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专家建议
第9期(总第35期)
日
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机遇、挑战与发展战略
薛澜何晋秋朱琴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主体之一。高校是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之一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了五个方面的机遇和八个方面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项发展战略建议。
一、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高校科技活动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战略调整,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走向,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密切相连。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指南,
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机遇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均衡现象,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资源不够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卫生与健康、生态与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这要求我们在发展模式方面实现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模式的这些转变,关键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新动力。只有迅速提升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打破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努力扩展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才能使我国走上科技主导、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全新发展道路。因此,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执行主体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机遇。
机遇二:国际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进一步凸显了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
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知识在生产、应用、传播等方面的新特征,为高校发挥其独特的学科及组织优势提供了巨大的机遇。(1)知识生产方式改变,当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实现高度综合,需要不同学科联合攻关,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综合研究。高校具有多学科优势,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科技创新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趋势;在这一过程当中,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研
术思想活跃、人数众多、新生力量不断的学术队伍,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3)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深入。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相比,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充分,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上具有突出的优势。以2002年R&D项目的学科分布为例,高校在管理学、哲学等20门人文社会科学上的R&D项目55186项,而独立科研机构仅3080项,不到高校的6%1。
机遇三:科技体制的战略变革,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为推动创新而形成的网络系统。从1985年开始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现有的科研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1)高校成为科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执行主体,正在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2002年,高校科技人员达38.3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达98.2%,远远超过独立科研机构和企业,高层次人才优势突出。大学系统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70%的项目,获得基础研究计划3/5的项目经费和“863”计划1/5项目经费;高校科技产出显著,2002年我国在SCI、EI、ISTP发表的论文中高等学校占77.76%;2003年全国3万项科技成果中高校完成成果占22%;发明专利授权数中高校占11.5%,超出独立科研机构6.5个百分点2。(2)通过转制,各部门的科研机构的职能和定位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不仅为高校科技体制转变提供了实践经验,而且在一些重要的产业和行业中出现了一批共性技术研究领域的空白,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还需要一段的时间,这将促使高校与产业界更为密切的互动合作,加快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尚未建成能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2002年,我国2309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只有25.3%的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83%,与国际上一般认为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研发投入应达到的5%相距甚远。企业必然需要继续寻求外部的技术源,高校仍是产业界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和研究伙伴之一。
机遇四: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5%。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也已经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高校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确立了高校的不同定位,也因此对高校科技发展的层次提出要求,同时也对高校科研的组织、激励形式提出了挑战,为高校科技长足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契机。其次,“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也为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分别以创新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为核心的“985工程”二期建设和“211工程”二期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引起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和架构的变革,同时为高校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机遇五:科技全球化的加速,进一步拓展了高校科技发展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大大加速了科技活动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也为高校科技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中国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人员全球科技活动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在华科技活动加速发展,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高校,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首先,高校更为开放、自由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