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赏析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听贝多芬的作品,探寻他的心灵历程一直是喜欢贝多芬音乐的朋友非常愿意
去做的一件事。
贝多芬不仅是一位音乐巨人更是一位人中之杰,他的人格是多样化的。贝多
芬既有英雄豪情的一面,也有深沉、忧伤的一面,还有天真的、温柔的、童性
的……,他的音乐风格非常的多样化。
很多人认为是耳聋、贫穷、孤独和不公平的世界造就了贝多芬。可是不幸的
命运,可以使人产生挣脱、抗争、向上的力量,也可以使人彻底沉沦,变成一个
终生抱怨的悲观者和失败者。是理想和自尊造就了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
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
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沉、甚至是
严厉的,但是到了晚年的大和解、大博爱,这又是一个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心灵
历程啊。这是一种神秘的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
也只能透过对他的作品的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语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
喊,到哀告直至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
《C大调第一交响曲》(1779-1800),Op.21
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
《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
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
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
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 ——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
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那么我们就从这一点入手,来
看看贝多芬与两位交响曲创作领域的前辈——莫扎特以及海顿,有着怎样的联
系,因为我觉得这是《第一交响曲》艺术风格背后隐藏的故事。
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生活在充满音乐艺术的浓郁氛围中,而且贝
多芬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当时莫扎特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乐
神童,贝多芬的父亲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这样的人物。11岁的时候,贝
多芬从学校辍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旅程。随后他跟随父亲和一些颇具水准
的乐师学习乐器演奏以及音乐理论,逐渐展现出了才华。当时欧洲真正的艺术中
心是奥地利的维也纳,所以贝多芬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和帮助,在自己17岁那年第
一次来到维也纳,试图在那里继续提升自己的音乐功底。
当时维也纳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因为那里荟萃了以莫扎特、海顿为主的
一大批有才情的音乐大师。到达维也纳不久,贝多芬就见到了长他14岁的音乐巨
匠莫扎特,会面的地点是在莫扎特的家中,据说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会。
贝多芬显得非常拘束,因为他对莫扎特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态度。但即便如此,
他也没有忘记展示一下自己独特的才华。贝多芬让莫扎特指定一个音乐主题,他
来进行颇有难度、也更见功底的即兴创作独奏。莫扎特应允了这个要求,结果贝
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师给出的要求,完整而流畅的创作并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旋
律,以至于莫扎特十分欣喜,对在场的众人预言——贝多芬将是未来的杰出音乐
大师!这就是这两位历史上最负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可以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扎特,甚至自诩为——迄今最崇拜莫扎
特的人。
由于母亲病危,贝多芬在到达维也纳之后不久不得不重新回到波恩,并且永
远告别了母亲。但他终究觉得当时的波恩过于封闭,要想达到自己的音乐理想,
必须去维也纳。所以,1792年他第二次来到了音乐之都,在那里开始长达数年之
久的学习和积累,并且得以拜海顿为师。海顿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一生创
作过100多部交响曲。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海顿非常看重贝多芬的才华,并觉得
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后起之秀,但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教授贝多芬太多的实
际知识。即便如此,贝多芬日后依然把海顿尊为自己在维也纳时期最重要的师
长,海顿的作品和理念给了贝多芬很多灵感。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贝多芬作为他们的后辈乃至
学生,从他们两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养分,这些前辈赋予的精粹也正集
中表现在《第一交响曲》当中。虽然这是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处女作,但
是这并不说明这部作品尚不够水准。事实上,贝多芬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时候
已经而立之年,自己在维也纳学习已经有八年,并且已经在当地立足稳固,从一
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渐转型为作曲家,甚至已经有了比较出名的原创音乐作品。在
十八世纪末期,他所创作的《“悲怆”钢琴奏鸣曲》以及前两部钢琴协奏曲已经
普遍受到维也纳听众的好评与接受,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于1798-1799年,1800
年首演的《第一交响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乐团素质有
限,这部作品的首演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现出来的乐思,还是让人
感受到了来自贝多芬的与众不同。
对于《第一交响曲》的评价,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其整体风格沿袭
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
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
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但是我们不能粗浅的把这
种类似或者雷同归结为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应当理解为真正伟大的贝
多芬那个时候还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而且在《第一交响曲》的某些旋律段
中,贝多芬依然展现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创的态度显得还不够
开放,而过于拘谨。欣赏这部作品是一件颇具兴味的事情,这部旋律不失激昂、
幽默的作品,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
别。通过这样的对比,正可以显现出其在创作上的风格转变。
《C大调第一交响曲》下载:
指挥:卡拉扬(Herber von Karajan)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1/Beethoven_Symphony_No1_1.m
p3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1/Beethoven_Symphony_No1_2.m
p3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1/Beethoven_Symphony_No1_3.m
p3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1/Beethoven_Symphony_No1_4.m
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本文地址: /forum/read.asp?id=1365&no=4334998 复制本地址
易讯网络(e京网)诚聘业务人员加盟!
