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SCS治疗FBSS
• Fbss是SCS的首要适应症 • FBSS 在腰骶椎术后的发生率高达 10% ~ 40%。 • 对于 FBSS 的治疗 SCS 比再手术治疗更有效[1] 。一项观察时间在 6 ~ 24 个
月的随机对照试验报道,SCS 治疗组有效的(疼痛缓解超过 50%)占47% ~ 48%,而对照组占 9% ~ 12% [2]
3
SCS作用原理
• 解剖基础---电场刺激脊髓后部的上行结构:脊神经背根,脊髓后角神经 元,脊髓丘脑束等。脊髓后柱功能的存在是实施行SCS治疗的必要条件
• 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解释,比较公认的是“闸门学说”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4
闸门学说
• 1965 年 Melzak 和 Wall 提出了著名的“闸门学说”,奠定了 SCS 的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外周疼痛的“电 - 化学”信息通过细的无髓 鞘 C 纤维和少量有髓鞘 A-δ 纤维传入脊髓,这些纤维终止在脊髓背 角胶质,即脊髓的“门”,同时触觉或振动觉 由粗大的 A-β 纤维也 传至脊髓的这个“门”,而机体接受粗纤维传来的触觉或振动觉后将 关闭接受细纤维信息的“门”,也就是说对脊髓后柱粗纤维的电刺激 可逆行抑制细纤维传导的痛觉信息。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5
脊髓背角分层
• 脊髓是痛觉信息进入中枢后的第一级 整合中枢。
• 脊髓灰质Ⅰ~Ⅵ层相当于背角 • Aδ和C伤害性感受器传入纤维由背根
进入背角 • 皮肤传入的Aδ纤维终止于Ⅰ、Ⅴ层; • C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纤维终止于Ⅱ
层。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6
脊髓节段性调制部位
➢脊髓Ⅱ层胶质区(SG)是脊髓各节段内调控痛觉效应的中心环节。 ➢伤害性信息传入到SG,与SG中间神经元、伤害性投射神经元( T细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9
SCS手术注意事项
• 由于神经根进入脊髓的位置比神经根进入脊柱的位置要向头侧高几个节 段,因此理想刺激位置要比疼痛所对应的脊柱节段高。
• 对于上肢的有效刺激需要通过刺激颈段脊髓获得。对于内脏痛、以及胰 腺炎的有效刺激通过刺激胸部中段偏上的区域(T 4-5 )获得。更典型的 是,刺激 T 6-T7 时可治疗腰痛,对 T 7-T12 的刺激通常治疗下肢痛

[1] North RB, Kidd DH, Farrokhi F, et al . Spinal cordstimulation versus repeated lumbosacral spine surgery for chronic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surgery, 2005, 56(1): 98 ~ 106.
闭。而细纤维只能抑制SG细胞,使后者
不能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因脊而髓电闸刺激门治疗的研究进展
8
闸门理论能完全解释吗?非也
• 后续研究发现无论刺激电极放在脊髓前面、侧面还是后面,均能获得基本 相同的镇痛效果
• 1991年,李勇杰等发现,电刺激大鼠脊髓背柱时,可以明显抑制束旁核记 录源自文库的伤害性放电,酚妥拉明、麦角新碱和纳洛酮能够减弱这种抑制作用, 鞘内注射阿托品能够完全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伤害性冲动向束 旁核传导的抑制作用,而纳洛酮只能部分阻断。
• 1967年3月Shealy首先通过椎板切开方法将电极置于脊髓背侧柱表面的 蛛网膜下腔来刺激脊髓。
• 1975年,Dooley提出了经皮穿刺将电极置人入脊髓背侧硬膜外腔的新方 法。
• 1980年 - 美敦力在美国使用了第一个可程控电极系统 • 1982年 - 第一次临床应用完全植入的脉冲发生器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2] Cruccu G, Aziz TZ, Garcia-Larrea L, Eur J Neurol, 2007, 14(9): 952 ~ 970.
et al . EFNSguidelines on neurostimulation therapy for neuropathic pain.
胞)和脑干下行纤维形成局部神经元网络。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7
闸门
• 粗(Aα、Aβ、Aγ)纤维和细( Aδ 、
C)纤维的传导都能激活脊髓后角的上行
的脑传递细胞(T细胞),又同时与后角
的胶质细胞(SG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粗纤维的冲动只能兴奋SG细胞,使该细
胞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从而阻断外
周纤维向T细胞传导传递冲动,故闸门关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1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
• 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安放于椎 管的硬膜外腔,通过电流刺激脊髓 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 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或其它疾病目的 的一种治疗方法。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2
SCS历史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SCS适应症
•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 • 外周血管病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 •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 • 难治性心绞痛 (refractory angina, RA) • 外周神经痛 (peripheral neuralgia, PN)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12
•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SCS的作用也逐渐下降,Burchiel 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发现:56%的病人患者“至少减少了50%的疼 痛”,一年后只有35%的病人患者描述疼痛减轻为“好”或“优 秀”。LeDoux报告SCS治疗腰痛1个月后有效率(疼痛减轻 50%以上)在90%以上,1年后降低为76%。
• 1992年,Linderoth报道,电刺激猫的脊髓后柱可以诱导脊髓后角分泌5‐羟 色胺和P物质;1994年,他在大鼠的实验模型中又证实,电刺激大鼠脊髓后 柱30分钟,脊髓后角内γ‐氨基丁酸的浓度是电刺激前的2.7倍。
• 脊髓电刺激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电刺激引起了脊髓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改变, 或者是由于电刺激抑制甚至阻断了疼痛的某些传导通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