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11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_孤__立__存__在_和发展的,而是作为 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 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 内陆地区,如下所示: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 他要素甚至_整__个__地__理__环__境___的变化。例如植被破坏引起 的连锁反应,如下所示: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数量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物量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6.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 来变化趋势是( D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 11 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和地域分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考纲解读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表现。 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3.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成因。 4.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
理条件是该群岛( B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共同家园,主
要因为该群岛( C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第1题,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 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项正确。第2 题,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 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耐 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故C项正确。
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对中、下游 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提示: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 量增加;中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 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淤积, 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 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 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 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 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 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2014·高考江苏卷)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
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
物量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4.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A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
消彼长竞争的是( D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2014·高考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 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D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漠中的植被能够防风固 沙,从而利于静止沙丘形成和流动沙丘转化为静止沙丘。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的携沙能力,促使风 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减少风沙流中的颗粒物含量。 故选 D。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 理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 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 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 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 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 变化。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 境,还会对_其__他__地__区_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 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下所示:
河流径流量减少对河流下游有何影响? 提示: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发生咸潮;土壤盐碱化; 水质变差,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等等。
(2014·高考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 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 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 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 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据此完成 4~6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重难提示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难点)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重难点) 4.垂直地带性。(重难点)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__地__貌____、气候、水文、 生物、土壤等。
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
特拉岛位置图。岛上许多植
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
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D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解析] 瓶状茎、多刺、硬叶等性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避免阳光灼伤,说明该地高温干燥。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4·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 1~2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