海湾大桥有限公司07年客户满意度调查 易讯网络(e京网)诚聘业务人员加盟! e京电子杂志栏目推出了,欢迎网友投稿!
和牧咖啡大优惠,三文鱼刺身割引价28元! 公告:商务广告帖将从5月1日起执行新的收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42:00) [ 1/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792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D大调第二交响曲》(1801-1802),Op.36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或许大家从很多正面或者侧面的资料中会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失聪者,通
俗的说就是“聋子”。其实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疾病引起的,而且是逐
渐加重,最终导致全聋。就在贝多芬在维也纳立足稳定,并且创作了一系列出色
音乐作品,包括《第一交响曲》之后,
他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主要是听觉
的衰弱以及严重的腹泻。其实在贝多芬3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到了自己
的听力越来越差,经历了数年的痛苦,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求医问
药的过程中,医生的治疗手段并没有改观贝多芬耳疾的病情。他需要和人用很大
的音量来进行交流,对于微弱的声响很不敏感。尤其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这其
中的痛苦,是常人所难以体味的。
但是在这段时间,贝多芬并没有被病痛的折磨所制伏,他依然坚持创作,足
见其内心深处具备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这段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后流传
广泛的名作,包括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以及小提琴奏鸣曲《春
天》。所以有人说,这段时期贝多芬的创作功底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力量却是来
自同病痛的对抗。但是病魔是无情的,它一直在不断折磨着贝多芬,因此在1802
年4月份,作曲家接受了医生的劝告,离开了闹市区,来到位于维也纳郊区的海
利根施塔特休养。虽然腹泻病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耳疾依旧越发加重,贝多
芬甚至时常有预感,自己将很快会告别这个有声世界,而变成一个彻底的失聪
者。在来到海利根施塔特半年后,贝多芬开始感到寂寞与绝望,以至于写下了一
份遗书,向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交待了后事,这份文献后来被称之为
《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贝多芬并没有为此寻短见。相反这纸遗书反而激发了他
尚未爆发的潜能。有人说,这正是贝多芬被称为伟人的最好理由。在强大的病魔
以及精神压力下,虽然一度绝望过,但是最终作曲家没有被这些负面的东西压
垮,他最终还是站起来了,挺过来了。可以这么说,通过这份遗书,贝多芬实际
上重新审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后来继续大踏步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强
大动力。最终这份遗书并没有交给亲属或者朋友,而是一直由他本人保存,直到
贝多芬真正去世之后才被人们发现。
从死亡阴影中走出来的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维也纳,并马上创
作了《第二交响曲》。所以读到这里,你应该了解我为什么在前面花了如此多的
笔墨来描写贝多芬与病魔、死亡作斗争的经历——因为《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
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同时也可以将其看成对《海
利根施塔特遗嘱》精神内涵的音乐化提炼和总结。
或许贝多芬的这部《第二交响曲》是他所有九首交响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但
我们决不能就此忽略它的艺术价值,其实只要仔细看了
前面的篇章,您就应该意
识到它对贝多芬而言重大的意义。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
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
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直到第三、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
的旋律,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但无论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
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他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
稍稍带有莫扎特、海顿时期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越
来越丰富了。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后,作曲家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所以
在独创性方面也显得越加个性化和大胆。总之我觉得,《第二交响曲》虽无出名
的乐章和段落,也没有很大名气,但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很能体
现贝多芬坚韧的个性风范!
