压力明显增大。与此同时,美国多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流动性过剩进而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国际市场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美元的迅速贬值给我国带来的物价上涨的压力不断增大。 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在市场中投入了大量货币资金,四万亿救市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救市举措,各种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流通中的热钱过多,使我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老百姓手中的货币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CPI的增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幅,钱不值钱的状况愈发显现。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的全面性的物价上涨的前提下,豆角价格的上涨只是一个缩影。 (二)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人力、运输成本上升

农产品期货考试重点总结

一.期货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期货贸易的产生(一)物物交换的商品交易方式W----W(二)现货交易方式W----G(三)现货远期合约交易方式W----G(四)期货交易方式W---期货合约CBOT(Chicago Board 0f Trade)或CBT 二.期货贸易及其特点 一、期货贸易的特点1.期货交易是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集中化) 2.期货交易中的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数量、等级、交割地点、交割月份 3.期货交易大多是一种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期货交易中实货交割的比例很小。 对冲(offset):也称平仓或了结,指通过买(或卖)期货合约,取得另一个与交易者最初交易部位相反、数量相等的交易部位。如:某交易者在3月份时买进4张6月份交割的小麦期货合约,那么,…… 某交易者在3月份时卖出4张6月份交割的小麦期货合约,那么,…… 交易部位(position):是一种市场约定,人们称期货合约的买方有一个多头(买空)部位,期货合约的卖方有一个空头(卖空)部位。期货合约进行实货交割的比例很小,一般只占2%--4%。使得期货交易从实货商品中独立出来,成为货币和期货合约之间互相换位的交易。 期货价格应该真实地反映所交易商品的现货价值。 4.期货交易是由场内经纪人代替众多的买方和卖方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场内达成交易的。 5.价格决定的公开竞争性公开喊价制度期货市场具有:公开性、平等性和竞争性 6.期货交易是由期货交易所提供履约担保的。 7.交易保证制度的特殊性----期货保证金具有的杠杆作用。交易保证金额为合约金额的5%----10%。 三.期货交易的定义:买卖双方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某种特定品质、规格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四.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1.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和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对象都是现货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因而使期货交易实质上属于金融投资活动。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区别。 3.价格决定的公开竞争性与非公开竞争性的区别。期货价格具有公开性、准确性和灵敏性。 4.履行合约的风险不同。(期货交易风险小) 5.保障制度不同。(前:私下、约定俗成;后:保证金制度) 6.交易范围不同。(前:地方性市场;后:国际性市场) 7.报酬和风险的不同。 五.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与房地产交易的区别 1.从所需资本来看。(前:保证金;中、后:全额款)2.从交易成本来看。(前:少许手续费;中:佣金;后:印花税等)3.从流动性(投资时间限制性)看。(前:有限制;中、后:无限制)4.从投资的风险看。5.从交易的灵活性看。(前:较灵活;中、后:只能先买进后卖出)6.从回报率看(按投资金额计算的)。7.从影响因素看。(期货变动受整个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六.期货合约的定义期货合约:就是一种契约。它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有法律效力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确定时间和地点交收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 七.期货交易合约的结构1.交易单位。蒲式耳(bu)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一种定量容器。如我国的斗、升。在CBT,bu是容量单位。1bu=35.24升,1bu标准重量=27.215公斤2.最小变动价位。3.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涨跌)限制4.交割月份。 5.交易时间 6.最后交易日。 7.交割等级。 8.交割时间及最后交割日。 9.交割地点与交割方式。10.交易手续费。11.交易代码。12.合约名称。13.交易保证金。 八.期货商品(一)定义期货商品:就是指期货合约中所载的商品。 条件1商品质量等级规格容易划分确定2期货商品必须是交易量大价格容易波动的商品3期货商品必须是同时拥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的商品4期货商品必须是能储藏相当长一段时间也能方便进行运输的商品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

第十章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会阻碍到农业资源的配置,进而阻碍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价格关系也阻碍着相对盈利水平和经济刺激。相对盈利水平是各种资源的物质生产力的函数,也是投入物与产生物的比价关系的函数。换言之,提高所施用的肥料的物质生产率以及提高稻米与肥料的比价,都能够增强对稻米生产的刺激。在传统农业中,除非资源生产率随着资源使用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被定义为常量。因而,价格政策的运行恰好与静态的生产环境相矛盾。本章要紧探讨传统农业中的价格问题和价格政策。假如价格在差不多静态的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孤立地考虑价格政策也是合乎情理的。通过研究来确定,在传统农业中,是否能够仅仅依靠价格政策促进生产的进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同样会注意到价

