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作文必备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分析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作文必备: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分析提示

“感动中国”道德力量系列谈之一:让更多人记住更多人

事迹各有不同,满满都是感动。感动中国,感动你我。随着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落幕,又一批中国好人集中走进公众视野,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他们的道德感召力,会在感动的泪水中被更多人记住。但是,他们的事迹不是用以消遣的故事,他们的名字不是“一年生”的符号。记住他们,仅仅是开始。

说起“记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中尉把古兰丹姆救出来,自己却被黑枪击中,古兰丹姆对将死的中尉说“记住我,我叫古兰丹姆”。为什么一个被救下的生者恳求将死者记住自己的名字?当然,古兰丹姆是不会忘记将逝的救命恩人的,但这对她来说显然不够。她恳求对方记住自己,是因为对方即使逝去,在道德上也是永生的。在“记住我”的要求背后,暗含着这样的决心:我要做像你一样的人。

对有恩于自己的人是要记住的,但是有的人却就此打住,仅仅是记住;只想继续等待他人的道德救济,而不想去做道德的践行者。生活中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勇救溺水者而亡,被救者上岸后却悄悄溜掉……这简直令人愤怒。固然,以生命挽救生命是道德的极致,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但我们应该做到以道德回馈道德,以道德维护道德。

日常生活中,更多需要的是常态的道德行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感动中国人物正是模范的道德践行者。为中国科技事业呕心沥血、战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罗阳、林俊德;在南沙守礁观测水文气象20多年的李文波;在紧急时刻为保护学生而导致高位截肢的张丽莉……在感动之余,我们难道不需要“请你记住我”的道德自觉和行动勇气吗?毕竟,在社会道德建设的事业中我们都是同路人,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行动,我们不能只当道德的受惠者和无聊的看客。

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为59.7分,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社会诚信已经到了警戒线,中国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很多人在抱怨,却只是抱怨他人,好像社会诚信水平的降低与自己无关,却不反思为何不从自己做起,学习那些诚信的人。我们是否应该自省一下,在道德水平下滑的恶性循环中,我们记住的和我们被别人记住的是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曾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直接得益,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对他们说“请你记住我,我要做像你一样的人”,可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却为我们指明了道德实践的方向。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感动你我”的小人物,我们应该对他们说:请你记住我,我们一起记住道德!我们一起践行道德!

“感动中国”道德力量系列谈之二:让报国精神激荡复兴之路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罗阳的颁奖词,它将一位航空报国精英的形象,浓缩在短短74个字

里。

今天我们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就是要从这位航空报国英模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而伴随着罗阳事迹感动中国,“航空报国精神”也必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园地的一朵奇葩,成为国人奋发向上、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强劲动力。

所谓“航空报国精神”,就是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是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是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是祖国至上的拼搏精神,是挑战极限的攀登精神。正是在这种强大精神内核指引下,50万共和国航空人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谋求国人安康福祉为最高目标,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谱写出一曲独具航空工业风貌的慷慨壮歌,而且化合出巨大的物质能量。这股能量又使我国航空工业在最近十年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孕育了一大批像罗阳这样的航空英模。

任何个体生命,都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可当这个短暂的生命和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的时候,就能产生永恒的意义——罗阳就是很好的例证。如今,罗阳献身的航母舰载机已成功起降,并顺利出航,使我国真正进入航母时代。我们在无比自豪的时候,当然要铭记这位英雄,并从他的壮行中获得能量,激励自己以更勤勉的姿态投入本职工作,融入到报国的滚滚洪流之中,迸射出璀璨的火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梦想。但复兴必须建立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实实在在的付出之上,否则就是空谈。怎么奋斗?怎样付出?罗阳及中国航空人践行和积淀的“航空报国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前行的指南。如果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能秉持这一精神,都能为中华复兴增砖添瓦、贡献力量,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变成现实。

的确,在民族复兴的路上,需要一个个精神的样板,这些样板犹如航行的灯塔和前进的路标,匡正着我们心灵的方向,并成为前行的动力。而要真正有所作为,就需将“感动”化作“行动”,在行动中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延续感动。特别是在今天,当诚信坍塌、道德滑坡严重销蚀社会肌体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感动的种子生根发芽蔚为大观。如此,才能将“航空报国”演化成“岗位报国”,才是对感动中国英模人物最好的告慰。

“感动中国”道德力量系列谈之三:爝火燃回春浩浩

“爝火燃回春浩浩”,这是明代诗人于谦《咏煤炭》里的著名诗句,意思是“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以诗喻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高淑珍当之无愧。

高淑珍,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之所以能产生感动中国的道德力量,主要源于爱的奉献、爱的传递。

这种爱,就是燃烧自己,回报社会;甘作泥土,孕育花朵。她筑牢爱的家园,开设“炕头课堂”,14年如一日为一群孩子遮风挡雨;她促成爱的接力,用爱的行动发出爱的宣言。颁奖词如此称赞:“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高淑珍爱自己的孩子,由此推及爱别人的孩子,再到爱社会、爱众生。就像一颗幼苗,心里有了爱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千灯万盏,不如爱的心灯一盏。”给别人爱,自己心中得有爱。有了爱的源头,才能汇聚爱的溪流,将小爱扩展成大爱。

人的职业不同,社会分工不同,但奉献爱心不分彼此。一个人只要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人,持之以恒地创造和谐,就是在践行传统美德,就是一种崇高境界的彰显,就能感动他人、感动社会。

诗人鲁藜在《泥土》中写道:“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把自己视为“珍珠”,总想干大事,常因善小而不为,常因平凡而不屑,到头来什么善果也没结,道德的丰碑上自然不会刻下他们的名字。而高淑珍甘当100多个孩子的泥土,坚持干力所能及的事,干为社会减轻负担的事,让残疾儿童因吸收泥土的芬芳而茁壮成长,让不幸家庭因无私的关爱而摆脱困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间大爱,皆出于小。在高淑珍看来,自己所做的是很渺小的事情:“我是一个残疾孩子的家长,对于残疾孩子来说,这是一场大难,不能让他自己承担,我们做家长的要尽力去帮助他们。”这也启示我们,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崇德、敬业、行善,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也不会承担太高的风险,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当然,高淑珍所做的事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但我们要明白,人是社会的人。做人不能只为自己,而应该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多替别人着想,多为社会分担,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每个人的心灵,让爱的春天普照大地,让爱的洪流滚滚向前。

“感动中国”道德力量系列谈之四:大爱满中华,何处无月明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广西桂林“最美女孩”何玥,在像天使一样飞过之后,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她捐出的一肝两肾,不仅挽救了包括18岁藏族青年索朗旺青在内的3个生命,同时也将壮、藏两个民族的情谊紧紧相牵。

就人的生命而言,12个春秋,确实太短太短。对于小何玥来说,还没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就要永远离开深爱她的父母;稚嫩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要散落枝头零落成泥。然而,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间,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毅然做出决定,并说服父母,希望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这个“最美遗愿”背后,与其说是某种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倒不如说是心灵深处最本质的人性光芒。正是人世间最朴素、最至美的大爱,以生命接力的形式勾勒出一道美丽彩虹。

因为有爱,所以最美。回顾“最美女孩”短暂而精彩的生命历程,我们一次次被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