《D大调第二交响曲》下载:
指挥:君特·旺德(Gunter Wand)
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SINFONIEORCHESTER)
第一乐章:很慢的慢板—热情的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2/Beethoven_Symphony_No2_1.m
p3
第二乐章:小广板(Larghett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2/Beethoven_Symphony_No2_2.m
p3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2/Beethoven_Symphony_No2_3.m
p3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2/Beethoven_Symphony_No2_4.m
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e京电子杂志栏目推出了,欢迎网友投稿!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43:00) [ 2/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806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1803-1804),Op.55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Eroica"
说到贝多芬的这部《第三“英雄”交响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拿破
仑。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大陆最风云的人物当属这个法国人,从某种程度上,你
甚至可以把拿破仑当作这部鸿篇巨著的主角。当然,也不能完全那么理解,且听
我慢慢说来。
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过,贝多芬十一岁的时候就因为热爱音乐而辍学了,但
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新知的机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很早就接触了法国资
产阶级启蒙思想。20岁不到的时候,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过一阵子伦理哲
学,当时也正逢法国大革命爆发
的时期,“自由、革命”的口号充斥着校园,作
曲家从那时起就打心眼里向往这种精神和宗旨,并逐渐成为贝多芬的一种人生理
想。就此,他成为了一个时刻关注革命、向往自由的人。在去维也纳学习、落脚
并且稳固地位以后,随着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经常来去于皇室、权贵的“高
雅”圈子中。即便如此,贝多芬骨子里面那种崇尚革命的理想,依然时刻让他对
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感到极度不满。可见在贝多芬身上有一种不被“不公平”社
会所同化的可贵精神,而这种精神也逐渐渗入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所以后来
有人称他为“革命音乐家”。
向往自由的音乐大师,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样他又从
一个法国军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个人正是一代风云人物——拿破
仑.波拿巴。拿破仑向欧洲封建帝制发起了最强烈的冲击,并且几近获得成功。
所以贝多芬一度把拿破仑视为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
下,1798年的时候有一位非常赞赏贝多芬音乐才华的法国将军登门拜访他,而交
谈间贝多芬也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重,所以那位将军便提议,是不是可以写作一
首名为“波拿巴”的交响曲,贝多芬自然欣然应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才开始正式
写作这部策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
葡萄园,在一间农舍中开始了创作。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就在这样的封闭
环境下,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最终长
度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
品,这个我们等一会儿再说。因为此时,发生了一个变故——拿破仑背叛了革
命。
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
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
的是,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
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
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
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
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
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
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
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所以也就耽误了
《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806年总谱
出版发行,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
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
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
虽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第三“英雄”交响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从“伟
人”变成了“叛徒”,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伟大。虽然这是为拿破仑
而作的交响曲,但是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
达40多分钟的作品,可以说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
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这部作品的内涵应该是广义而非狭隘,应该
是宏观而非微观的。《第三交响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题、自由气息,是这部交响
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贝多芬曾经说过,《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
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
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英雄》的与众不同!正是在这部大作
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
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
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
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
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
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第三“英雄”交响
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
的轨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
一代人。《英雄》是一个里程碑!
虽然这部交响曲和莫扎特、海顿的交响曲一样也采用4个乐章,但是,它要
长得多,大得多,到处都能看到他大胆地运用独创的手法。在《第一交响曲》当
中已经显露出某些独创的萌芽的贝多芬,现在已完全切断前辈的影响,完成了一
个大的飞跃。因此,当时的听众和评论家感到惶惑是不足为奇的了。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庞大的第一乐章,气势非常宏伟。降E大调的主和弦两次出现,然后大提琴
奏出雄伟的
主题,塑造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奏呜曲形式的第一乐章庞大得足
够一部18世纪中期的古典交响曲。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Adagio assai)
著名的第二乐章,不但庄严的葬礼进行曲部分十分出色,而且,令人联想到
最后审判的号声引出来的赋格也十分雄壮。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三乐章是贝多芬最拿手的谐谑曲,贝多芬在这个乐曲上首次使用谐谑曲这
个名词,而且在中间部首次使用了3支圆号。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Allegro molto)
最后一个乐章是由主题和8个变奏组成的雄壮豪迈的音乐,在末乐章加入如
此庞大的变奏曲,和第二乐章采用葬礼进行曲一样,在当时都是极大的冒险。
《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下载:
指挥:君特·旺德(Gunter Wand)
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SINFONIEORCHESTER)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Adagio assai)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Allegro molto)
/midi/beiduofen/yx-1.mp3
/midi/beiduofen/yx-2.mp3