格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单独考虑价格政策而应该联系各方面的变化加以考察。在本书的农业现代化部分,第十章(考察改进农业生产的研究)、第十一章(新生产要素的供应)、第十四章(研究市场运销问题),还将涉及到价格政策,其它许多章节也都与价格政策有潜在的联系。与其它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政策相比较,在现代化过程中,价格政策能够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当这一章将要得出有关价格政策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的几个使人沮丧的结论的时候,这一章也将使人们认识到价格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0.1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企业的替代 尽管差不多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阻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阻碍有所不同。首先,价格促使生产模式转变的效果,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实际上改变不同企业的相对盈利水平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物质的、技术的因素以及基础资源的经济性质。其次,假如存在新的盈利性关系,农民是否对此有所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差不多态度。同一种文化的不同个人对盈利水平的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盈利水平变化的反应的一般倾向可能也有专门大的不同。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Census X12季节分解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近年来湖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呈波动上涨趋势。农产品价格主要受需求、供给(成本)、金融因素、外部价格因素影响,且这四大因素与农产品价格呈正向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Census—X12 主成分分析 最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剧烈波动趋势,其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了140.42,为近几年最高值,随后在2009年二季度又迅速回落至80.56。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价格水平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其机制原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中国各省农业发展现状参差不齐,本文以湖南省为样本,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质及其机制原理。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其粮食产量、肉禽类产品、淡水鱼类等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所以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徐雪高(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中,运用H-P滤波法,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六个周期。最近一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罗锋(2011)在《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SV 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贸易传导影响最大,外部需求和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较强的影响。巫国兴(1997)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指出,农产品价格的运动轨迹表现为阶梯式跳跃性上涨与回落相间的阶段性波动,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程国强(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中,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CPI就会上涨10%,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顾国强(2011)在《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中采用马尔科夫局面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发现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两者局面转移呈现一致性。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长期平稳性,高位运行为短期现象。 关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税尚楠(2008)在《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中提到促成近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是用粮食生产能源创造了新的需求。胡冰川(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中着重分析了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傅晓(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中,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走势与原油价格、全球GDP年增长率走势接近,与美元指数、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量的百分比走势基本相反。 综上所述,现有的文献集中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影响因素、机制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总体运行的特点与趋势。尤其研究国内农产品价格时,缺乏从具体的某一地域、省份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为研究样本,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近几个月来,我国CPI不断上涨,并于9月达到3.6%,创下23个月的最高增幅,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防通胀面临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农产品价格变化原因及其走势,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对确保实现今年物价上涨控制在3%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农产品价格变化特点 今年以来,从粮食、“菜篮子”产品到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价格普遍上涨的态势,9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71(以2000年为基期,下同),同比增长5.3%。不同农产品领涨不同季节,呈现价格轮番上涨的格局,其中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只有大豆、油料等少数品种价格上涨相对温和。 (一)“菜篮子”产品价格整体上涨 从今年初到9月份,我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呈现V字型走势。价格指数在春节所在的2月份达到172.9的高点后,逐步走低并下降到6月的最低点155.6,进入7月以后,农产品价格指数迅速攀升,并于8月达到174.8,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分品种看,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开始摆脱二季度低迷的状况,出现较大幅度恢复性上涨,并带动牛肉、羊肉、白条鸡、鸡蛋和鲤鱼价格整体上涨。今年9月中旬,猪肉的平均价格比4月上涨29.4%,超过2009年底阶段性高位的水平;白条鸡价格比4月上涨10.8%,鸡蛋价格也上涨29.4%,牛肉、羊肉价格涨幅超过3%。受6、8月份南方大范围洪灾的影响,6月至9月,蔬菜价格平均上涨了11%。 (二)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主要品种创历史新高 2004年以来,在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文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图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由于农产品在种植、管理、采摘、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 食品的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威胁。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农产品溯源管控机制,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可根据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对农产品进行信息追溯, 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做好农产品监管工作, 从而确保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能实现溯源跟踪和质量管控。 关键字 :农产品溯源,监管,二维码 The design &impl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Traceability system Abstract:Since crop planting, management, harvesting, storage, 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exist in a variety of potential risks,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threaten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ceability of control mechanisms,and gives a complete system solution for traceability of agricultural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fa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label information by the same time,government can manage the produce well, ensure that the traceabilit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out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control. Key words:Agricultural Traceability; Regulatory; Two-dimensional code 1. 引言 近几年,国际和国内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国内的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 以及国际上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奶粉问题, 这些问题使人们对所购买的农产品如蔬菜等心存疑虑。目前在发达国家, 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质量安全追溯机制, 如澳大利亚的国家牲畜标识计划, 可以迅速查找肉牛从出生到屠宰的各个环节,以及日本的肉牛可溯源机制等 [1]。 国内的农产品溯源体系还正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的许多溯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溯源过程中通常以企业为责任主体, 而没有精确到企业中具体的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溯源的精度有待提高 [2]。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

第十章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会影响到农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价格关系也影响着相对盈利水平和经济刺激。相对盈利水平是各种资源的物质生产力的函数,也是投入物与产生物的比价关系的函数。换言之,提高所施用的肥料的物质生产率以及提高稻米与肥料的比价,都可以增强对稻米生产的刺激。在传统农业中,除非资源生产率随着资源使用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被定义为常量。因而,价格政策的运行恰好与静态的生产环境相矛盾。本章主要探讨传统农业中的价格问题和价格政策。如果价格在基本静态的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孤立地考虑价格政策也是合乎情理的。通过研究来确定,在传统农业中,是否能够仅仅依靠价格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同样会注意到价格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单独考虑价格政策而应该联系各方面的变化加以考察。在本书的农业现代化部分,第十章(考察改进农业生产的研究)、第十一章(新生产要素的供应)、第十四章(研究市场运销问题),还将涉及到价格政策,其它许多章节也都与价格政策有潜在的联系。与其它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政策相比较,在现代化过程中,价格政策可以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当这一章将要得出有关价格政策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的几个使人沮丧的结论的时候,这一章也将使人们认识到价格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0.1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企业的替代 尽管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不同。首先,价格促使生产模式转变的效果,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实际上改变不同企业的相对盈利水平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物质的、技术的因素以及基础资源的经济性质。其次,如果存在新的盈利性关系,农民是否对此有所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基本态度。同一种文化的不同个人对盈利水平的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盈利水平变化的反应的一般倾向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所选择的某种商品能用农民自己支配的一定量的资源生产出来,而且,投入-产出的比率与投入物-产出物的现有比价很接近,那么,盈利水平就会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因此如果每斤棉花的价格是小麦的10倍,(比如说:每斤棉花3元,每斤小麦3角),一位农民能用他支配的资源生产的小麦恰是棉花的10倍,如果其它因素不变,无论是多生产棉花,还是小麦,他都不感兴趣。相对比价的微小变化就会改变两种作物盈利水平的顺序。相反,如果资源的性质使这个农民生产的小麦是棉花的20倍,仍以上述比价关系为准,那么,要使小麦种植向棉花转移相对价格就必须大幅度地变化。 如果我们认识到农业中共同作用的互补关系能够给合并的企业群体带来比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更大的优势,那么这个例子就变得更现实。根据价格导向的变化来选择企业的类型常常是很有帮助的。 基本土地资源(包括土壤、气候、地形)对决定商品替代的生产比率有一系列重要影响。不论在高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基本土地资源比较适宜于种植某些特定的作物,而不太适宜于其他物的生长。因此,即使价格波动大,对相对盈利水平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怎样去预测和分析期货市场的走势

在分析和预测期货价格时,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会有不同的侧重。其原因就在于两者各有各的预測依据和准绳,各有长短,孰优孰劣难分伯仲。所以,期货价格分析往往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互相补充。 基本分析注重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其优势在于嚷測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而技术分析更关注价格本身的波动^其优势在于预测期货价格的短期变化和人市时机的选择。两者的结合运用就表现为,通过基本分析判断出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后,运用技术分析来确定入市的时机。 基本分析是基于市场供求变动而作出判断,因此需要充分掌握影响供求变动的诸多因素。掌握如此大量的影响因素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进一步,即使真的掌握了所有的影响因素,对市场价格作出判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影响供求的诸多因素中,有些推动价格上涨,有些推动价格下跌,正向和反向力量综合合在一起,最终会推动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往往不容易作出判断? 因此,在实际的期货价格分析中,人们总是要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采取"抓大放小"的做法。在基本分析中,时间滞后也是难以避免的,即在各种影响因素浮出水面之前,市场行为可能已经作出了反映;在基本分析作出涨跌判断之前,市场价格已经出现了涨跌。基于此,基本分析更多地被用于对期货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和预测。 市场供求方的交易行为和力量对比首先通过市场价格变化反映出来,换言之,市上下波动在第一时间就反映出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技术分祈是基于过往和当下的市场价格来判断未来的价格走势,无需掌握大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凭借各种图形和指标就可以及时地作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这种分測具有短期特征,更多地被用于对买人和卖出时机的判断。 "低买高卖,(做多)与高买低卖(做空)"是市场交易中亘古不变的法则,当市场参与者作出买入或卖出的判断后,何时(即在哪个点位)买入或卖出也依然霣耍作出抉择:因为市场价格往往是在波动中上升,同样也是在波动中下降,釋使对牛市或熊市作出了正确判断,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入市时机,其结果仍然可能事与愿违。 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各自都有长处和短处,因此应兼备两者而互补长短:对于期货市场参与者面言,只有掌握了基本分析才有能力判断市场运行的涨跌大势,从面作出是买人还是卖出的判断。同时,只有掌握了技术分析才有能力拿捏入市时机,从而取得较为有利的交易催格,获得收益。