/midi/beiduofen/yx-3.mp3
/midi/beiduofen/yx-4.m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45:00) [ 3/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824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1806),Op.60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如果说,《第一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无与伦比的天分、对前辈传统的良好
继承;《第二交响曲》表现出作曲家内心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历程;《第三英雄
交响曲》将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高尚精神这部的淋漓尽致,那么《第四
交响曲》则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
病痛折磨,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
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很多朋友都知道,贝多芬终究没有找到终生伴侣,但是他的爱情生活却又是
那么的丰富多彩,而略带悲剧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没
错!贝多芬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然而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表面印象却
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很多文献资料都这样形容作曲家的外貌——杂乱的头发、
宽大的额头、凶蛮的目光、并不美观的鼻子。这些描述足以表现出
贝多芬并不是
那种容易引起少女爱慕的“白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为“狮子脸”。同时在
生活上,他也不拘小节,说的不好听一点,简直有一点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
女子还是无法抗拒来自贝多芬身上的那种英雄气质和艺术修养,而和贝多芬谈着
或长或短的恋爱,但是这种关系最后都没有终生保持下去。
贝多芬对于爱情是执著的。对于自己钟情的人,他总是倾其所能,近乎疯狂
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爱侣应该是青春纯洁、端庄秀美、品德高尚又极具修养的
女子。可以说,贝多芬在爱情上近乎是完美主义者!这也是他没能找到终生伴侣
的一大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能也来自他的耳疾。贝多芬喜爱追求过的
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
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
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
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依然没有结果。与这一
家三姐妹的恋爱,可以说是贝多芬爱情悲剧的典型——因为门第、因为金钱,因
为一些世俗的观念,美满的婚姻不能成为现实。其实失败又何止这些,贝多芬用
心去恋爱,用文字、用旋律来赞美自己心中的最爱、赞美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总
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乃至陈旧的观念,而遭到失败。虽然贝多芬相貌并不英俊,举
止算不上潇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才华,他的善良打动过很多女
子的心。最终很多女子没有和贝多芬结为夫妻,却和他保持了很长的友谊。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感情受挫的次数越来越多,贝多芬逐渐失望了,他对于
是不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爱人感到迷茫和悲伤。而能够最好的表
达作曲家当时这种心态的文献被保留下来,后人誉之为《致永恒的情人》。这其
实是三封没有发出的信件,一直到贝多芬去世后才被发现。没有收件人的姓名、
也没有邮寄的地址、具体写于哪一年竟也无从考证。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不可能
把那三封长长的、饱含真挚情谊的信为大家一一奉上,但需要指出的是,《致永
恒的情人》具体是写给哪个情人的,研究学者的猜疑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三封信表达出贝多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悲叹。记得前些年,曾经有过
一部讲述贝多芬爱情生活的电影,名字就叫做《永恒的情人》,大家如果有兴
趣、有时间不妨去欣赏一下,应该会比看我上面这些枯燥文字有意思的多。
费了一番口舌
为您讲述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因为《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
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部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
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正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
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
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
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此后的《第
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
象”的一部作品。
随后,贝多芬开始酝酿《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撰写似乎非常顺利,但
是作曲家在这里却停止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转而去写一部全新的交响曲。当时贝
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温馨,状态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见的,所以从落笔到
完成,几乎一气呵成,顺利流畅,而且旋律中充满了生命、青春的气息——这正
是《第四交响曲》!其实如果按照贝多芬既定的创作思路,其交响曲作品的顺序
应该是《第四“命运”交响曲》,而后才是充满生机的《第五交响曲》,但事实
上恰恰相反。
在这部轻快、明朗的交响曲中,充满着很多诗意情趣和微妙的细节,它的最富
于独创性的形象,是同交响曲中两个抒情性幻想的柔板〈Adagio〉相联系的--第
一乐章的慢引子和第二乐章,而它那风俗性的动机,包括第一乐章、小步舞曲和终
曲,则接近于十八世纪的交响曲。如果把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按其各自其有的特
点和风格分门别类的话,《第四交响曲》和随后创作的《第八交响曲》都是属于
描绘欢乐的体验、满足的生活、幸福和爱情的音乐体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保存了他一生中这些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下载:
指挥:瓦尔特(Bruno Walter)
乐团: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Allegro vivace)
第二乐章:柔板(Adagio)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4/Beethoven_Symphony_No4_1.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4/Beethoven_Symphony_No4_2.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4/Beethoven_Symphony_No4_3.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4/Beethoven_Symphony_No4_4.m
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47:00) [ 4/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
号] 4334836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1804-1808),Op.67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
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
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
声誉和敬仰。《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
自身妥协的精神!让我们从头来认识这部作品吧!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
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那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贝多芬创作他的
意图又在哪里呢?这里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我在这篇文章第一部分中为您曾经
讲述过的那篇《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没错,那
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好在,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
志,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
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
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
挑战!