农业智能大棚控制溯源系统设计方案

农业智能大棚控制溯源系统设计方案

生态农业智能温室大棚监测、溯源及控制系统 设 计 方 案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客户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系统结构及控制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场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功能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农产品溯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条码仓储管理系统(WMS)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商品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背景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利用环境数据与作物信息,指导用户进行正确的栽培管理。物联网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在需要特殊环境要求的场所实施监控和管理,为实现对生态作物的健康成长和及时调整栽培、管理等措施提供及时的科学的依据,同时实现监管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化种植、工厂化育秧和设施栽培等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快速准确地环境参数的收集和分析就成为现实的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农业气象参数进行采集,则一方面可及时了解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另一方面也可根据采集的参数控制大棚环境的调节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由于温室内的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不适合于普通PC 机工作,故这里选用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而采集的数据可经过串口发射接收设备传送给上位PC 机进行分析处理。 一:客户需求 (1)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根据需要普遍建设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为农作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温室工程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

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报告

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报告

前言 物价上涨,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关系到日常生活水平、市场购买力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飞速上涨的物价,都更希望政府或相关部门能够从实际出发,抑制物价上涨。“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吃到绿色、健康、无污染、廉价的农产品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 摘要: 为了了解了HX农产品大概的市场价格行情。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由于没有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所以本文主要对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异的对比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价格调控的几点建议。 调查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过程 1.调查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方法为走访调查法。 2.调查研究内容。此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粮食类、蔬菜类。 3.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食堂、SN超市、XL超市。 4.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8日, 主要环节为: (1)实地走访; (2)统计和分析调查表; (3)总结(写调查报告)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 单位:元/斤 2.调查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堂价格与超市价格每一个类别都有差异(当然这其中也有由于调查的原因,数据的对比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食堂的都比超市的要高一点(可能是价格更新时间较慢)。而XL超市又比SN超市要稍低一点,不过两个超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价格有很多都会在整数的基础上降低0.02元,所以可以看到有许多尾数是0.48、0.98的。时鲜蔬菜的价格集中在2~5元一斤左右。

3.原因 (1)所处环境不同 食堂在采购各种农产品时,一般量大,且对质量有一定要求,但是可能是通过固定渠道购进,存在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超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超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价格与食堂相比有所不同。并且超市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称重计价,所以有条件降价0.02元,以此吸引顾客。(2)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青椒、茄子价格最近有一定的上涨幅度,如土豆,6月1日XL超市为1.48元一斤,而6月8日为1.98元一斤。而食堂的价格可能是更早以前的。 二.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 (1)季节及气候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反季节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总的来说,农产品的生产还是要受到季节周期的影响,而天气因素是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控制的,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影响供给量,从而影响价格。 (2)贮存、运输成本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的农产品容易发霉、变质、不易贮存,如水产品类的农产品,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良好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就会变质。现代化的贮存设施会延长农产品的新鲜度,但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所以农产品的贮存、运输成本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农产品价格因素

小麦——3.影响小麦价格的几点因素中文站 English站 纽约 10-13 05:29:56 东京 10-13 19:29:56 伦敦 10-13 10:29:56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公司首页· 公司简介 服务特色 公司动态 营业部专栏 分析师团队 联络方式 交通导航 信息公示 走进大陆· 北京营业部 大连营业部 郑州营业部 上海长寿路营业部 福州营业部 广州营业部 天津营业部 柳州营业部 上海中山北路营业部 上海中山北二路营业部 营业部专栏· 市场聚焦 动态信息 综合信息 大陆评论 外盘早间报道 信息中心·

预约开户 软件下载 交易流程 银期转账 重要提示 投诉直通车 业务合作 期货工具 客户服务· 铜 铝 锌 燃料油 天然橡胶 大豆 豆粕 豆油 玉米 小麦 棉花 白糖 股指期货 PTA 菜籽油 PE 棕榈油 黄金期货 其他 品种介绍· 期货概述 品种简介 交易规章制度 模拟交易 新手上路 法律法规 期货学苑·

大陆评论 外盘早间报道 每月深度研究报告 程序化交易 实时语音评论 投资基金 套利专栏 套期保值专栏 vip专栏 大陆研究· 上市品种数据 库存周报 持仓分析 宏观经济 数据中心·期证合作 铜 铝 锌 黄金期货 金属专栏 天然橡胶 燃料油 PTA PE 能源及化工产品专栏 大豆 豆粕 豆油

菜籽油 棕榈油 油脂产品专栏 小麦 玉米 棉花 白糖 粮农作物专栏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专栏 品种介绍 铜 铝 锌 燃料油 天然橡胶 大豆 豆粕 豆油 玉米 小麦 棉花 白糖 股指期货 PTA 菜籽油 PE 棕榈油 黄金期货 其他 文章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