大家也许会误解,当时是不是因为贝多芬的耳疾有所改善,他才重新鼓起了
生存下去的勇气?其实并非是这样,从作曲家自己写的许多日记、信件中可以看
出,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加重的,其间并非单纯的听力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
重的杂音干扰,让他苦不堪言。所以贝多芬对自己重拾信心完全是其精神上的胜
利,来自于对“命运的挑战”。所以在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之后,作曲家企
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自我斗争的主题。自此
《命运交响曲》的主题渐露雏形。在介绍上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命
运》的第一乐章是在《第四交响曲》创作以前就已经写好的,但半路途中插进歌
剧《菲岱里奥》、《第四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等
作品,占用了时间,所以,后面三个乐章则是在1807-1808年之间完成的。我想
没有必要在对这部作品的介绍中,过多强调其他因素了,还是从音乐本身来体会
吧。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
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
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
门!是啊,开门见山,
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
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
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
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
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
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
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
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温柔的女人伸出了双手
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勇士,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士兵在大战之后对
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
的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
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
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
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
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第四乐章的大幕即
将徐徐拉开!
在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
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
来、如同火山暴发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
《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
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
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
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
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
原因!
年近40岁的贝多芬,在这时候用他那炙热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个性风范,以其
特殊的人生经历和音乐天赋,为后人留下了这部永远不会过时的经典!
《c小调第五(命
运)交响曲》下载:
指挥:卡拉扬(Herber von Karajan)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Adagio con brio)
第二乐章:行板(Andante con moto)
第三乐章:快板,谐谑曲(Allegro)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Allegro Prest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5/Beethoven_Symphony_No5_1_K
arajan.m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5/Beethoven_Symphony_No5_2_K
arajan.m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5/Beethoven_Symphony_No5_3_K
arajan.m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5/Beethoven_Symphony_No5_4_K
arajan.m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和牧咖啡大优惠,三文鱼刺身割引价28元!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49:00) [ 5/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853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1807-1808),Op.68
Symphony No.6 in F major "Pastorale", Op.68
如果《第四交响曲》中表现出来的青春气息,依然带有一份年轻的冲动和炙
热,那么从《第六交响曲》开始,作曲家向我们更多的展示出一种音乐上的返璞
归真和自然韵律。从作品号上可以看出,编号68的《第六交响曲》是紧接着《命
运》之后立刻创作出来的。而贝多芬亲自为这部作品加上了“田园”这个表达作
品主旨的副标题。在经历了与命运之神的搏斗之后,作曲家显然想通过这部作品
来让自己获得轻松,从充满斗争的战场回到安定祥和的大自然。
从这部《田园交响曲》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作曲家对于幸福的爱
情生活、对于纯朴的民风、对于美妙无比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热爱!是啊,虽然贝
多芬依然在和耳聋疾病作着不断的斗争,但是当时安逸的生活、美妙的爱情依然
围绕着他,出于一种对人生追求自然的天性,乐圣创作了这部作品。虽然缺乏
《第三交响曲》的英雄气概、《第四交响曲》的热情如火,也没有《第五交响
曲》中的强烈旋律对比,但《第六交响曲》似乎用大交响的方式在向我们讲述最
平凡的景色和最朴实的生活。其实在贝多芬的创作随笔当中,对于这部作品的创
作思路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这就是一部反映乡村、田园生活风貌及其风情场景
的作品。如果说《命运》是通过叙述一个斗争的过程为表现手法,那么《田园》
则是通过描写景色反映出贝多芬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期待,让更多的听众通过这种
音乐描述,来遐想乡间生活的乐趣。
非常喜欢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第一次听,就被它深深吸引!我想,无论
您是一个初入门的古典新手,还是在交响乐海洋中徜徉已久的爱乐人,都无法抗
拒这个美妙乐章!简短的引子之后,迅速转入正题,开门见山。一段主旋律迎面
而来,简直有一种如沐春房的清新感觉!那么的富有朝气,那么的清新自如,让
人似乎感到了春天的气息。不得不再次佩服贝多芬的音乐天赋——能够如此细致
地、准确地用五线谱、用一个个音符来描绘出大自然的景象。紧接下去的旋律,
围绕着主题不断反复、回旋,但却丝毫不会让听众感到厌倦,反而思绪会不断的
跟随着音乐飞翔。这个乐章的标题为“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非常切合旋律
的主题。
第二乐章是慢板,标题为“溪畔小景”。贝多芬曾经说过,这个乐章是在户
外创作完成的,地点是在一个被称作“维森山谷”中的一棵大树下面。贝多芬就
是在这里体味着大自然的气息,即使他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但依然感受到了很
多自然声响。所以在柔和而温馨的第二乐章,您可以听到通过各种各样乐器模拟
出来的风声、鸟鸣声、波涛声。如此的简约,却又如此的打动人心。
第三乐章开始到曲目结束是连续演奏的。贝多芬首先打破了交响曲一贯以来
“四大乐章”的典型格局,使《田园》具有了五个乐章,随后他又让后三个乐章
连续不断的演奏,可见贝多芬是多么的勇于创新,也可见《第六交响曲》与其他
作品的与众不同点。第三乐章的主题是“乡民欢乐的聚会”,在这里您可以感受
到舞曲节奏的跳跃,人们欢乐而无忧无虑的狂欢。可以说,通过前两个乐章的铺
垫,贝多芬把在田园的惬意感受,全部积累了起来,放在这第三乐章来进行描
述。突然旋律转向阴暗,似乎天空云层密布、阳光被遮挡,紧接着两声巨大的轰
鸣由定音鼓发出——第四乐章“暴风雨”接踵而至,发出咆哮!紧接着的旋律如
同夏天的雷阵雨一般,倾泄而下,在经过了最磅砜的雨势之后,慢慢趋于舒缓。
这时候,应景的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兴奋的心情”开始奏响了。一切恢
复了平静,雨过天晴、似乎还有一轮彩虹,人们迅速从从第四乐章的惊恐、躲闪
中缓过神来。优美而抒情的旋律重新把人们带回田园生活的美好,旋律中蕴含着
泥土的芳香,全曲在无比柔和中悄悄的结束了,甚至让人感觉无声无息……
这就是田园!我想,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当中的现代都市人都向往回归
美妙的大自然。如果您能够静下心来,花上半个多小时坐在音箱前,闭上眼睛,
静静的欣赏一遍贝多芬的这部《第六田园交响曲》,您的大脑一定会经历了一次
大自
然的洗礼,当你从旋律中回来的时候,会有所感慨、有所慰藉的。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下载:
指挥:瓦尔特(Bruno Walter)
乐团: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第一乐章:快板“到达乡村的愉快心情”(Allegro ma non troppo "Erwachen
heiterer Gefühle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第二乐章:活泼的行板“溪畔”(Andante molto mosso "Szene am Bach")
第三乐章:快板“愉快的农夫聚会”(Allegro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Allegro "Gewitter, Sturm")
第五乐章:稍快板“暴风雨后心存感激的牧羊人的赞美歌”
(Allegretto "Hirtengesang - Frohe)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6/Beethoven_Symphony_No6_1.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6/Beethoven_Symphony_No6_2.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6/Beethoven_Symphony_No6_3.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6/Beethoven_Symphony_No6_4.m
p3
/gudian/music/beethoven/6_5.m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50:00) [ 6/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871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
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
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
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
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
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
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
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
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
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
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
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
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
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
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
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
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
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
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
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
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
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
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
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
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
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
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
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
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
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
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
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
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
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让人
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
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
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
的评论,十分精彩。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
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
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
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
部。
《A大调第七交响曲》下载:
指挥:卡洛斯·克莱博(Carlos Kleiber)
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活泼的(Poco sostenuto - vivace)
第二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
第三乐章:急板(Presto)
第四乐章:热情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7/Beethoven_Symphony_No7_1.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7/Beethoven_Symphony_No7_2.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7/Beethoven_Symphony_No7_3.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7/Beethoven_Symphony_No7_4.m
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52:00) [ 7/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888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F大调第八交响曲》(1811-1812),Op.93
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
似乎《第七交响曲》重新带给了贝多芬自信和灵感,继5月份创作出了《第
七交响曲》之后,1812年的10月,作曲家又完成了《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贝多
芬采用了明快的F大调,而在他其他交响作品中同样采用F大调的还有《第六“田
园”交响曲》,可见其风格也应该是清丽、自然、快乐的。在篇幅上,《第八交
响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却也含有十分独到的
特点。
第一乐章一上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园》,虽然旋律有很明显的不同,但
是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如此的近似——明亮、轻盈而带有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
第二乐章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虽然它短小的可以称得上是贝多
芬所有交响曲乐章中篇幅最小的乐章之一(第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样短小),
但是和它的篇幅特点所一致,这个乐章轻盈而欢快,并且带有十分明显的复古色
彩。
第三乐章依然是精悍的,小步舞曲风格,带有鲜明的宫廷气质。有人说在这
个乐章中,贝多芬故意写出了几段“走板”片断,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来表达就是
“卖几个破绽”,为的是把小步舞曲这种音乐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因为那几段
“走板”听上去的效果好像就是乡村乐手因为技巧不熟练而弹奏失误所引发的,
十分有趣吧。
终曲乐章在逐渐加强的主旋律中向听众奔涌而来,这是一个急速的快板。这
里把《第八交响曲》倡导的“快乐主义”发扬到了极致,这里没有《英雄》中的
豪迈音符、也没有《命运》中的磅砜气势,这里拥有的只是蕴含着属于平凡的快
乐感情。
其实《第八交响曲》到处洋溢着一种
复古,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早期莫扎
特、海顿交响作品中蕴含的古典韵味,缺少了贝多芬一贯以来突出的个性旋律,
并且很多乐评人评价这是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
让人愉快的优秀交响曲,其间充满了智巧、幽默的成分。要知道在当时贝多芬依
然生活的并不快乐,生活的重压、家庭的矛盾充斥着作曲家的每一天。或许正是
因为面临这些压力和郁闷,贝多芬才想从音乐中找到快乐,因为原本快乐也应该
属于音乐!
《F大调第八交响曲》下载:
指挥:君特·旺德(Gunter Wand)
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SINFONIEORCHESTER)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e con brio)
第二乐章:诙谐的稍快板(Allegretto scherzando)
第三乐章:小步舞(Tempo di Menuetto)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8/Beethoven_Symphony_No8_1.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8/Beethoven_Symphony_No8_2.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8/Beethoven_Symphony_No8_3.m
p3
http://61.138.3.116/music/gudian/beiduofen8/Beethoven_Symphony_No8_4.m
p3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公告:商务广告帖将从5月1日起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新的发布周期调整为一周。敬请关注!
Re: [经典]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完全赏析(2004-3-8 11:53:00) [ 8/F ]
[作者] 丽阳飞雨 (我手述我心) | [编号] 4334902 纸条 留言 修改 删除 推荐
《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1822-1825),Op.125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你可能留意到,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创作于是1812年,而《第九交响
曲》却是直到10年之后的1822年才开始构思、谱写。这十来年之间,贝多芬经历
了一些什么?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了解《第九交响曲》的诞生过程是有重要
意义的。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一部名为《战争交响曲》的作品,他并没有被编入贝多芬
的编号交响曲内。在完成《第八交响曲》之后一年,也就是1813年,贝多芬谱写
了《战争交响曲》,虽然如今大家对这部作品的了解甚至还不如贝多芬早期的两
部交响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为《战争交响曲》是一部“应景”
的作品,1813年的6月21日,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英国远征军大破法国军队,这
次战斗加速了拿破仑的最终灭亡。消息传到了作曲家的耳朵里,贝多芬为之兴奋
(所以这部作品也通常被称为“威灵顿的胜利”)。关于贝多芬和拿破仑之间的
渊源,在推荐英雄交响曲段落的时候,我们有过详细的介绍。虽然1813年是贝
多
芬非常不景气的一年,但他的创作灵感还是被威灵顿将军的胜利所激发,《战争
交响曲》很快就写作完成了。作品包括两大部分——“战争”和“胜利交响
曲”。在前面一部分,贝多芬用充满冲突和对抗的旋律,以及充满“火药味”的
配器营造出了一个逼真的战争场面。而在后一部分,主要以英国国歌《愿主保佑
国王》为主调。
从历史评论来看,这部作品在诸多方面都算不上贝多芬交响作品中的上等之
作,但是作曲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她。其实《战争交响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
乐曲,但是贝多芬为了使其能够以宏大的气势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花了不少精
力将之改编为管弦乐曲,甚至加上了“交响曲”的头衔。由此可见,贝多芬对于
拿破仑背叛革命,继而侵略欧洲各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慨。所以当拿破仑战败之
后,作曲家也非常想用音乐把此时此刻自己激昂的感受描写下来,并流传下去。
不过可惜的是,《战争交响曲》和贝多芬其他交响曲深刻的思想性相比,显得过
于肤浅。而且过了数年以后,贝多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粗糙之处,甚至
自己为之检讨过。虽然作品当时红极一时,但如今和贝多芬其他九首交响曲被成
百上千次录音的“待遇”相比,《战争交响曲》的录音如今是相对比较少的。
《战争交响曲》虽然只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作品,但是在当年却给贝多芬
带来了更高的声誉。在1813年12月8日贝多芬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上,作曲家亲自
上阵担任指挥。两部重头作品被上演——创作于前一年的《第七交响曲》直到这
一天才真正公开首演,而《战争交响曲》更是作为贝多芬的新作第一时间展现在
维也纳听众面前。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音乐会,贝多芬的作曲才能、指挥才能被
全面展现在听众们面前!《第七交响曲》更受到了普遍赞誉,不得不加演“小块
板”乐章。沉浸在战争胜利欢乐中的人们对《战争交响曲》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
的热情。
说起来是可笑的,很多乐评人士对《战争交响曲》的艺术价值不屑一顾,而
且贝多芬本人也承认这部作品存在不少“粗浅”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这部作
品,使得贝多芬在维也纳、在欧洲大众心目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
时候的贝多芬几乎被荣耀和光辉充斥着,总算使得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作曲家得到
了心灵上的慰藉,至少自己的音乐能够被更多的人肯定。这时候贝多芬的创作欲
望重新被唤起,一部又一部新作问世了,音乐会也一场接一场的被要求加演。
1814年2月7日的音乐会上,《第八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听众
竟然达到5000多
人,这个数字即使放在现在,都是异常惊人的!在此后的一两个月内,《战争交
响曲》也在不断地被上演,似乎大家永远听不够。
这一切预示着贝多芬辉煌和荣耀年代的开始。1814年5月份,贝多芬一生中
最重要的歌剧作品《费德里奥》在经过大幅度修改之后再度公演成功;7月份开
始,贝多芬被一次次邀请去参加权贵显要、政治人士的聚会。这时候,拿破仑已
经倒台,欧洲的政治局势虽然非常复杂,但表面上还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在“和
平”以及“庆功”的年代,音乐家、艺术家的价值重新得到了体现。贝多芬作为
这些艺术家中的代表和领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待遇和重视。那个时候的贝多芬
俨然如同当今的“超人气巨星”!
当然在这段自己最“辉煌”的日子里,贝多芬对于“共和体制”的理想并没
有因此而有所消退。虽然成天和一些封建统治者相处,但是贝多芬并没有为此
“沾沾自喜”或者“迷失自我”。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家中凌乱不堪的局
面没有得到一点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没有因为要和“上层名流”为伍而变得
妥协。他只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继续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推广。这种舒
适和辉煌延续到1815年,但是和所有人一样,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高潮
过后,贝多芬进入了自己一生中的又一个低潮期。
低潮源自贝多芬的许多显要友人的相继去世、患病、破落。由于没有完整的
家庭,贝多芬在此时重新回到了孤独、寂寞当中。应该说虽然乐圣的一生当中有
过阳光普照的时候,但终究还是阴霾多于晴天,贝多芬又不得不回到悲情人物的
角色。这时候他已经完全耳聋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脾气也越来越怪癖,性格让
人更加难以捉摸和接近。在一些外人看来,贝多芬已经和一个暴君、狂人无异。
同时贝多芬身体健康也开始重新和他作对,肺病和伤寒一直困扰着作曲家。同时
这时候欧洲大陆的局势也使得贝多芬这个一直关注政治的作曲家忧心忡忡,却无
能为力。种种这些,都让贝多芬无暇再用心去创作大型的交响作品,所以在1814
年到1818年这段日子内,贝多芬几乎没有惊世的音乐问世,只有少数几部作品诞
生,且其中后来比较出名的只有一部钢琴奏鸣曲。
这段忧伤的日子,贝多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读书上,阅读各种各样类型的
文章、诗歌、剧作。包括荷马、歌德晚年的诗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
叶》、《威尼斯商人》等,并且写了很多感悟和笔记。最终贝多芬从这些充满内
涵、充满激情的文字中,重新唤回了自己的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